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死於尿毒症。在生命的最後,他喊道:「楊度錯了我!「楊度錯我了!」袁世凱口中的楊度到底是誰?你還幹了什麼?
談起楊度,他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民國人物。1875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的一個封建官府家庭,祖父為總兵。父親在10歲時去世了,他被繼承了大伯父,並跟隨著他的祖父生活。一八九二年,十七歲的楊度考中秀才,接著是舉人。這表明他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會試期間,他結識了梁啓超、袁世凱和徐世昌。因為考不上狀元,楊度便跟隨名儒王闓運繼續學習,和老師關係很好。他一心想考個好名號,對帝王的法術很感興趣。
然而隨著國內形勢的變化,楊度的思想也在變,開始接受新學,曾到梁啓超開辦的時政學堂讀書,與蔡鍔等人是同班同學,經常一起討論國事。戊戌變法時期,他雖然接受了維新思想,反對帝國主義,但骨子裡還保留著封建思想。一九○二年,楊度不顧勸阻,偷偷到日本留學。他的思想在期間變化很大。由於某種原因,很快就回到了中國。
一九○三年,楊度應邀赴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得狀元。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因批評清政府而被開除,並被通緝。他躲開清軍的追捕,逃到了老家。風過後,他再次到日本留學,遇見了梁啓超。他們倆成了長久的朋友。楊度對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持反對態度,主張君主立憲,堅持走救國之路。道異不相干,他與梁啓超因政見不同而分離。碰巧的是,他的主張和袁世凱的主張是一致的,所以兩人越來越接近。袁世凱自以為有才,自以為「帝師」。武昌起義爆發後,楊度徹底站到袁世凱一邊,成為袁世凱的幕僚。
在1912年,楊度被邀請為民國政府工作,但遭到拒絕。由於反對共和革命,與袁世凱共同籌備復闢運動。所以他被全國唾棄,家鄉的人罵為「漢奸」。他主張君主立憲制,袁世凱也相信這一點。但洪憲帝制最終還是失敗了,所以袁世凱臨死前會說「楊度錯我了」。楊度在袁世凱死後,潛入空門修佛,一面反省過去,一面反思未來,逐漸認同民主共和的主張。
一九二二年,他成為民國政府的一員。但是民選政府內部也有腐敗現象,高層之間的爭權使他失望。與我們黨的一些同志接觸,接觸到社會主義,通過孫中山認識李大釗。在李大釗被捕的時候,他曾不顧生命危險想方設法營救。一九二八年,楊度當差,杜月笙為我們黨提供了不少情報。工人和農民的革命運動,使他看到了中國的未來,並決定放棄暗殺。
一九二九年秋,楊度加入我黨,成為一名秘密黨員,與周總理有密切的關係,晚年對我黨有很大貢獻。一九三一年九月,楊度在上海租界去世,葬於萬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