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很多人嚮往修行,也有很多人嘗試修行。像很多武俠小說中寫到的,修行環境很重要,嘈雜的都市自然是不合適的,遊客眾多的景點也是不合適的,那麼有沒有一個風景宜人,自帶仙氣,像桃花源一樣的地方呢?
答案是有的,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一、外國作者尋找隱士高人,三尋終南山,把此地帶火
終南山被帶火是因為一本書,書的名字是《空谷幽蘭》,作者是美國攝影師比爾.波特。自古華夏大地上就流傳著很多的傳說,「隱士」這個詞在很多地方都有被提到,比爾很好奇這樣的隱士是不是真的存在,於是就來到中國尋找答案。
在比爾的想像中,隱士的生活是這樣的:一片土地、幾株茶樹、有一個遮風擋雨的茅屋。也許是刻板印象,不光比爾,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隱士都是白衣飄飄,不沾染俗世,只顧好自己一畝三分地的角色。
所以比爾來到中國,去到了很多隱士們修行的地方考察,這其中就包含終南山。他在終南山三尋隱士的故事吸引了很多人,這之後終南山就成了「道友」們口中的聖地。
相信很多人都很羨慕博主李子柒的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在田園裡享受生活,自給自足。但像李子柒那樣的畢竟是少數,期望成為下一個李子柒的卻成了多數,有個名叫小北的姑娘就是其中之一。
來到終南山之後的小北以為自己可以在這裡展開新的生活,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她連隱居的第一步都沒有做到。
隱居的第一步就是找個住所,可茫茫終南山,小北竟找不到一個住的地方。隨著修行的人數增多,現在的終南山房價和以前相比,上漲了50倍。原本400元一年的房子,現在要三萬元一年,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由於沒有收入來源,小北的隱居生活就這樣結束了,後來有一篇名為《那個辭職隱居終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來了》的文章,把的熱度再次引燃。
二、城裡姑娘在山中開書院,來往遊客絡繹不絕
後來又有個姑娘來到這裡,租下了一棟破破爛爛的房子,姑娘自己動手把房屋整理好,還在這裡搭建了一個「未來書院」,她提供房屋,還會帶著遊人一起去山上看風景。
未來書院出名了,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這裡的房屋也重新裝修了一下,隨著人流量的增多,這裡住宿開始收費了,不過還是很多人願意來這裡感受一下山間的寧靜。
現在隱居的多是90後,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願意去隱居呢?有的是因為城市太喧囂,有的是想體驗一下閒雲野鶴的生活,但不得不說的是,隨著隱居人士的增多,現在的終南山早已不是以前那個「仙氣飄飄」的樣子了。
商業化充斥著這裡,有些商人看準了時機,來這裡投資民宿,山上的人並不比山下少,山上也不一定比山下安靜。
中學時期,課本上有寫過「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這句話很容易懂,可難免有些人會形式主義,覺得隱居的形式大過於隱居本身。所以在決定隱身前,會為自己準備好舒適的裝備,好讓自己在山中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待遇。
如果只是為了從瑣碎的生活中「出逃」幾天,那在家打遊戲即可,沒必要去山中找清靜。如果是想像李子柒一樣,真的過上世外桃源般的隱居生活,那麼提前做好攻略是必須的。
三、隱居要面臨的困境,你能克服嗎?
武俠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男女主一年四季只穿一件衣服,但是在真正的山林中,冬季的溫度是很低的,所以如果要在山中過冬,那麼保暖物品一定要準備好。
山上一般都燒炭火,或者是撿柴火燒,冬天的時候,在炭火上烤上紅薯、土豆之類的食物,看著外面的景色,吃著樸素的食物,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經常看李子柒視頻的朋友會發現,李子柒的食材都是自己種出來的,或者是山上找的。這就是上山隱居的另外一個重點,要知道一些農作物種植的基礎知識。畢竟山上不比山下,食材大部分都是要靠自己動手種植的,而且自己辛勞種出來的,吃的時候會有成就感。
想要更貼近隱居生活的,可以自己在院子裡養上一些雞鴨,每天有它們的陪伴也能增加不少的樂趣。當然,養家畜的目的是為了哪天想打牙祭,剛好家中有現成的食材。雖然這樣聽來有些殘忍,但修行中比這殘酷的事情很多,如果承受不了,倒不如早些退出。
住宿、食物、孤獨、清貧、安全,修行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很多。尤其是清貧,山上並沒有什麼工作機會,但日常吃、喝都是花銷,只出不進的日子你能保證自己堅持多久呢?
還有山中信號不好,接收到消息自然沒有山外快,如果哪天你不想修行了,想回家好好過日子,到時候卻發現自己和這個時代早就脫軌了怎麼辦?
山上的生活並不像電視裡那麼好,去過終南山的會發現,那些租出去的高價房子,很多都是土坯房,看起來很簡陋。有些世外高人曾住過山洞,但現在就算給你一個乾淨的山洞你會去住嗎?蟲、蛇等生物,將會是每日和你作伴的朋友。
修道本就講的是一個「心」,不在於形式,在於這個過程中,你想尋求的是什麼。往往是去山中找「靜」的人,他們的內心是很浮躁的,就算終南山只有他自己一個,他一樣會覺得喧囂,因為他的心不靜。
就像前面說的「大隱隱於市」,真正的修道之人,不管是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能守好自己的本心,這才是最厲害的。
不要讓修道、閉市、隱居這樣的詞成為形式主義的代名詞,《空谷幽蘭》本就是一個成語,指代的是品行高雅的人士,這本書的出版,也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在世界上有這樣一個群體,而不是讓這個群體成為大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座終南山,一座是無形的,一座是有形的,是把它根植於心,還是根植於形,還是由大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