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唯一陪葬墓—高力士墓

2020-12-07 上天入地小飛魚

唐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獻皇后楊氏合葬墓地,位於陝西省蒲城縣渭南市東北十五公裡處五龍山餘脈金粟山南,唐泰陵以山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繞陵築牆,氣勢磅礴,典型的大唐皇陵風格。

唐玄宗泰陵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七個皇帝,宗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因「開元之治」,他把唐王朝推上極盛的巔峰;因「天寶之亂」,他又把唐王朝推向幾致覆亡的深淵;一折《長生殿》,使他流傳千古;一曲《長恨歌 》,又使他遺恨終生。「安史之亂」以後,唐玄宗被迫退位,晚年生活很悽涼。他在位44年,將相如雲,后妃眾多,有59個子女。但是,在他臨死的時候,卻只讓高力士陪葬泰陵。#高力士#

高力士何許人也?歷史上稱他為「千古賢宦第一人」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高力士(684—762),本名馮元一,祖籍潘州,今天的廣東省高州市。據《舊唐書》記載,高力士的祖父馮智玳,父親馮君衡都曾是潘州刺史,這樣看來高力士是個妥妥的「官二代」。

可惜,在高力士11歲那年,他的父親因牽連到嶺南流人謀反案中,不幸「裂於冠冕,籍沒其家」。高力士也因此從雲端上一頭栽下,成為了宮中的一名小太監,後由高延福收養,遂改名高力士,曾經受到武則天的賞識。他幫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深得玄宗寵信,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寶應元年(762)三月,得知玄宗駕崩後,高力士吐血而死。

高力士墓現狀

高力士墓

1999年,省考古研究所(現更名為省考古院)的專家對高力士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其中最珍貴的屬高力士墓誌,詳細記述了高力士的一生,可以補充史料的缺憾,彌足珍貴。

高力士墓經過發掘後,長期暴露至野外,雨水不斷侵蝕,墓道也瀕臨倒塌。針對高力士墓的安全隱患,蒲城縣文物旅遊局委託省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了《高力士墓墓道保護工程方案》,對墓道進行加固。

高力士墓志銘

墓志銘拓片

《高力士墓誌》墓誌為青石質,長一百一十三釐米、寬七十九釐米、厚十六釐米,正面刻有銘文近二千字。志文為潘炎所撰,文採華麗,詳述高力士一生;碑刻為唐代書法家張少悌所寫,字體楷行並茂。專家稱,高力士墓誌的出土可補史料之闕,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如何評價高力士

高力土一生對唐朝貢獻巨大,曾多年位居極品,但是卻沒有專權禍國、圖謀廢立等不軌的行為。後世書法家顏真卿在《爭座位帖》中說「聖皇時,開府高力士承恩宣傳,亦只如此橫座,亦不聞別有體數。」從這一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那時的人們對高力士還是認同的,起碼認為高力士官居一品,尚能「橫座」、「體數」,顏真卿這一評價正是告訴了世人高力士的低調為人,品行端正。

相關焦點

  • 航拍李隆基泰陵:陵山已成空殼子,石刻保存完整,神道像機場跑道
    唐十八陵的最東頭,渭南蒲城縣東15公裡的金粟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說起李隆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赫赫有名。畢竟做過44年皇帝的沒幾個,能夠開創盛世的更少。而李隆基不僅在位時間很長,更是以「開元盛世」,成為唐代繁榮、富強的標誌。
  • 高力士這個傳說中的壞太監,是唐玄宗李隆基唯一的好朋友
    最後,因為高力士多次在唐玄宗跟前嚼舌頭根子,導致我們的大男主偶像李白被貶出京。大家讀完這個故事後,眼前通常會浮現出一個滿臉褶子、翹著蓮花指奸笑的形象,於是我們合上書本,憤憤然罵一句「死太監」。按照一般的規律來說,做太監做到這個份上,高力士也應該耀武揚威一把才對,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高力士雖然能夠當唐玄宗多一半的家,言行卻謹慎無比,從來不露鋒芒。可惜他沒怎麼驕傲,他的主子李隆基卻飄起來了,自己辛辛苦苦創業多年,想要聲色犬馬一下下,於是想把朝政全都交給宰相李林甫。
  • 「名人百科」「開元盛世」的開創與葬送者——唐玄宗李隆基
    賞析: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時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後來任用李林甫為丞相,政治開始腐敗。公元745年,他封楊玉環為貴妃,縱情聲色,奢侈荒淫,政治越來越腐敗了。楊貴妃有個堂兄叫楊劊。由於楊貴妃得寵,楊劊也平步青雲,做了御史,唐玄宗還賜名「國忠」。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楊國忠做丞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楊國忠處理。
  • 渾厚遒勁,豐腴妍麗,唐玄宗李隆基《鶺鴒頌》書法欣賞
    唐玄宗李隆基作為唐朝最有故事的皇帝,李隆基也是位書法高手。書法上,李世民遒勁瘦硬,而唐玄宗則流麗秀美。唐玄宗的行書寫得豐厚腴美,這恐怕與盛唐經濟繁榮而蘊育出「以肥為美」的審美觀有關係。在這一審美觀念的驅使下,繪畫表現出人物仕女的豐腴肥美,書法上也出現了肥厚取代初唐「瘦硬通神」的新書風。
  • 西安挖出87歲太監墓,堪稱是唐玄宗的心腹,專家:史上最猛的太監
    但也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一無是處的,總歸還是有些太監非常有正能量,雖然說他們在某方面失去了尊嚴,但是在其他方面卻切切實實的彌補了回來,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墓主人,專家評價他是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太監,而且他生前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心腹哦!
  • 唐玄宗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因何卻把她兒子薛崇簡留下?
    從小太平公主就作為唯一的小公主,備受哥哥們寵愛。是啊,皇權傀儡們無心戀戰也無能戀戰權力,所以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這個小妹妹。可是在四個哥哥中,太平公主最喜歡與世無爭的四哥哥旦。唐玄宗李隆基畫像所以作為武后第四子旦的兒子,李隆基一開始就是在這個姑姑的影響下成長的。
  • 唐代古墓被盜,專家挖掘後發現一個秘密,唐玄宗最愛的不是楊貴妃
    武惠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愛妃,和武則天一樣,武惠妃也特別地擅於謀略。武惠妃的真實身份沒有記述,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女,唐玄宗廢了王皇后以後,武惠妃就變成了皇后,都說唐玄宗深愛的人是楊玉環,可是楊玉環卻一輩子就是妃,伴隨著武惠妃墓的發掘,唐玄宗與武惠妃的感情也公布於世,實際上唐玄宗深愛的人還是武惠妃。
  • 唐玄宗李隆基大字行書真跡展,筆力剛健蒼勁,滿紙虎氣雄風,好字
    提到李隆基想到最多的就是和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的愛情,至於是不是佳話我們這裡不做評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說說你的見解。還是回到我們的主體上來,書法在傳承上年代越久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就非常的少。
  • 李世民愛將之墓被挖掘,陪葬的女俑,奇特造型告訴你初唐有多開放
    我們先來看看鄭仁泰墓,鄭仁泰墓是唐太宗的陪葬墓,墓地主人鄭仁泰是李世民的愛將,是河南開封人,他的父親鄭德通是平州刺史。鄭仁泰在16歲時便投靠李世民成為他的嫡系部隊,在他死後葬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墓裡,可見他生前地位之顯赫。
  • 「安史之亂」中叛軍背後的神助攻——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亂地圖然而,假如細細的探究這段歷史,便會發現,表面上看起來聲勢浩大的叛亂,實際上完全有機會被迅速撲滅的,其中,玄宗李隆基,這位大唐帝國的皇帝,竟然是導致形勢一發不可收拾的根源唐玄宗唐玄宗替叛軍做的第一件大事,自毀長城,處死潼關守將封常清和高仙芝。
  • 武則天乾陵11號陪葬墓遭盜,地下炸出隱秘盜洞,隔了10天才挖
    據說乾陵是目前唯一一座沒被盜過的唐朝帝王陵,但是,乾陵周邊不少陪葬墓未能倖免,大都被古今盜墓者光顧了。1960年代文物部門田野調查時確認,乾陵陪葬墓現有17座:太子墓2座,分別是章懷太子李賢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墓;王墓3座,分別是澤王李上金墓、許王李素節墓、彬王李守禮墓;公主墓4座,分別是義陽公主墓、新都公主墓、安興公主墓、永泰公主墓。
  • 曹操兒子的墓為什麼喜歡用老鼠陪葬,這是什麼癖好?原因很無語!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也是位很有才的詩人,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他的詩,而是他的墓。在曹植的墓中,考古專家發現他用了老鼠陪葬,這是什麼癖好?許多人可能會很好奇,也紛紛的做出了猜測,這是別有深意還是純屬個人喜好呢? 大家知道,古人都比較看重死亡,特別是生前富貴之人,往往都希望可以在死後也享受到跟生前同樣的榮耀。
  • 河北挖到紀曉嵐墓,七個陪葬女子枯坐墓中,光輝形象徹底被顛覆
    原來是古墓被人挖出後,大家發現墓裡竟有多達7具陪葬的女屍,這七具女屍身穿清朝的服飾,齊齊坐在墓中,一看就是隨著墓主陪葬的。專家經過考察墓中的物件和墓誌推測這墓的主人是清朝官員紀曉嵐,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紛紛表示難以接受,畢竟紀曉嵐的好人清官形象深入人心,而現實發現的這些跟大家印象中的紀曉嵐形象嚴重不符。
  • 距離鹹陽15公裡,漢武大帝茂陵,名將佳人墓相伴,發掘國寶級文物
    陝西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帝王陵墓扎堆,尤其是鹹陽一帶,既有漢武大帝茂陵,唐太宗昭陵,武則天乾陵,還有隋煬帝泰陵,就是楊貴妃的陵墓,也在興平市。其實從西安出發,可以把這幾個帝陵都參觀一遍。先是劉徹的茂陵,和茂陵博物館,還有李夫人墓,衛青墓,霍去病墓,一共也就75元,一張門票就夠了。接著馬嵬坡腳下的楊貴妃墓博物館,門票20元。順道遊玩黃山宮,馬嵬驛民俗村等。然後是唐太宗昭陵,門票30元。
  • 李隆基眼中忠實可信的家奴,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是唐玄宗十分信任的一個宦官,他的幾乎陪伴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李隆基死後不久,他就吐血而亡,後被葬入泰陵,在地下繼續侍奉皇帝。高力士姓馮,名元一,祖籍廣東茂名。他的祖父曾經擔任潘州刺史,後因犯罪被抄家。高力士十歲的時候入宮,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讓他留在身邊侍奉。不久之後,有人陷害高力士,他受到冷落。經過一番思考,他投靠了武三思的黨羽太監高延福。
  • 高力士傳奇:武則天時發跡,唐玄宗時受寵,此舉千古無敵
    」唐玄宗還是藩王時,高力士就傾心討好巴結。公元710年,唐玄宗聯合姑姑太平公主,誅滅了三伯母韋皇后,高力士立下功勞,被升高到內坊,提拔為副廳級的內給事。公元713年,高力士又助力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叛亂,升任少將軍銜的右監門衛將軍,主管內侍省的事。
  •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李隆基的晚年竟然如此悲慘,很多人都想不到
    李隆基晚年得到楊貴妃後,更是不理朝政。與此同時由於李隆基聽從李林甫的建議,在邊疆地區重用胡人,像安祿山一人領了三個軍事重鎮的節度使。唐玄宗時期的節度使權力很大,又能管軍事,又能管錢糧,唐朝內輕外重的軍事態勢形成,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
  • 唐肅宗在其父唐玄宗未駕崩時直接即皇帝位,是否具有合法性?
    公元756年,由於唐玄宗李隆基的錯誤決策,哥舒翰被安祿山的叛軍擊敗,潼關失守,自此,安祿山便可以輕而易舉拿下長安。在叛軍的威脅下,唐玄宗也只得逃往蜀中避難,可是在這途中還有一場劫難等著他,這就是馬嵬驛兵變。一路之上,保護唐玄宗的大兵們餓著肚子、狼狽不堪,隨後抱怨變成拔刀相向,既然有了怨氣,那就得有個發洩的渠道,那個渠道就是楊國忠。
  • 唐玄宗作為一代英主,為什麼在他統治時期會爆發安史之亂?
    公元737年,由於寵妃武惠妃去世,唐玄宗李隆基變得悶悶不樂,後來在壽王府第一次見到兒媳楊玉環後,覺得兒媳楊玉環氣質出眾,天生麗質,從此便忘不掉楊玉環,高力士跟隨唐玄宗李隆基多年,自然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心思的,於是便將楊玉環接到驪山溫泉,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為由,特命楊玉環出家,並賜道號太真,楊玉環在做了五年的道士後,唐玄宗李隆基派人將楊玉環請出了道觀,而後又將楊玉環封為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