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TOD建設不斷加速!
8月22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官網發布新塘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東側站區道路、高架落客車道及落客平臺、跨線人行天橋、高架步行通廊)可行性研究報告。
當中該報告上透露了不少關於新塘TOD未來建設的情況,接下來房產君帶你來看下。
本項目研究範圍為四條城市道路及部分鐵路紅線圍合的區域,具體如下:北至站前路道路紅線、南至環城路道路紅線、西至規劃一路道路紅線、東至新源路道路紅線。其中,西南側部分邊界與鐵路紅線重合。
本項目用地範圍29.43公頃,其中鐵路紅線範圍22.38公頃。
新塘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按工程內容劃分為以下8個工程單元:
1、西側交通廣場;
2、東側站區道路;
3、北廣場及地下空間;
4、高架落客車道及落客平臺;
5、地下城市南北聯繫通道;
6、跨線人行天橋;
7、高架步行通廊;
8、樞紐管理綜合樓;
該工程估算總額35616萬元。
總而言之,該項目是針對未來新塘TOD各個交通連接,如何更加科學的在新塘站換乘,地鐵、公交、城軌,或者更好的落客乘車,以及更好的用橋梁和空中走到連接TOD各個主幹道,並且與不同區域進行互通。
以下多圖預警:
城市軌道交通銜接條件示意圖
周邊集散規劃示意圖
道路網絡規劃密度示意圖
區域交通組織圖
新塘站既有站場平面示意圖
新塘站站場平面示意圖
新塘站站房效果圖
新塘站站位圖
新塘站周邊路網規劃
新塘站一體化工程總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地面出站層)
二層平面圖(高架進站層)
上蓋綜合開發方案意向圖
高架進站平臺位置示意圖
高架進站平臺人視圖
跨線人行天橋位置示意圖
跨線人行天橋建築造型
高架步行通廊效果示意圖
根據新塘站站改施工過渡方案,建議站房及一體化工程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在北側過渡線及站場工程開工前,需實施完成北側站房基礎及立柱,地鐵20號線北側基坑、北廣場地下停車場基坑扥工程。此步驟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完成。
第二步:建設過渡I至IV線的同時,建設站房及西側交通廣場、東側上蓋停車場等工程的立柱與蓋板,為後續建設提供施工作業面。此步驟在2021年1月31日之前完成。
第三步:待既有線拆除後,完成地鐵20號線南側基坑、主體結構,站房南側主體工程、落客匝道及平臺南側等工程。此步驟在2022年1月1日之前完成。
第四步:待北側過渡線拆除後,按永久工程就位廣汕高鐵場的同時,建設站房北側及室外蓋板北側的樁基、股道間立柱工程、跨線人行天橋、北廣場地下停車場等工程。
第五步:2022年4月30日前站場過渡施工完成,新塘站站場基本施工完畢。站房地面層及以上繼續建設,同時建設高架層落客車道及落客平臺、高架步行通廊、線側樞紐綜合管理樓等工程。
目前工期暫按23個月(開工到竣工驗收)計劃。為滿足本項目與站房工程同步開通的要求,即從2020年8月開工建設,2022年6月完成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
廣州日報官方報導,新塘將建2.5公裡大U連廊
串聯交通中樞與三大功能區
其實,以上項目在去年9月,廣州日報曾對此設計報導過。
這部分建設,當時將被廣州日報稱作是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片區城市設計最大的亮點,強化人行聯繫的U型連廊設計,它將整個場地由南至北進行串聯。
並將新塘TOD形成三個功能、空間特色各異的空間組團,分別是總部聚集區、智慧科技區和會展商務區。
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片區U形連廊設計圖
這條U形連廊長2.5公裡,寬80~100米,設計了4種速度的通行方式,包括使用電動輪椅、人力輪椅的無障礙通行,滑輪及運動式通行,電動平衡車、自行車通行, 慢行、慢跑式通行。
速度從20米/分鐘到300米/分鐘都可兼容,通過U形連廊可以全面實行人車分流,形成人行的高效通勤廊道,也將是2萬增城新居民的活力中樞。
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片區效果圖
同時也是一條區域的生態通廊,設有郊野公園、中央公園、會展綠地三大城市生態區域。在整個設計中有不少讓人驚喜的細節。首先是注重空間細節,多種方式豐富空間。
在整個U型連廊的起點,即郊野公園設計有森林互動景觀,如架空步道、木屋、鳥籠,多處使用連廊,區域大連通,可快速通達,又不需忍受暴曬和雨淋。
不過在此篇報告中,該項目還存在問題以下問題:
(1)高架步行通廊需要與凱達爾施工進度進一步對接,確定接口技術條件;
(2)需儘快明確增城區規劃雲巴線位方案,以避免與A匝道位置衝突,影響通行條件。
(3)B匝道與橫穿站場的規劃地鐵地下通廊設計位置有重合,需協調解決;
(4)鐵路用地紅線範圍內停車場柱網布置需適當調整以避讓C、D匝道的橋墩及基礎布置。
文章來源:增城房產《超3.5億元!新塘高鐵站、大U連廊設計出爐!有軌電車再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