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裡戰鬥慘敗,志願軍陣亡3萬?不吹不黑,真相來了

2020-12-07 上海熱線
    

    砥平裡之戰是韓戰的一場經典戰例,是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在朝鮮戰場東線,對京畿道楊平郡砥平裡進行的一次對堅固野戰陣地進攻的戰鬥。

    砥平裡戰鬥是志願軍屈指可數的幾場敗仗之一,且損失相對較重,難逃被反覆炒作的命運,謠言也非常多。

    這些謠言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已經難以查證。謠言主要集中在志願軍的傷亡數字上,有8千、1萬、2萬等說法。最離譜的是一直流傳了十幾年,近來又突然非常火爆的「砥平裡戰鬥,志願軍5萬參戰部隊,陣亡3萬餘人,拋下1萬多具屍體」。不少網站還用《人海打不過火海——半島不可迴避的一場失利》,《這場被隱瞞近40年最慘烈的韓戰,終於可以說了》等標題反覆炒作,其中部分文章的閱讀量已經達到幾十萬,造成了惡劣影響。

    事實上,大部分人不了解這場戰鬥的真實戰況。鑑於這一被動局面,庫叔今天就講講1951年2月13日-2月16日發生在砥平裡的這場戰鬥的真相。

    文 | 王正興

    編輯 | 劉俊卿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砥平裡戰鬥示意圖 來源:《同舟共進》2014年第1期

    1 美軍參戰兵力實際有多少?

    上述文章中有一種說法,美軍參戰兵力只有4000人,這實在離譜!

    在這次戰鬥中,美軍投入步兵第23團、第1遊騎兵連、第37炮兵營(105榴彈炮)、第503炮兵營B連(155榴彈炮)、第82自動高射武器營B連、第2工兵營B連,坦克一個連,第2醫療營1個排,法國營(配屬韓軍1個連),共計約6000人。

    這樣的陣容,不難看出,已經算是一個超級團戰鬥隊。

    上述文章中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美軍第23團雖然編制人數眾多,但是並不滿編。

    這同樣不符事實!按照美軍步兵第2師記錄,1950年12月美軍第2師補充人員和歸隊傷兵5070人;1951年1月美軍第2師補充人員和歸隊傷兵3841人。扣除這兩月的損失數,截止到1951年1月底,美軍第2師兵力淨增長6215人,實有兵員恢復到16175人,加上韓軍附編1000餘人,共計17200餘人,距離編制數18234人只有1000人左右的缺口。

    美軍第23團在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補充人員和歸隊傷兵分別為960人和944人,至1951年1月底,美軍第23團已基本滿編。1951年2月,美軍第23團還得到補充人員和歸隊傷兵875人,雖然《美軍第23團指揮報告》(1951年2月)中並沒有給出逐日補充表格,至少在砥平裡開戰的2月13日前肯定有一部分補充。

    從軍隅裡撤出後,當時美軍第23團是美軍第2師中最完整的一個團,大約2200人,而後兩個月美軍第23團得到補充1904人。雖然無法準確獲得美軍第23團在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的損失數,但從以上數據可以判斷,美軍第23團已補充完整,基本處於滿編狀態,甚至還有可能超編。

    註:美軍一個步兵團編制為3700餘人。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參加砥平裡戰鬥的美軍是達到或超過6000人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第2師補充人員中大量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另外美軍第十軍還給第23團配屬了法國營1020人,亦是有經驗的老兵。

    可見,整補後的美軍第23團,其步兵的實際戰鬥力反而比入朝時更強。加上加強、配屬美軍第23團的部隊,在砥平裡的美軍第23團戰鬥隊實際上已成為當時美軍最強大的團級戰鬥隊之一。

    註:美軍第2師本來就是韓戰中美國陸軍最強的一個師,是美國陸軍第二王牌部隊,僅次於在歐洲的第1師。現在這支部隊叫做騎兵第1師。

    這也是美國陸軍上將馬修·邦克·李奇微要求第23團戰鬥隊堅守砥平裡的原因之一。如果美軍當時的最強部隊都不敢堅守或者不願意堅守,那這個仗沒辦法打了。


圖為麥克阿瑟與李奇微(右三)視察戰場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瞭望智庫 作者:瞭望智庫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砥平裡戰鬥慘敗,志願軍陣亡3萬?不吹不黑,真相來了!
    謠言主要集中在志願軍的傷亡數字上,有8千、1萬、2萬等說法。最離譜的是一直流傳了十幾年,近來又突然非常火爆的「砥平裡戰鬥,志願軍5萬參戰部隊,陣亡3萬餘人,拋下1萬多具屍體」。不少網站還用《人海打不過火海——半島不可迴避的一場失利》,《這場被隱瞞近40年最慘烈的韓戰,終於可以說了》等標題反覆炒作,其中部分文章的閱讀量已經達到幾十萬,造成了惡劣影響。
  • 砥平裡一戰我軍敗退,志願軍陣亡3萬是真的嗎?總共也沒那麼多人
    抗美援朝戰役是一場中國打出國威,也是西方國家對中國改觀的一次戰役,我國志願軍打了3年,大致被分為了三個階段,總的來說是志願軍處於劣勢的情況居多,這更說明我們能夠把美國打上談判桌不容易。而在第一階段的第四次戰役初期,砥平裡戰鬥可以說是我軍敗退,只是說志願軍陣亡3萬是真的嗎?不吹不黑,真相來了。砥平裡戰爭發生在1951年2月13日,交戰地點就是在京畿道楊平郡砥平裡,中國志願軍和美國聯軍交戰,從這裡就可以得知並不是美國一方參戰,因此有傳言說美軍參戰的人數是4000人,這本身就不符合實際。
  • 抗美援朝:由於錯判敵情,導致志願軍傷亡慘重,砥平裡戰鬥慘敗
    同時他還命美2師28團向砥平裡方向增援,而此時的志願軍卻錯誤的判斷了砥平裡的敵情。根據掌握的情報,砥平裡一帶不到四個營的敵軍已經逃得差不多了,僅剩的敵人也只能依託簡陋的野戰工事來實施防禦,對志願軍來說,砥平裡像是一塊送到嘴邊的肥肉,必須狠狠的咬上一口。
  • 砥平裡之戰後,主攻的志願軍營長為何抱著犧牲了的戰友悲痛萬分?
    2月13日下午5點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9師開始從砥平裡的北面和東面兩路夾擊砥平裡的敵軍。其中119師的356團從東面向砥平裡進攻,357團則負責從北向砥平裡進攻。 第42軍第126師第376團、第377團負責從砥平裡西面和西南方向向砥平裡進攻,第378團則負責阻止敵人援軍。
  • 志願軍在砥平裡陣亡多少人,外媒說三萬,真的有這麼多嗎?
    1950年韓戰爆發後,中國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決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浩浩蕩蕩開赴朝鮮。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軍隊不僅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歷時三年的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雖然不能說打的順風順水。
  • 砥平裡之戰,志願軍雖失利,但這裡也藏著解放軍越來越強的秘密
    ,更沒有像樣的武器設施,但是即便如此,我軍也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我軍的意志力更是讓人咂舌,我們的志願軍絲毫不畏懼炮火和犧牲,甚至可以為了後面的隊友,用自己的胸膛擋子彈,在這樣的精神下,一次次的突破了敵人的防線,終於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實力,也打出了值得驕傲的戰績,以至於提起來就讓美軍聞風喪膽,當然,勝敗乃兵家常事,志願軍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砥平裡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次罕見的失敗
  • 砥平裡戰鬥,美軍吹噓為第二仁川,志願軍確實也暴露了主要弱點
    此時第一線的中朝軍隊有28萬人(其中志願軍6個軍21萬人),卻因敵機封鎖後方運輸線而陷入糧彈均供應不上的困境。中央軍委雖然於上一年10月就確定第19兵團和西南軍區抽出的3個軍作為志願軍戰略預備隊,可是第19兵團還在國內整訓和更換蘇式裝備,西南軍區的3個軍還在長途調運中,一時都無法趕到。從中南軍區即原四野部隊抽調的用於補充前線的10餘萬人(大多數是久經戰火鍛鍊的老兵)也未到達。
  • 砥平裡失利原因:志願軍從來不提,這是解放軍越來越強的秘密
    在砥平裡戰鬥中,我軍發生了一次重大失誤,這場戰役裡面中國人民志願軍狠狠地吃了一虧。志願軍缺乏攻堅能力的問題也在砥平裡戰鬥中徹底暴露了出來,也讓我國軍隊在此戰之中吸收了不少經驗教訓,為我們打好之後的戰鬥做好了準備,奠定了我國在抗美援朝戰役之中的勝利基礎。
  • 砥平裡戰鬥結束後,團長哭著報告:斃傷美軍800,我軍傷亡1830
    1951年春季的砥平裡戰鬥結束後,志願軍團長哭著向軍師首長報告戰況:40軍三個團攻擊砥平裡,斃傷美軍800人,我軍傷亡1830人。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作為頂天立地的中國軍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志願軍團長是不可能哭的。那砥平裡戰鬥結束後,志願軍為何會哭?很明顯,志願軍攻擊砥平裡的傷亡已經超過了團長所能承受的底線。當然了,志願軍攻擊砥平裡的結果有些遺憾,但每一位參加砥平裡戰鬥的中國軍人是值得尊敬的,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那麼,從橫城反擊戰的勝利到砥平裡戰役的失敗,這中間僅僅過去了3天。
  • 砥平裡戰鬥為何失利?鄧華總結原因:犯了兵家大忌
    橫城反擊戰結束後,志願軍總部決定擴大戰果,圍殲砥平裡之敵。1951年2月13日夜,志願軍第39、第40和第42軍以6個團的兵力向敵人發起了進攻。經過兩天三夜的激戰,我軍雖然給敵人以重創,但沒能拿下敵軍的主陣地,此時被圍之敵的各路援軍正紛紛趕來,為了避免陷於被動,16日拂曉前,我攻擊部隊主動撤出了戰鬥。
  • 美軍瘋狂增援砥平裡,步兵騎坦克上強衝志願軍防線,全成了活靶子
    砥平裡是美軍開展反攻的一個重要支點,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這裡。以美軍23團為主的「聯合和國軍」6000餘人被志願軍包圍後,美軍開展了瘋狂的增援行動。從原州方向增援的英27旅4個營在途中被志願軍阻擊,寸步難行,美軍又派出騎兵第1師第5團從酈州方向增援。美騎5團的增援行動,是砥平裡之戰中非常精彩的一場戰鬥,不亞於許多好萊塢大片。
  • 美國大兵回憶砥平裡之戰,被打得只剩四人,志願軍物資匱乏救了他
    砥平裡之戰是我軍四次戰役初期的一次攻堅戰。此次戰役由於對美軍兵力判斷有誤,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最後退出戰鬥。都說砥平裡之戰打的慘烈,那到底要慘烈到什麼程度?我們換美軍角度回憶這次作戰,看看被美軍稱為英雄的邁基,被打得只剩四個人,最後如何驚險勝利的。
  • 朝戰老兵回憶砥平裡戰役:打破了我軍的不敗神話,讓美軍恢復鬥志
    說起砥平裡戰役,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場發生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期間的戰鬥,規模並不大,正面戰場的參戰人數為我軍三個團、美軍一個團、法軍一個營,雙方兵力不到四個團。
  • 砥平裡之戰對美軍意義非凡,參戰老兵刊文:打破了中國不敗神話
    砥平裡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鎮。西距漢城60餘公裡,東距橫城30公裡,南距酈州20公裡,東南距原州24公裡,是鐵路和公路的樞紐。地方雖然不大,但戰略價值非常重要,被美軍視作北進的支點。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期間,志願軍與「聯合和國軍」在這裡發生過一次規模不大的戰鬥。
  • 砥平裡之戰失利,成鄧華餘生之痛,是志願軍太弱還是美軍太強?
    砥平裡位於朝鮮半島中部的一個小鎮,如今默默無名幾乎快被人遺忘。然而在70年前,這裡卻發生過一次後來被美國歷史學家稱之為韓戰關鍵轉折點的戰鬥。雖然戰鬥規模不大,在中國軍史中也極少提及,但它卻給歷史留下許多可供談論的話題,這也是他的幾乎可以跟長津湖、上甘嶺戰役齊名的原因之一。
  • 砥平裡之戰前晚,上司要撤掉美軍團長,團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在這裡他呆了3年半,他不但會說漢語,甚至還會說天津話。因為他性格內向,不愛交際,因此他晉升也非常緩慢。從西點軍校畢業後,他用了5年半才從中尉升到了上尉。等他升任上校團長時,他的同學們不少都升到了將軍。從某種角度來說,是砥平裡之戰改變他的命運。
  • 66年前的美軍強大無比,為何在志願軍手裡慘敗?美國教授道出真相
    從66年前開始美國就是如此強大無比,可他為何在志願軍手裡慘敗?美國教授道出真相。當時的美國在東亞地區打過兩場戰鬥,一場關於日本,一場關於朝鮮,鋼鋸嶺這場戰役也不是在美國本土,面對的裝備精良的日本人,當時的美國士兵一個一個的往上爬,踏著敵人和戰友的屍體血戰82天才取得勝利,那一場戰爭美國大兵前赴後繼,捨生忘死展現出了軍人該有的血氣。
  • 聯合國軍成功守住砥平裡,麥克阿瑟急忙出面搶功,李奇微:太無恥
    在經歷上任初期的潰敗之後,李奇微也逐漸找到了志願軍的弱點所在,並且在砥平裡使志願軍遭受入朝作戰以來第一次攻堅戰的失利,成功地阻止了志願軍的凌厲攻勢。擁擠在公路上準備撤退的美軍1951年2月13日,朝鮮戰場上非常有名的橫城反擊戰勝利結束,隸屬於3個軍的6個團共計1萬餘人的兵力在志願軍40軍軍長溫玉成的統一指揮下殺向砥平裡。
  • 志願軍40萬發炮彈,打的美軍十分驚慌,後來全都寫在回憶錄裡
    眾所周知志願軍抗美援朝時期,在後勤補給,火力配備上,是普遍不如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但是在很多參加過韓戰的美軍士兵事後的回憶之中,總是會形容志願軍火力如何如何的猛烈,是怎麼把他們打敗,雙方明明打的是同一場戰役,為何會出現與事實完全不同的兩種描述呢?對於這種現象。
  •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38軍一戰成名,美集團軍司令車禍身亡
    《誰是最可愛的人》其中描寫的松骨峰戰鬥(又稱書堂站戰鬥)就發生在第二次戰役西線清川江戰役期間,是志願軍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奉命阻擊聯合國軍的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西線的清川江戰役以美軍精銳第二師慘敗而告終,其中志願軍112師在松骨峰、113師在三所裡的英勇阻擊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突圍和撤退的企圖,保證了西線作戰的徹底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