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潛艇無處可躲,中國研發深海千裡眼,戰略意義堪比萬噸大驅

2021-01-10 DS風清

在2019年度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名單上,很多軍工科學研究成果都出現在獲獎名單上,比如中國天眼FAST工程和月宮一號等,此外最耀眼的應該是中船重工的715研究所研發的「海眼」系統了,這一系統獲得中國青年五四集體獎章,雖然大家是第一次聽到這一系統,但「海眼」系統可是中船重工715研究所花費了五年時間,攻克全球六項難題研發出來的,如今已經正式投入使用。

我們使用「天眼」系統來探測神秘的宇宙,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探測未知海洋的「海眼」系統了,據該系統總師馬啟明敘述,「海眼」系統在水下就像是放風箏,通過風箏發射高功率的聲波,只要聲波接觸到物體就會產生回波,然後就能對探測到的物體進行進一步的監測,如果將這一設備運用到監測船上就可以實時的掌握海底動態。我國海軍就會在海底擁有一雙「千裡眼」,也就意味著可以保證我國的海洋領土不被別國所侵犯。

隨著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國海軍已經裝備了戰略級武器和航母戰鬥群,以及戰略核潛艇等,這都是外國海軍重點監控的對象。而在出海航行的時候海軍部隊還需要實時掌握航空信息,保證軍艦在安全的環境下執行任務,此外還需要避免被敵人反監控,所以必須要在海底布上屬於自己的一雙眼睛。

可以說「海眼」系統是順勢而生的,因為在未來戰爭中反潛是必要的工作,同樣使用這款系統之後將會對西方國家的核潛艇造成巨大的威脅,畢竟這種級別的探測系統即使是美軍最先進的核動力潛艇也得露出原形,據悉「海眼」系統最大的探測距離達到了五百公裡,再搭載926型監視船可以說從戰略意義上來說,並不比萬噸大驅055差多少。

在此之前我國曾經研發出了「海底長城」探測系統,主要部署在了南海和東海兩個海域,而「海眼」系統是裝備在了監測船上並且隨同航母一同出發,如果能在054A護衛艦上裝備這一系統,那麼我國海軍航母艦隊的實力將會再次上升一個臺階。據悉研發出「海眼」系統的中船重工715研究所,全體科學研究者的平均年齡僅僅只有三十歲,真可謂是少年強則中國強,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在五年的時間之內就攻克了六項全球性難題,可以說中國的崛起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同時也向廣大一線科研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是多少:俄1200米,美600米,中國是多少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的海軍力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依靠航母以及萬噸大驅等海軍力量,中國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能夠保衛海疆安全,維護自己的海洋利益。在海面上,航母和其它軍艦自然是海軍不可缺少的力量,而在海面之下,核潛艇力量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打擊力量的海基力量,是各個大國的關鍵力量之一。
  • 好消息:055大驅即將加入海軍之際,中國又一艘052D驅逐艦將服役
    如今,我國建造大型艦船的能力已經非常的成熟,比如萬噸大驅、國產航母、核潛艇等武器裝備不斷的與我們見面,讓咱們中國海軍的力量不斷的增強,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在海軍領域投入了心血  在前幾天4月23日海軍建軍70周年的閱艦式上,中國遼寧艦、094A型核潛艇、以及055型大驅、052D飛彈驅逐艦、091型補給艦等軍艦接受了檢閱,在這次檢閱中最具有看點的就是我國的遼寧艦、055型萬噸大驅、094型核潛艇了,雖然當天出現了大霧,但是中國還能按原定計劃、沒有差錯的完成閱艦式的工作。
  • 兵韜志略|俄最新攻擊型核潛艇下水,與美戰略競爭繼續升級
    因此,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海基核力量威懾體系的主要實現形式之一,成為俄羅斯在眾多戰略武器中最青睞的對象,其戰略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超過了航母。目前,俄海軍的核潛艇建設取得了不少發展成就,此次下水的「亞森-M」級攻擊型核潛艇,除了繼承蘇俄潛艇一貫的高航速和超大潛深外,還特別注重隱身降噪技術和多功能用途,成為了俄震懾海洋的重要利器。
  • 中國海軍必須兩條腿走路!大型水面戰艦,水下核潛艇統統安排上!
    2艘航母,2艘兩棲攻擊艦,21艘052D飛彈驅逐艦,31艘054A護衛艦,以及8艘055型萬噸大驅,當然有的入役,有的仍在建造中……有人說現在中國海軍在裝備選擇上,是不是更注重水面大型戰艦,而對水下裝備不甚在意呢?其實非也!
  • 全球五強核潛艇排名美俄佔去大半,中國潛艇榜上有名,未來可期
    而二戰時期核能的發現和運用則讓潛艇有了質的飛躍,核潛艇成為各國爭相研發的戰略武器。 潛艇最大的優勢在於其隱蔽性能,可以悄無聲息地前往世界各大海域而難以被發現。而海面艦艇容易受到的風暴和潮汐風險對於潛艇來說都不存在,其安全性能更高。而大型潛艇內部可以裝備火力強勁的武器,比如飛彈、反潛飛彈、魚雷等,可對陸上、水上和水下三個地方的目標進行打擊。
  • 中國096戰略核潛艇何時服役?巨浪-3飛彈已待命,重鑄海基核盾牌
    在2014年5月,美國媒體發布了一張衛星照片,在照片中的三亞海軍基地中有三艘戰略飛彈核潛艇同時停靠,但是其中一艘與另外兩艘的外觀尺寸並不相同,但明顯比海軍裝備的094型戰略核潛艇大很多,因此外界都認為該型核潛艇極有可能就是096型戰略核潛艇。
  • 法國核潛艇的發展
    M-4彈道飛彈 M-4彈道飛彈是法國第一代攜帶分導式多彈頭和三級固體發動機的潛地飛彈,在技術上有很大的提高和改進,射程增加至6000千米,圓概率偏差縮小至460米內,還採用分導多彈頭,可攜帶6枚1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並且可在更大深度上進行發射。
  • 上午9時整,055萬噸大驅南昌艦正式入列,第四代驅逐艦入戰鬥序列
    1月12日,對我國海軍來說可謂是意義非同尋常的一天,在上午9時整,055萬噸大驅南昌艦(舷號101)正式加入海軍序列,這也標誌著我國海軍第四代驅逐艦已經進入戰鬥序列。作為首艘入列的萬噸大驅,南昌艦在下水之初就備受國人關注,今日正式服役,也引起外媒的稱讚。
  • 美國海軍推進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研發,預計2030年完成建造
    BWX技術公司執行長格韋登表示,美國下一代攻擊核潛艇將會改變其尺寸,可能達到「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尺寸級別,預計在2030年完成建造。新型潛艇作戰有何優勢?美國為何推進下一代作戰潛艇的研發?1研發下一代作戰潛艇潛艇在海軍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其擔負了常規作戰和必要時實施核反擊的兩重任務。而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是維持戰鬥力的必要手段,作為世界最強大的海軍,美國海軍對於新一代作戰潛艇的研發非常重視,並不惜為此投入大量研發資金。
  • 055型萬噸大驅:西方定性為巡洋艦,全球最強驅逐艦是他國的讚譽
    >以至於052D的體量,在這些子系統面前,出現了一種「小船扛巨炮」的非理想狀態,64單元的艦載垂直發射裝置,反艦飛彈至少佔據了8個發射坑位,嚴重限制了作戰效能的提高,從052型的4800噸,到052B型的5800噸;再到052C型的6000噸,052D型6500噸,052系列驅逐艦的艦體潛力已經被挖掘差不多了,改造冗餘度已經殆盡,因此,055型萬噸大驅的橫空出世就成為必然
  • 萬噸大驅055或裝配電磁炮,外國人稱:將可以顛覆未來海戰規則
    055型驅逐艦近兩年,隨著我國新型萬噸大驅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的下水、入列,主張在055型驅逐艦上裝配電磁炮的呼聲頗高。第一,靠它推動的彈丸速度大。它通過電力產生強大的電磁場,再將這一電磁場轉化為推動力,推動彈丸高速出膛。射速可達120發/分,這個速度是當前海軍艦炮射速的3倍以上,射程可達160公裡以上。第二,發射成本低。常規火炮產生每兆焦耳能量的成本為10美元,而電磁軌道炮成本僅為0.1美元;發射一枚飛彈的成本高達50~150萬美元,而發射一枚電磁炮彈成本僅約2.5萬美元。第三,理論上可攔截超音速飛彈。
  • 美海軍下一代核潛艇方案,未來的水下巨獸,力圖擴大對中國的優勢
    美海軍艦艇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海軍力量。然而美國海軍並不滿足於當下,此前就曾制定過355艘的艦艇計劃,目前也正在計劃研發更新一代的攻擊型核潛艇,增強水下核力量。其中「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可以說得上是美海軍甚至是全世界性能最強的攻擊型核潛艇。不過,隨著中國等一些國家的艦艇技術尤其是核潛艇研發生產建造水平的快速進步,美海軍深切感受到了其水下核力量的優勢正在逐漸減弱。前段時間,美國海軍消息新聞網就發布了有關美國海軍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消息。
  • 美國核潛艇的發展
    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長116.3米,寬10.1米,吃水8.8米,最大排水量6880噸,極限潛深達213米,自持力60天,艇員編制132人;採用1座S5W型壓水反應堆,單軸單槳,5葉螺旋槳,最大航速24節。 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艏魚雷艙有6具533毫米水壓式魚雷發射管,有12枚備用魚雷,因此總共可裝載18枚魚雷。
  • 500架隱身戰機8艘航母20艘戰略核潛艇,中國軍力大邁進
    近日,美國環球軍事期刊雜誌就刊載了一篇署名軍事評論文章,撰寫該文章的該雜誌特約美國海軍退役軍事專家約翰.桑德維克斯認為,在未來15年以後,到2035年時,那時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會擁有不低於「500架隱身戰機、8艘航母、20艘戰略核潛艇」的龐大軍事力量,在其他各類型技術裝備的建設上也將一樣取得巨大的長足式發展。簡而言之,屆時的中國軍力將會呈總體上向前踏步邁進。
  • 全球獨一無二核戰艦夭折,火力強於055大驅,美專家一語擊中要害
    這兩款戰艦一直視為俄羅斯未來作戰的核心部分,不過由於近段時間爆發的疫情危機,導致國際原油暴跌,而俄羅斯的支柱產業的收入也是大大減少,更是沒有多餘的錢用來研發新一代的作戰艦艇。只能優先保障核潛艇的研發和訂單工作。不過,對於項目的停止研發,也讓更多的人質疑俄羅斯的造船廠是否有能力承擔這種大型的水面艦艇的建設。因為此前維修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頻繁遭到各種事故,導致服役日期一脫再脫。
  • 中國核潛艇研發:從西方玩具店買模型起步
    從此,海軍潛艇部隊進入了擁有核潛艇的新階段,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1981年4月,中國第一艘戰略飛彈核潛艇下水;1983年8月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中國核潛艇研製速度令世人矚目。  —不用詫異,這就是中國人的錚錚骨氣。面對當年蘇聯向中國提出建立「聯合艦隊」意圖控制中國海軍的狼子野心,毛澤東冷冷地回答赫魯雪夫:核潛艇研製,我們自己試!
  • 朝鮮:核潛艇研發已完成!美日韓再想有大動作,要掂量掂量了
    朝鮮面臨的國防壓力一直都相當之大。自從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朝鮮就失去了經互會的支持,從此之後經濟發展就陷入了停滯時期。在此之後,朝鮮幾乎沒有足夠的錢去發展任何新型武器,直到現在朝鮮軍隊的主力裝備技術水平說是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還不為過。
  • 美軍新一代戰略核潛艇開工,中國海軍該如何追趕
    按照彈道飛彈核潛艇一般只能服役30到35年的全壽命期限,這些美國海軍的「老將」們某種意義上已經接近其壽命末期,到了必須予以更換的時候了。「俄亥俄」級核潛艇其艇體結構設計、反應堆與輪機性能、整體靜音性能、配備的潛射戰略飛彈等關鍵分系統性能依然遠遠超過中國海軍的同類裝備。
  • 蛟龍號曾潛7000米,為何核潛艇只潛幾百米?美國:連人帶艇都沒了
    說到潛艇大家肯定能想到藏在深海大洋各處的戰略級的「盤龍隱蛟」會在戰爭來臨時悄無聲息來到敵方近海給予致命一擊的場景。核潛艇作為戰略級武器的載體常年在深海裡「藏身」,每次補給完畢能在深海裡執行任務長達2-3個月。
  • 都已經有055萬噸大驅了,為何我國還沒有造大噸位的巡洋艦?
    而中國在2020年初交付給海軍的055萬噸大驅, 排水量也和一艘輕型巡洋艦相當, 於是便有人指出, 我國為何不專門研製大噸位的巡洋艦呢? 目前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海軍都還裝備有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而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的俄羅斯海軍也還裝備有基洛夫級巡洋艦, 後者排水噸位已經超過了2.5萬噸, 幾乎快趕上一艘航母了, 其寬敞的艦上空間, 使得該艦總共能搭載400多枚飛彈, 火力十分驚人。 美俄兩國都沒有放棄巡洋艦, 中國為何卻對此毫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