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名人 | 無處不在的歐拉,你真的了解什麼叫做數學大神嗎?

2021-01-12 布洛芬童話

上次我們說了,柯西的老師是拉格朗日,拉格朗日的老師是歐拉,本次讓我們來見識下「歐拉大神」吧。

「苦瓜」數學家柯西的故事及柯西中值定理

大魔王拉格朗日的故事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歐拉,

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在許多領域都能見到,

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

獲得過哪些成就?

又有多少公式和定理以他命名?

我們一起來欣賞!

undefined

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近代數學先驅之一。1707年歐拉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碩士學位。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等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中的經典著作。歐拉對數學的研究如此廣泛,因此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彼得堡去逝。

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在科學界享有泰山北鬥的崇高地位。

他無數次出現在郵票上——

還有紙幣上——

他的成果,可以伴隨我們從小學到博士;他推導公式的速度,賽過我們背公式的速度;他寫書的速度,賽過我們看書的速度;他寫的書,比我們寫的作業還多!

什麼「天賦異稟」、「蘭心蕙質」、「天資聰穎」、「高世之智」、「八鬥之才」,都不足以形容歐拉的蓋世神功。

更嚴重的是,歐神的顏值還爆表!

(此處飄過一萬次迷妹眼神。)

一路開掛的人生

歐拉畢生成就卓著,不信你就看看他的個人履歷:

13歲,考入名校巴塞爾大學,同時修六個專業(哲學、法學、數學、神學、希伯來語、希臘語),戲路寬廣,無人能敵!

15歲,本科畢業。

16歲,碩士畢業。

19歲,博士畢業。(傳說中的本碩博連讀,我們上大學的年紀,歐神已經博士畢業,獨孤求敗了!)

20歲,參加巴黎科學院獎金的角逐,沒成想才得第二名,歐拉大受刺激,在接下來12年連拿12個冠軍,終於看破紅塵,不參加比賽了。

22歲,在寫給哥德巴赫的一封信中,給出了伽馬函數的定義。

25歲,得到了歐拉-麥克勞林求和法。

26歲,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

27歲,推廣了以下符號:f(x)、sin、cos,tan,它們伴隨我們度過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給出了歐拉常數,該數是否為超越數,至今無人知曉。

28歲,歐拉解決了計算彗星軌道天文學難題,這個問題幾個著名數學家幾個月的努力才得到解決,而歐拉卻用自己發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

28歲,右眼失明。

29歲,《力學或解析地敘述運動的理論》出版,提出諸如質點的概念、在運動學中引入矢量。

32歲,出版音樂著作《建立在確切的諧振原理基礎上的音樂理論的新穎研究》

33歲,攻克了巴塞爾問題。

34歲,解決了七橋問題。發表了圖論領域最早的文獻。

37歲,給出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

41歲,出版了劃時代代表作《無窮分析引論》,該書在數學史上地位顯赫,是對數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七部名著之一。

43歲,給出了多面體公式,這是組合拓撲的雛形。

48歲,出版了《微分學》。

59歲,左眼失明。

完全失明後,因為熟知所有數學公式、能夠心算高等數學,寫出400多篇論文。出版了三卷本《積分學》,還出版了影響甚廣的《代數導引》。(天才,根本就不需要眼睛啊!)

64歲,因家中失火,大部分研究被焚毀,神奇的歐拉用了一年的時間口述了所有這些論文並作了修訂(後人整理他的著作,花了100+年,一個世紀啊,在歐拉那裡,不過一年!)。

76歲,歐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現不久,歐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他喝完茶後,突然疾病發作,菸斗從手中落下,口裡喃喃地說:「我要死了」。這是歐拉對生命的最後一次計算。隨後,他便告別了人世。

驚人的記憶力

歐拉有驚為天人的記憶力,能背誦前一百個質數的前十次冪,能背誦全部的數學公式,能背誦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史詩!

法國物理學家阿拉果說——

「歐拉計算時毫不費力,就像人呼吸、或者鷹在風中保持平衡一樣。」

歐拉雙目失明後,所有的研究主要靠心算。

有一次,歐拉的兩個學生在玩遊戲:把一個複雜的收斂級數的17項加起來。(看看人家的遊戲,我們簡直弱爆了。。。)

當他們算到第50位數字時,兩人相差一個單位。於是,就去問歐拉,歐拉立刻加入遊戲,用心算的方式判斷誰是對的,還把做錯的童鞋錯的原因找了出來。。。

歐拉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的科研,先是通過粉筆把公式寫在一塊很大的石板上,然後口授,由他的兒子筆錄來完成論著。

失去光明的歐拉,憑藉無人能敵的心算能力,迎來了創作的高峰。

上帝公式

歐拉公式:

當 θ=π 時,代入歐拉公式,得到歐拉恆等式:這個公式被譽為上帝公式。敢以上帝來命名的公式,你說說有多牛掰?該公式把兩個超越數: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pi,兩個單位:虛數單位 i,和自然數的單位1,以及數學裡常見的0,五個重要而基本的數學元素全部包含在內。歐拉公式將指數函數的定義域擴展到複數域,建立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被譽為「數學中的天橋」。

全領域天才

歐拉在數學上的成就包羅萬象,包括造船、金融、曆法、繪圖等應用性非常強的領域。

歐拉一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

這其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佔3%。

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從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歐拉變換公式,四次方程的歐拉解法到數論中的歐拉函數,微分方程的歐拉方程,級數論的歐拉常數,變分學的歐拉方程,複變函數的歐拉公式。。。

歐拉最重要的數學成就就是數學分析,《歐拉全集》中的數學部分有30分卷,其中17卷有關數學分析。數學分析是18世紀數學的主題,歐拉被同時代的人譽為「分析的化身」。

歐拉命名

歐拉公式

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有,複變函數中的歐拉幅角公式--將複數、指數函數與三角函數聯繫起來; 拓撲學中的歐拉多面體公式;初等數論中的歐拉函數公式。 此外還包括其他一些歐拉公式,比如分式公式等等。

歐拉函數

歐拉函數,在數論,對正整數n,歐拉函數是少於或等於n的數中與n互質的數的數目。此函數以其首名研究者歐拉命名,它又稱為Euler's totient function、φ函數、歐拉商數等。 例如φ(8)=4,因為1,3,5,7均和8互質。 從歐拉函數引伸出來在環論方面的事實和拉格朗日定理構成了歐拉定理的證明。

歐拉定理

在數學及許多分支中都可以見到很多以歐拉命名的常數、公式和定理。在數論中,歐拉定理(Euler Theorem,也稱費馬-歐拉定理或歐拉函數定理)是一個關於同餘的性質。歐拉定理得名於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該定理被認為是數學世界中最美妙的定理之一。歐拉定理實際上是費馬小定理的推廣。此外還有平面幾何中的歐拉定理、多面體歐拉定理(在一凸多面體中,頂點數-稜邊數+面數=2)。西方經濟學中歐拉定理又稱為產量分配淨盡定理,指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假設長期中規模收益不變,則全部產品正好足夠分配給各個要素。

歐拉角

用來確定定點轉動剛體位置的3個一組獨立角參量,由章動角θ、旋進角(即進動角)ψ和自轉角j組成,為歐拉首先提出而得名。

歐拉方程

1755年,瑞士數學家L.歐拉在《流體運動的一般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這個方程。

在研究一些物理問題,如熱的傳導、圓膜的振動、電磁波的傳播等問題時,常常碰到如下形式的方程:

(ax^2D^2+bxD+c)y=f(x),

其中a、b、c是常數,這是一個二階變係數線性微分方程。它的係數具有一定的規律:二階導數D^2y的係數是二次函數ax^2,一階導數Dy的係數是一次函數bx,y的係數是常數。這樣的方程稱為歐拉方程。

歐拉線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點圓圓心、垂心,依次位於同一直線上,這條直線就叫三角形的歐拉線,且外心到重心的距離等於垂心到重心距離的一半。

萊昂哈德·歐拉於1765年在他的著作《三角形的幾何學》中首次提出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在歐拉線上,即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和外心共線。他證明了在任意三角形中,以上四點共線。歐拉線上的四點中,九點圓圓心到垂心和外心的距離相等,而且重心到外心的距離是重心到垂心距離的一半。

如圖,歐拉線(圖中的紅線)是指過三角形的垂心(藍)、外心(綠)、重心(黃)和歐拉圓圓心(紅點)的一條直線。

註:三角形三邊的中點,三高的垂足和三個歐拉點(連結三角形各頂點與垂心所得三線段的中點)九點共圓,稱為歐拉圓。

歐拉圓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點圓圓心、垂心,依次位於同一直線上,這條直線就叫三角形的歐拉線,且外心到重心的距離等於垂心到重心距離的一半。萊昂哈德·歐拉於1765年在他的著作《三角形的幾何學》中首次提出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在歐拉線上,即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和外心共線。他證明了在任意三角形中,以上四點共線。歐拉線上的四點中,九點圓圓心到垂心和外心的距離相等,而且重心到外心的距離是重心到垂心距離的一半。

如圖,歐拉線(圖中的紅線)是指過三角形的垂心(藍)、外心(綠)、重心(黃)和歐拉圓圓心(紅點)的一條直線。註:三角形三邊的中點,三高的垂足和三個歐拉點(連結三角形各頂點與垂心所得三線段的中點)九點共圓,稱為歐拉圓。

相關焦點

  • 一代數學巨匠:歐拉的生平
    在伯努利兄弟的推薦下,歐拉被聘為皇家科學院醫學和生理學部的成員;但就在他抵達俄國的那一天,女皇去世了。羽翼未豐的科學院眼看著就要隨著她一起壽終正寢,因為新的統治者對外籍學者的態度,並不像彼得和葉卡捷琳娜那樣衷心支持。皇家科學院不知用什麼方法,竟設法生存下來了,歐拉在1730年得到了自然哲學的教席,而不是在醫學部。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數學新視野:歐拉公式下你意想不到的結論
    在這個知識快餐的時代,知識的更新與積累不斷豐富著我們的頭腦,特別是自然科學和數學的妙用也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本篇文章比較簡短,這也符合大眾「口味」,我們來探討一些你很少接觸過的數學知識:首先要證明上面的恆等式,聰明的你可能很快想到一個與複數,自然數有關的公式,沒錯這就是著名的歐拉公式,ln(i)=iπ/2可以理解為e^(iπ/2)=i,這裡的角度是θ=π/2,所以就得到了上述的結論,這比較簡單其次:我們對如下公式都已經很了解了,e^iπ表示繞原點逆時針旋轉了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e^iπ+1=0這個恆等式叫做歐拉公式,最早是由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在1740年發現,高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 看得懂的數學之美:從青年歐拉對巴塞爾問題的解法說起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思、肖清什麼是數學之美?就是思考的時候忘記時間的流逝,解答或證明後無與倫比的快樂。歐拉,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也是最高產的數學家,平均每年能寫八百多頁論文。我們經常能見到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與定理,可能最廣為人知的便是「世界上最美的公式」歐拉公式。先不說它的具體意義,能將自然數、虛數、π、0 和 1 這幾個最基本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是令人驚嘆的美。歐拉公式將指數函數的定義域擴大到了複數域,同時建立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被譽為「數學中的天橋」。
  • 神秘的拓撲學,起源於遊戲的數學,柔軟的數學
    就這樣,歐拉通過抽象分析思考把七橋問題化歸為「一筆畫問題」,並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輕巧解決了一筆畫的可能性問題,從而圓滿地解決了柯尼斯堡七橋問題。對數學而言,歐拉這一頗受讚譽的研究更重要的貢獻在於它拓寬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論文的開頭歐拉曾寫道:「討論長短大小的幾何學分支,一直被人們熱心研究著。
  • 「數學之王」歐拉:中國所有學生的最大噩夢,超越達文西的全才
    如果要說起中國數學從小學到大學知識點的最大貢獻者,相比非歐拉莫屬。歐拉是天生奇才,對,他不僅僅是在數學方面的奇才,是所有領域都能精通。他的人生就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實在是太過於逆天。19歲的時候就想申請巴塞爾大學物理系教授,對,沒有錯,就是19歲,結果被拒絕了,你又不是物理專業出來的,物理學的好就想當教授嗎?然而巴塞爾大學不要,俄羅斯聖彼得堡皇家科學院成功撿漏,讓歐拉去當物理系教授,歐拉去了俄羅斯,對俄羅斯學術界影響很大,他為蘇聯的莫斯學派奠定了基礎,而莫斯科學派是蘇聯崛起的核心支撐力量。
  • 北洋數學講堂丨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什麼是正多面體?」從一個簡單的問題出發,田剛教授開始了他的報告。他向大家介紹了人類歷史上成就卓著的數學家歐拉。歐拉約30歲時右眼失明,60歲左右完全失明,儘管如此,他仍然靠心算完成了大量論文,成為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他的工作使得數學更接近於現在的形態。歐拉公式被譽為最美麗的公式之一。在數學及許多分支中都可以見到很多以歐拉命名的常數、公式和定理。
  • 數學好有什麼用?不好意思,學好數學,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之前給大家講過,俄羅斯的數學大神因為破譯了拉斯維加斯的老虎機,結果一下子捲走上千萬美刀。可見數學學得好,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當然,這不是在鼓勵犯罪,只是一個舉例,數學真的特別重要。而你問陳省身先生數學到底多有用,他會告訴你:「愛因斯坦曾經親自找我合作,但我拒絕了,當時他名氣非常大,但對我而言並沒有用!」當然,為了證明數學真的非常有用,我們這裡還有一個例子。
  • 細數數學史上的那些老凡爾賽
    上榜大佬:歐拉凡學功力指數:★★★歐拉大概算得上數學界的全能神。數學專業的大學四年裡,不管上什麼數學課,一定有至少一節課在學歐拉的某個公式。以他命名的公理定律成百上千,如果你只在搜尋引擎裡輸入「歐拉定理」幾個字,維基百科返給你的會是一整頁的關聯詞條,問你到底說的是哪一個定理。倘若歐拉先生活到現在和我們面對面的話,一定會說:這片定理,就是朕為你們打下的江山。更氣人的是,歐拉作為圖論的鼻祖,一直對圖論簡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別看圖論現在指導計算機科學方面相當有地位。但在歐拉眼裡,圖論根本算不上數學。
  • 「豈有此理·數學卷」完美的歐拉公式!
    完美的歐拉公式!歐拉作為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其提出的公式定理有很多,但是很著名的也很完美的一個公式就是:e^(θi=cosθ+isinθ為什麼說它很完美,因為當θ=π是公式就簡化成了下面的:完美之處在於把數學中幾個非常特殊的數值集合在了一起。①、常數e的含義是單位時間內,持續的翻倍增長所能達到的極限值。
  • 為什麼你數學不行?原因在這裡
    因為黎曼老師的老師就是噹噹噹噹——數學王子高斯。 有被推崇為歷史前三數學家的高斯老師輔導,黎曼同學數學能差得了嗎?bingo,歐拉公式,歐拉函數,歐拉法,統治了整個18世紀數學界的萊昂哈德·歐拉 :「正是在下。」
  • 《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帶孩子動動手,探索數學之美
    相對於市面上純文字歸納數學知識點的練習冊,這不是一本提高數學成績的指南,而是一本可以點燃孩子數學興趣、拓展數學課外知識、引導孩子發現數學之美的數學圖鑑書。01、帶領孩子欣賞無處不在的數學之美學習十多年的數學,有很多人吐槽「沒什麼用」。
  • 所有學生的噩夢,「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牛?連小說都不敢這樣寫!
    歐拉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他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歐拉對數學的研究非常廣泛,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此外歐拉還涉及建築學、彈道學、航海學等領域。
  • 13歲上大學19歲當副教授,「數學大王」歐拉不靠天賦靠努力
    一天就知道出去玩兒,你看看人家明明,每天都在家看書,都把下學期的課程學完了;一天就知道吃吃吃,胖成什麼樣子了,一點都不健康,你看看人家明明,身材多健康;一天就知道買買買,你看看人家明明,和你一樣大,回回拿獎學金,想買什麼買什麼……明明能幹,明明厲害,可惜不是你的孩子。當然,這樣抱怨我是不敢說出口的。
  • 「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牛?所著論文1500餘篇,一度被當作後世穿越者
    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培養出萊昂哈德·歐拉這般巨擎的家庭,其實並沒有什麼與科學沾邊的底蘊。 相反的,歐拉家是個虔誠的加爾文宗信眾家庭(基督教分宗),歐拉的父親保羅·歐拉更是當地德高望重的牧師。
  • 世界上最美麗的數學公式
    發現者 歐拉 題詞歐拉28歲右眼失明,年過60完全失明,多舛多才,憑數學、力學和航海建築學等方面的廣博造詣,被評為歐洲歷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十八世紀被稱為歐拉世紀也毫不過分。發現者 麥克斯韋 題詞如果你能看懂這組方程,那麼恭喜你,高數基本不會掛掉了。
  • 數學史上的最豪華的頂級數學家家譜,原來歐拉是黎曼的祖師爺
    這個家譜要從萊布尼茨說起,萊布尼茨收了個學生叫約翰·伯努利,伯努利收了一個徒學生就是著名的歐拉,歐拉在他的那個時代是無敵的存在。然後歐拉收了一個學生叫拉格朗日,拉格朗日收了一個學生柯西,就是著名的柯西不等式的柯西。
  • 「數學之王」歐拉:13歲讀大學、19歲成博士,讓高考學生深陷學海
    而這個公式的發明者歐拉也被譽為「數學之王」,與阿基米德、牛頓和高斯並稱為數學史四大天王。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可以拍成一部八十多集的電視劇都不帶尿點的那種。而且,每年在數學上栽跟頭的學生,估計恨他恨得要命,畢竟f(x)、sin、cos、tg這些符號都是他發明的。
  • 數學無處不在,從飾品幾何寓意,聊聊莫比烏斯環的數學史
    為什麼數學幾何上的莫比烏斯環會應用在飾品上?莫比烏斯環在感情上又代表了什麼?這件事兒被費曼寫在了自傳《你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艾琳興奮不已,舉起莫比烏斯環說道:「老師,你所說的都有兩面呢,我這兒有張只有一面的紙。」費曼在自傳中得意洋洋的寫道:「從那以後,艾琳對我注意多了!」 理查得-費曼,用莫比烏斯環就這樣獲得了妹子艾琳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