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係,「兩頭婚」利害關係

2020-12-25 寒墨之音

現在社會,除了社會生存的壓力外,更多男女需要面臨的婚姻關係,也是人們需要面臨的婚姻壓力背後的無奈。然而,獨生子女長大後,面臨兩邊老人的壓力,還有孩子的壓力,最主要是如何分配時間陪伴父母,這樣的境地就是考驗人性時候,是孝順,還是遠離,都不是雙方想要的結局。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兩頭婚」逐漸盛行,讓無法抉擇的夫妻,能夠理所應當地享受雙方兩個家的溫暖。

我們說兩頭婚,都是獨生子女結婚後,不管是男方在女方家待的時間長,還是女方在男方家待的煩惱多,都是考驗他們的婚姻是否堅固性。男方在丈母娘家時間長了,有種入贅的感覺,雖然丈人和丈母娘對他非常好,但是他的心理還是有種低賤的感覺,沒有在自己家中有地位。人的心理在作祟,其實,我們想開了,都是生活,在那個家都是一種生活的需要。

女方在男方家,受不了孩子奶奶的嘮叨,還有農村每天那種粗茶淡飯的生活,她有點厭煩,但是既然選擇了他,就應該接受他家的一切。雖然心中再不情願,但是還是堅持下來了。

這就是兩頭婚的生活,不單單兩頭舉行婚禮這麼簡單,需要面臨兩家如何分配時間,去經營好這份婚姻。但是同樣需要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孩子的問題,該隨誰的姓?一個是如何分配孩子在兩個家庭中相處的時間。

孩子其實是最無辜的,但是面臨現實問題,他們也很無奈。所以兩家決定各帶一個孩子,給他們夫妻兩個足夠時間去為事業拼搏,但是問題又來了,孩子的姓跟誰呢?需要生兩個孩子,來滿足兩家的需求。一個跟男方姓,一個跟女方的姓,然後有各家姓氏一樣的帶孩子。有時兩個月時間孩子之間沒有見面和交流,產生的陌生感,尤為強烈,試問他們成長過程還會有感情嗎?

雖然響應了鼓勵生二胎的政策,但是兩個家庭給孩子不同的教育理念,兩個孩子能否在一塊會融洽的生活呢!需要在後期磨合階段,完善孩子之間的親情關係。夫妻之間,同樣面臨兩個孩子在不同環境下長大過程,環境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也不會相同。

「兩頭婚」漸漸流行過程,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但是總體看來,還是利大於弊,這樣的關係,更有利於兩個家庭感情培養,共同面對生活中難題,獨生子女的「兩頭婚」可以給雙方父母更多陪伴,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茁壯成長,這闡釋出了兩頭婚的有意義的一面。

婚姻關係的微妙之處:就是能夠彼此信任和理解!希望「兩頭婚」,雙方多點理解,給予彼此信任,才會愛多一點

相關焦點

  • 兩頭婚為何成為社會需求?利害關係一目了然,個人不建議!
    一、 產生根源1、獨生子女家庭據了解出現這個兩頭婚的現象,跟獨生子女的家庭有很大的關係,很多這樣兩頭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獨生子女比較多。所以就乾脆不要嫁出去,這樣結了婚還在自己家裡,認為就這個人還是自己家的。3、從家族延續角度出發兩頭婚的現象滿足了家庭及家族延續的需求,因為生的孩子在自己家裡面生,自己家裡面養,以後就是自己家的人了。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這樣的結婚方式更公平,也更靈活,既避免了因一方必須進入另一方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不適和衝突,又不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 權責平等是兩頭婚的關鍵詞
    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婚姻新模式「兩頭婚」遭熱議:男不娶女不嫁你能接受嗎?
    「我個人認為,兩頭婚比較妥善地解決了男女雙方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需求。」此外,兩頭婚家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和一方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兩家拼拼』的原因之一是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無暇照顧子女,只能依靠父母。」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省律協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慧麗說。
  • 專訪「兩頭婚」研究者:為什麼興起在江浙,家庭內部如何協商
    趙春蘭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兩頭婚」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兩頭婚」的婚姻形式中,凡事 「好好商量、不斤斤計較」是婚姻和諧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兩頭婚』必然是男女雙方或者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婚姻這種契約關係要保持下去,不可能僅僅是一方的需求表達。」趙春蘭說。
  • 「不嫁不娶,兩頭拼拼」,「兩頭婚」結合模式的興起,是好是壞?
    不過近幾年,在江浙一帶又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著實挺有意思。你不嫁我也不娶,咱兩家來拼個婚吧突然說起這個話題,還得從我家一個親戚說起。我有個不算太遠的表弟,快結了婚了,前一陣跟他聊天,才知道了「兩頭婚」這個說法。
  • 【央廣網評】「兩頭婚」是現代社會與傳統觀念結合的產物
    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家庭形式——「兩頭婚」。男女雙方皆是婚嫁婚娶,沒有彩禮、嫁妝之分,雙方的原生家庭都為新人提供新屋,夫妻婚後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這種新婚姻形式,多見於農村地區,夫妻雙方大多數是出生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的獨生子女。從2016年的「單獨二胎」政策,到現在推行的「全面二胎」,這些獨生子女正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因此,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江浙農村,「兩頭婚」應運而生。  一個社會的婚姻家庭形態一般來說與其社會的生產組織形式相聯繫。這一新的婚姻家庭形式,既不違背國家的政策,又能滿足獨生子女家庭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需求。
  • 中國家庭|「兩頭婚」的實踐形態及其內在影響
    澎湃新聞記者 朱凡 圖近日,因媒體報導,名為「兩頭婚」的婚姻模式呈現在人們視野中,引發當下對此類婚姻模式的關注與討論。無疑,隨著我國家庭結構趨向少子化,以及人們婚姻觀念的變化,傳統婚配模式在現代性的侵襲中逐漸發生變化,產生適於時代的婚姻締結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於是成為越來越多年輕新婚夫妻及其雙方家庭的選擇。
  • 最近流行的「兩頭婚」到底婚姻的進步還是退步?
    不知道身在江浙的你是否注意到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而這為何稱之為「兩頭婚」,其最重要的特點是:1、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2、婚後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名。 隨著「兩頭婚「的逐漸流行,這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幾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問題一:冠姓權
  • 「兩頭婚」惹爭議,婚育自由不該受他人嘲弄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兩頭婚」這一江浙滬地區興起的婚姻形式登上熱搜,被大眾所關注。這種婚姻形式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兩頭婚」不過是家庭權力分配的階段化形態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央廣網評」「兩頭婚」是現代社會與傳統觀念結合的產物
    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家庭形式——「兩頭婚」。男女雙方皆是婚嫁婚娶,沒有彩禮、嫁妝之分,雙方的原生家庭都為新人提供新屋,夫妻婚後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夫妻生育兩個孩子,通常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雙方家庭分別養育;取消外公外婆的稱呼,兩方祖父母都是孫輩的爺爺奶奶。
  • 不妨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兩頭婚」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隨著當地「80後」、「90後」獨生子女長大成人,逐漸步入婚姻殿堂,這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近年來興起一種「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的「兩頭婚」模式。記者採訪發現,「兩頭婚」較好地滿足了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養老及精神慰藉需求,也回應了女方家庭希望傳宗接代的習俗訴求,它是一種傳統婚俗上的補充創新,彰顯出中國文化的持續性和變通性。
  • 別大人舒服了,卻委屈了孩子:「兩頭婚」,真的是四全其美嗎?
    這種新型的婚姻關係,完美地解決了獨生子女延續香火及繼承財產的問題,尤其是解決了富裕地區因沒有孩子繼承家產而產生的「問題」。也讓婚姻和家庭的矛盾減少了很多。01、中國的傳統,養兒防老,含飴弄孫,天倫之樂。
  • 兩頭婚實質是契約婚姻,雙方合作完成繁殖,傳統婚姻已名存實亡
    今天(20日),由《中國婦女報》報導的「兩頭婚」上了熱搜。 報導稱,兩頭婚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不再是傳統的男娶女嫁或者招男入贅,結婚後雙方各住各家。一般他們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雙方父母都統稱爺爺奶奶。
  • 兩頭婚哪裡不好了?
    昨天「兩頭婚」,上了熱搜。什麼叫「兩頭婚」呢?源頭「中國婦女報」是這樣定義的:大概念是: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總共包括兩點:一個是生活方式:小夫妻成家後各住各家。三是去「外」化: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我看了這則熱搜之後還挺高興的。因為除了與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各住各家,兩個孩子分開撫養之外,這不就是我嗎?
  • 悄然興起的「兩頭婚」,婚姻意義何在?難道只為繁衍後代?
    這種婚姻形式,近些年在江浙一帶十分興盛,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庭,而且女方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優越的。在從前都有「上門女婿」一說,但也有一句俗話「招女婿招女婿,最後招了一個懶惰女婿」,婚後的生活固然不能穩定;而且就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講,又有哪家的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去做上門女婿,過那種「人在屋簷下」的生活呢?「兩頭婚」便在這種情況下衍生而來。
  • 戀愛結婚頭髮昏,不如試試「兩頭婚」|婚戀|兩性|育兒|男權|女權|二...
    近年來,一種名為「兩頭婚」 的新型婚姻模式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兩頭婚」 興起於江浙一帶,沒彩禮沒嫁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 浙江一帶興起婚姻新模式:「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