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小夥避世隱居終南山,父親一腳踹了過去:沒錢,學什麼隱居?

2020-12-24 送歷史個救生圈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東晉田園派詩人陶淵明的生活態度。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原本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卻在這個時候選擇了辭官隱居,過起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日子。也正因為如此,他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隱居生活的興起

後世一些不願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學識卻不願入仕的文人,也學起了陶淵明的隱居方式。民間稱這些文人為「隱士」。由於隱士的生活態度與道家「無為」的理念相契合,所以很多道家學派也崇尚隱居。近年來,隨著大城市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逃避城市生活的喧囂,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隱居起來,而26歲的山東小夥魏超便是如此。

道士

2016年,26歲的魏超在沒有通知家人的情況下,獨自一人跑到了道教聖地終南山選擇隱居。在魏超的印象中,終南山一直是世外高人隱居的地方,不僅有舉世聞名的全真教,而且金庸筆下的古墓派也在此地。儘管他的目的是隱居,但有這些「名門之後」陪伴,也不會太無聊。

房子

然而,現實的隱居生活並沒有那麼美滿。在到了終南山後,他發現自己並不能像電視劇或小說中那樣,隨便找個山洞便隱居起來。他必須租房子,才能有地住。因為身上錢不多,所以他軟磨硬泡了好久,才以150元的價格,在終南山租了一間破舊,且面積狹小的屋子。接下來的隱居生活,也沒那麼美滿。

魏超

魏超失敗的隱居生活

因為房子陰暗潮溼,所以他的衣服和被子都是一股黴味。像他這種外來的隱士,在終南山也沒地,連「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都做不到。因此,他只能吃過期變質的食物,幾個月下來,魏超因營養不良,變得精神萎靡。原本想像中悠閒自在的生活,也因不方便的衣食住行,變得一地雞毛。

後來魏超的父親經過多番打聽,終於得知了兒子在終南山的消息。當父親看到魏超病懨懨的樣子時,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一腳踹倒了他屁股上,罵道:「沒錢,你學什麼陶淵明,你學什麼隱居?」後來經過了解才得知,魏超乃是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接連兩年在家全職備考公務員,卻沒一次上榜。在心灰意冷之下,便產生了隱居的想法。

但隱居絕非魏超想得那麼簡單,隨便找個山頭,鑿個山洞就可以了。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隱居只能是自尋死路。就以舉世聞名的終南山為例,由於當地道教在中國的影響力,所以很多人都跑到終南山隱居。一些商人看有利可圖,便炒作「隱居」的生活方式。而當你真的到了終南山時,吃穿住行都要錢,終南山有些房租已經達到了10多萬。

一些富豪過慣了紙醉金迷的日子,突發奇想,想來體驗下隱居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隱居的生活對他們並沒有太大影響。因為一旦回歸紅塵,他們依舊有成百上千萬的身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在終南山過苦日子,意味著很多年沒有收入。一旦後悔,想要回歸正常生活,手中可是沒有一點積蓄。所以要想隱居,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相關焦點

  • 26歲小夥離家出走隱居終南山,父親一腳踹去:沒錢,學什麼陶淵明
    這不,一個26歲的小夥,就因為受不了壓力,背上行囊,來到了終南山。卻不料,不久之後父親就追上門來,指著他的鼻子大罵:「沒錢,你學什麼陶淵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小夥最後又該何去何從?
  • 26歲青年隱居終南山,父親找到一腳踹出:沒錢,你學什麼陶淵明
    位於陝西的終南山,已經擁有了悠久的歷史,而終南山最著名的一個元素,便是此地特有的隱士文化。 早在公元前5世紀,聖賢老子便在此地隱居,在此之後,相傳趙公明、姜子牙、張良、孫思邈等人,都是在此處選擇作為自己最後的居所。
  • 26歲小夥隱居終南山,父親卻說:沒錢,別學陶淵明
    在那裡充滿了寧靜的祥和氣息,人們過著很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這個故事就是桃花源記,而他的作者陶淵明也是位嚮往田園生活的隱士。而如今社會的終南山也生活著不少的隱士,而魏超就是其中的1位。魏超出生於1990年,今年30歲的他是位山東人。自古山東多豪傑,比如昔日隋唐時代的英雄秦瓊就是這樣的人。不過魏超雖是山東小夥卻大願做個豪傑,而是嚮往當1名隱士。
  • 山東26歲青年隱居終南山,卻被父親拉了回去:沒錢,學什麼陶淵明
    陶淵明是歷史上有名的隱士,他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所以最終選擇隱居,過自在的生活。現代社會發展速度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大,一些人便對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充滿了嚮往之情,還為此掀起了一股「隱居」熱,不少人在其中看到商機,便開始在各個平臺宣傳隱居的好處,藉此博得關注。 山東26歲青年隱居終南山,卻被父親拉了回去:沒錢,學什麼陶淵明
  • 那個隱居終南山的26歲男子,被父親一腳踹回現實:沒錢別學陶淵明
    曾經那個隱居終南山的26歲男子,之所以被父親一腳踹回現實,就是因為他沒錢,他的父親更是非常氣憤的表示,如果沒錢別學陶淵明,畢竟現在可比不得古代社會。二.隱居終南山的年輕人這位被父親一腳踢回現實生活的男子就是魏超,是一位來自山東的非常年輕的男孩。按理來說,這個年紀的男生,大多剛從學校畢業不久,正是投入到工作中的大好機會,同樣也是展現他個人能力的絕佳時機,然而在這樣的時候,魏超卻選擇歸隱山林,著實有些讓人不解。
  • 26歲小夥隱居終南山,父親找到後一腳踹出:沒錢,你就別學陶淵明
    ----陶淵明《歸園田居》導語:終南山坐落於陝西,已有悠久的歷史,終南山最著名的元素之一,就是這裡特有的隱居文化。遠在公元前5世紀,聖人老子就隱居於此,此後,相傳趙公明、姜子牙、張良、孫思邈等人,都選擇在此定居。直到今天,終南山仍然吸引著不少自願放棄塵世煩惱,而選擇與山風相伴而來的修行者們。
  • 26歲青年歸隱南山,被父親一腳踹了回去:沒錢,別學陶淵明
    不過,隱居雖然聽起來非常的浪漫,可是實際上做起來卻又完全是另外一碼事。在終南山隱居,雖然不能否認有小部分人確實是衝著生命純真去的,但大部分人絕對是動機不純。曾經在終南山上就發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一個在終南山隱居的26歲山東小夥子,被自己的父親找到並且狠狠的罵了一頓。
  • 26歲小夥隱居終南山,遭到父親嚴厲反對:不是每個人都是陶淵明!
    畢竟,考慮到自身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情況、穩定的工作環境等原因,都無法過令人嚮往的隱居生活。有這樣一位年輕的男子獨自隱居在終南山,拋開世俗的眼光,過著連自己父母都無法理解的隱居生活。終南山吸引不少隱居人在我國西北部陝西省有一座大山,一直以來都因隱居被廣泛關注。很多詩人都對這個地方讚不絕口,去過這裡人也被它的美妙色彩深深吸引,它就是終南山。
  • 那個歸隱南山的26歲青年,被父親一腳踹了回去:沒錢,別學陶淵明
    當然,除了沒錢交不起房租被迫下山的,還有另外一些因素,也同樣迫使著歸隱者下山。 比如幾年前一位26歲的山東小夥魏超,2016年剛過,就一個人跑到了終南山上去租房,過起了仙風道骨的「神仙」生活。
  • 終南山隱居姑娘,交不上房租,放棄修仙,為何越來越多人選擇避世
    原本是想隱居終南山修道成仙的,可房租太貴了,直接讓人吃不消這位女孩就是小楠,她到終南山算是比較早的,當時她租的房子一個月只要400元。這對於一個城市女孩來說,還是非常輕鬆的。只不過,房子是非常簡陋的,屋裡沒家具,什麼水電之類都是奢侈品,甚至下雨還可能滴漏。
  • 終南山火了,人人都想避世修仙,但是隱居的生活你能受得了嗎?
    來到終南山之後的小北以為自己可以在這裡展開新的生活,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她連隱居的第一步都沒有做到。隱居的第一步就是找個住所,可茫茫終南山,小北竟找不到一個住的地方。隨著修行的人數增多,現在的終南山房價和以前相比,上漲了50倍。原本400元一年的房子,現在要三萬元一年,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 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從古至今,無數名人大家都對於隱居生活十分嚮往,隱居可以遠離世俗的喧囂,同時也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人生。不過在面對世俗的誘惑時,真正能做到虛懷若谷的人少之又少。自行學醫 造福百姓在修行過程中,他還自行學習了醫學,因為小時候他的母親身體不好,經常因為沒錢看病而被病魔折磨,所以他立志要為窮人看病。後來來到西安的八仙宮,和高人虛心請教醫學知識,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救治病人。
  • 他是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深山30年,以粗茶淡飯度日修行
    但是,在我國的終南山上,卻有這樣一位隱士,他隱居深山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每天都是以粗茶淡飯來度過修行時光的,由於他隱居的時間非常久,因此,他也被人稱為"終南山第一隱士"。那麼,在這位第一隱士的背後,究竟發生過怎樣的事情呢?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一位深受愛戴的神仙,生都在潛心修煉,隱居終南山70多年,甚至還預言過自己的死期!戰亂交加,生活清貧1912年,出生在河南沈丘的張至順出生了,當時的社會正處於清末初期,百姓的生活都過得很清苦,甚至常常揭不開鍋。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長達70年,104歲羽化登仙
    有一位104歲"陸地神仙"張至順選擇隱居終南山長達70年,一生所學全部用來造福百姓。對張至順來說這並不算什麼,自己兒時乞討經常"熱臉貼個冷屁股",但這一次的相遇讓張至順與"出家"再次有了密切接觸。 年僅十二歲的他開始跟隨這一眾弟子學藝,因為不是正式弟子,還要負責做一些雜役的體力活。這段時間雖然苦,但張至順也是個知足的人,深知能得到安穩生活已經實屬不易。
  • 終南山「隱士」已高達五千人,隱居之地變「鬧市」究竟為哪般?
    不當官了做什麼呢?從「士農工商」的順序而言,自然就是回到土地當個農民了。這不,陶淵明也因為在仕途連連受挫,就乾脆隱居了起來,開始在土地上耕作了。雖然種地技術不咋地,還自嘲是「草盛豆苗稀」,但「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還是讓許多人心馳神往。而現代社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車馬喧」,節奏快。
  • 104歲「陸地神仙」: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仙逝日,一生所學造福百姓
    在百餘歲的高齡羽化而作古,被大家稱為「陸地神仙」。他沒有私心,卻用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詮釋了道教文化的精髓——無陰不生,無陽不長,萬事萬物,最終就是一句「道法自然」,遵循本性,做到協調。他就是著名的終南山隱者,隱居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的成就登峰造極,讓人望其項背,可要談到他的少年生活,卻很不幸。開始祖上還留了許多家產,後來不知道發生什麼變故,突然就窮困潦倒,家徒四壁,只能要飯。
  • 為何是歷代修仙者的嚮往之處、隱居之處?揭開終南山的神秘面紗
    而當我們一聽到「南山」這個名字,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終南山」。說起終南山,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有仙氣」,是歷代修仙、祈福者的嚮往之處,甚至直到今天,山上仍有許多與世無爭的隱士。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如此受歡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終南山」的神秘面紗。
  • 小夥救起落水女子,卻被她一腳踹下了河……
    小夥救起落水女子,卻被她一腳踹下了河…… 2020-11-1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和丈夫見面,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
    「天下隱居,終南為冠」,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世俗生活到終南山進行隱居,就有這樣一個在終南山上隱居的女性,她被稱為是終南山第一女隱士,85歲高齡仍舊能夠連續打坐108天,她告訴世人,這是在和佛祖進行交流,她就是終南山上最大的隱居者——王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