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是這樣降低人力成本的!

2020-12-09 騰訊網

「利潤薄如刀片」,這是很多老闆對2019的總結。

疫情之下,中國餐飲業更是難上加難。對廣大餐飲來說,競爭壓力與挑戰越來越大。如何在不損失客人的前提下進行調整,達到利潤最大化,成為了 2020 最大的挑戰。

多數餐飲人都知道餐飲業的獨特指標「 FLR 成本」:

F( Food =材料成本)+ L( Labor =人事成本)+R( Rent =租金成本)對企業的重要性。

如果要在顧客沒有感知的領域進行削減,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砍成本」絕對是 99% 的老闆會做的事情。

怎麼做?餐廳需要具有足夠曝光量的鋪位,這是一筆固定支出;而為了維持產品和餐廳的品質,食材原料也沒有辦法大刀闊斧地砍。

在 F 與 R 兩個成本都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優化人力成本,可能是餐廳活下去或者制勝的關鍵。

這可能是最原始的排班表了

麥當勞、肯德基的人力運營被行業奉為楷模,是因為他們的標準化模式讓他們在擴張的同時,付出相對較小的勞動力成本。

他們的人員結構是金字塔型:穩定的中高層管理,憑藉嚴密的培訓體系,管理著數量龐大的小時工。

具有靈活性的小時工,不用納入編制、不用繳納社保、住宿,的確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但是小時工制度是否真的適合每家餐廳?

70%員工是小時工,得益於標準化的完善

JoyHR.com 的創始人,一直在餐飲排班領域創業。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客戶為了降低成本,請來了原來麥當勞的餐廳經理來做運營副總。

這位副總來到公司後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排班。

在對每一個門店進行考察、了解情況之後,他給出了新的運營方案。

這個方案將一些本來有四十幾個全職員工的門店,精簡到了只剩下五六個全職員工。

麥當勞有個全球通用的情況:門店中七成以上的員工都是「小時工」。

在麥當勞,全職員工最多只佔 30% ,一家門店達到這個比例之後,就不能再招聘全職員工。而多數情況下,麥當勞的兼職員工比例在 85% 以上。

問題來了,所有的餐飲業態都可以使用小時工嗎?觀察麥當勞、肯德基,你會發現,它們都滿足了以下條件:

崗位職責明確

有清晰的工作流程

操作制式化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條件只有快餐或者西餐符合。實際上,這與標準化的程度有關。

餐廳標準化程度越高,能釋放給小時工的職位越多。

舉個例子,綠茶和海底撈都是大量使用小時工的餐飲企業。

他們的中央廚房會定時配送半成品到門店,這使得門店能夠釋放更多基礎崗位,可替代性較強。

越不依靠門店相關人員的技術,就越能釋放出更多職位使用小時工。

麥當勞、肯德基是這種邏輯下的一種極致案例:他們的門店流程並不複雜,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新手可以完成門店內絕大部分的工作。

靈活排班是使用小時工的關鍵

傳統的餐飲,員工普遍要工作9小時以上,有的店甚至可能會達到 12 小時。

國內的餐飲業排班,從宏觀上來講還是比較落後的。

很多企業雖然規模很大,但還是用非常傳統的方式,例如店長自己的經驗來排班。

有的企業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找一些稍微專業的方式來排班的話,也很難執行下去。

因為排班不僅是與人力資源相結合,它還要與運營、門店位置等多個維度的數據結合後進行加工,才能得出排班的模式。

麥當勞與肯德基內部的 SAAS 系統,也是把排班的權力交給了店長。

這個系統可以收集過去幾周每一個時段的營業狀況。

門店經理會依據這一營業狀況,來預測與安排不同時段的員工數量。而麥當勞發現,24 小時門店中,靈活排班的成本,比三班制更低。

這種排班方式可以總結為:忙時增補,閒時休息

夜晚來臨之後,麥當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服務員陸續下班。

隨著門店客流量的降低,員工也相應地減少。

我家附近的麥當勞門店,尖峰時段可能會有十幾名員工,但如果是凌晨三四點去的話,整個餐廳有時候只有三四名員工。

客人少,員工自然也少

在超級高峰時期,麥當勞、肯德基還會使用「內部小時工」。

舉個例子,在景區周邊或者是火車站、機場的門店中,節假日的時候客流可能會呈現全年最高值。

在這個時候,要找額外的小時工明顯不現實。所以它們會把自己門店或者其它門店的員工當成小時工,按工作小時來進行額外付款。

這樣下來,來做「小時工」的內部員工,就能在工資之外再額外拿到一筆錢。

招來了,就好好待他

餐企不是不知道小時工的好處,但他們沒有科學的方法去解決這件事情。

例如說,招多少小時工合適?

西貝副總裁李展春曾經給出過一個計算公式:

[周末需求人數 - (平時需求人數 / 0.8)] / 小時工出勤率 =小時工招聘人數

舉個例子,一家餐廳周末的高峰期需要 30 名員工,平時則需要 20 人。

約小時工平均 2 次電話能來 1 人,於是餐廳需要的小時工數量是:[30 - (20 / 0.8)] / 0.5 = 10人。

雖然沒有正式員工的合同,但小時工也是門店的一部分,融入團隊是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

在海底撈的門店中,小時工也會跟全職員工一樣,按照新員工接待的程序接待。

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師,資格更老的小時工會負責帶新的小時工,介紹企業文化、考核標準、規章制度……所有都按照正式員工的流程來。

為了讓小時工能夠像正式員工一樣提供良好的服務,除了考核之外,還需要有激勵的方式。

在麥當勞,包括小時工在內的每個人的職位與工資都是公開的,只要達到升級標準,職位與收入也會上升。

晉升之後,除了工資有變化之外,制服與帽子也會相應改變。這些滿足員工成就感的程序,能夠培養他們的上進心。

小時工與正式員工的區別,外人可能看不出來。

好的企業和差的企業,最終是拼在對人的管理方面。

聲明:公眾號所發稿件、圖片、視頻均用於學習交流,文章來自網絡或者投稿,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麥當勞是這樣降低人力成本的!
    在 F 與 R 兩個成本都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優化人力成本,可能是餐廳活下去或者制勝的關鍵。 具有靈活性的小時工,不用納入編制、不用繳納社保、住宿,的確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但是小時工制度是否真的適合每家餐廳?
  • 肯德基、麥當勞、茶顏是通過什麼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
    例如麥當勞,雞肉堡的製作程序、食材、服務流程,幾乎是相同的。其三,集中化。連鎖餐廳幾乎都出現有排隊現象。主要原因是連鎖餐廳針對的是大眾消費者,必然出現在特定時段排隊就餐的情況。其四,規模化。規模化也產生了邊際效益,連鎖餐廳為何非常注重管理呢?
  • 迪士尼童話世界的人力成本
    米奇、唐老鴨、白雪公主、小熊維尼……你們要集體失業了——迪士尼童話世界的人力成本迪士尼被爆停薪本周起停止支付10萬餘員工薪水CEO及所有高管減薪30%-50%全球各地迪士尼樂園及酒店關閉5周經濟損失達2億美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
  • 疫情影響下,為何海底撈漲價而麥當勞降價?
    「特許經營」模式為麥當勞提供了大量穩定持續的現金流,而其成本相比於自營餐廳支出卻微乎其微。這是由於麥當勞本公司僅僅需要負責餐廳位置的租賃費用,也即上圖所說的佔地費用,而裝修費、設備、logo等費用都需要特許經營人來支付,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費用開支,且節省了大量運營人力成本。
  • 餐飲機器人遍地開花 麥當勞、漢堡王等西式快餐為何按兵不動?
    麥當勞的餐廳,看不到機器人,各種漢堡,還是手工製作;而碧桂園千璽機器人集團的漢堡機器人,生產一個漢堡只需要10秒鐘,千璽機器人集團副總經理肖然說每個漢堡成本只有9元左右,比市場平均低30%,又快又便宜。
  • 麥當勞的甜筒是空心的,很多人認為是節約成本,其實另有原因
    麥當勞的冰淇淋為什麼裡面是空心的,其實大有玄機,很多人都不懂夏天到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喜歡吃冰淇淋,特別是路過麥當勞的時候,都會讓服務員打一個冰淇淋,大多數人愛吃麥當勞冰淇淋,主要是個頭小,方便好拿,而且冰冰涼涼特別爽。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近日,有消費者發現,麥當勞6元優惠早餐組合找不到了,其他產品也有一定程度漲價。對此,麥當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6元早餐是麥當勞此前推出的促銷活動,目前已結束,之後會不斷推出新的超值組合。此外,由於食品原料和運營成本的增長,部分食品價格調整。
  • 人力資源成本高,增值稅進項少?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稅稅負重
    四高:高文化品位和高技術含量;高增值服務;高素質、高智力的人力資源結構;高感情體驗、高精神享受的消費服務質量。 現代服務業具有資源消耗少、環境汙染少的優點,是地區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
  • 日本利用機器學習成功製造航空發動機的降低鎳-鈷基高溫合金成本
    打開APP 日本利用機器學習成功製造航空發動機的降低鎳-鈷基高溫合金成本 兩機動力控制 發表於 2021-01-09 11:32:13
  • 澳門金沙酒店引入人工智慧技術,減少酒店人力成本!
    澳門金沙酒店引入人工智慧技術,減少酒店人力成本!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酒店客人入住酒店時可通過刷臉來驗證身份,實現自助入住,省去check in的人工手續辦理,不但減少了酒店的人力成本,還能提高客人的住店體驗。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 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原標題: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因原料等
  • 麥當勞創始人不是麥當勞?這部電影告訴你真相
    作為「麥當勞」的親爹,麥氏兄弟為了挽回自己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意事業,開始不斷尋找自家餐廳效益低迷的問題所在。很快兄弟兩人就思考總結出了餐廳效益低迷的三大原因,一是自身定位不對,二是服務質量不高,三是運營成本過高。
  • Q2財報公布,麥當勞加盟店盈利佔比超80%,直營店成本問題嚴峻
    7月26日麥當勞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全球市場銷售額增長依舊迅猛,銷售額增長6.5%,營收534億美元,超過此前市場預估的533億美元,這反映出麥當勞產品以及營銷策略的穩健,以及激發市場消費潛力的突出表現。但麥當勞第二季度15.17億美元的淨利潤卻低於此前市場預估的15.77億美元,市場對於麥當勞淨利潤的影響因素做出深入分析。
  • 麥當勞用人之道
    而眼下的招工難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對於連鎖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在這樣的背景下,麥當勞究竟有什麼樣的底氣來面對挑戰?Mcjob,乏味、低薪且少有前途的工作?作為連鎖餐飲行業的翹楚,麥當勞曾經為一個單詞所困擾——McJob(麥工)。McJob一詞最早於1980年在北美出現,是由McDonald和Job兩個詞演變而成的。
  • 麥當勞外賣價格比堂食還要貴15元!店家這樣解釋……
    &nbsp&nbsp&nbsp&nbsp近日,麥當勞同店不同價,外賣比堂食價格貴引起消費者熱議!&nbsp&nbsp&nbsp&nbsp記者調查發現,除了麥當勞外,肯德基、小楊生煎、漢堡王等多家餐飲店也存在兩套定價系統。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近日,有消費者發現,麥當勞早餐漲價,原來的6元早餐漲至9元,其他產品也有一定程度漲價。對於漲價原因,麥當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6元早餐的促銷活動已結束,會不斷推出新的超值組合。此外,由於食品原料和運營成本的增長,部分食品價格調整。
  • 麥當勞外賣比堂食定價高,外賣和堂食價格差別,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 有網友反饋, 麥當勞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額外還要另付近10元的外送費。在麥樂送平臺上, 隨機選擇了一款「巨無霸中套餐」,套餐價格為35.5元,此外還需要付9元的外送費。而在麥當勞店自助點餐機上,同樣的套餐,卻只要29.5元。
  • 深度探討:到底如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這樣的比較是關公戰秦瓊啊,中國美單位GDP的物流量遠遠高於發達國家,折算成單位GDP同等物流作業量條件下同口徑比較,中國物流成本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從微觀的公路運費、倉儲費用、保管費用、快遞費用看,中國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比較,也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可以間接證明這個結論。
  • 自助點餐機給麥當勞帶來了怎樣的效益?
    自助點餐在 2016 年下半年底才被麥當勞提上日程,僅半年之後就以 C 位出道,肩負起連結年輕消費群體和刺激利潤的雙重責任賣得更多今年 6 月初麥當勞本宣布,未來 8 到 9 個季度內,將以每個季度 1000 家餐廳的速度,增加美國麥當勞自助點餐機的數量。
  • 雲計算成本陷阱:降低雲計算成本的5種方法
    組織需要適當的策略來避免雲計算的成本陷阱,並遵循一些成本管理優秀實踐,使其成本支出保持在預算之內。許多組織都從在雲平臺中託管工作負載的好處中受益,但是如果無法控制雲計算的成本,則這種基礎設施模式將無法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