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斯巴達和波斯的軍隊交戰的那一場戰役,在那場戰役中,斯巴達的勇士雖然只有三百人,但是完全發揮了幾十萬人的作用,他們把波斯的軍隊給打敗了,讓波斯人只能灰溜溜地回國去了。這個傳說誇大了斯巴達的勇士們,他們的勇猛和善戰曾經讓無數人都為之折服,不過,這並不是真的,傳說就是傳說,真實的歷史是,他們確實交戰了,不過,斯巴達的軍隊也不只有三百人,並且,最後的勝利是屬于波斯人的。
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統治波斯的人是國王薛西斯。他的祖輩們一直都夢想著要佔領並且統治希臘半島,不過,他們的野心也一直都沒有實現。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把這個目標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一直傳到薛西斯這一輩,終於有了足夠的實力去攻打希臘半島了。
薛西斯帶領著他的武士們,從自己的國家出發,穿過海峽,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希臘半島。他們帶了好幾十萬的軍力,而且這些軍隊都有十分精良的武器,在那麼一個年代,這樣龐大的軍隊可以說是戰無不勝的了,於是,他們所到的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用打仗,直接就宣布投降,從此歸屬于波斯。這些國家自己也明白,就算是打仗,以自己的實力,恐怕也是打不過波斯的,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反抗,直接讓波斯來統治。
波斯的軍隊一路行軍都十分順利,後來,他們來到了「溫泉關」。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一部分是因為這裡的氣候十分潮溼,而且很炎熱,但是那並不是主要的原因,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含義,就是熾熱的門,因為這裡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的地方,它的地勢十分險峻,雖然波斯的軍隊很強大,但是在這麼一個地理條件特殊的地方,他們並不佔據優勢。
波斯人想要讓斯巴達主動投降,因為他們的兵力明顯要超過斯巴達人,所以他們一開始有足夠的信心能夠說服斯巴達人直接投降。不過,斯巴達人面對波斯人的時候,卻是一點也不懼怕,他們直接就把對方派來的使者給氣走了。
就這樣,波斯和斯巴達開始打仗了。起先,斯巴達人採取直接強攻的手段,他們的軍事實力很強,這樣的進攻手段,他們在其他國家用的時候無一戰敗。可是,遇到波斯,他們就失敗了,龐大的軍隊根本就不能傷害到斯巴達人,狹窄的地勢根本就沒有給他們的武器以發揮的空間,反而是斯巴達人的長矛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本來,波斯人一籌莫展,他們覺得,這麼狹窄的地勢,自己根本就不能佔據優勢地位,還要一直被斯巴達人追著打。
這樣的局面很快就扭轉了,斯巴達人裡面有一個農民叛變了,他告訴敵軍,可以從一個小路繞過溫泉關。就這樣,波斯人就對斯巴達人形成了一種前後夾擊的情況,斯巴達人最後還是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