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飲食文化:外國人叫惡魔,日本人稱美食

2020-12-06 日本二三事

大家對「章魚」是一個什麼樣的印象呢?有很多腿的軟體動物,摸起來粘粘的。這個海裡面的無麟的動物,在日本被做成許多美食,可是這些美食的來源,一些西方國家認為是「惡魔」。

其實中國人對於章魚並不陌生,美食「章魚小丸子」一直以「可愛」的形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很多女性也十分喜歡這道美食。可是為何在西方國家會被認為是「惡魔」呢?其實這是由於宗教的影響,宗教的規定上,章魚是不能食用的生物之一,因此也被許多人認為是「禁忌之物」,對於信仰的人們來說,這種生物就成為了一種「讓人恐懼的生物」,所以很多人將其與「惡魔」相聯繫。

但是這種思想在日本並不存在,日本是世界上章魚消費量第一的國家,存在許多章魚相關的美食。

日本的「章魚」美食

章魚小丸子

提到章魚,很多人就直接聯想到章魚小丸子,日文的名字是「たこ焼き」。據說是大阪市西城區的「會津屋」第一代創始人遠藤留吉在改良了之前的做法,並且命名為「たこ焼き」。1955年以後,在大阪市內章魚小丸子的店鋪得到了普及,90年代出現了大型的連鎖店鋪,最終走向了世界。

章魚刺身

章魚刺身,也就是生章魚。因為章魚的腿上會有吸盤,吃起來不易,因此日本人將吸盤去除,然後吃下面的肉。章魚刺身彈力適中,並且還有「甜甜的味道」。

芥末章魚

芥末章魚實際上也是章魚刺身的另外一種形式,據說原本芥末章魚是一個「失敗」的料理,是為了懲罰員工而開發的料理,結果味道卻十分美味,這種吃法逐漸傳開。在國內的一些日式居酒屋當中,許多都有銷售芥末章魚,這道料理還曾經獲得過人氣居酒屋No.1的稱號。

炸章魚

炸章魚可以說是日本居酒屋的「定番」菜單之一,日本炸章魚與啤酒是絕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下酒菜。被油炸過的表面酥酥脆脆,章魚肉嚼勁十足,配上日本的調料,十分美味。

日本人吃章魚的歷史

距今大約2000年前,日本處於彌生文化時代,日本國內出土的文物當中,有「章魚壺」。所謂的「章魚壺」實際上就是捕捉章魚的器物,章魚喜愛「黑暗且狹窄」的地方,當時的日本人將章魚壺放在海中來捕捉章魚。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食用章魚的文化已經十分久遠。

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在彌生文化時代之前的繩文文化時期,卻找不到絲毫關於「章魚壺」的遺蹟。到底是誰,在什麼時候製作了「章魚壺」,又是誰將章魚帶到了日本人的飲食文化當中,也是一個謎。

在713年的《出雲國風土記》當中,第一次出現了「章魚」的記載。

927年,在《延喜式》(日本古代的律令施行細則)中,有記載地方上供幹章魚的記錄。

1295年,日本最古老的食譜《廚事類記》當中,有關於「烤章魚」的記載。

1697年,在日本發行的《本朝食鑑》當中,強調了「煮章魚」的烹飪方式。

1712年,在出版的百科全書《和漢三才圖會》當中,出現了具體的圖畫展示,並且配有「加入鹽,烤食十分美味」等記述;

可見,日本人吃章魚已經是一種「傳統」。很多國人看到章魚會覺得很害怕,認為這種東西要怎麼吃?但是日本人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們的祖先父輩,都是吃章魚的,所以他們從小接受「吃章魚」的思想,不會覺得有絲毫的不妥。

章魚的飲食文化

日本每年在自己的海域中捕獲的章魚大約在3萬7000噸左右,並且每年還會從海外進口大量的章魚以及章魚加工食品,據日本產經新聞的統計,日本每年大約進口4萬噸以上的章魚類產品。此消費量,大約佔據了全世界的60%左右,日本雖然人口不多,但是章魚的消費量確確實實是「世界第一」!可是要知道,全世界捕獲章魚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可是大多都是面向出口。東亞文化圈當中,也只有日本以及泰國、韓國等國家的普遍民眾會大範圍的吃章魚。

在日本的許多料理網站上能夠看到這樣的介紹:章魚具有高蛋白質,並且含有胺基酸,不需要去皮或者去骨,可以直接食用,是一種便利的食材。

所以,在日本人普遍的認知當中,章魚=食材。拿來吃,那也是理所當然了。

另一種軟體動物:烏賊

提到海洋中章魚,自然會有人想到烏賊,在一些內陸地區的人們,甚至分不清兩種動物的區別,只知道都是來自海洋而已。烏賊在日本,同樣有著眾多的料理種類,也可以生吃。世界每年捕獲的烏賊大約是300萬噸左右,日本的消費量佔據到100萬噸,同樣也是世界第一,看來日本人很喜歡吃這種沒有骨頭的軟體類動物。

日本是一個海洋性國家,面臨著海洋,古話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本緊緊靠近海洋,自然也是會吃來自海洋的物產。在日本的市場之上,銷售著各種各樣的海產品,烏賊以及章魚就在其中。

飲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反映,日本還有著許許多多讓人咋舌的食物,正如日本文化,神秘、隱晦的同時,也充滿著讓人探求的欲望。

相關焦點

  • 日本的飲食文化!
    日本列島在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開始出現以水稻為主的農業,進入農耕時代。這個時期的日本人由於學會了種稻、飼養牲畜,所以開始將主副食分開,此外也學會了釀酒和在食物中添加佐料,奠定日本菜的基礎。奈良時代,日本社會的上層貴族開始與中國有文化交流,中國的夥食文化和宴席制度被引進日本。
  • 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料理
    日本飲食,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用餐,美食擺上桌,拿起筷子準備用餐之前,都會看到他們虔誠的眼神,雙手合十,對著滿桌的美食表達感謝和敬意,並真誠的說道「我要開動了」。 這項舉動並不僅僅是「禮儀規範」而裝裝樣子,而是發自內心的虔誠與感謝。
  • 弘揚飲食文化,尋找中國各種美食之貴州絲娃娃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地大物博,文化高尚文雅,各類文化藝術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當然在飲食文化中,它的獨特與精髓也是令外國人刮目相看,甚至還百思不得其解。在中國,由於地理特徵的特殊性,主要分為南北兩個地區,當然在飲食上也有著不同的區別,北方主要農業以小麥,高粱,副業以畜牧業飼養牛羊為主,在飲食上主要以麵食為主,有美味的餛飩,大餅,餃子,饅頭,燉菜和燒烤為主要烹飪方法,如烤全羊,手扒羊肉,東北亂燉為主要特色。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和食解說: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
    日本飲食文化雖不及中國飲食之博大精深,但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極利於健康的和食,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去過日本或者想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會日本飲食抱有極大興趣。日本在發達國家中,為肥胖而煩惱的人的比例非常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這和日本的飲食文化也有相對大的關係。時令食材和四季之美的表現 享受四季不同的素材,除了食材,還用季節的葉子和花瓣作為裝飾,並使用與季節相適應的餐具作搭配,盡情地一邊品嘗這個季節一邊享受美食,這是日本飲食一種獨特的文化。
  • 外國人受不了的「中國美食」是大多數人的愛
    由於東西方國家之間的地區差異,文化飲食也有很大差異,很多外國菜,大部分中國人都是不能接受的,甚至難以下咽,他們認為外國菜只不過是油炸、烤、蒸、生吃,遠不如我們的中國佳餚。然而同樣的許多中國食物讓很多外國人難以接受。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許多外國人覺得難以忍受的食物是每個人的最愛。
  • 日本飲食文化專家,娓娓道出「和食料理」的美味與智慧!
    導讀:日本飲食文化專家,娓娓道出「和食料理」的美味與智慧!(千萬別餓著肚子閱讀本文!)──《和食全史》「和食」是現代中國人最熟悉的飲食文化之一,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各種日本料理、日式作法的餐廳,甚至許多超市也都能找到日本進口的食材。其清淡、少油,又能品嘗食材美味的特色,更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日本料裡選用的食材,背後藏著數千年演進的歷史,和日本人健康長壽的秘密。
  • 關於日本飲食文化令人吃驚的七件事
    雖然日本的美食已經風靡全球,但其中蘊含的飲食文化還是非常博大精深的。這次就讓言吉君帶大家來看看,留學生在日本學習和經歷的7個讓他們大吃一驚的飲食文化。3、越吸溜的大聲越好吃在日本,當你吃拉麵、蕎麥麵、烏龍麵的時候,日本人都會邊吃邊吸溜。因為在中國乃至歐美,吃飯吧唧嘴或是發出的聲音很大,都會被人認為是沒有修養的表現,何況像這樣故意發出吸溜面聲音的文化,更是前所未聞。所以剛到日本的留學生在拉麵館和日本人一起吃拉麵時,都會感到非常驚訝。
  • 日本留學生活:日本飲食習慣
    日本留學生活:日本飲食習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正因為如此,也許對於日本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食品或食用方法,在外國人眼中儼然就是無法直視。去日本留學後,你是不是也會對此感到驚奇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日本的飲食文化吧!
  • 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住久了不願回國?
    很多外國人都想在中國永久居住,甚至擁有國籍。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深深地吸引著外國人,文化,美食,交通便利,支付便利,治安,女性地位,經濟,物美價廉的商品,國人友好,還有對外國人超國民對待等。這些許許多多點都吸引著外國人。1:文化。四大古代文明古國,目前就剩中國了。而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華媒:日本仙臺助外國人融入社會 華人感受多元文化共生
    中新網8月1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17日刊登題為《仙臺助力外國人融入社會 華人感受多元文化共生》文章,作者觀察發現日本仙臺成立多元文化共生中心,為住在仙臺的外國人提供服務,幫助他們融入當地社會。文章提到當地華人對此服務表示滿意。文章摘編如下:提起仙臺,讀者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 國人最愛的美食,成為老外心頭恨,遭到抵制,並取名為「惡魔蛋」
    不僅中國人喜歡去光顧,外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中國菜外國人都喜歡吃。有些美食中國人讚不絕口,外國人卻非常痛恨。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道美食,國人非常喜歡,卻成為了老外的心頭恨,遭到抵制,並取名為「惡魔蛋」。相信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或者吃過這道美食,它就是人們口中讚不絕口的皮蛋了。
  • 這幾種特色美食,光看名字就讓人想抓狂,外國人看了可得直跺腳?
    對於一個美食愛好者,總是喜歡嘗試很多新鮮的食物。但是我們國家這個飲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啊,比如南方和北方就有明顯的飲食差別,南方以米飯為主,而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加上漢字數量非常多,所以很多美食的名字乍一看也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今天就給大家盤點幾種外國人看名字得直跺腳的美食。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 日本餐廳接待外國人時原來是這樣想的!日本餐飲店與經營者大調查
    2020年的東京奧運已經近在眼前了,造訪日本的外國遊客每年都呈現增加的趨勢。外國旅客來日本遊玩,除了參觀各處觀光景點之外,也一定有很多是為了日本的美食而來。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日本不會說英文的人非常多。這就表示、當旅客進到日本餐廳時,對於日本的語言以及飲食文化都會感到非常困擾,也或許因而不能好好地享受一頓飯。
  • 用「刀」打開日本飲食文化
    日本廚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日本的刀具已經舉世聞名了。日本的廚刀一直是外國料理人注目的焦點。它陪伴並見證了廚師的一生。根據食物的形狀、質地、大小,廚師會選擇不同的廚刀來處理。刀具的選擇和使用是精緻日本料理的基礎。
  • 除了紳士文化外的英國飲食文化
    那麼英國的特色美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英國飲食(British cuisine)是指主要流行在英國的飲食文化。其種類有:英格蘭飲食、北愛爾蘭飲食、蘇格蘭飲食、威爾斯飲食,以及由此派生的英式印度飲食。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土豆在英國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可視為英國人重要的主食。英國飲食雖然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較為簡單,但英式早餐和其他歐洲國家比相當豐富。
  • 日本人評中國「最殘忍」美食,烤乳豬能忍,最後一個「忍無可忍」
    日本人評中國「最殘忍」美食,烤乳豬能忍,最後一個「忍無可忍」。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造就了精彩紛呈的八大菜系和地方流派,上萬種大菜和數不清的特色小吃,堪稱世界最會吃的國家。可以說中國的美食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之一,在這些數不清的特色小吃中,有那麼幾種菜,被外國人成為「最殘忍」的美食,外國人無法下咽,就連常吃生魚片的日本人都不敢嘗試。在經歷了這段特殊時期,小編奉勸大家還是不要吃這些美食了。下面一起來看看日本人評中國「最殘忍」美食,都有哪些吧,烤乳豬還能忍,其它「忍無可忍」。
  • 廈門美食故事多!本土作家許曉春聊閩南飲食文化
    近日,廈門美食作家許曉春攜自己的作品《廈門飲食文化》來到外圖廈門書城,從凝聚了幾代廈門人甚至海外華人鄉愁的餐飲「老字號」,談到廈門餐飲的四大名片及其閩南風味特色,並結合現場展示的餡餅、馬蹄酥、豬腰餅、魚皮花生、蛋花酥等本地特色茶配,與讀者分享廈門美食背後的歷史、地域文化內涵。
  • 傳統衝繩飲食-著名的日本長壽縣飲食文化
    什麼是衝繩飲食? 衝繩飲食以日本琉球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命名。歷史愛好者可能會從二戰期間打過的衝繩戰役中認出這個名字。 美國的平均壽命為78.8歲,而日本為84歲,而100歲的衝繩人口是日本其他地區的五倍。研究人員對衝繩縣的居民進行了多年研究,其答案既取決於典型的衝繩飲食,也取決於島嶼對飲食的態度。 衝繩人的飲食已經恢復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