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摘要: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一、四、七、八單元的編排思路如下:引導 學生感受人物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藉助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 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培養學生根據童話特點閱讀童話的能力。
-
幫助教師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
本報訊(通訊員 劉璇 嶽小龍) 正值全國教育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的重要精神之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
-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召開
日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於12月5日至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本次活動主題是「長課文和難課文的有效教學」,活動採用說課觀摩展示和交流研討的形式,通過全面解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長課文和難課文的編排理念和核心內容,立體呈現相關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圓滿召開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於12月5日至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本次活動主題是「長課文和難課文的有效教學」,活動採用說課觀摩展示和交流研討的形式,通過全面解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長課文和難課文的編排理念和核心內容,立體呈現相關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來自雲南、新疆、江蘇、安徽、湖南、廣東、福建、北京、浙江的9位教師,先後就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最具代表性的長課文、難課文進行了說課展示。
-
臺灣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圍繞這一話題,新華社駐臺記者走訪了島內教育管理單位、一線教學工作者以及學生家長。
-
自編語文教材憑什麼「叫板」官方教科書?
不少網友認為,民國時期的語文教材頗有人性,童趣盎然,可謂「滿紙情懷」。 「有血有肉、有聲有色」的《開明國語課本》 在諸多民國課本中,1932年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開明國語課本》把「民國語文課本」熱潮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此書由葉聖陶撰寫,豐子愷手繪,在1949年前共印四十餘版次,經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審定為「第一部經部審定的小學教科書」。
-
腦洞大開的教科書
美國教科書最虔誠:上帝6天創造世界 達爾文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隨後,他的進化論很快被美國公眾所接受並迅速進入教科書。可是,達爾文應該也萬萬沒想到,66年後美國公立學校掀起了在教科書中剔除進化論的熱潮。
-
臺灣語文書的變遷:日殖民期間語文課誦讀三字經
小學學習的大多是古文課本和一些白話文,另外,當年臺灣的小學國語教育還包括歷史課程,高年級會學習一些中國古代歷史。臺灣的教科書全省通用一本,臺灣國語課本中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暗示性, 全書基本上1/4都為國民黨領導人的講話和故事。
-
從禁書到入選教科書 金庸小說在臺灣的奇幻漂流
從禁書到入選教科書 金庸小說在臺灣的奇幻漂流 原標題: 在臺灣,金庸小說曾長期被禁,後來雖獲解禁,仍被廣大家長視為洪水猛獸,不許孩子閱讀。而今,金庸小說卻已進入臺灣教科書、試卷中。起落之間,見證經典會穿越時空。 「隱姓埋名」為哪般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代表作,但在臺灣「戒嚴時期」,島內民眾接觸它的時候,它叫做《大漠英雄傳》。
-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年頭兒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
...在小學階段講授國際音標,也不能要求一、二年級小學生進行英語...
小學低年級不能學習漢字生僻字、繁難字,也不能進行英語書寫訓練,整個小學階段都禁止講授國際音標。教育部昨天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為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為提供了具體依據。教育部表示,研究設立這樣的負面清單,是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的「堅決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鈎的行為」要求。教育部要求各地在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學科知識培訓內容備案工作的基礎上,依據負面清單嚴肅查處超標超前培訓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考試真題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試卷(課程代碼 00410)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
程怡︱呂思勉先生編寫的小學國文教科書
呂思勉先生2016年,距離呂思勉先生編寫《新式高等小學國文教科書》已整整一百年。從1916年2月至1924年5月,這套國文教科書各冊的重版次數最少的也有四十九版,而第一冊居然有七十版之多,足見其影響力之大、使用面之廣。這套教科書共六冊,每一學年兩冊。
-
完美輔助語文課本學習,涵蓋部編版小學語文中生字、閱讀和寫作三大...
自從教育部改革後,語文的地位逐步升高,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過:"新教改後語文成了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要求閱讀量的變化也是最大的!」2018年-2019年中高考已經證明:語文成為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2019年9月開始,「部編本」新教材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
小學語文課本寫「林陰道」 出版方稱沒錯(圖)
但如果一個權威機構,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將錯誤堂而皇之地印在教科書上,所有老師都不敢質疑,將會是什麼樣的後果呢?隨後,該網友特別指出,在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教科書104頁「識字」中,出現「林陰道」一詞,讓人著實嚇了一跳。「因為明顯與我們老師長期教我們的區別大啊。」經過多番聯繫,昨天記者聯繫上了這位姓李的市民。
-
揭秘:與新中國一起誕生的中小學教科書
為了讓學生們儘快用上新編教材,華北人民政府要求教科書編審委員會在1949年秋季開學前,先編出一套臨時課本,以供解放區中小學使用。 作為承擔新中國基礎教育教材編寫出版的人教社,也把這種方法寫進了替教育部代擬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
-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臺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蔣氏父子治臺時期,臺灣歷史教科書體現的是大中華史觀與中國人精神,客觀上起到維護中華史觀、導正人心、反對「臺獨」的作用。 待李登輝上臺後,臺灣的歷史教科書開始調整。1999年歷史課綱中,「臺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附屬於「中國史」。
-
小學一年級新生《語文》要換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課文篇數大減
小學一年級新生《語文》要換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課文篇數大減 文/圖記者 徐鵬 「魯教版的語文教材要停用,小學和初中新生都要使用部編教材。」近日,淄博的不少家長在朋友圈轉發此消息,並給本報打來電話詢問新教材使用情況。8月18日,記者採訪了解到,9月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語文》科目將改用部編教材,新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20個一線語文教師組成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關於現行語文教材批判的新書上月出版,很快也引起教育界以及人文學者、媒體以及更多是家長們的廣泛討論。這是1917年版《商務國語教科書》第117課《請問尊姓》的全文。現在上海市江灣中心小學讀二年級的蔡亮,盯著右下方一臉懵懂的永兒肖像咯咯直笑。書頁在她手中輕快地翻動,《語文》課本反被拋在了一邊。「如果拿現今的課本與此讀本相比較,知道了什麼才是孩子喜歡的書籍課本。」「這本書孩子看了幾頁後,甚是喜歡。這更讓我們家長明白好書籍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 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的關鍵,是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聽聽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執行主編陳先雲怎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