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多的通俗小說,這些小說之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歷史人物,而這些歷史人物卻往往與歷史上的形象完全對不上,甚至還剛好相反,在中國古典小說《薛仁貴徵東》之中也有這麼一個人。
《薛仁貴徵東》是描寫大唐名將薛仁貴從貧窮到發家故事的,薛仁貴在書中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從軍謀取富貴,但卻屢屢被前往招募士兵的張士貴所拒絕,原因更是荒唐,只因為覺得薛仁貴名字中也有個「貴」字,犯了他的名諱,最後靠著程咬金的令牌才勉強進入了軍中。
這個張士貴在書中可謂是徹頭徹尾的小人,他本名張環,字士貴,在書裡擔任徵討遼東的先鋒官,薛仁貴在他手下沒有得到重用,反而被安排做了一個小小的火頭軍。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薛仁貴所率領的火頭軍人才輩出,屢次幫助唐軍擊破敵軍,張士貴不但對薛仁貴沒有任何獎賞,反而把薛仁貴的功勞據為己有。
後來張士貴得知了唐太宗到處尋找應夢賢臣的事情,也知道這個應夢賢臣就是薛仁貴,但他卻因為妒忌始終不肯說出來,還將薛仁貴立下的功勞全部算在了女婿何宗憲身上。為了怕薛仁貴起疑,他乾脆編了一首詩:「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孩童千兩價,生心必定做金龍。」然後告訴薛仁貴說皇帝要把他找出來殺掉,自然嚇得薛仁貴也不敢站出來認帳了。
鳳凰山一戰中,駙馬薛萬徹冒死突圍求援,路上被火頭軍所救,意外知道了事件的真相。到了這時,張士貴依然不知悔改,反而與兒子張志龍合謀將薛萬徹殺死,對外則宣稱是在突圍時陣亡。因為害怕被人知道真相,張士貴不斷派薛仁貴攻打險地,企圖置薛仁貴於死地,但薛仁貴卻屢屢化險為夷,每次都沒有死,後來他將薛仁貴等火頭軍十人全部騙到山谷中困住,企圖讓幾人自生自滅,卻不料薛仁貴竟然出來救了唐太宗,事情自此真相大白。
唐太宗得知真相後也沒有立刻處罰張士貴,只是讓他帶著兒子女婿去攻打摩天嶺。卻不料張士貴一看摩天嶺地勢險要,根本不敢上前攻打,乾脆帶著部下坐船逃回了中原,企圖趁著中原空虛的機會自立為王,結果被薛仁貴騎著賽風駒追上,陰謀自此告破。東徵過來後,唐太宗就斬殺張士貴父子女婿五人,只留下小兒子張志豹一命。
到了《薛剛反唐》時,張志豹的兒子張宗昌、張易之又跳出來做了武則天的男寵,不斷針對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一家,並最終害的薛家被滿門抄斬,最終在薛剛的率領下,眾英雄斬殺了張家兄弟,重新立唐中宗做了天子,張士貴一家可謂是書中徹頭徹尾的反派,在《隋唐英雄》系列電視劇播放後,其反面形象更是廣為人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歷史上的張士貴並不是什麼奸臣,而是初唐一員名將。
張士貴在歷史上並不是字士貴,而是本名就叫張士貴,字武安,從小就武力過人,在隋末天下大亂時,他也聚集部眾為盜,四處抄略城邑,因為他原名張忽峍,所以被人稱之為「忽峍賊」。到義寧二年(618年),李建成兄弟率軍東徵王世充,張士貴就趁機歸降了唐朝,從此成為了大唐一員良將。在其後的歲月裡,張士貴跟隨李世民一起參與了攻滅薛舉父子、擊破劉武周、東徵王世充竇建德、平定劉黑闥叛亂等一系列戰鬥,為大唐帝國的統一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
貞觀七年(633年),張士貴再次作為龔州道行軍總管,率領軍隊參加了擊破西南反叛獠人的戰鬥。在這次戰鬥中,張士貴親冒矢石,奮身先登,讓唐太宗聽到後讚嘆不已,認為他是難得一見為國家大事奮不顧身之人,足可以與古時候的名將們相提並論。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親自率領大軍東徵雄踞東北的高句麗,這也就是《薛仁貴徵東》故事的時代背景。這時候已經年邁的張士貴也參加了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和小說中比較一致的是,薛仁貴也確實在這時候因為貧困而投入的軍中,也正好是在張士貴麾下。不過與小說中不一樣的是,張士貴並沒有妒賢嫉能。
在唐軍剛剛到達遼東後不久,就遇到了一次突發的遭遇戰,郎將劉君邛遇到了高句麗大軍的突襲,被重重圍困在陣中,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了。張士貴接到消息後,立刻就派人前往救援,而他派去的人就是此時還寂寂無名的薛仁貴。薛仁貴也沒有辜負張士貴的期望,他單騎就殺入了高句麗重圍之中,將劉君邛一行人救出,還順手斬了高句麗一個以勇猛著稱的將領,嚇得敵軍全部都跪地投降。
這次事件之後,張士貴也並沒有像小說描寫一樣打壓薛仁貴,反而是厚加賞賜,並在軍中大力宣傳,等到達安市城時,薛仁貴已經是唐軍之中一位頗有名氣的將領了。在影響薛仁貴一生的安市城之戰中,張士貴所部作為唐軍先鋒,率先與高句麗接觸,在薛仁貴的亮眼表現下,是張士貴等人的奮力出擊,最終大敗高句麗大軍十五萬人。
不過略微遺憾的是,唐太宗這次東徵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未能如小說中一下砍下淵蓋蘇文的頭顱,最終止步於安市城下。在大軍撤退時,唐太宗又專門安排張士貴率軍斷後,以阻擋前來追擊的高句麗軍隊,最終張士貴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令人遺憾的是,張士貴再也沒有等到第二次討伐高句麗的機會。顯慶二年(658年),張士貴還沒有看到唐軍再次東徵就因病去世了,被追贈為荊州都督,並陪葬於昭陵。張士貴想不到的是,在後世的小說中陰差陽錯下唐太宗竟然一舉蕩平了高句麗,張士貴自己卻在小說中成了反派人物形象。
作者: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