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揭示骨肉瘤肺轉移機制

2021-01-11 健康骨學

學術指導:黎志宏教授

1月15日,一篇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文章揭示:骨肉瘤細胞通過正向選擇激活基因組中的某些增強子來獲得轉移能力。

研究背景骨肉瘤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通常這些年輕的患者最終死於癌轉移,所有轉移病例中有四分之三轉移到肺部。在這篇發表的文章中,作者比對配對的原發骨肉瘤與其肺部轉移癌細胞增強子的表觀遺傳學狀態,發現某些增強子在癌細胞轉移發生過程受到了正向選擇被激活,使下遊基因轉錄增強,從而使細胞獲得轉移能力。

一. 轉移相關的增強子(Met-VELs)的發現

如Figure 1a所示,作者選擇了5組配對的原發骨肉瘤和肺部轉移癌,另外還有5對通過不同方法誘導使之獲得轉移能力的原始和後代骨肉瘤細胞系。採用增強子標記物H3K4me1和H3K27ac抗體,對這些樣品進行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測序(CHIP-seq),從而了解增強子上表觀遺傳學狀態。作者把凡是在轉移細胞與原始細胞中信號有3倍以上差異的區域定義為轉移相關的增強子(Met-VELs)(Figure 1d)。通過信息學分析,作者發現這些受到激活的MET-VEL的分布雖然在10組中彼此重疊度不高,但是都呈現在基因附近成簇分布的特點(Figure 1g)。

Figure 1a

Figure 1d

Figure 1g

二. Met-VEL通過表觀遺傳學狀態對下遊基因的轉錄進行調控

根據成簇狀分布的特點,作者認為這些簇狀激活Met-VEL的出現是正向選擇的表現。為了進一步探查這些VELs與轉移相關的具體機制,作者選取了之前用過的三對相關細胞系,對它們進行GFP標記後,注入小鼠靜脈,使其轉移入肺部。之後,切取肺部組織,分離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在培養的短時間(24小時)和長時間(14天)後分別進行RNA 測序,分析轉錄組(Figure 2a)。通過對轉錄組分析,作者發現增強子下遊基因的轉錄高低與前面解析的Met-VELs表觀遺傳學狀態相關度很強,即在轉移癌中激活的Met-VELs下遊基因轉錄增強,反之亦然(Figure 2b)。

Figure 2a

Figure 2b

三. F3蛋白作為激活態MET-VEL的下遊,可以促進癌細胞轉移

基於上述發現,作者認為可以提出一個假設,即癌細胞基因組的增強子在原發癌的生長中受到選擇,一些利於轉移的增強子受到正向選擇,被H3K4ac標記為激活態,從而使其下遊的基因轉錄增強,細胞獲得更高的轉移能力。為了了解更詳細的機制和得到具體的靶向位點,作者決定對Met-VELs相關的基因和轉錄因子進行篩查,設計了針對33個基因的shRNA庫來靶向敲除候選基因或者轉錄因子,通過觀察處理後細胞的轉移能力進行篩選。最終,在六個敲除後有明顯效果的基因中,F3蛋白受到注意,因為它上遊的Met-VELs在轉移組織中受到較強地激活。後續實驗證實將F3利用小幹擾RNA 敲除後,原發癌的生長不會受到影響,但它在肺組織中的擴增明顯降低,小鼠的生存時間也得到提高(Figure 4e, g)。

Figure 4e

Figure 4g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上海六院胡海燕團隊首次報導骨肉瘤微環境單細胞圖譜
    同時,免疫相關基因的低表達是骨肉瘤的另一個重要表型;如何將免疫抑制微環境轉化為有利於誘導抗腫瘤免疫的微環境,是有效的腫瘤免疫治療必不可少的環節。>該研究 突破了骨腫瘤單細胞樣品處理困難的瓶頸 , 在國際上首次應用單細胞RNA測序 (scRNA-seq) 揭示骨肉瘤複雜微環境的單細胞圖譜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其產生機制可能與鱗癌中心角化物排空、腺癌黏液樣退變後黏液排空、腫瘤血供不足引起壞死、腫瘤繼發膿腫、化療、阻塞性肺氣腫等有關。空洞性肺轉移瘤變化快,短期內可見腫瘤增大、增多。CT 上空洞型轉移結節外形上多保持了轉移瘤的基本特點,即多發、圓形、邊緣光整。洞壁多薄而均勻,內外壁光整,直徑多
  • 骨肉瘤多發病於兒童,在青少年中死亡的比例很高,重在及時診斷
    導語:骨肉瘤又稱成骨肉瘤,是一種常見的20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易患的骨惡性腫瘤。作為最常見的兒童骨惡性腫瘤,約佔兒童腫瘤的5%。若是家中有幼兒,建議多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若是身體出現異常,可以及時地判斷,避免耽誤治療。
  • 中國科學家揭示SETD2抑制前列腺癌轉移的機制
    中國科學家揭示SETD2抑制前列腺癌轉移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4 17:59:43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秦駿研究組、重慶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江軍研究組、南京醫科大學王曉明研究組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
  • 新研究揭示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表型和作用機制
    其中,骨骼系統最易發生遠端轉移,引起骨痛,骨折等嚴重不良事件,並成為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腫瘤微環境對於腫瘤細胞定植、轉移灶生長、惡化和治療拮抗具有決定性作用,並成為免疫治療的主要靶點[1]。其中,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對於轉移灶的生長至關重要,將這些細胞作為靶點也在動物模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 研究揭示調控纖維化和發育中EMT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調控纖維化和發育中EMT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0 14:33:34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研究所Joan Massagué研究團隊發現,TGF-β通過RAS效應蛋白RREB1協調纖維化和發育中的
  • Nature:揭示核小體抑制cGAS的結構機制
    從機制上看,核小體結合將cGAS鎖定在單體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空間位阻抑制了基因組DNA對cGAS的錯誤激活。這些研究人員發現,cGAS-酸性口袋界面上發生的突變足以在體外消除核小體對cGAS的抑制作用以及在活細胞中觸發cGAS在基因組DNA上的酶活性。
  • 研究揭示TERRA lncRNA被募集到端粒機制
    研究揭示TERRA lncRNA被募集到端粒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5 16:15:52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Joachim Lingner和捷克共和國馬薩裡克大學
  • 錯把骨痛當生長痛,12歲男孩確診骨肉瘤,醫生:學會區分兩種疼痛
    骨肉瘤是什麼?大家很少會聽到骨肉瘤這個名字,因為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比較低,但是家長也需要格外重視骨肉瘤,它的患者年齡基本上都是在10歲到25歲之間,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快,容易向患者的肺部發生轉移,有很多患者出現的骨肉瘤,都是在膝蓋關節部位
  • 發物能導致肺腫瘤轉移?復發就是轉移?踩上這些誤區,難怪心裡慌
    最近幾年來,肺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大部分肺腫瘤死亡跟肺腫瘤發生轉移有關。但關於肺腫瘤轉移人們卻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吃發物、活檢穿刺等等都會引起轉移,其實這些恐慌真的沒有必要。關於肺腫瘤發生轉移的誤區有哪些?
  • 醫學院向燁研究組發文揭示複雜有尾病毒組裝成熟分子機制
    醫學院向燁研究組發文揭示複雜有尾病毒組裝成熟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6月12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有尾噬菌體φ29組裝成熟機制結構生物學研究」(Structural assembly of the tailed bacteriophage φ29)的研究論文
  • 肝癌術後3月,肺上發現有幾個結節,是肝癌晚期、轉移到肺了嗎?
    按照醫生的說法,雖然患者肝癌轉移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要每隔一段時間查一查肺和骨等器官,以及時發現是否有腫瘤轉移的可能。最近,患者的肺部CT發現幾個小結節,有點擔心,問現在是否晚期肝癌,並轉移到肺上了?肝癌手術後,三個月常規定期複查,肺部CT發現有幾個結節,究竟是不是肝癌轉移到肺呢?這個不能輕易的下結論。是不是晚期肝癌?得根據肝癌的診斷分期標準來判斷。
  • 《Nature》論文揭示新機制
    King博士等人的論文,他們找到了蜘蛛毒液觸發疼痛的一種全新機制。這個研究團隊的研究對象是多哥星團巴布(Heteroscodra maculata),這種蜘蛛是一種產自西非的狼蛛,有手掌那麼大,又被愛好者們稱為華麗雨林巴布或多哥星狼蛛。
  • Nature:重大進展!揭示基因沉默跨代傳遞機制
    人們還發現,小RNA可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這揭示了一種非基於DNA的可遺傳基因沉默形式。但是在此之前,這種機制如何實現還不為人所知。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它是通過一種稱為pUG化(pUGylation,添加pUG尾巴)的過程實現的。之前的研究工作已表明,小RNA通過附著在Argonaute/Piwi蛋白上,然後控制mRNA切割,從而啟動mRNA沉默。
  • 【科技前沿】清華時松海/史航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全新機制
    【科技前沿】清華時松海/史航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全新機制 2020-03-2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氯胺酮抗抑鬱作用機制
    研究揭示氯胺酮抗抑鬱作用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28:18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Nahum Sonenberg和Argel Aguilar-Valles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科學家揭示聽覺皮質中產婦行為的先天和可塑機制
    科學家揭示聽覺皮質中產婦行為的先天和可塑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46:16 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Robert C. Froemke研究團隊發現聽覺皮質中產婦行為的先天和可塑機制。
  • 研究揭示HIV如何對整合酶抑制劑類藥物產生耐藥的機制
    克裡克(Crick)和達納法伯(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揭示了HIV對一組廣譜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機制,這一發現為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打開了大門。
  • 科學家合作揭示剪接體重塑機制
    科學家合作揭示剪接體重塑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2:07:03 西湖大學施一公、萬蕊雪等研究人員合作報導了ATP酶/解旋酶Prp2及其共激活因子Spp2對剪接體重塑的機制
  • 超快電子轉移反應中振動波包的相互作用
    超快電子轉移反應中振動波包的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1:03:45 普林斯頓大學Gregory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