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燈如何給救護車消防車一路綠燈?記者探訪副中心城市大腦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一位心臟病人急需搶救,在救護車到潞河醫院的2.5公裡線路上,交通信號燈轉為「特勤」支持,一路綠燈放行,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這是副中心城市大腦屏幕上展示的應用場景。

記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副中心城市大腦)已經啟用,融合了公租自行車管理、地下管線查詢、交通信號控制、生活垃圾精細化管理服務、停車誘導管理、環衛保潔系統等14個系統,海量數據匯聚共享,讓城市運行更加「智慧」。

遇急救車消防車,推廣交通信號燈「特勤」支持

半夜周圍沒有行人和車輛,路燈會自動調暗,以節約能源;斑馬線旁沒有行人等著過馬路,信號燈通過視頻算法感應後,會直接給車輛放行……這樣的智慧場景將更多地在副中心上演。

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副主任郭安安介紹,通州區推進智能交通建設,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的信號燈全部實現智能化控制,10多個主幹道路段紅綠燈配時根據車流量的變化而實時變化。

副中心搬遷以來,在車流增加的情況下道路反而更加暢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提供的測評報告顯示,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平均車速提高15.6%,城市主幹道通行時間縮短32.5%。

指揮平臺還打造了交通特勤控制系統,給需要放行的急救車「一路綠燈」。平臺與潞河醫院5G院前急救系統對接,舉例來說,平臺接到裝有GPS的特定救護車請求後,可在2分鐘內啟動特勤系統,為規劃線路開綠燈,原來2.5公裡線路行車時間從15分鐘降低至3分鐘,醫生可在送醫途中提前介入。「下一步,我們將在全區範圍內推廣醫療急救、消防救援的交通信號特勤支持。」

北京首創,AR現實增強助力地下管道檢修

來到應急搶險地點,工作人員用專用手機掃描井蓋旁的二維碼,屏幕中,地面實景圖中會「疊加」縱橫交錯的虛擬地下管線,紅色代表電力、藍色代表給水管……與此同時,管線的形狀、埋深、經緯度、附近管線的分布情況等詳細信息,也都會呈現在屏幕上,頗有科幻大片的感覺。

據郭安安介紹,指揮平臺的「地下管線」系統通過AR現實增強技術,對全區地下管線進行數位化全覆蓋,從而實現「地上地下一張圖」的目標,此舉在北京屬於首創。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郭安安說,搶修人員不必拿著地圖到處找管線,地面也不用「開拉鏈」,AR現實增強技術給探查檢修安裝了「透視眼」,解決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問題。搶修人員據此確定井蓋權屬與周邊地下管線的排布情況後,可以更便捷地開展搶修工作。

數字孿生城市初步搭建,三維地圖將共享開放

目前,指揮平臺融合了信號、違法、供熱、停車、照明等60種類型的數據,接入路側停車監控、公租自行車監控、人行過街視頻檢測器等4778臺監控設備、287輛環衛車輛、6770基路燈、730處公共自行車站點、62處公共停車場等,識別大貨車禁限行、違法停車案件65萬例,生態環境類案件23萬件,渣土車違法案件5000多例。

郭安安說,通州區城市管理委還啟動了通州區三維地圖服務系統建設,待通州區政務網帶寬升級後,三維地圖服務系統將免費向通州區各單位共享開放,而在三維平臺上運行的數據將反哺給城市管理指揮平臺,為數字孿生城市提供數據基礎。

未來平臺將更加傾向於實際應用,重點搭建城市管理、應急處置、交通治理等專項業務系統,能夠將三維地圖和平臺數據實時共享交互。目前,通州區數字孿生城市已經初步搭建,亟須大量建築信息模型(BIM)數據和人口庫、規劃、國土權屬等基礎數據。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新」自適應信號燈,智慧交通好比科幻大片「萬能...
    能讓城市副中心管理更加精細化的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城市大腦」,就藏身這裡。「城市大腦」匯集了城市運行的各類數據。好比科幻大片裡經常出現的「萬能視角」指揮平臺,「城市大腦」實際上就是城市運行各類數據的集散中心。只要輕輕點擊控制臺上的按鈕,就能將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數據連接起來,並全部顯示在一幅3D虛擬畫面中。
  • 紅綠燈變成黑綠燈 走還是不走?九江火車站地下通道的交通信號燈...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張倩)「這裡的交通信號燈很奇怪,只有綠燈、黃燈和黑燈。」日前,市民周先生向記者反映,火車站地下通道的交通信號燈沒有紅燈,卻有黑燈。7日下午,記者來到火車站地下通道。綠燈過後,3秒鐘的黃燈,之後便是近20秒的黑燈,面對黑燈,不少車主不知該如何行駛。「這個黑燈到底能不能走?走的話會不會違章?」車主陳女士有些不解道。記者在現場觀察了一會,留意到黑燈過後便是綠燈,而這個交通信號燈並沒有紅燈。隨後,記者將這一情況向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秩序科民警反映,民警表示會第一時間到現場實地查勘。
  • 綠燈「聰明」地亮了!他們讓城市道路變得更「聰明智慧」
    無論是為送醫車輛一路開通綠波提供交通保障、查緝布控嫌疑車輛保一方平安,還是研發推出「信號燈需求式放行體系
  • 揪心|長沙一救護車與混凝土攪拌車相撞!致1死4傷
    仔細觀察視頻發現,兩輛車在通過路口時都未減速,救護車被撞之後,其所行駛的車道馬上就變成了綠燈。根據長沙交警通報,12月6日9時28分許,在長沙市嶽麓區發生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張某(男,29歲,準駕車型為B1)駕駛牌照為湘AD17**的120救護車沿潭州大道由南往北行駛至荷葉路口時,恰遇陳某(男,32歲,準駕車型B2)駕駛牌照為湘A6A5**的混凝土攪拌車沿荷葉路由東往西行駛至該處,混凝土攪拌車的前部與救護車右後側相撞,導致救護車失控後又與道路上的其他三臺小車相撞,而救護車內乘車人林某立被甩出車外。
  • 200個紅綠燈實時調控 阿里雲城市大腦讓公交線路優先提速
    城市大腦「公交先行」智慧交通系統所運用的,就是通過對紅綠燈的實時調控,為公交車精準「放行」。「車輛行駛到路口時,如果前方是綠燈,那麼系統會適時延長綠燈,待公交車通過再翻紅。如果前方為紅燈,則根據路口通行情況,讓紅燈時間縮短。遇到擁堵,我們還能將前方車輛提前放空。」衢州交警支隊信息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姜理暉告訴記者,「這就能讓公交車進入一個一路暢通的『綠波帶』,卻不佔用任何物理道路空間。
  • 江蘇首款行人過街智能信號燈亮相蘇州
    交通信號燈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標配。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全天候工作。但是,如果信號控制不合理,不僅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還可能引起交通擁堵。如何應用大數據分析,實施智能化信號配時,成為交警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 盤錦:這裡綠燈突變紅燈?黃燈在「賣呆」嗎
    讀者反映,這個路口的信號燈容易引起司機誤解。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盤錦記者 徐剛 攝  路口的交通信號燈常常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紅綠燈」,但是,如果信號燈只有紅燈和綠燈,會是怎樣的情形?  近日有讀者反映,盤錦市大窪區出現了這樣一個信號燈,只有紅燈和綠燈,黃燈從不「工作」,如同虛設。遼瀋晚報記者前往現場調查。  讀者:綠燈突然變紅  急剎險被追尾  盤錦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反映,盤錦大窪305國道與春江街交會口有一個交通信號燈,只有紅燈和綠燈,沒有黃燈。
  • 消防車一路鳴笛開向醫院,網友:這可能是史上最快的救護車
    消防車呼嘯而過,只因為車上搭載著一位特殊的「小乘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12月27日下午,在廣東肇慶四會市時代廣場旁邊廣場南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現場一小男孩受傷,消防部門接到報警後,迅速調派2臺消防車10名指戰員前往處置。
  • 揭秘海澱「交通大腦」千方科技如何數據賦能讓交通運行更聰明
    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自動對各個路口的信號配時進行計算,利用流量採集系統採集到的車速制定相宜的相位差,使各個路口上下遊的配時方案統一協調起來,減少了道路上每一個路口交通流量的積累,使車輛在時速40公裡行駛時降低了車輛通過路口時遇到紅燈的機率,使車輛可以一路綠燈的快速通過每個路口,提高了駕駛員的體驗感。系統試運行後,早晚高峰整體平均車速均有明顯提升。
  • 江蘇熱銷的奔馳救護車 救護車招標生產廠家
    江蘇熱銷的奔馳救護車 救護車招標生產廠家我公司專業生產熱銷的奔馳救護車 救護車招標,現貨供應,直接採購,品牌口碑保證。全國範圍內接單,從生產廠家直接訂製購買,跨過諸多中間環節,首先就是車輛價格上有優勢;其次和銷售人員溝通好用車要求,車輛訂製式生產,更能讓車輛製作滿足日後工作所需。
  • 請求式人行信號燈保障師生安全 學生過馬路可直接按「綠燈」
    (記者 吳珊 實習生 吳晚舟 攝)湘潭在線1月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 實習生 吳晚舟)「以前有交警叔叔指揮,我們都是由父母牽著過馬路,現在有了請求式人行信號燈,我們就可以自己和小朋友們一起過馬路了。」1月5日,雨湖區金庭寶慶路學校的小學生將一面錦旗送到了雨湖交警手中,感謝他們在學校前面設立了請求式人行信號燈。
  • 城區700多組交通信號燈實行統一控制,南昌交警向社會徵集「金點子」
    昨日,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了解到,本月起,南昌市結合堵點治理、「135」快反機制,建立「交通信號三級聯動」機制,交通信號燈由南昌市交管局統一控制,實現交通信號配時更精準,輔警不得對交通信號燈進行人工控制。▲南昌市交通信號燈統一配時初見成效,部分路段擁堵狀況得到改善。
  •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智慧城市」
    記者從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了解到,今年以來,在現階段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智慧城市建設,通州區城市管理委推動通州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促進新型城市綜合治理機制和模式的建立。
  • 1個電話,15個綠燈「打通」生命通道 - 南寧晚報-內容詳細
    ■本報記者陸增安 通訊員黃東玲 陳彧   「警察同志,我老婆羊水破了,堵在路上,請幫幫我們!」一個電話,15個綠燈一路放行!12月7日一早,南寧市民劉先生將臨產妻子緊急送醫,不料途中遭遇早高峰堵車。
  • 文字提醒+語音播報+倒計時「滴滴響」 10套一體化信號燈「上崗」
    2020-12-22 09:05 |浙江新聞客戶端-樂清日報 |記者
  • 交通信號燈還能玩出什麼花來
    除了提醒行人以外,一定程度上還能美化城市。 現在,在很多城市,擔負著交通指示作用的紅綠燈已經成了一道顯示城市文化和性格的風景線。 交通信號燈最早沒有黃色 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號燈,是1868年12月在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安裝的信號燈。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目前,「海口城市大腦」形成了上千億條的數據池,支撐著海口市在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領域的場景。2018年,海口市政府和阿里雲合作,「打造富有海口特色的全國綜合性城市大腦標杆是我們的目標。」一直以來,海口市科工信局局長朱軍非常關切海口市城市交通情況,他表示,「海口的『城市大腦』就是要讓整個海口市做到居民出行全程綠燈。」
  • 探訪副中心圖書館:擬採用智慧機械書庫提升藏書量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城市副中心綠心西北角,圖書館、劇院、博物館三大建築正陸續完成地下施工「衝出地面」。新京報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作為外觀最別致的建築,副中心圖書館將像一枚玉璽印章,印落於城市綠心的畫卷上。城市副中心圖書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