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全國文明單位 建美麗幸福核城】
中核四0四:傳承紅色基因 匯聚磅礴力量
四0四不斷增強人才培養力度,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連續11年舉辦技能運動會,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
新老兩代四0四人攜手在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籤名活動上簽字。
四0四扶貧隊正在對口扶貧村開展健康扶貧獻愛心活動。
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極大地豐富著四0四人的生活。
核城英雄塔。
藺 乾 張家輝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58年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創建,是中國核工業文化的搖籃,也是「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的重要傳承地、踐行地和發揚地,被譽為「中國核城」。
從波瀾壯闊的戈壁「大會戰」,到建設百年四0四的強核強國夢;從煤油燈、駱駝草、地窩子、馬架房,到安下心、紮下根、戈壁灘上獻青春……「兩彈一星」精神始終在一代代四0四人血脈中奔湧不息,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核城」優良傳統——忠誠獻祖國、責任鑄重器、創新攀高峰、實幹成偉業。
進入新時代,四0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中國核城」優良傳統,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線貫穿到科研生產管理各個方面,為培養擔當強核強國重任的時代新人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動力、豐潤的道德滋養和良好的文化氛圍。
篳路藍縷啟戈壁 凝結精神促文明
熔鑄初心擔起祖國重任,砥礪前行共圓偉大復興夢想。在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代代四0四人在「中國核城」這片土地上,用信念、智慧、血汗乃至生命譜寫著中國的核工業夢想,身體力行地詮釋著「兩彈一星」精神。
1958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和技術精英們進駐戈壁灘。他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搭帳篷,挖地窩子,蓋幹打壘,天當被、地當床,生活和施工用水要拉運,用過的髒水還要用來和煤。在機械設備缺乏、車輛少的情況下,大部分物資材料要靠人拉肩扛運到施工現場。艱苦的環境,沒有摧垮創業者的信心,在極短的時間內先後完成廠區自備公路建設、專用鐵路建設、水線建設等設施,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安下心,紮下根,戈壁灘上獻青春」的豪邁誓言。面對國內三年自然災害,四0四發出「大搞代食品,節約用糧」的號召。建設者們在依靠土豆、菜根、代食品充飢的同時,還忍著饑寒、頂著風沙走向荒原,採集駱駝草籽代糧充飢。在黨和國家領導下、在各方的支援下,四0四人堅守在戈壁荒原站穩了腳跟。
原二機部副部長、四0四首任廠長周秩主動請纓,來到荒蕪的戈壁灘上負責前期工作。為此,他帶領幾萬職工戰風沙,鬥嚴寒,人拉肩扛,廢寢忘食,晝夜備戰,爭時間,搶進度,圓滿完成了相關建設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愛國情懷。
我國著名化學家姜聖階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是民族工業先驅侯德榜的高徒。為了祖國的核事業,他安頓好臥病在床的妻子,告別了奮鬥多年的南京化學工業公司,隻身一人來到戈壁灘,領導組織生產線的建設運行工作,對生產工藝流程和相關工藝進行重大改革,為相關研製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為了祖國需要,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張同星、戈壁灘上永不凋零的海棠花——楊海棠、「原三刀」之稱的原公浦等一大批懷揣愛國情、報國志的核工業建設者義無反顧奔向大漠戈壁。進入新時代,為了強國夢,一代代四0四人,勇敢地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承繼著「兩彈一星」精神,依然堅守在大漠戈壁。
四0四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大獎」「國家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2018年,「中國核城」榮登《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核工業)名錄》,「中核四0四廠」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血脈不竭 薪火相傳
薪火相傳,血脈不竭。2018年6月16日14時,在四0四展覽館樓前,滿頭銀髮的英雄集體代表潘其富點燃了手中的火炬,並鄭重地交到了「最美中核人」王健的手中……兩代核工業人「同舉一炬」,沿著核城騰飛的足跡,將手中的希望傳遞給新一代的核工業奮進者。
一直以來,四0四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傳承,建設了四0四展覽館,用視頻、圖片、實物、語言相融合的形式展現四0四創建發展歷程。如今這裡已成為核工業新入職員工的第一課堂、職工群眾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由車行作詞、戚建波作曲創作的廠歌《祖國需要我》,歌詞中「我愛祖國,祖國需要我,我是祖國兒女,祖國是我山河」的旋律激勵著一代代核城人。
《秘境榮光》人文紀錄片,《中國核城》《大漠核魂》企業宣傳片,《核城記憶》圖冊,《核城往事》《風過西西北》書籍,《我和我的祖國、祖國需要我》一體版MV,協助中央電視臺拍攝反映建國初期核科研工作者紮根戈壁、奉獻青春的電視劇《激情的歲月》等文化產品成為企業精神傳承的生動教材。
「追尋創業者足跡,傳承核工業精神」「做一天四0四人」主題實踐活動、「唱響祖國需要」群眾性主題夏日文化廣場晚會等一系列展講演文化活動使企業精神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豐潤的文化滋養,為美麗幸福核城建設注入了血脈不竭的精神動力。
人才強企 匠心築夢
近年來,四0四在職工培訓教育的基礎上未雨綢繆,不斷整合資源,完善機制,突出針對性,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大拿」,也湧現出一系列學術成果,為人才強企戰略的落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能夠讓職工技能水平得到持續提升,四0四連續11年舉辦職工職業技能運動會,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研」,通過「技能培訓—技能大賽—技術創新—技能晉級」四位一體快速成長通道,使得廣大職工職業技能素質實現了穩步提升。先後有66人獲得甘肅省技術能手、291人獲得甘肅省技術標兵。經過多年培育,四0四職業技能運動會已經成為甘肅省職業技能提升領域的一面鮮紅旗幟,並得到了省總工會、省國防工會的肯定。
創新是企業不竭的動力。近年來,四0四緊扣職工技術創新這條主線,搭建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班組長創新工作室」「技術能手創新工作室」「成果展覽廳」為主的「三室一廳」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為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四0四還先後建立了以張換斌、王多明、劉金生命名的3個「國家大師工作室」,6個「甘肅省國防系統勞模工作室」,榮獲「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多項技術成果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在推進的「胡楊工程」人才特區建設,也將為打造百年四0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你們不脫貧,我們不脫鉤!」
「你們不脫貧,我們不脫鉤!」這不僅是四0四對幫扶點貧困群眾作出的鄭重承諾,也體現出四0四作為中央駐甘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果敢與擔當。
圈灣村和酸茨溝村位於甘肅省天祝縣東大灘鄉,地處甘肅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兩個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境惡劣的山村。近年來在四0四的大力幫扶下,兩個村的村容、村貌、產業發展、經濟水平等都有了大幅改善。截至目前,圈灣村貧困發生率由64.6%下降至0%,酸茨溝貧困發生率也由48.12%降至0%。四0四駐村幫扶工作隊獲得甘肅省「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產業發展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是扶貧工作中的「造血」大動作。在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幫扶工作中,四0四突出當地優勢,採用「農戶+合作社+公司」的合作模式,引導和扶持村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推出了天祝白犛牛肉、高原藜麥、高原中藥材、草原蕨麻豬、純天然野蘑菇等原生農特產品。成立福祿俊農牧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及裕福鮮農牧業有限公司,推動了圈灣村、酸茨溝村產業集體化運作,規模化發展及市場化建設,有效提高了市場應對能力。
扶貧先扶智。近年來,四0四組織新入職大學生在圈灣村小學開展 「暖心支教,助力教育扶貧」假日夏令營活動,為山村貧困學子教授文化等知識。為改善圈灣小學辦學條件,創建了愛心小屋和圖書室,配置了益智玩具陳列櫃、工作檯、閱讀桌、書櫃等配套措施,並捐贈1200餘冊圖書及蹺蹺板、單雙槓等體育活動器材,還定期為貧困家庭子女發放一定數額的助學金,為孩子們照亮了改變命運的求學路……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久久為功的文化傳承造就了四0四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和較高文明素養,為四0四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時代,核工業人肩負著全新的歷史使命,中核四0四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美麗幸福核城、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