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發明,孫思邈卻下令廢除,卻有人嘆損失了一大批名士

2020-12-22 萬樓淺談史

鴉片流入清朝之時,富人以吸食鴉片為樂,鴉片在當時也成為了另外一種區分階級的標誌。但史書上記載,鴉片不僅僅是唯一,魏晉時期的五石散也是其中之一。

在張仲景的藥方之中,五石散最初是一種處方藥,主要是用在傷寒雜病身上。因為五石散有著燥熱功能,因此對傷寒病人有著不錯的療效。但經何宴改造,這五石散反倒成為了富人戲耍的工具,也成為了風流的特徵。

雖然唐詩宋詞乃是中國的詩詞的巔峰時期,但如此說法難免掩埋了魏晉名士的風流,在史書的記載之中,阮籍、嵇康乃至謝安這都是風流雅士。但是根據魏晉時期的衣著考察,這些名士皆是飄飄之態,其實就是嗑藥多了的狀態。

何宴將五石散的改造違背了張仲景的初衷,在何宴初服用五石散之時,只是將他作為祛除雜病的良藥,但是隨著服用時間增長,五石散逐漸侵入人體,身嬌體弱之人便會體力大增,一改往日的萎靡之態。但是與此同時,精神卻逐漸飄蕩,整個人便有了飄飄欲仙之態。

而何宴此人的影響力更加促成了五石散在上層之間的流行,何宴此人乃是曹操的養子,所娶的妻子乃是曹操最愛的女兒不僅如此,何宴的才學與談吐更加促成了他在文人之中的地位,乃是魏晉玄學的開山鼻祖。在以文雅著稱的名士之中,何宴的存在便是處在神壇之上。何宴追求的乃是玄學,與道家倒是相似,而五石散經過改造又讓人有了飄飄之態,更加促成了五石散的盛行。但是五石散的吃法,不僅僅是簡單地借用清水來吞服。在《諸病源候論》之中,額可以窺察到關於五石散服用的蹤跡。

據史料記載,五石散少劑量服用並沒有危害,起碼得有了一定的次數才會逐漸顯現出症狀。而張仲景的藥理其實是散熱,所以這種藥吃了之後不能躺著,的運動,藉助運動將藥性散發出去。渾身燥熱之後便是全身發冷,而這種冷不是簡單的可以用衣服來裹身,是需要冷水澆身和飲酒來祛除冷氣入體。

綜合來看,五石散本質上和鴉片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從魏晉時期留下的插圖可以看出,魏晉名士皆是輕裘緩帶,寬衣,被後人稱為飄逸。這倒是與「楚王好細腰,宮中皆餓死」相似。而且五石散乃是上層之中的玩樂之物,下層人是接觸不到的。但是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為了虛榮的面子開始模仿,所以路人便出現了一些裸露著胸膛,橫七豎八躺著的所謂名士。若是有人路過詢問,便是藉口說自己是散熱,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地位。

其後儘管何宴被司馬懿殺死,五六百年間五石散一直受到世人的歡迎。直到孫思邈出現,孫思邈也是研究藥學,憑藉著強硬的證據,開始指出了五石散的弊端。而深受五石散荼毒的名士、百姓、官員,終於重新開始審視五石散。的確,張仲景發明此藥乃是為了傷寒病人,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五石散被用來助興,這便是大錯。

五石散的終極效果便是麻痺神經,使人產生幻覺,進而開始迷戀五石散,無法離開。這個這個症狀與清朝後期的鴉片、毒品是相似的。而隨著孫思邈的廢除,五石散的熱度終於在民間開始消退,但是並未真正消失。

魏晉名士的風流其中之一便是表現在寬袖之上,其實這是為了排解燥熱,所以路邊自然是出現了橫七豎八的裸露胸膛躺著的人。古人注重禮儀教化,這在《周禮》之中便可以體現出來。所以魏晉時期所謂的流行實在是有傷風化,不符合老祖宗的禮法。再者服藥之後,因為藥物上癮,縱使家財萬貫也難以消散。若是長期斷食,必然是影響社會秩序,進而導致江山不穩。

孫思邈所列出的這幾點證據,足以給世人當頭一棒。如此一來,才徹底認清楚五石散的危害。自然社會上開啟了批判五石散的風潮,那個時候可謂是人人自危。但是從現在來看歷史,雖然當時批判禁止五石散的力度之大,但是五石散並未徹底廢除。

在《新唐書孫思邈》之中,在晚年之際,孫思邈曾經親口告知徒弟五石散必須廢除,只是廢除力度並沒有徹底。而且五石散後期其實是作為延年益壽的丹藥,在唐朝帝王、大臣之中若是想要長生不老,其實所服用的藥物之中便加入了這一味藥物。

從如今來看,孫思邈毀了五石散的秘方,其實和林則徐的禁菸是一樣的道理。但是其實五石散的存在,也不乏有一些好的成果,就比如說魏晉時期的名士。

在當初竹林七賢、建安七子乃至王羲之等人,其實都是服用五石散。因為有飄飄欲仙的結果,自然便有了流傳千年的名句、畫作或者是《蘭亭集序》。所以有人認為,是否五石散的廢除將一大批的名士扼殺。這就如同李白缺了酒一般,再也無法潑墨寫出千古名句。

其實不然,一個江山、一代朝廷都是有著自己的脊梁的,詩詞歌賦固然是精神的一部分,但是疆土更加重要。若是朝廷單單憑藉著五石散便想要統治天下,簡直是痴人說夢。戰士死守疆場,方可成就一方土地。文人的吶喊確實是可以拯救世人病魔入體的心靈,但若是身體都是殘缺不堪,何來筆尖的殺意!

所以關於五石散,張仲景的出發點確實值得稱讚,但是孫思邈的做法卻是值得讚揚。而所謂名士的損失,其實不必過於惋惜。因為即使沒有五石散,後期的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哪一個沒有讓中國的文壇熠熠生輝?哪一個不是今日中華的瑰寶,其中所達到的成就恐怕後人窮其一生也無法匹敵!

相關焦點

  • 藥王孫思邈活了143歲,離世前告誡弟子:務必銷毀此藥方,否則後患無窮!
    在中醫方面,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就是孫思邈,主要就是他都有2部醫學書籍,學中醫的人醫學書籍很是清楚的。不僅醫術高明,而且他還活了很大歲數。可是,最初張仲景發明五石散的時候可是用來治病的,結果到了三國時期有個人就改了改張仲景的藥方,這一改不要緊,把一種有益的藥改成了像鴉片一樣的東西。到了孫思邈從隱居的山谷出山,接觸人世間的時候,就發現這藥不對勁。
  • 神醫孫思邈活了141歲,臨終前為何告誡徒弟一定要毀了「五石散」
    補品都是如此,更別提本來就是做治療藥物發明的五石散了。 五石散又被叫做寒食散,由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發明記錄,其主要配方是石鐘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種石類藥物,再加上桔梗、文蛤、鬼臼、太一餘糧、乾薑、附子、桂枝等數十種草藥中和
  • 淺析孫思邈的醫學理論思想及現代應用
    孫思邈,又稱藥王,世號孫真人,隨唐時期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和養生家[1]。孫思邈博學多才,醫術精湛,將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醫學事業,留給後世很多寶貴的醫學知識,現將其醫學成就概括如下,並做簡要探討,以供同道學習應用。
  • 火藥是誰發明的?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火藥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火藥是我們熟悉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火藥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發明火藥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這個事就不知道夥伴們知不知道了!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發明火藥這個事 火藥的發明可以說是誤打誤撞,而且可以說是一行搶了另一行的飯碗。 首先為什麼要發明火藥?您要是單純的以為是為了製造武器,那就錯了,大錯特錯!發明火藥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求長生!
  •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時間:2018-12-22 20: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 熱乎乎的水餃,在驅走寒意的同時,也提醒自己和家人,凌冬將至,珍重身體。
  • 張仲景的老方子為何不好使?考古發現漢朝權衡,或揭開了真相
    我們都知道,與西醫相比,如今中醫效果難言,包括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諸多中醫經典記載的老藥方,通常療效極為緩慢,甚至有淪為養生學的趨勢。然而,古書記載的中醫非常神奇,對症下藥之後可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盞茶功夫就能治癒,效果立竿見影。
  • 鍾南山和華佗、孫思邈:都是熱愛運動的學霸,都是仁心聖手的壽星
    圖為孫思邈雕像,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要不是不講理的曹操殺了華佗,華佗肯定還可以活很多年。跟華佗相比,孫思邈就幸運多了。孫思邈歷經西魏、北周、大隋、大唐四個朝代,碰到了十幾個皇帝。孫思邈活了這麼久,沒有碰到一個像曹操那樣不明事理醫鬧,確實是挺不容易的。
  • 難怪張仲景的老方子不靈光,原來這麼多年劑量全弄錯了
    我們都知道,與西醫相比,如今中醫效果難言,包括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諸多中醫經典記載的老藥方,通常療效極為緩慢,甚至有淪為養生學的趨勢。然而,古書記載的中醫非常神奇,對症下藥之後可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盞茶功夫就能治癒,效果立竿見影。
  • 海賊王:廢除七武海制度、損失四個極高戰力、會再度世界徵兵嗎?
    是di海軍廢除七武海這一個消息可以說是傳遍了整個大江南北,而海軍本部也是失去了四個戰力極為強大的能人,那麼海軍損失了四個極高的戰鬥,海軍為什麼不在此開啟世界徵兵呢?第二海軍可能已經擁有了甚比七武海的戰力,在七武海廢除後,他們第一時間派出大量兵力抓捕,這已經代表他們可能擁有非常強大的武器或者兵力
  • 為何孫思邈臨終前叮囑弟子一定要毀掉
    藥王孫思邈孫思邈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中醫,他生於西魏時期,當時的社會門閥林立,戰亂不斷。社會動亂,受苦的都是百姓。孫思邈出生在這個時代,從小就身體不好,因為治病家裡也是雪上加霜,這讓天資聰穎的孫思邈從小就有了學醫的志向。
  • 孫思邈救了涇河龍王之子,得到龍宮仙方,後來升仙而去
    孫思邈洞曉天文星象,精通醫藥。他心懷仁慈,常常施行陰德,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有一次孫思邈出行,看見路邊有一名牧童要殺小蛇,於是脫下衣服給牧童,將小蛇贖回來。孫思邈為小蛇敷上藥粉治傷,然後將小蛇放走了。一個多月後,孫思邈出行,看見一位白衣少年,排場盛大。少年下馬向孫思邈行禮,道謝說:「我小弟承蒙道長所救。」
  • 醫聖張仲景的經典良方,專治乾嘔、打嗝、四肢冰涼,僅僅2味藥
    一千多年前,醫聖張仲景寫下了《傷寒雜病論》。這本經典著作所載的診療內容直到今天,仍然流傳著並無時無刻不在指導與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健康問題。插一句話,我們的老祖宗留下的寶貝,難道還有假的嗎?但翻看內容,或許深奧難懂的文字就能把現代的人給扳倒了。
  • 妖后妲己聰明漂亮,有人認為筷子是她發明的,你信嗎?
    他非常高興,傳下令來,以後就用這種方式進食。於是,這種進食方式就慢慢流行起來,後來傳到了民間。這就是筷子的產生過程。筷子就這樣被妲己發明出來了。聽到這個傳說,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這個傳說肯定是假的。根據是什麼呢?不是歷史考證,而是妲己這個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大家想當然地認為,妲己這樣一個壞女人,怎麼可能發明筷子?言外之意,壞人就不能做好事,壞人就不能有發明。
  • 活過百歲的藥王孫思邈:若堅持做4件小事,你會是長壽的「人選」
    藥王孫思邈推薦的4件小事,若能堅持做,那你會是長壽的「人選」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藥王孫思邈這個人物吧?可是,歷史書沒有告訴你們,藥王孫思邈還是個長壽之人,而且活過了百歲,大約活到了140多歲,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長壽的醫生了。藥王孫思邈能活得一百多歲,肯定有許多養生秘籍值得大家學習了。孫思邈認為,人要長壽,除了先天稟賦,其次就是後天調養。但前者不可控制,而後者則是可以養生的關鍵所在。
  • 《海賊王》海軍一直不動四皇,為何七武海一廢除就對他們出兵?
    下面來就海米的問題:四皇盤踞多年海軍不動,為何七武海剛一廢除就對他們出兵?來聊聊我的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友好討論。四皇在新世界盤踞多年海軍不動,七武海被廢除就馬上出兵?遠的不提,就近幾十年來看,小的事件頻發,而其中也有爆發出非常大的事件,讓海賊和海軍雙方都有比較大的損失,不管未來會不會有一天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期間保持平衡是哪一方都想要看到的,他們磨鍊自己的個人實力,擴充勢力,都是在為未來終將要暴走的時代最準備。
  • 六朝名士的不良嗜好,服食五石散
    六朝是指東吳、晉、宋、齊、梁、陳,這六個朝代,在這一歷史時期,出現了很多名士。他們的行為方式、語錄格言流傳極廣,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六朝名士普遍都有不良嗜好,他們喜歡服食一種叫五石散的藥物麻痺神經。五石散,又被稱為寒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