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關係最大的風險點在哪? 賈慶國:臺海、南海和意識形態領域
「這六周他會不會搞點什麼么蛾子出來?」特別是在中方特別關注的核心問題上,諸如臺海、南海方面,需要有底線思維 。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王棟博士稱,中美關係在過去兩年確實到了一個懸崖的邊上,中國最重要的還是做好預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把中美關係重新扭轉到一個健康穩定的軌道上來。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據臺媒報導,美軍機本月15日以來,已經連續12次對中國大陸進行抵近偵察,截至27日,進入中國南海上空的大型偵察機已超過60架次,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白宮高官多次在公開場否定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主張,美國「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在中國南海兩進兩出,並進行了兩次雙航母編隊群聯合軍事演習,可以說
-
緊張對峙,中美兩軍同時在南海布陣,菲越兩國連表態不願看到戰爭
據日本媒體近日報導,隨著美國持續向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陷入緊張對峙局面,而軍事對峙的最前線在中國南海。美國防長埃斯珀在7月21日的演講中提及美國海軍本月兩度在南海實施雙航母演習時聲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遏制中國在南海的恫嚇行為。"
-
中美若在南海爆發衝突,菲律賓將參戰?
菲國防部長:若中美在南海爆發衝突,菲律賓將會參戰》的文章,下面的跟評都過萬。這類文章都提到幾個信息:一是,這是菲律賓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發出的警告:南海局勢越來越緊張,倘若中美在南海爆發熱戰,「處於衝突正中央的」菲律賓將會參與戰爭。
-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即 兩國關係亟需"防暑降溫"
中新社華盛頓7月7日電 (記者張蔚然)美國國務卿克裡與財長雅各布·盧7日從華盛頓啟程赴北京,參加將於9日至10日舉行的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在過去數月中美關係遭遇「逆風」的背景下,雙邊關係迫切需要「防暑降溫」,縮小在一些問題上的巨大認知差距,讓兩國關係重回「積極基調」。
-
趙明昊:中美關係的「戰略突圍」
拜登及其核心外交政策顧問認為,中國不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而是最重要的長期挑戰,美國不應與中國打「新冷戰」。雖然拜登政府仍會繼續在大國競爭視角下處理中美關係,但其立足點在於「讓美國跑得更快」,與中國展開正和競爭。無疑,與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極限施壓」等對抗性做法相比,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基調或許稍顯和緩。
-
美媒:裡根號航母訪港是中美軍事緊張緩和信號
美國軍艦停靠香港進行訪問、補給本來很常見,不過由於一段時間來中美關係的緊張,特別是今年9月美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停靠香港的申請據報遭到拒絕,所以美國航母這次來港備受關注。除了聯繫到即將舉行的G20峰會,分析人士還注意到,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上,兩軍就保持交往、增進溝通達成一致。彭博社21日稱,此次多艘美國軍艦停靠香港,是美中兩國之間軍事緊張關係有所緩和的信號。
-
中美關係緊張,一旦戰爭爆發,菲律賓也會參與其中,被迫捲入戰爭
中美關係已經達到歷史新低,對於這樣的局面,中國也是時刻警惕著,一旦戰爭爆發那麼中國會堅持維護國家的主權與領土。那麼被兩個大國夾在中間的小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中美在南海的爭端在不斷地擴大,這直接威脅到菲律賓的安全,作為戰爭的中央地帶,菲律賓是無法避免的,近日,菲律賓國防部長就南海爭端一事發表言論,他表示不管中美之間的戰爭爆發,那麼不管菲律賓的民眾願不願意,菲律賓都會參與其中。
-
美軍膽敢轟炸南海島礁?胡波解讀中美南海戰爭風險
越南最近外交上得到助力,在南海政策上有點」飄「,越南激進的漁船操作被印尼形容為「神風特攻隊」。但由於傳統關係牽制,越南尚未作出提請新的南海仲裁的出格之舉。日本近來在釣魚島議題受挫,正計劃借南海實現多海聯動施壓中國。4、中國海軍要真正衝出第一島鏈,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要在島鏈外線有航母遠洋編隊,有能力獲得局部的制空權。第二在第一島鏈之外也需要幾個基地。
-
派航母群在南海展開軍事化行動,美國果真要觸碰中國紅線?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當中美兩國的關係愈發緊張,美軍在軍事上的施壓力度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在臺海、南海等敏感區域,美軍艦出現的次數更是越來越多。
-
再看看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就知道中國為什麼不怕美國威脅
再回頭看看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就知道中國為什麼不怕美國威脅。2016年7月中美南海對峙2013年3月,在美國背後支持下,菲律賓單方面將南海爭端提交國際法庭。菲律賓自己出錢,自己找人,自己搞了一個法庭,要仲裁誰才對南海的島嶼有所有權。
-
華春瑩反問:這麼多美國人在中國活動,都是間諜?
對此發言人華春瑩在回應中指出,蓬佩奧對中方的指責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反映出美國國內一些極端的反華勢力正在不擇手段的污衊抹黑中國,肆意破壞中美關係和中美正常的交流合作。「蓬佩奧之流的險惡用心早已被世人識破,他的倒行逆施必將繼續遭到各界有識之士的強烈的譴責和堅決的反對。」
-
臺海和南海,哪個方向更危險?答案正變得模稜兩可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官網報導:也許中美兩軍最接近的地方莫過於南中國海。在當選總統拜登的領導下,這一水域的邊緣政策可能很快就會抬頭。報導的標題是《問題之海:美國與中國可能在南海衝突 》。
-
中美關係愈發緊張 避險需求繼續推動美元上漲
5月11日至15日金融市場綜述:本周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連環暴擊,疫情二次爆發的擔憂縈繞不去,糟糕數據接二連三,最大的壞消息則是中美關係愈發緊張,這給投資者的熱情潑了一盆冷水,市場情緒在各因素之間拉鋸。除了疫情二次爆發的擔憂,本周公布的經濟數據表現糟糕,自3月中以來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已升至3,650萬,美國4月零售銷售和製造業產出均出現創紀錄下滑,這凸顯出美國經濟形勢十分嚴峻。此外,中美關係愈發緊張,這成為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最新負面因素。川普周三晚些時候的言論將新冠病毒爆發歸咎於中國,並重新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川普周四甚至揚言美國可以切斷整個中美關係。
-
時殷弘:未來中美關係怎麼走?可以由中國塑造
導讀:美國大選結束之後,新的中美關係發展撲朔迷離,兩者的競爭關係在所難免,但拜登治下的美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態勢仍未明朗,所以在預測兩方關係究竟是較為緩解還是較為緊張上,仍有待商榷。第二,中國必須在一段時期裡,可以有例外,也必然有例外,但是總體而言,不和美英以外的其餘發達國家和任何發展中大國對抗,目的就是為了戰略集中,減少一二線對手。這就是今天我談話的主要內涵。現在我們具體地來分談談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趨勢。
-
獨家| 吳士存:美國不會在南海放中國一馬,要做好打仗的準備
2、蓬佩奧選擇在南海仲裁案頒布4周年發表聲明,在目前中美關係的背景之下來看也不奇怪,就是來擾亂中國致力於南海規則建設、南海和平穩定的秩序建設,破壞中國和東協的關係、破壞中國和其他聲索國的關係,尤其是中菲、中越關係。3、南海問題高度複雜,期待短時間內解決是不現實的。
-
美知名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重置中美關係的機會之窗已經打開
【環球時報記者 許海林】美國舉行大選以來,圍繞中美關係的議論持續升溫。兩國關係未來會是怎樣走向?什麼樣的中美關係對兩國乃至世界最有益?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向《環球時報》記者分享了他的見解。庫恩是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也是「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
-
蓬佩奧再就南海問題抹黑中國 中方:南海不是美國的夏威夷
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黃鈺欽)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再就南海問題攻擊、抹黑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南海不是美國的夏威夷。如果少數美國政客試圖把南海攪渾,地區國家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會答應。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推特稱,南海不是中國的「海上帝國」,中國違反國際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近來,蓬佩奧多次在南海問題上發表攻擊、抹黑中國的言論。我們不禁要問,美方一些政客是否正試圖在南海挑起事端?
-
美稱不許中國在南海建「海洋帝國」英國首先附和並放言派航母赴南海
【大軍事消息】美國國務院(國務卿蓬佩奧)蓄意挑動南海領土海洋爭端,企圖在中國周邊製造新的緊張,「跟屁蟲」英國是第一個跳出來喊支持的國家,英軍還放言,明年初派出航母赴南海。
-
「下一階段」中美關係前瞻:拜登會與川普大不同?|北京觀察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不僅是在中國有利益的美國大企業代表組成的集團,也是兩國經濟相互依存的象徵。此外,該委員會負責人克雷格·艾倫曾是歐巴馬政府的一員。現在,這些官員重新掌權,拜登執政依靠的正是他們這一批人。「中國釋放這個信號的背景是,美國大選結果日益明朗,中國已經向拜登發了賀電。美國政府要換人,而且還換了黨派,這對中美關係來講是一個改善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