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最後1次垂死掙扎的進攻:1945年3月6日巴拉頓湖戰役爆發

2020-12-18 薩沙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二戰德軍最後1次垂死掙扎的進攻:1945年3月6日德國軍隊向匈牙利巴拉頓湖地區的蘇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巴拉頓湖戰役爆發。

巴拉頓湖戰役,是二戰德軍最後一次進攻。

德軍在阿登戰役的慘敗,除了實力不足以外,還在於嚴重缺乏油料。

在戰役後期,德軍被迫丟棄了失去燃料的大量坦克裝甲車,徒步撤退。

而此時羅馬尼亞早已經完了,普羅耶什蒂油田被蘇軍佔領。其實,該油田已經被盟軍轟炸機反覆轟炸,產量能力只剩下20%。

到了1945年3月,希特勒非常希望保住匈牙利 巴拉頓湖南面的瑙吉考尼饒油田。

這是德國唯一的石油產地了,一旦丟掉也就得不到一滴石油。

實際上,該油田被盟軍反覆轟炸,也幾乎停產。

自然,在1945年3月,德軍想要保住匈牙利的油田根本就不可能:盟軍攻勢實在太猛烈了。

1945年1月上旬,在蘇德戰爭戰場上,蘇軍(包括約34萬人的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的軍隊和法國空軍團)總兵力670萬人,擁有107,300門大炮和迫擊炮、12,1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4,700架飛機。與此相比,德軍擁有370萬人(其中包括21萬名匈牙利部隊)、56,200門大炮和迫擊炮、8,1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4,100架飛機。

蘇軍兵力、火炮有接近2倍的優勢,飛機有3倍優勢,坦克也要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此時德軍還被西線盟軍約500萬軍隊夾擊,幾乎無力招架,也不可能在東線增兵。

現有的德軍,被蘇軍打掉一個就少一個。

實際上,在諾曼第盟軍登陸以後,德國就必敗無疑。當時希特勒如果理智一些,就應該果斷向英美談判要求投降。

這樣,最低程度德國本土不會讓蘇聯佔領。

只是,希特勒說過一句名言:投降這種事情,經歷過一次就足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投降時,希特勒在戰壕裡抱頭痛哭)。如果有人認為我會投降,就是大錯特錯了。相比忍受再次投降的屈辱,我寧可選擇吞槍自盡。

所以,德軍是不會投降的,只有被打到崩潰無法作戰為止。

然而,保衛油田的命令下達以後,德軍將軍們卻認為:一味防守是必死無疑,還不如出奇兵反攻,說不定能夠勝利。

這一線的德軍,是阿登反擊戰退下來的殘兵敗將,都歸屬南方集團軍群。

這支15萬人的軍隊中,編制還算完整的就是澤普·迪特裡希上將指揮的 德國武裝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

該集團軍下轄2個軍4個師,即黨衛軍第1裝甲軍所屬的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和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師、黨衛軍第2裝甲師所屬黨衛軍第2「帝國」師和黨衛軍第9「豁亨斯陶芬」師。

德軍有6個武裝黨衛軍師(全國一共只有7個),還有4個裝甲師,佔所有德國可以作戰的裝甲師數量25%(坦克和強擊火炮共877輛)。

如果說德軍還有哪支部隊可以在1945年3月進攻,就是這支部隊了。

不過,由於常年的作戰,此刻所謂的武裝黨衛軍師,早已不是什麼精銳了。

一個德軍坦克軍官回憶:老坦克兵不是死了,就是殘疾或者受傷。現在給我補充的坦克兵,都是一群乳臭未乾的孩子。他們看起來像是一群中學生,甚至不會抽菸,很多人從沒喝過烈酒。我甚至敢說,他們99%都是處男。面對這群孩子,我的神情總是非常沮喪。他們私下說我「總是帶著參加葬禮的表情」。但我實在沒辦法高興,我不願意看到這群孩子們去同蘇軍戰鬥,這等同於送死。

另外,就是裝備的各種問題。

由於補給極度匱乏,坦克連基本的維修零件也無法搞到。

「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的第501重型裝甲營擁有36輛虎王重型坦克,有6輛被拆卸,將零件用於其他坦克的維修。

可惜,他們面對的是強大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部隊,共有高達47萬兵力,是德軍的3倍以上。

從一般軍事角度來看,15萬德軍去進攻47萬蘇軍,簡直就是花樣作死。

雙方調換一個位置,15萬德軍就地防禦,也未必能夠守得住,怎麼可能在進攻中獲勝?

更誇張的是,負責指揮的澤普·迪特裡希上將的目的,還不僅僅是保衛油田。

他試圖擊潰蘇軍第27集團軍和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一舉收復布達佩斯。

這個匈牙利的首都,苦戰50天後,在1個月前被蘇軍佔領。

更誇張的是,迪特裡希上將甚至計劃將第6裝甲集團軍一部抽調出來,向南進攻,同德國E集團軍群回合。然後,兩支軍隊合圍蘇軍第26集團軍和第57集團軍,將它們殲滅。

這樣一來,損失慘重的蘇軍必然停止進攻,甚至向後撤退以穩住陣腳。

這種計劃在今天看來,形同痴人說夢,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德國軍人以理智而著稱,此刻竟然異想天開的制定這種計劃,本身就是怪事。

其實,澤普·迪特裡希上將何嘗不知道計劃是妄想,只是不願意束手就擒而已。

沒想到,此時的蘇軍仍然沒有輕敵,而是謹慎應對。

通過間諜得到了德軍可能進攻的情報後,蘇軍並沒有因為自己有3倍兵力,而直接對攻。

他們決定以防禦為主,首先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所以,他們迅速建立起多道梯次反坦克防禦線,調用65%的火炮沿著巴拉頓湖地區正面長達83公裡的戰線,布設了66個反坦克埋伏點,防禦縱深達到25-30公裡。

2月18日到3月3日,蘇軍步兵第233師在正面5公裡的地域上挖掘了戰壕27公裡,火炮和迫擊炮陣地130個,埋設了反坦克地雷4249個,反步兵地雷5058個。

雖然防線上並沒有直接部署坦克,但平均每公裡上就有至少17門反坦克炮形成23個伏擊圈。

更可怕的是,匈牙利這裡的交通非常差,德軍進攻只能依靠幾條公路,都是沼澤和泥濘地帶。

所以,在3月6日進攻開始,先鋒武裝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就在沼澤裡面打滾。

這種攻擊戰,註定不可能勝利。

即便德軍冒著必死的決心,連續猛攻了1周,直到3月14日,進攻的進展都不大。

雙方參戰兵力超過8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2500餘門、坦克和強擊火炮約1300輛、飛機1800餘架。

德軍在進攻第一天以慘重傷亡的代價,在主要突擊方向前進不到4公裡。

此時德軍雖然兵員素質今非昔比,還是很拼命的。

一些德軍士兵衝入蘇軍陣地,用衝鋒鎗、手榴彈進行慘烈的近戰,甚至拼起了槍託和刺刀。

曾有德軍坦克被火炮擊中起火後,仍然碾壓掉1門蘇軍反坦克炮的。

此時的德軍毫無預備隊,戰損無法補充,越打越少,彈藥也消耗大半。

到3月15日,德軍損失了4萬餘人、約500輛坦克,300門火炮和迫擊炮,元氣大傷。

此次德軍引以為自豪的裝甲突擊部隊,遭到蘇軍的猛烈阻擊:在巴拉頓湖戰役中,蘇軍對於德軍裝甲部隊的防禦,已經得心應手。他們使用包括高射炮兵在內的全部炮兵和航空兵同坦克作鬥爭,形成可怕的反坦克防禦圈。個別方向的火炮密度每公裡正面已超過160—170門。戰鬥航空兵在10天內出動5277架次,其中50%形是強擊機。蘇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通常用於在敵坦克可能衝擊的方向設伏。在這種全方位防禦下,德軍損失了500多輛坦克,進攻的裝甲部隊損失大半。

到了3月16日,蘇軍發現德軍攻勢已經很虛弱,乾脆主動發起攻勢。

筋疲力盡的德軍招架不住,紛紛向後退卻,24小時內就退回進攻出發點。

蘇軍繼續猛攻1周,到3月22日,德軍損失很大,被迫從匈牙利全線撤退,進入奧地利。實際上,早在布達佩斯戰役結束的時候,德國最後一個盟友匈牙利,就已經宣布投降了。

由此,巴拉頓湖戰役完全失敗。

到了4月4日,蘇軍蘇軍第4近衛坦克軍、第6近衛坦克軍、第9近衛軍及第46軍,已經合圍了退到維也納地區的澤普·迪特裡希的武裝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

德軍沒有保住匈牙利的油田,連奧地利也要丟掉了。

站在今天的角度,巴拉頓湖戰役是一場瘋狂的胡來,類似於一個人明知道要死時的掙扎。

不過,就要覆滅的德軍,仍然表現了一定的戰術素養。

此戰德軍損失1萬4000多人,而蘇軍損失3萬2000多人,蘇軍的損失還是要大得多。

巴拉頓湖戰役,也是德軍在二戰最後一次進攻。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以卵擊石。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巴拉頓湖戰役,蘇德戰爭最後的豪賭,希特勒急於求成損4萬德軍
    從1945年2月開始德軍就開始向巴拉頓湖集結了大量的兵力,將最先進的坦克軍團派到了這裡,可見德國對此次作戰的重視程度,而蘇聯方面也是派出了空軍集團,德軍集結的兵力達到了驚人的43萬人,坦克和裝甲車分別有九百輛,戰機有850架,從整體的作戰兵力和裝備來看,德軍是高於蘇軍的。
  • 二戰最漂亮的進攻戰役!為了不毀掉這座歷史名城,突擊隊謹慎前行
    戰忽局編外原創75年前的1945年4月13日,被納粹德國佔領多年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被蘇聯紅軍攻佔,此次戰役被歷史學家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漂亮的一次進攻戰役。由於奧地利和德國接壤,加之納粹德國統帥部特別看重奧地利。
  • 1945年柏林戰役黨衛軍第32志願擲彈步兵師
    柏林戰役一場令人感到吃驚的戰役,希特勒在1945年3月份居然把德軍主力部隊調往了匈牙利方向去發動一場所謂的春季覺醒攻勢,該攻勢也稱為巴拉頓湖攻勢是德軍從1945年3月6日秘密發起的,德軍在東部戰線的匈牙利接近巴拉頓湖實施進攻,這地區包括了一些油田,是德國最後油田供應區,與南風攻勢不同,此戰德軍不在圖謀反攻羅馬尼亞而是儘可能的保住匈牙利剩下的油田供應區
  • 二戰歐洲戰場最後之戰-布拉格戰役
    1945年5月初,希特勒已經自殺,柏林戰役臨近尾聲,德國失敗的結果已無法挽回,但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依然殘存著大量的德軍有生力量。最高統帥部參謀長約德爾向東南方向的德軍發出命令,要他們全力抵抗蘇軍的進攻,爭取時間掩護更多的德軍向西撤退,以便與西方盟軍進行單獨談判或投降,儘量避免德國軍隊向蘇軍投降。
  • 1945年8月18日二戰最後一戰千島群島戰役日軍一戰被俘虜六萬
    千島群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8月18日,當時日本天皇已經宣讀完投降詔書,但由於當時信息不太發達天皇詔書直到千島群島戰役爆發之後才傳到了當時與蘇軍正面作戰的日軍第91師團,師部之中千島群島戰役可以說是所謂「北方四島」是日本的說法,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指的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色丹
  • 1944年庫爾蘭戰役德軍第14裝甲師虎式坦克最後一場勝利
    庫爾蘭戰役1944年9月14日是蘇聯紅軍針對東線德軍10次打擊中的第八次打擊,戰役構想一舉解放蘇聯最後領土庫爾蘭地區,消滅德軍北方集團軍殘部結合處,為柏林戰役解除掉後顧之優,但從戰役開打的那一刻開始一場原本的順風戰役,一瞬間就變成了一場階段性戰役的拉鋸戰,德軍以三集團軍為主力進行重新動員和整編其人員數量加在一起大約有
  • 這位德軍上將很狡猾,黨衛軍和蘇軍恨得要死,美軍卻無比尊重
    按照德軍規定,在特定情況下,黨衛軍部隊指揮官有權越級指揮國防軍部隊,這招致許多傳統的德軍軍官非常不滿。包括古德裡安在內的諸多德軍名將對黨衛軍非常不屑,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無惡不作的土匪。二戰末期,國防軍對黨衛軍的不滿已經難以抑制,甚至在1945年5月出現了德國國防軍士兵攜手美軍,同黨衛軍作戰,共同解救關押於伊特城堡的法國政要的奇葩場面。
  • 二戰的歐洲戰場上,爆發的所有戰役中,有五場戰役是最為慘烈的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二戰的歐洲戰場上,爆發的所有戰役中,有五場戰役是最為慘烈的。 諾曼第登陸持續了兩個多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了灘頭堡,並在1944年8月解放了巴黎。
  • 細數二戰時期十大精銳部隊 一個個戰鬥力簡直爆表
    1943年,第82空降師分別對義大利西西里和薩萊諾實施了傘降和機降突擊,為盟軍在義大利的順利進攻發揮了重要作用。1944年,第82空降師參加了有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空降作戰,在諾曼第成功地擊敗了德軍。1944年12月,第82空降師採取縱深空降滲透的戰法,打得德軍措手不及,扭轉了盟軍的戰局。
  • 二戰最年輕帥氣的德軍上校—派普的一生,逃過死刑最後卻被燒死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二戰正式爆發。「警衛旗隊」和其他幾支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一道首次走上戰場,派普也第一次接受了戰爭的洗禮,但不是作為「警衛旗隊」的一員,而是跟著希姆萊在戰場上轉了一圈。當1940年5月法國戰役打響後,派普被希姆萊派往前線,出任「警衛旗隊」第3營第11連排長,不過仍掛著希姆萊副官的頭銜。
  • 二戰中最大的三場戰役,共殲滅德軍200多萬
    這是人流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戰,期間爆發了很多規模宏大的戰役,如果從中做一個排名,蘇德戰場上發生的幾次會戰堪稱空前。第一場,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是當時規模最大的會戰之一,眾所周知,蘇德戰場是第2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戰場,蘇聯能夠打敗德國的進攻,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就是發生在一九四一年底的莫斯科保衛戰。這場大戰開始於1941年10月1號,最終結束於1942年4月底,持續達半年之久。
  • 二戰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進攻——「藍色方案」始末
    在1939年戰爭爆發之前,德國的石油進口量曾經創紀錄的達到516萬噸的數字,這僅僅是9月遭到海上封鎖之前的數字。而到了1940年,德國的進口石油量銳減為207.5萬噸。其中包括從蘇聯進口的65.7萬噸,這樣的石油儲量絕對算不上充裕。而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德國的主要進口石油來源只剩下了羅馬尼亞這一家。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一字排開秀大長腿的女德軍,單手舉「槓鈴」的...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在柏林接見16歲的威利·赫布納,1945年3月9日。】納粹黨上臺後,戈培爾負責宣傳部工作。德國即將戰敗前,多由戈培爾出面宣傳演講。更幸運的是,他參加了二戰後期慘烈的諾曼第登陸、阿登戰役、巴拉頓湖戰役、維也納戰役等,並幸運的活到了戰後。2011年9月,這位幸運的士兵老死家中。
  • 二戰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曼施坦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1942年11月20日,曼施坦因授命組建頓河集團軍群,主要任務是解救被困在史達林格勒戰場的保盧斯第6兵團,但德軍的企圖並沒達到,曼施坦因被迫轉入防禦作戰。在1943年3月份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中,曼施坦因重拾風採,也拿到了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棒,從而也為庫爾斯克坦克大戰打下了基礎。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開始進攻,能否取得勝利?
    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進攻,筆者個人認為勝利不是沒有,但卻很險。在經歷了史達林格勒的嚴重的失利後,到1943年3月15日,曼施坦因通過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暫時讓東線局勢穩定下來,德軍又恢復了一些士氣,而在庫爾斯克為中心的區域出現了一個突出部。而對於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攻勢,曼施坦因在3月10日就有了打算。當時希特勒卻很猶豫。
  • 1945年5月1號柏林保衛戰德國最長的一天德國第163步兵師
    1945年4月15號,隨著德國高層希特勒最後一次的戰略預判的失誤,調離德軍第6裝甲集團軍前往的匈牙利戰線進行德軍最後一搏的攻勢春醒行動,也稱為平湖戰役,蘇聯紅軍以朱可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
  • 二戰德軍五大王牌部隊,骷髏師只能排第五
    二戰爆發後,帝國師參加了除挪威和北非的所有重大戰役,特別是作為唯一的武裝黨衛隊師級戰鬥部隊參與了奪取莫斯科的「颱風行動」。不管是作為進攻時的急先鋒還是敗退時的救火隊,帝國師在戰爭中的出眾表現最終贏得國防軍同袍的尊敬。排名德國二戰陸軍戰鬥力之首我想不應該又任何爭議。
  • 二戰蘇德戰爭,庫爾蘭集團為何久攻不下?蘇軍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在二戰蘇德戰爭中,庫爾蘭集團是德軍1945年5月8日發布無條件投降書後,唯一未被蘇軍殲滅而在蘇聯境內向蘇軍投降的部隊。那麼,早在1944年9月,蘇軍就對北方集團軍群發起了庫爾蘭戰役,後又對該集團德軍陸續展開了6次進攻,但都沒能將其完全殲滅,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庫爾斯克戰役:二戰最經典「坦克會戰」,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
    文|鐵血君 1943年8月23日,蘇聯軍隊收復哈爾科夫,德國軍隊敗退至第聶伯河防線,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為奪回戰場主動權發動的戰役,是蘇德戰爭軍事上的根本轉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是二戰最大規模坦克會戰。
  • 二戰羅斯託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被阻,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
    發生於1941年11月到12月間的羅斯託夫戰役,是蘇軍自德軍閃擊蘇聯以來,打贏的首場圍殲戰鬥。那麼,在當時德軍氣勢正盛,三路大軍大踏步向蘇聯縱深挺進的關鍵時刻,南方集團軍群為何在羅斯託夫受阻,第1裝甲集團軍差點被圍殲,龍德施泰特元帥要辭職不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