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人心是一個技術活,因為有些話不能明著說,誰能把對方的心思揣摩到位誰就能佔據優勢地位。
很多人說這樣揣摩心思活得太累,但有些時候你不得不去揣摩。
這裡不教大家如何揣摩心思,而是通過《雍正王朝》中的一段劇情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揣摩心思的魅力之處。
大家都知道九子奪嫡的事情,幾位皇子為了儲位費盡心思,為人辦事如履薄冰。二阿哥胤礽因為早就被封為太子,所以一直備受眾位皇子的「關照」。
八阿哥胤禩就是覬覦太子之位的重要成員,八爺黨在朝中也是勢力最大的一派,一次偶然的機會,八阿哥得到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一封信,這封信是太子最大的把柄,如果讓康熙看到,太子一定被廢。這無疑是八阿哥的一次絕佳機會。
胤禩的心機:扳倒太子
事情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康熙看到這封信?
由於這封信可以直接導致太子被廢,所以誰把這封信呈交給康熙,誰就成了扳倒太子的人。聖心難測,太子畢竟被皇上培養了許多年,太子被廢也就意味著皇上這些年的努力都白費了,而且如果這個扳倒太子人被皇上認定為覬覦太子之位,那麼這個人也會在皇上心裡留下芥蒂,絕對不會讓他當太子。
而胤禩覬覦太子之位的心思早就被康熙知道,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滿朝文武都推擠他為太子,導致被皇上打壓。現在的他更應該處處小心,這件事如果由他來做,肯定會讓皇上認為他有不良居心,說不定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胤禩的心機:拿胤禵當槍使
所以胤禩就把目光看向了十四阿哥胤禵
老十四表面上看是個愣頭青,實際上心思十分細膩,他反問胤禩
你是想讓我給皇阿瑪上摺子?
這句話看上去實在確認胤禩的意思,實際上是胤禵在跟胤禩要說法,誰都知道這件事的影響力,胤禩拿胤禵當槍使,要給一個理由。
胤禩早就猜透了胤禵的心思,回復道
準安綠營的軍報是寄給你的,你以管部阿哥的名義調查江夏鎮的事是名正言順。因此,這個摺子由你上給皇阿瑪最為合適。」
十四阿哥胤禵無法推辭只能接下了這個差事。
胤禵的心機:反擊胤禩一舉三得
其實在胤禩的心裡,讓胤禵上這個摺子,一來是自己確實不方便,二來可以削減胤禵對自己的威脅。一旦太子被廢,可以跟他爭奪太子之位的就是老四和他了。所以也算是給胤禵挖了個坑。
胤禵雖然接了這個差事,但他也不傻,想了一個反擊的辦法。
胤禵用八百裡加急送到南京行宮的奏摺裡只有太子胤礽與任伯安的一封信,其它的隻字未提,也沒有其它解釋。
這一招的厲害之處在於一舉三得
1、讓皇上看到了這封信,太子馬上就會被廢,自己離儲位就近了一步。
2、胤禵只把信給了康熙,卻沒有給留下隻言片語,是給康熙傳達一個信息:這封信不是我情願寄出去的,如果自己願意的話肯定附帶摺子,是有人逼自己幹的,這樣就把自己擇了出來。
3、眾人都知道胤禵是八爺黨的人,他雖然啥也沒說,康熙能明白這件事肯定是胤禩逼他做的,就算是太子被廢也不會算到他頭上,反坑了胤禵一把。
康熙看到信後,做了兩個決定。
一是把這封信以上書房的名義寄給了太子,這就相當於逼著太子造反了。
二是給雍正和胤禵各發了一道密旨,讓他們做好處理突發事件的準備。
胤禵拿到密旨後就拿給了胤禩看,意思就是說,自己已經按照他的意思讓皇上看到那封信了。這就是胤禵的聰明之處。
《雍正王朝》的這一段演繹讓劇情撲簌迷離,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人心隔肚皮沒有誰能真正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只能通過自己的表現來影響對方的決定。從而讓對方做出對自己有利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