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戰爭中大將親自衝鋒陷陣,在戰場上戰死的多不多?

2020-12-22 起航剪輯

冷兵器時代,衝鋒陷陣的大將其實死的不多!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一員大將虎將又怎能麼樣?還不照樣是凡胎俗體,照樣是會被刀箭所傷,又不是刀槍不入的神仙!

下面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1. 項羽

垓下之戰敗後,項羽率部八百餘人突圍,漢將灌嬰帶五千騎兵緊追不捨。

項羽到達東城的時候,只剩二十八騎。

項羽自度不得脫身,跟部將說:「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語畢,將二十八騎分為四隊四向。此時數千漢軍已重重包圍上來。項羽跟部將說:「吾為公取彼一將。」大吼著從山上殺下,漢軍望風披靡,如入無人之境,項羽當場斬殺漢軍一將。

漢軍再包圍上來。項羽衝上前,再斬殺漢一都尉,又殺數十百人,再聚集部隊,只損失了兩名騎兵。項羽問部將:「何如?」部將皆拜服嘆曰:「如大王言。」

但漢軍越來越多,項羽走投無路,自殺而死。

2. 种師道

宋朝名將种師中出師去解太原之圍。但途中遭金軍襲擊,五戰三勝,但因友軍未能趕來會合,再加上宋軍糧絕,逃亡不斷,以致陷入金軍重圍,种師中身被四創,力戰而亡。

3.趙括

趙括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被秦軍包圍。期間他曾組織多次突圍,但均不成功。在被圍46天後,趙軍糧盡,為了不餓死,趙括下令再次突圍,結果在突圍時被秦軍伏弩射殺,

4. 冉閔

352年,慕容恪帶領的前燕軍在廉臺(今河北石家莊東部無極縣東北)進攻冉閔。

冉閔十戰十勝。後來中計陷入鮮卑騎兵重圍,冉閔突圍東走二十餘裡,但不料坐騎朱龍突然死亡。冉閔只好步行,結果被趕上的前燕兵生擒。後被處死。

5. 哥舒翰

安史之亂時,哥舒翰鎮守潼關,見叛軍強悍,想才去防守戰術,但被唐玄宗強令出擊。哥舒翰被迫出擊,結果被戰敗被俘,後來被殺。

從以上幾個大將的事例可以看出,這些人要麼當場被殺,要麼被俘後被殺(其實當場也會被殺,僅僅是因為他們十大將,敵軍要捉活的回去請賞),所以說「戰爭中大將親自衝鋒陷陣,為何在戰場上戰死的不多?」怎麼可能?

當然,題主如果說「戰爭中大將親自衝鋒陷陣,為何在戰場上戰死的不多?」如果這個不多,指的是比例的話,那倒是。因為將軍死亡部隊就失去了靈魂。

因為既然是大將,他的周圍必然會有親兵層層保護,敵人一般不容易一上來就是殺了大將,只有先突破親兵的保護,才能殺死大將。

但大將一看親兵擋不住了,自然拍馬溜之大吉,被殺的比率就小很多了。

我們就拿明末來舉例說明。

明朝末年,邊關大將剋扣軍餉,導致大軍糧餉欠缺,軍械不修,戰鬥力極差,因此多打敗仗。

但大將卻把貪汙來的軍餉拿出一部分來分給少數親兵,這部分親兵在當時叫「家丁」或者「義子」。

這些家丁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平日裡待遇優厚,對主人忠心耿耿。上了戰場,他們的馬匹、武器裝備都是最好的。

如果戰場形勢好,就趁勢衝殺;如果形勢不妙,就掩護主人撤退,在後面抵擋追兵。

所以,即使大將親自率軍衝鋒,死亡率也是很低的。

下面一個故事,可以說明當時明朝邊將家丁的戰鬥力。

明朝天啟年間,吳三桂的父親吳襄領兵外出巡邏,結果被清兵圍困。

年僅十五歲的吳三桂曾率領二十餘名家丁從八旗大軍中將父親吳襄救出,贏得了「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

由此可見這二十名家丁強悍的戰鬥力和耿耿忠心。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就像一個普通業務員和一位業務經理同時出去跑客戶一樣,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經理成績更好、遭受的挫折更少。為啥呢?因為二者的能力、配置以及對資源的調配權限天差地別,自然會帶來不同的回報。

古人打仗也是這樣,那時確實很有很多身先士卒、親自衝鋒陷陣的武將,但他們個人作戰技術更強、裝備更好、人員配置更優,並且還擁有不同程度的主導權,自然戰損率低得多。

感謝大家評論指正。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冷兵器時代,戰爭中大將親自衝鋒陷陣,為何在戰場上戰死的不多?
    冷兵器時代,戰爭中大將親自衝鋒陷陣的概率其實並不大,像項羽、霍去病、李世民這種的畢竟少數。而且也絕非每次都衝在一線。畢竟作為一支軍隊的指揮核心,更需要的是他們的謀而非單純的勇。一般需要親自帶頭衝鋒的都是敢死先鋒,比如常遇春這類角色,而作為主帥的徐達是不可能衝在第一線的。並且一般主帥都是坐鎮中軍,身邊的護衛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所以如《大秦帝國·裂變》開局中,魏國丞相公叔痤被俘時,一個小將道:「主帥有失,護衛皆死。」這才是真理。
  • 越南戰爭,美越兩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越南戰爭是在二戰以後,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前後持續二十年時間,一代美國青年和越南青年都填在了越南戰場這個泥潭中去。美國用盡了除核彈以外的一切現代化武器,但是仍然不敵越南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最終只能慘澹收場,被迫退出越南。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受到影視劇和評書的影響,我們現代人總是會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形成錯誤的印象。比如身披重甲的士兵十分不堪一擊,他們的甲冑似乎就像擺設一般,隨隨便便被砍一刀就死了。
  • 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之王——士兵手中無所不能的長槍長矛
    在冷兵器時代,在殘酷的戰場上,在五花八門的各色兵器當中,有一個絕對可以笑傲群雄的冷兵器王者,它產生於遠古人類狩獵使用的粗糙工具,在形制和使用方法上都有傳承,同樣傳承的還有粗野而強大的殺傷力,槍矛是陪伴人類最久的武器,人們手執槍矛,面對兇殘的野獸,在血腥殘酷的戰場上廝殺,槍也不辜負人們的期望,打敗諸般兵器,成為器中之王,堅定地陪伴在人民身邊
  • 冷兵器時代的王者,現代戰場上的「奇兵」,二戰蘇聯的騎兵部隊
    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帝王悍將都是依靠它來奪取天下,無論是橫掃匈奴的大漢騎兵,踏平滿蒙朝鮮的遼東鐵騎,還是徵戰歐亞大陸的蒙古戰騎,亞歷山大的馬其頓重騎兵,騎兵一直都是冷兵器時代最為重要的戰力之一。不過隨著火槍、戰車的大規模使用,騎兵似乎在「熱」兵器時代已無位置,曾經引以為傲的機動能力在坦克、裝甲車面前顯得十分「遲緩」,大兵團的衝殺在重機槍面前也變得不堪一擊。
  • 古今戰爭中,為啥少有士兵在戰場上裝死?老兵:蠢蛋才會這麼幹
    戰場歷來都是非常危險的地方,刀槍無眼,一個將軍的陣亡率也比小兵低不了多少,在戰場上犧牲再正常不過。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很多本來上戰場前以為已經拋開生死的人,在進入戰場後卻比誰都怕死,只要活下去什麼都不顧,所以歷來都有很多逃兵。
  • 黑人身體素質看起來那麼強,在冷兵器時代,能以一當十嗎?
    在世界級別的運動項目中,黑人壟斷了田徑項目(目前只有中國的劉翔曾打斷過這一壟斷),在籃球、足球等運動上也有著出色的表現。那麼運動能力這麼出色的黑人,在冷兵器時代戰鬥力如何呢?能不能達到以一當十的地步呢?
  •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古代中國3大兇殘兵器!
    冷兵器,盛行在火器流行之前,在過去幾千年的大多數時間裡,它一直是戰場的主流兵器。「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描述的就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冷兵器大致可以分為長兵和短兵,很好理解,長兵的意思就是長度更長的兵器,短兵則相反。
  • 在冷兵器戰場,虎將孤身一人,殺死幾十個精兵是不是小菜一碟?
    在冷兵器戰場上,當獲得絕對的武力壓制,往往殺人只在頃刻間。孤身一人,左擊右衝,殺死十幾員精兵完全不在話下,甚至以一當百,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長期受文學作品以及影視劇的影響,以為作戰雙方你來我往,會消耗大量體力。
  • 女人上戰場到底有多猛?天然的優勢,讓女兵迅速成長為戰場殺星
    一直以來,上戰場殺敵都是男人該幹的事,甚至在古代中國,女性被限制進入軍營,並認為這是一種不祥的舉動。到了近代,女性能以醫務兵和勤務兵的角色走入戰場,與敵人正面廝殺還是男人的事。直到二戰爆發後,才真正出現了同男兵一樣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女兵。事實上,迄今為止,也只有蘇聯在緊急情況下,啟用女兵組建了大規模作戰部隊,在其他國家,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 就像刺刀永遠不會背叛你,冷兵器在現代戰爭中究竟有什麼價值?
    1854年克裡米亞戰爭中,大量裝備米涅步槍的英軍戰場死傷僅不到5000人,而仍舊採用老式滑膛槍的法軍付出了陣亡3萬人的代價 時至今日,世界已經完全進入了現代戰爭,熱兵器才是王道是這個時代不容置疑的真理,科學技術果然是第一生產力,在不斷的研究下催生出一大批前人難以想像的武器,生化兵器、分子級武器、核武器等等,這些武器的威力自然不用多說
  • 歷史上有不怕死的皇帝經常親自帶兵上戰場打仗的嗎?
    劉邦,從挎上戰馬上戰場就一直打到死,算是個經常上戰場打仗的人了。劉邦從沛縣正式帶著兄弟們開始打天下,就是個好鬥的統帥。他的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反秦時期,楚漢時期,平叛時期。章邯大破項梁於定陶,項梁戰死。劉項還軍東歸,項羽軍駐彭城西、呂臣軍駐彭城東,而沛公軍駐碭郡。章邯經過一連串勝利,認為楚國已不足慮,於是北上進攻趙國。趙軍退守巨鹿,章邯率軍圍趙王歇與趙相張耳於巨鹿。趙王與張耳困於巨鹿。向楚國求救,楚懷王答應救趙。03,北路楚軍以宋義為主將,西路軍以劉邦為主將。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 海賊王:神之島戰死的四個人,兩人與白鬍子齊名,一位海軍大將!
    神之島的這場戰鬥波及的人太多而且範圍太大很多戰死的普通中將都數不勝數,而後統計工作更是非常的困難, 所以這場戰役只能找到一些出名的大人物戰鬥狀況,首先海軍方面在神之島就隕落了一位大將,眾所周知海軍一直都是三加一的鐵板陣容,三位大將一位元帥幾百年來依舊如此,從赤犬升職青雉出走就能看出來世界政府不想打破這個平衡
  • 當《戰意》遇上《騎砍》,戰爭遊戲又該何去何從?
    200萬人戰死,永遠無法有感同身受的共鳴,而這才不過是70多年前發生的事。對於我們這一代從未親身經歷過戰爭的玩家來說,遊戲中戰爭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又該如何取捨?在《真三國無雙》中,玩家可以操縱著近乎無敵的武將,看著戰場上伴隨著一聲聲「閣下真乃三國無雙」而成排倒下的士兵,我們還可以輕聲調笑一句「割草無雙」。
  • 海賊王:頂上戰爭中白鬍子與艾斯戰死,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頂上戰爭的爆發是海軍本部要公開處決艾斯,艾斯是海賊王羅傑的血脈,因此,海軍要對羅傑的血脈斬草除根,不惜與白鬍子海賊團爆發全面戰爭。海軍本部出動了包括三大將,七武海,十萬海軍精英,對戰四皇白鬍子海賊團。這場戰爭非常激烈,經過雙方生死相搏,白鬍子與艾斯戰死,海軍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
  • 唐朝大將被射成刺蝟,卻生龍活虎地贏下戰爭
    許多朋友為歷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津津樂道,也將那些衝鋒陷陣的武將和運籌帷幄的指揮官說得神乎其神。其實,戰爭從來就不是光靠人多就能取勝的遊戲,它有嚴密的規則,除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因素外,兵員素質上的優劣遠大於人數上的多寡。
  • 【遊俠導讀】騰訊最新大型冷兵器戰爭網遊《刀鋒鐵騎》正在不限號...
    騰訊旗下北極光工作室最新大型冷兵器戰爭網遊《刀鋒鐵騎》最新不限號測試已於8月18日開啟,並且放號依然在持續中,是不是已經有許多小夥伴投身《刀鋒鐵騎》的冷兵器戰場中了呢?  為了方便各位玩家在遊戲中獲得更好的戰績,遊俠網特地準備了一系列非常給力的禮包,助大家馳騁沙場!
  • 我從沒想到冷兵器戰爭遊戲還能有這麼多「彎彎繞」
    但事實上,《騎馬與砍殺》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在當年它開創了冷兵器戰爭遊戲的新天地。 如果單純從畫面上看,《騎馬與砍殺》初代作品確實對得起「慘不忍睹」這幾個字,建模簡陋,NPC表情木訥,眼神空洞,妹子也都是「貌若天仙」。沒有奇幻元素、沒有迎合大眾的審美設計,只有中世紀的真實再現,即便是在當時看來,也和精美二字相去甚遠。
  • 二戰時期死在中國戰場上的6名日本大將,實在是罪有應得!
    後來日本的軍國主義勢力越來越強大,並主導了日本的走向,最終與德國和義大利一起走向了瘋狂的瓜分世界的道路,而在日本對外擴張侵略的道路上,受傷最嚴重的就是中國了。整個二戰時期,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 大道至簡,亞歐古戰場冷兵器之至尊,究竟為何也?
    在人類社會建立的行進道路中(戰爭)人類在古戰場上使用最多的冷兵器是什麼?是刀?是戟?還是戈?非也!預知為何物?請看下文分解。世界上的大規模冷兵器戰爭很多都發生在歐洲和亞洲,千年前其他一些大洲裡的土著人民都還是以部落形勢存在,像非洲南部土著打的戰爭幾乎都是侵入戰,掠奪物品就走,類似山賊,這些土著毫無戰術可言沒有很多的學習價值,不多做評論。但不論是歐洲亞洲,還是非洲,在熱武器出現之前戰場上使用最多最廣的兵器都是矛。因為它的結構精簡,可靠,不論在什麼時候,戰場上的東西都是實用可靠最重要。矛是人類最早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