無為無不為,也可以這樣理解,地球先天並未出手種過一棵樹,此是無為;雖是無為卻又生出無數種類的樹,既從無為變成無不為! 佛陀其實也有相同思想,佛陀心中無所住,又無所不住!自性自悟,自悟便是悟他,本都是人,本都一體(物/相),所以說無所住又無所不住, 無所見,又無所不見。 再舉例來說,此刻我一動不動躺在床上,是無為,同時也是無所不為!因為我大腦(有為)控制了我身體的不為。 所以,不為既無不為! 想生相剋,對立,又統一,又合於一,一又生二,二又生三。(體/相)! 《生與死》:我生時則有,我滅時則無,生—滅,本一體 。一個事物的兩個面/兩個相。 我從無中來(生/有),我又從有中變成無;無生有,有生無,我也本一體。 《陰—陽》:舉例,站在佛陀的立場來說,有既是無,因為最終都是無,今日成有,終究滅無! 若用太極做比喻,陰陽相生又相剋,陰陽相合便生三,也可以理解成陰陽二物生於一。一便是有,有從無中來! 正好是一個太極圖。 所以,綜上所述:陰與陽—生與死,有與無,相生又相剋,對立,又統一! 所以佛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