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強盛的羅馬帝國,為何在「一夜之間」被野蠻人徵服!

2020-12-22 文與史A

在公元一世紀前,羅馬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野蠻人的嚴重威脅。從一世紀後,一些野蠻人部落突然崛起了,他們不斷入侵破壞羅馬帝國,最終在公元五世紀,羅馬淪陷了。

什麼是野蠻人?

在羅馬帝國時期,「野蠻人」僅表示「外國人」,事實是,許多「野蠻人」部落成分本身就相當複雜。

他們並不是像電影描繪的那樣一群群山野人群,他們有強大的組織能力。他們可以使用木材建造房子和鐵礦石冶煉鐵具,他們也可以從羅馬人那裡購買或在戰場上搶掠盔甲武器。

例如現在的德國就是日耳曼人,他們在當時羅馬帝國時期就被稱為野蠻人,因為他們沒有文明。與羅馬人不同,在公元3世紀前,他們仍然住在木屋中,他們並沒有花費大量時間從事農業和經濟生產活動。在裝備方面,野蠻人主要用盾牌和長矛,劍是稀有武器,而盔甲則更是如此。

野蠻人何時打敗了羅馬人?

羅馬的淪陷雖然是在一夜之間被野蠻人攻破的,但是羅馬帝國不是一日就被攻破的,而是逐漸被野蠻人蠶食的。在許多方面,羅馬人遠遠領先於公元一世紀的野蠻人部落。然而到了第四世紀,野蠻人部落的士兵和羅馬帝國的士兵之間幾乎沒有差別。

最初的衝突大概是一世紀,對一世紀的羅馬人來說,野蠻人如哥特人、日耳曼人似乎是一群沒有文明的野蠻人。

但是正是這些所謂的野蠻人卻擁有強大的騎兵,一旦野蠻人通過騎兵在羅馬土地上站穩腳跟後,他們之後產生的力量就足夠強大,甚至可以與羅馬都城的皇帝進行常規戰爭。例如,公元一世紀,日耳曼部落曾兩次打敗羅馬人。在這裡,日耳曼正是利用騎兵部隊徵服羅馬,他們大多通過伏擊羅馬人而獲得優勢。

野蠻人戰勝羅馬的秘訣

野蠻人本身就是不受羅馬帝國控制的,這是因為帝國主義文明在許多蠻族地區都沒有發揮作用。為了進行有效的管理,每個區域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居民。最終,帝國發現不可能合併更多區域,因為那裡資源匱乏。

雖然說人煙稠密的地區更容易控制,人煙稀少的部落很難控制人口。但是人數少的野蠻人可以聯合在一起,使得原本統一的歐洲大陸分裂破碎,正如我們今天看到的歐洲一樣。

從根本上講,野蠻人能夠打敗羅馬人的真正秘訣是,在帝國花費大量時間坐擁桂冠的時候,野蠻人可以休養生息,一旦帝國開始呈現虛弱內亂的時候,就是野蠻人徵服的最佳時機了。

一個帝國只有內部被摧毀才能獲得被有效徵服,內在的鬥爭,官僚主義的疲倦以及對外部的不成熟情緒,破壞了五世紀的西方帝國。與帝國的輝煌時期相比,受帝國保護的士兵通常薪水不高且身材瘦弱,使用的武器裝備也不具備任何優勢。

結語

野蠻人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他們可以逐漸適應帝國,學習羅馬的文化,在帝國軟弱無力的時候,他們也可以突襲甚至徵服帝國。在羅馬帝國淪陷後,野蠻人在羅馬人原來的領土上建立了新的國家。

相關焦點

  • 世紀大對決18 前1世紀:大漢強勢依舊,羅馬帝國誕生安息帝國強盛
    公元前1世紀是羅馬共和國開始向羅馬帝國過渡的一個世紀,是安息帝國崛起走向鼎盛的一個世紀,本世紀的西漢王朝王朝依舊強盛,不過在本世紀末開始走向了衰敗。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的漢武大帝去世,西漢王朝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昭宣中興。
  • 羅馬鬥獸場,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雖然現在的羅馬鬥獸場只剩遺蹟,但它卻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角鬥士文化的興起與羅馬帝國的強盛分割不開 1、戰爭帶來的大量奴隸提供了角鬥士人選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然而,再強盛的帝國也擺脫不了盛極必衰的命運,自從三世紀起,古羅馬帝國,就開始走向分裂,內有人民起義,外有蠻族入侵,在內憂外患之下,昔日空前強大的帝國一步步走向衰落。接下來本文將對羅馬衰落的原因進行探討。
  • 條頓堡森林戰役:強大的羅馬帝國為何慘敗給日耳曼人
    公元9年羅馬帝國日耳曼行省的總督瓦盧斯率軍徵討日耳曼人,結果在條頓堡森林慘敗,三個羅馬軍團全軍覆沒,瓦盧斯也羞愧自殺。當時羅馬帝國是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羅馬軍團裝備精良,英勇善戰,橫掃亞歐非無敵手,日耳曼人只是散居在萊茵河北的原始部落,為何強大的羅馬軍團會在條頓堡森林慘敗,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東羅馬帝國的歷年戰爭史
    雖然東羅馬帝國被稱為拜佔庭帝國,但這不是正確的稱呼。這是16世紀的德國作家希羅尼穆斯·沃爾夫(Hieronymus Wolf)給東羅馬帝國起的名字。東羅馬人在思想、語言和文字方面都認為自己是正宗的羅馬人。從各方面看,東羅馬帝國都是羅馬帝國的真正繼承者。
  • 拜佔庭帝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為何竟被徹底希臘化?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卻不再像當年的那個羅馬拉丁式的國度,反而越發像一個希臘式的國家。拜佔庭,這個傳承著羅馬帝國衣缽的國度,為何會走向徹底的希臘化呢? 01 精神上的希臘人公元前後,羅馬帝國徵服了巴爾幹半島上的希臘城邦,並將當地劃為數個行省。
  •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一些人認為,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直到中世紀,羅馬帝國才走下歷史舞臺。這樣不同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哪個羅馬作為探討對象。據在線歷史頻道HistoryHit報導,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兩部分,即西羅馬帝國與拜佔庭帝國。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首都,而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堡)為首都。
  • 羅馬帝國戶口讓人趨之若鶩,1500年為何還不能創造羅馬民族?
    羅馬帝國對於那些被徵服的地區,採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對義大利、迦太基、高盧等地的措施各異,本質卻都是相同的。 那些統治階層給被徵服地區人民取蔑稱、視人命如草芥,肆意玩弄。那時被徵服的人,被稱為「降民」,幾乎沒有什麼權利。更有甚至,只能在鬥獸場裡,度過餘生膽戰心驚的每一天,是那樣的鮮血淋漓。或許,我們後世人也就是只能夠從史書、遺蹟裡,得見一二。
  •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中央集權制和城邦制的較量
    前面說過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有影響力的大帝國,但是在這些帝國之間比較,基本沒有哪個帝國影響力能與這兩個帝國相提並論。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建立有相似之處,也有個各自的特點,今天就分別探析這兩個國家構建歷程。1.秦漢帝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國,春秋戰國時期是最靠西的諸侯國,是最偏僻的地方,屬於蠻荒之地。
  • 東羅馬帝國1000多年歷史,西羅馬卻不足100年,兩國的差距在哪?
    前言: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個帝國。僅僅不到一百年,西羅馬帝國就崩潰了,而東方的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又延續了1000多年。西方陷落後,東方拜佔庭甚至擴大了一些領土,所以關於"羅馬為何淪陷"一直飽受爭議。
  • 「喝」死的古羅馬帝國,重金屬中毒如此可怕
    廢話不多說,古羅馬帝國到底有多強,直接上版圖:2世紀羅馬帝國版圖從圖上可以看出,巔峰時期的古羅馬帝國版圖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歐、亞、非大陸,從公元前9世紀初,一直持續到公元395年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一直雄踞在世界的西方
  • 羅馬帝國為何驟而隕落?
    羅馬帝國此時已基本上斷裂為東西兩大板塊,東部區域相對穩定,也有可靠的稅源,而西部區域則反覆遭受著蠻族部落的侵襲。最初,匈人部族跟其他蠻族部落一樣,為羅馬帝國輸送僱傭兵,但隨著後者的加速衰落,兩者之間的關係先是變得平等,而後更有前者凌駕於後者的態勢。羅馬帝國每年需向匈人部族繳納特定數額的黃金歲貢,還需承諾不再接收來自匈人部族的叛逃者。
  • 為何說專制建國,民主守國?安敦尼標誌著羅馬帝國「黃金時代」?
    最終的決戰出現在以東部行省為主擁立的皇帝和西部行省、近衛軍擁立的皇帝之間展開,東部獲得了徹底的勝利,歷史上將此時期成為四皇帝時代,可見當時局面之混亂。東部行省擁立的韋柏薌最終即位成為帝國新時代的皇帝,由此開啟了弗拉維王朝的統治。
  • 公元3世紀的羅馬帝國危機,使羅馬帝國陷入了崩潰邊緣
    在整個羅馬帝國的存續期間,它經歷了許多個時期的麻煩,但沒有一個像三世紀的危機一樣危險。帝國因內亂而被撕成碎片,來自各方的敵人都渴望偷走其土地。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夥扒一扒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它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其後果。
  • 羅馬尼亞,和羅馬帝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其夾在斯拉夫和匈牙利兩大民族之間,屬於獨立的羅馬尼亞族。「羅馬尼亞」這個詞來自於拉丁語,衍生出英語「Romania」,原意都是指「羅馬(Roma)人的地方」。羅馬帝國起源於羅馬城,可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紛紛湧入義大利,如今生活在羅馬的義大利人,很難再說是古羅馬人的後裔。
  • 羅馬帝國縱橫歐洲500年,最後咋衰落的?不能全怪蠻族日耳曼人
    但當時的羅馬帝國國力強盛,兵精糧足,所以日耳曼人的擴張行動往往以失敗而告終。 匈人騎兵 匈人的首領名叫阿提拉,此人雄才大略,在他的指揮之下,匈人兵鋒強盛,羅馬帝國連戰連敗
  • 羅馬帝國又是一個怎樣的武力值呢!
    一統六國的秦朝和羅馬帝國,他們兩個到底誰會技高一籌這一個想法一直對於罈子有著一個影響,今天罈子便來扒一扒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之間到底誰更高一籌!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首先,聲明秦朝和羅馬帝國並非事同一時間段,羅馬帝國立國比秦國晚了近兩百年,滅亡時間晚了近六百年,所以羅馬帝國也有強盛時期和快要滅亡的時期,因為兩者處於不同時期所以罈子將從武器裝備和文明兩大部分分析,一個小知識漢朝時人們稱羅馬帝國為
  • 羅馬帝國分裂的內因:地理上的支離破碎和拉丁與希臘的文化對抗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米蘭去世,從此,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分別由他的兩個兒子進行統治,此後,兩大帝國再也沒能走向統一。時過境遷,我們難免會思考這樣一個歷史疑問:這個強大的帝國最終為何走上了分裂的不歸路?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為了將「羅馬」的影響力帶到全歐洲,羅馬共和國和日後羅馬帝國的歷代領導人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羅馬帝國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到了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和中國大漢帝國遙相呼應,羅馬帝國甚至進入中國的史書,被稱為「大秦」。 或許在西漢時代中國人的眼中,羅馬的實力配得上西漢之前一統華夏的秦帝國。所以,當時的國人也就把迅速擴張地盤的羅馬帝國稱為「大秦」。
  • 比起蒙古鐵騎,這個劫掠過羅馬帝國的民族,才是歐洲人內心的恐懼
    匈人,成長於寒冷的東歐草原之上,因徵服阿蘭人、東哥特人而使羅馬帝國忌憚三分。歷史上,羅馬帝國曾為了阻止匈人南下與其交換人質,但不曾想作為人質來到羅馬的阿提拉反而受到了羅馬文化和戰略思維的薰陶。等到阿提拉執掌匈人帥印之時,匈人鐵騎橫掃歐洲,「上帝之鞭」的名聲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