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科舉考試有多難?讓你看看古代高考題目,感覺9年書白念了

2020-12-18 騰訊網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很多選官制度,比如漢朝的察舉制和舉孝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但這些制度都是讓氏族集團和貴族擔任朝廷要員,普通寒門學子想要當官非常困難,但在隋朝時期,隋煬帝為了打破氏族壟斷官場的行為,就發明了科舉制度,通過考試選舉進士,為國家儲備人才,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科舉制不論你出生如何,只要有真才實學就能為國效力。

古代科舉考試是非常公平的,如果有權勢的高官想要徇私舞弊,結果是非常嚴重的,不僅會罷官免職,甚至還會人頭落地,到了唐朝武則天時期,女帝又開放了武舉制度,科舉考試也逐漸步入正軌,但各個朝代科舉考試的內容都不一樣,隋唐兩朝所考的科目為明經,進士兩科,宋朝卻以詩詞歌賦,墨義,帖經為主,到了明清兩朝,科舉考試主要以八股取士,這也導致科學發展在明清兩朝非常緩慢。

清朝的科舉制度非常不公平,滿人子弟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優待,只要他們翻譯一篇古文就能夠做官,而漢人學子考的就難得多了,科舉分為童生,鄉試,會試,殿試,只有第1名的才被稱為狀元,第2名的為榜眼,第3名為探花,這也就是著名的一甲三名,進士及第,能夠獲得這個殊榮的一般都成為治國良才。

中國最後一場科舉考試發生在1904年的7月4號,當時禮部選出來273名貢生,第1場是考的史論,題目有: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諸葛亮無申商之形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看題目我知道是什麼意思,但讓我寫,我寫不出來,第2場考各國政治,比如日本變法,振興實業等題目。

最後一場考四書五經,第1道題目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第2道題目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第3道題目為:置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看到這些題目,感覺自己9年義務教育全部白讀了,可是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古代以科舉取士,但那些讀四書五經的書呆子能夠經世致用,而接受西方教育的大學生反而不懂治國之道,這又是什麼原因?

相關焦點

  • 三元及第:古代科舉最高榮譽,與現在高考狀元誰更難獲得?
    隨著高考分數逐漸公布,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開始登上熱搜,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作為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方式,現代高考與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狀元」這個詞,也是從古代科舉來的。那麼狀元就是古代科舉制度的頂峰了嗎?實際上並不是,科舉制度的第一名叫做狀元,但這並不是科舉制度的頂峰,真正的科舉頂峰,是三元及第。
  • 古代科舉考試流程,和你想像中不一樣!和高考比哪個含金量大呢
    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科舉考試來選舉人才。科舉考試作為古代的選官制度,從隋朝大業元年就開始實行了,到清朝光緒31年,這樣的科舉制度一共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更迭。
  • 你以為古代科舉比現在考試容易?天真
    古代考試·中國科舉1300年 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始創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代,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廢除,整整延續了1300年。
  • 古代有鄉試,會試,殿試,高考在古代算哪個級別的考試
    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說它是一個人的人生轉折好不為過。那麼,今天的高考相當於古代的哪一級考試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在古代,隋朝之前是沒有科舉考試一說的,自隋朝建立科舉考試選拔官員以來,直到清朝滅亡,科舉制度結束,歷經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科舉考試自建立以來,被後代歷朝沿用並不斷完善,到清朝採用八股文寫法,使科舉考試走進了死胡同。
  • 現在的高考為什麼要實行分省錄取?古代的科舉制度能給我們答案
    高考的錄取制度也會引人討論,許多人不禁要問,現在高考錄取中採取的分省錄取制度,合理嗎?我們不妨先從古代的科舉制度說起,科舉制度可以給我們我們想要的答案。唐宋時期科舉是全國為單位,進行競爭,元明兩朝進行了細分,將全國內的競爭變成了有限區域的競爭,在清朝,科舉錄取還會進一步細化。分省錄取制度的形成清朝的科舉沿用明朝的制度,清朝也是最重視科舉考試的朝代。
  • 書海拾遺:高考季,簡單聊聊古代科舉制度
    莘莘學子走過艱辛的路途才來到這裡,這其中有拼搏,有追求,有悲歡,也該有升華,無論如何,願他們都可稱心遂願,皆得名校垂青。 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候,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遙遠且漫長的中國古代,去看看那些古老年代裡的「高考」,或者更廣義上講,看看延續了1300多年的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 古人「高考」也作弊,古代是如何防止科舉舞弊的呢?
    一說到高考,想必大家都會聯想到古代的科舉考試,畢竟我國幾千年來的科舉入仕傳統與如今的高考制度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寒窗苦讀數十載,皆在此一舉」,所以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至關重要。但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考場舞弊一直都是一個令人很頭疼的問題。古人的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與現在每年一次的高考相比,那時候的考試更為難得。所以,總是會有人想要作弊。但十分令人不解的是在技術和信息手段都極其落後的古代,科舉考生們幾乎不可能作弊,也更加不敢舞弊。
  • 高考成績即將揭曉,那麼你知道古代的科舉等級和現代學歷的差別嗎
    古代科舉不能用現在的學歷來對標, 如果把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對比成現在的 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的話,那你就真的太小瞧古代的科舉制度。 古代考取功名就是改變命運,提升自己的地位。而現在的學生們畢業以後拿著微薄的工資,還得為房子背上幾十年的貸款,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在古代文盲率比現在高得太多,絕大多數人是目不識丁的。古代封建王朝的文盲率在95%以上, 我們就以清朝為例,對比古代科舉和現代社會學歷, 整個清朝268年,考中秀才的也不過46萬人,而今天的高學歷研究生每年錄取人數都有60到70萬人。
  • 看古代科舉考試的具體步驟,才知道,古代入仕當官簡直太難了
    科舉制度是古代選拔官員的制度之一,它由隋文帝創建,完善於唐朝。作為我國古代版的"高考"制度,科舉制度也頗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從隋朝開始一直到清朝,科舉制度大約走過了一千三百年的歷程,而歷次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士子,也成為了歷朝歷代舉足輕重的官吏,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古代士子的科舉歷程。
  • 從古代科舉看:寒門出貴子的現象
    古今的貴子有什麼不同?3、現在不出貴子了,那麼,以前和現在如何界定?何為寒門,古代窮苦人家為寒門,現在指的是城市和農村的低收入家庭。什麼是貴子?古代高中舉人、進士應視為貴子,現代我想應該是考入重點大學的孩子們了。
  • 2021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有多難及啟示
    2021年全國高考英語第一套試卷:2021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今日上午如期落幕。後疫情時代的這次高考有多難,給上海的後天的2021高考帶來什麼啟示? 一、首先看看學生對2021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的反應(整理自網絡) 一個詞:難 兩個詞:太難 三個詞就是:太「南」了
  • 古代科舉考試中的「品德加分項」
    我家對面是一所市重點中學,這天早晨外出,發現無數平時在校門口橫衝直撞的「三蹦子」都被交警攔住,勒令其繞道,那些開「三蹦子」的絕無二話,一個個都腳底抹油地開溜,再看看校門前掛的大紅幅,哦,原來這裡是高考考點,難怪安保工作森嚴而閒雜人等也都識趣……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沒有中斷的文化血統之一,就是對知識和教育的極大尊重和推崇,即便是在今天個別地區拜金主義盛行,也還是認為家中有個考上
  • 古代的高考狀元,連中六元是什麼概念?歷史有幾人達到?
    ,現在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制都是選拔人才的一種模式,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既然是考試就必定會出現名次之分,每年高考分數線出來的那幾天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省也會陸續公布本年度的高考狀元,自然,古代科舉製成績最好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科舉制選拔人才也是層層遞進的,雖然隋唐時期就已經設立了科舉制,但是經歷各朝各代的不斷改革,明清時期才開始了最為正規的科舉程序,因此以清朝科舉制的模式為例子。
  • 中國古代科舉舞弊什麼下場?考生斬首,副國級殺頭
    1905年9月2日,經過直隸總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請,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發布上諭,「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至此,科舉退出了歷史。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古代好像一直都有科舉制?但科舉最早出現於隋朝,距今約1300多年,相比中國五千年歷史,這個時間並不長,即使從秦始皇統一天下算,也差不多在是兩千年歷史的中間偏前。為什麼科舉出現得這麼晚呢?這和中國進入「帝國時代」後面臨的權力分配問題密切相關。
  • 因著對子的這種特性,連古代皇帝有時候都忍不住用對子作為科舉考試的考題!
    因著對子的這種特性,連古代皇帝有時候都忍不住用對子作為科舉考試的考題,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乾隆帝因千古絕對:「煙鎖池塘柳」作為殿試題目,一考生聽後直接轉身就走表示對不上
  • 古代科舉作弊九大狠招,冒名頂替與「移花接木」異曲同工
    加之後代皇帝的不斷完善,科舉正式作為古代選官的一種新的制度。科舉考試的施行,徹底打破了以往依靠血緣關係和世族壟斷的用人制度,使得下層一部分有能力的讀書人可以進入上層,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但同時,因為科舉考試與做官相掛鈎,就出現了一些人想通過作弊的方法通過考試。而以下九種方法是科舉舞弊常用的技倆。
  • 山東的高考舞弊案,在古代會怎麼處罰?放到美國又是什麼罪?
    然而,最近山東爆出大量高考舞弊案,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從陳春秀到苟晶案,我們看到人性的險惡。高考幾乎是寒門學子逆襲的唯一途徑,如果有人舞弊,毀掉的不只是一個人,一個家庭,而是整個社會。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高考的制度,叫科舉制度。
  • 清朝的科舉考試,舞弊考生是如何作弊的?朝廷又是如何防作弊的?
    當時一旦監考官與考生達成了這種金錢交易,監考官就會想盡辦法將考試的題目提前通知考生,然後與考生約定好在試卷中寫下一種特定的記號,而後在閱卷的過程中,監考官只需將這種作有記號的試卷挑出,選為中舉的試卷即可。
  • 完美世界手遊最新科舉題目答案大全 科舉答案答題器分享
    完美世界手遊科舉考試是一周一次的活動但是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完美世界手遊科舉考試的答案是什麼。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完美世界手遊公測最新科舉題目答案大全,希望可以幫追到大家。
  • 太平天國科舉考試,不考四書考聖經,一年幾場隨便考,錄取率奇高
    太平天國的科舉,從方方面面來說,包括制度形式、參與階層、考試題目又或者錄取方法,又有沒有與別不同的特別之處?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太平天國是否真的進行過女科科舉,傅善祥是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名女狀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