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胡長學遍訪貧困戶
1、「省裡來了個怪人。」
認識省紀委駐村扶貧工作隊長胡長學,通山板橋村幹部群眾是從他「怎麼吃」開始的。
2017年,胡長學來村裡,正逢春節時。請上面來的幹部到家裡吃飯,在村幹部眼裡是常規,也很有面子。第一家請老胡吃飯的是村委會微機管理員小焦,村幹部圍聚,氛圍高興吉祥,可臨別時氛圍變了,老胡掏出了20元錢交給小焦,其他村幹部再怎麼勸說也不行。
「老胡很嚴肅。」吃飯收錢,大家頓感沒了面子,從此,也不好再請他家宴了。
老胡和隊員在村裡吃的比老百姓還簡單。工作節奏緊張的日子,他常常背一大包幾十個饃饃進村,一頓飯就是幹啃二個饃,也不用湯。四年下來,賣饃的小店老闆都與老胡很熟了。「省幹部,轉農家,啃幹饃,真是怪人。」
陽春園麻餅廠是板橋村主要扶貧產業之一。有一回,聽說老胡好不容易有了回省休息的安排,村幹部與餅廠老闆熱心的提出,給他家人帶點麻餅回家品嘗,老胡笑謝而拒。可後來他們發現,老胡經常帶麻餅回武漢,請親友同事品嘗宣傳,當廣告員。只是,這些麻餅樣品是老胡自己掏錢悄悄去櫃檯買的。老胡廣告推介效果也不錯,今年就幫助該產業籤下了100多萬的銷售訂單,堪稱陽春園餅廠的超級營銷員。工作隊在市場推銷上不遺餘力,板橋陽春園麻餅今年銷售額突破了8000萬,已成長為全村扶貧龍頭產業。
2、「挖窮根子,是狠人」
山是老闆的,果園是老闆的,水也是老闆的,扶貧產業資金也是老闆的,而收益卻與村民概不相干……這是村民向老胡告狀最多最強烈的問題。
與許多貧困村相似,地處偏遠富水庫區的板橋,有山有水,還有扶貧政策和資金,老百姓卻還是窮,為什麼這麼多年扶不起來?錢都扶到哪兒去了?怎麼才能帶領老百姓脫貧?老胡在思索。
徹查村組集體的資產、資金、資源!他組織扶貧工作隊、村組幹部、鎮財政所成立了一個班子,逐筆清理核對,不同渠道資金,上溯到通山縣的20多個部門,整整6個月,板橋村所轄10個組的「三資」家底第一次梳理出了明白帳。
板橋窮嗎?非也,村組資源、資產、資金多達102宗,相當富餘。通過流轉協議出租的村組土地8宗9211畝,尚未開發的31宗714畝,國家注入的各種政策性資金2018.41萬元。
這大的蛋糕怎麼分的呢?一畝林5元,一口塘50元,憑幹部口頭一說、隨手一指就沒了。租金交沒交?交給了誰?誰也說不清,道不明。
「老闆肥肥的、高高的、壯壯的,村民還是瘦瘦的、矮矮的、小小的,窮的響叮噹。」老胡要碰硬,撬開這種村組幹部與老闆、關係戶之間複雜畸形、長期固化的利益格局。
獲取集體「三資」經營權,就須白紙黑字籤合同,明責任,確權利。重新談判,讓老闆掏錢非易事,勸,躲,賴,叫,磨,樣樣考驗人。老胡也有戰術,教育為先,典型引導,平等協商,情理並用,耐力攻心,7家企業重新規範籤訂合同,承擔永久反哺責任。過去15年一分不上交老闆開始嚴格執行合同。一個曾讓老胡碰壁多次的老闆回憶起來不好意思地笑道:「大家都為脫貧承擔,我也擔當點。」
國家扶貧產業獎補資金使用與反哺掛鈎機制,按照合同向村組返回國家資金使用的成本效益。老胡大膽趟進了一個在全國都查不出本本可依的事。其實,老胡的狠勁不是盲目的,請律師、法官、會計、兄弟工作隊,以眾人為師,一起把關,依法辦,立得住!
三年來,板橋村已經收到企業反哺資金60.35萬,貧困戶三年已分紅28.3萬元,人民幣成堆碼牆分紅時,那場景,村民比過年還幸福。
3、老百姓的貼心人
▲民情連心,胡長學白髮上頭。
板橋的村民與老胡格外親,甚至每年都要向上級反映:老胡不能離開板橋。
2017年5月,在板橋村9組走訪,貧困戶徐明麗告訴胡長學,自己小孩馬上升五年級,可是讀不成了。
再了解,原來板橋小學是初小,只有四個年級,五年級以上的庫區學生要到其他村去上學,渡水搭車難,徐明麗身患殘疾,孩子去離家很遠的地方讀書,實在沒辦法照顧,傷心淚流……讀了四年級就難續讀的,可不止徐明麗家孩子一個。小學校長全錦玲提議,板橋小學升級完小,讓五年級不再是孩子們讀書的一道坎。老胡決定一試,他找到縣教育局,教育局告訴他,這實情他們很清楚,升級就要投入,投入就要錢啊,貧困縣缺的就是錢。看老胡鐵心要幹,教育局與他達成了君子協議,一個負責升級,扶貧工作隊負責組織資金。一個月,老胡將一百萬專項資金全部協調到位,升級完小必須具備的標準化「五大功能室」迅速動建,9月開學前,板橋人皆大歡喜張燈結彩又熱鬧的像過節:一所規範、漂亮的新小學誕生了。現在這所小學已經覆蓋了周邊幾個庫區村,接納180多個庫區孩子就讀,多少個像徐明麗一樣的母親從此安了心。
有難事,找老胡。告狀,當然更是找老胡。板橋過去是告狀村,縣裡市裡省裡北京都告過。老胡進村第一天是元月10日,村民劉正民來了:反對村裡讓他脫貧摘帽,要求繼續享受貧困戶好政策。
村幹部笑話老劉,可老胡笑不出來,老百姓告狀不可怕,有理性不理性,更多的,告的是憂是愁是急是難。老百姓的事、貧困戶的事不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事麼。要多讓群眾發聲,才能幹群同心攻堅脫貧。
經過幾天的思索,他乾脆把辦公室改成了民情茶室,不管是啥時候,一杯熱茶歡迎村民來訪。能夠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符合政策的事情協調鎮、縣裡一定解決,對於那些確實不符合政策的,做好解釋工作和宣傳工作,特別是把黨的惠民政策,扶貧政策一併告知於我們的百姓,村民帶著憂怨而來,愉愉快快回家。鎮財政所長李斌親歷老胡調解後,十分敬佩:「老胡做群眾工作,很有一套!」
四年下來,民情茶室已接待村民來訪291次,將近半數的問題現場就化解掉了,只少數需要縣、鎮協調解決。現在,有的村民連婆媳矛盾也要找老胡作主。
四年過去,板橋已經天翻地覆變小康,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5200元,提升到11500元。板橋村民說老胡也變了不少,進村時一頭黑髮,如今白了大半,稀稀疏疏,瘦了20多斤,黑瘦且精神,工作激情依舊。
胡長學 荊楚楷模,湖北省紀委一級調研員2017-2020年擔任省紀委駐通山板橋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來源:鹹寧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