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曹升
流量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今不管是大品牌,還是中小企業,都在焦慮如何獲取流量,如何獲取用戶。而在外賣運營中,獲取流量是提升訂單量的第一步,同時獲取流量和做好營銷更是密不可分。
外賣品牌,如何引爆流量?
說到流量,現在不少品牌對於流量運營的理解,已經不再局限於鋪硬廣,而是通過更多樣化的方式和場景,來進行流量運營。下面我們先看看幾個流量運營的案例。
串族燒烤:燒烤場景,精巧引流。串族燒烤原來的經營效果一天收入只有3000多元錢,後來做了一個引流動作。2018年,顧客只花20.18元,就可以買到101瓶啤酒。這101瓶啤酒只要沒有消費完,又帶不走,當顧客想到燒烤這個場景出現時,就會想到這個品牌,又會跑到這裡去。精心設計的促銷活動,精巧地引流產品,可以幫助串族燒烤把日營業額從3000提升5倍。
四有青年:善於借勢,研究透外賣平臺規則。四有青年、25塊半都是近年來爆發式增長的新外賣品牌商家,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善於站在美團點評這樣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肩膀上,深入研究外賣平臺規則,積極參加平臺各類活動,最終和平臺實現雙贏。四有青年一開始選品選的是包子。但是外賣與堂食,不僅選品的差異非常大,對後廚的改造、對前堂的動線設計等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他們對網際網路了解比較深,對外賣平臺規則研究非常透,設計了一款產品雞雜米粉,只賣9塊9,專門用來引流。有些品類是沒有流量的,選擇與外賣相適應的品類才有好流量的基礎。
海賊王主題餐廳:IP引流。海賊王不是做餐廳的,它是一個動漫IP。來這個餐廳的流量大部分都不是衝著餐廳食品來的,是餐廳之外的粉絲與愛好者。
小野二郎壽司:集群效應,社會化傳播。這是日本壽司之神,名叫小野二郎,全球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已經93歲了。作為一個品牌商家,或者一個知名主廚,如果加入了一個類似「米其林三星餐廳」這樣的集合品類,就會產生像當年香港「四大天王」一樣的社會化傳播效應。
美團點評裡的黑珍珠、大眾必吃榜,都是類似的品類。
上面的4個案例與流量運營是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重點來解析一下。
流量從何而來?
現在的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要想做好流量運營,首先要搞明白網際網路的流量從何而來。
按照流量類型的不一樣,網際網路流量可分為四大流量:本地生活服務平臺LBS,對應的是交易型電商;特殊目的搜索,對應的是搜索型電商和交易型電商;社交口碑推薦,對應的是社交型電商;內容營銷導航,對應的是內容型電商。
串族燒烤,用到了交易型電商和社交型電商兩類流量,前者是做活動促銷,後者是會員社交分享與消費。
四有青年,用到了交易型電商和搜索型電商兩類流量,前者是活動促銷,後者是競價排名等搜索優化。
海賊王主題餐廳,用到了內容型電商和社交型電商兩類流量,前者是IP,自建粉絲,自帶流量,後者是粉絲社交分享與消費。
壽司之神,用到了內容型電商和社交型電商兩類流量,前者是在日本吃喝玩樂的大量休閒內容中,米其林三星餐廳能佔據一定的媒體曝光量和注意力份額,後者是越不容易訂位的餐廳,越是要邀請貴客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帶社交流量。
公式重新定義流量運營
這裡講一個公式,這個公式不是用來寫文章的,而是真實可以落地,可以幫助品牌商家提升業績的。
新流量=用戶觸點×用戶需求×用戶動機
我們再來看看前面4個案例:
串族燒烤,把啤酒與燒烤連接起來,是真實的用戶需求。20.18元低價引流,是增大用戶觸點。「在串族還存著啤酒80瓶,我請哥幾個去消費。」這就是用戶動機。四有青年,做北方人愛吃的湖南米粉,這是用戶需求。活動促銷、競價排名,是增大用戶觸點。流量運營效果好,反過來,就是用戶動機的觸發。壽司之神與海賊王主題餐廳,他們的用戶觸點比一般餐飲要大多了。粉絲經濟就是用戶需求和用戶動機。
最後,網際網路四大流量中,哪一個最厲害呢?
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是所有流量中最厲害、最直接、最能產生效益的、也是難度最大的之一。要是沒有優化好,可能投入產出比不夠好。
這個地方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不是一個App那麼簡單,而是一個虛擬的城市綜合體。80%的消費者把選餐廳的流量都集中到了線上,其中最大的流量就匯集在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每個品牌商家都希望自己品牌影響力大,主動找上門來消費的客戶就會多。但是,品牌建設往往是一個結果。
怎麼產生這個結果呢?就是2+3。這個2,是由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來做的,就是消費者場景和購物場景,外賣品牌商家站在平臺的肩膀上,做好流量、留量和用戶運營,2+3的效果如果出來了,一定會進入熱搜榜,品牌建設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