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南昌對於日軍來說,是武漢會戰中的一個重要任務,但是因為第106師團戰鬥力不行,被困於萬家嶺之中,最終沒有實現。南昌這個地方,對於日軍的繼續推進,地理位置上來說,非常的重要。
佔領南昌,第一可以掐斷浙贛鐵路,切斷中國第三戰區跟大後方的聯繫。第二,可以切斷安徽浙江通往江西腹地的通道。第三,南昌擁有中國空軍重要的機場,這個機場的存在,對日軍威脅非常大,可以以最短的距離襲擊長江航道上的日軍艦船。第四,可以在中國第三戰區和第九戰區之間,埋上一個釘子,讓其連接不起來。
這個角度上來講,崗村寧次比取南昌。
至於攻打南昌的部隊,岡村寧次也是力排眾議,堅決使用,分別在廬山、萬家嶺有著丟人戰績的第106師團和第101師團。當然,老謀深算的岡村寧次,也不會冒失地使用這兩個師團。
在攻打南昌的戰術上,他上了雙保險,策應南昌之戰,掩護主力的部隊,是稻葉四郎的第6師團。此外他還採取了聲東擊西之策,叫第六師團做出佯攻湖北漢水一線的姿態。
在武器裝備上,崗村寧次非比尋常的,為兩個師團配備了將近300門大炮。在崗村寧次的眼中,他必須給這兩個師團一次100%的勝算,用一場勝利恢復兩個師團的信心。
我們再說一說中國軍隊的情況。
南昌屬於第九戰區所轄,司令長官是陳誠,這個時候,由薛嶽代理。主力部隊有俞濟時的第74軍,李覺的第70軍,夏楚中的第79軍,歐震的第4軍,張耀明的第52軍,等等,可以這麼說,武漢會戰後,第九戰區已經成為兵力最雄厚的一個戰區,月月手中掌握的部隊超過了50個師,兵力分布於湖南全境,湖北南部以及江西的西部。
從兵力上來看,抵擋崗村寧次的兩個師團根本沒有問題。
我們著重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薛嶽這個人。
薛嶽被稱為戰神,但是性格剛烈,不服管教。對於他來說,他只對陳誠和蔣介石負責。至於何應欽一流,他根本不放在眼中。何應欽以參謀長的名義向薛嶽發公文,只要有薛嶽不滿意的地方,往往會直接在上面批示「不理」「胡說」這樣的詞,何應欽一點辦法都沒有。
白崇禧雖然是他的頂頭上司,同樣也降不住他。這裡面有一些小恩怨,一是北伐之時,白崇禧曾將薛嶽撤職,二是薛嶽和陳誠交好,而白崇禧又是陳誠想像中的對頭。
不僅如此,薛嶽對蔣介石發來的公文,也是一樣,有時也會批示「存」或者「待辦」等字樣,一句話,在作戰上,薛嶽基本上不受上級的限制,只要他同意,他的下屬和幕僚可以放心大膽的辦事。
南昌開戰之前,南潯路上沉寂的有點反常,文章開頭我們說到,崗村寧次派兵佯攻漢水一線,薛嶽派兵增援之前,崗村寧次的計劃,就被重慶給識破了。根據這個情報,蔣介石下了一個命令,讓薛嶽在贛北地區,出動部隊,先發制人。
蔣介石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搶佔先機,打亂日軍的部署。
但是薛嶽,認為出兵有困難,與其出動大部隊進行正面攻擊,還不如用少量的部隊進行側擊,因此就擱置了蔣介石的計劃。跟日軍硬碰硬,中國軍隊的確沒有那個實力,武漢會戰之後,各個部隊都在修整。
我們說這個件事,主要是為了讓大家了解一下薛嶽是怎樣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