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知識普及:淺談武術中八極拳、形意拳以及太極拳的區別

2021-01-08 不懂武術

武術、易經和中醫是不分家的,祖宗的東西不管是武打還是治病,都是在講陰陽,都在陰陽的基礎上去做學問。例如許多太極拳學者們談的鬆緊,也是陰陽,但是他們只知道鬆緊,不知道陰陽很難學好拳。想要把拳打出去有勁,必須要讓整個手臂是放鬆的,太松、松垮垮的那麼就沒有勁力也不行。

古代老祖宗的陰陽學說之中有陽極必陰,陰極必陽的說法,太鬆緊不起來,太緊也難松,過猶不及,陰和陽之間的轉換是瞬間的,但是也是有限度和臨界點的。形意拳的崩拳就是在這個臨界點之上去做學問,做轉換。中醫治病做轉換,用的是草藥,武術家用的是肢體,骨節和肌肉。

如果拿八極拳、形意拳和廣東洪拳三種功夫進行一個比較的話。八極拳是停留在打鬥之上的,而形意拳算是八極拳的進階,因為形意拳更強調肌肉和骨節的擰轉發力,許多太極拳習練者也稱為纏絲勁。廣東洪拳之中的技法更像是很深入的功夫。

例如練拳之時的一切行氣發聲,算是到了養生的地步。也並非是講八極拳不好,只是在武術之中他更強調殺傷和打鬥。至於八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掌我覺得是一家,八卦掌的走圈也是為了強調身體的擰轉和上中下三盤兼顧的意思,但是很多八卦掌武術家老是拿八卦說事情,八卦就是天地人三才。人中有陰陽,天地也有陰陽、天、人、地加上陰、陽就是形意拳的五行也是生活中的春夏秋冬5季(在中醫之中認為在夏天之後還有一個季節叫長夏,對應木火土金水和心肝脾肺腎五臟)

如今的武術也瀕臨失傳,很多師傅在講武術的內運,不講外動,他們只談功夫,不談打鬥。我覺得武術首先要能打,會打,知道發力和鬆緊之後再去講那些氣沉丹田、氣走督脈或是氣海勞宮之類的學說。但是如今大多數的武術家們,現在幾乎都不肯吃苦練功夫,流傳了幾千年的武術可能就這麼消失了。

相關焦點

  • 包頭八極拳傳統武術交流盛會 美圖
    同時修練陳式太極拳三十餘年,將太極拳精髓部分融入八極拳中,使得八極拳技不斷提高。周禮深記老師的教誨,習武以德為先,謙和做人,低調做事,在包頭人氣非常高,吸引了眾多武術愛好者跟隨學習。使得吳氏八極拳這個中華瑰寶,在包頭地區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周禮,1952年出生,內蒙古包頭市人,吳氏八極拳第七代傳人。
  • 形意拳培訓班_八極拳協會
    形意拳培訓班,八極拳協會,(三)面向社會開展培訓教學,配合主管部門普及宣傳傳統武術文化;組織參加專業比賽,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 在濟南的部分大學內設分會傳授培訓班。簡介形意拳 形意拳是中國武林大名拳之一,屬內家拳系。它健身、技擊並行不悖,是優秀武術拳種。
  • 日本人眼中實戰最強的兩門中國武術:大成拳和八極拳,遠勝太極拳
    作為武術之國,太極拳在我國的地位一直穩佔鰲頭,可後來某大師非自稱太極專家,結果連個業餘的搏擊愛好者都沒打過。於是,太極拳差點從武術之首被人踩到腳底,真是誤人子弟。不過,我們雖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外國人未必明白。這不,日本人表示太極拳不堪一擊,還不如大成拳與八極拳呢。
  • 中國武術,少林拳和太極拳堪稱宗師
    「河南兩拳」是中國武術理論的基石,是傳統文化內涵的體現    中國武術以地域文化為底蘊,先後形成了少林拳系、武當拳系、峨眉拳系、南拳拳系、形意拳系、太極拳系、八卦拳系7個地域性的大拳系。在每一個大拳系中,又以某一個或幾個拳種為中心,衍化出若干個自成體系的拳派。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滄州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在流傳於滄州的五十多個拳種流派中,孟村的八極拳獨樹一幟,享有盛譽。武諺中有「八極加劈掛,神鬼也害怕」的說法,足見八極拳的赫赫威名。 出身於武術世家,秉承祖訓,傳承武術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吳連枝回憶說,他已經記不清是從幾歲開始練拳的,好像一會走路,就開始學拳。他先是跟著爺爺吳會清練拳,他學會的第一套八極拳老架子就是爺爺教的。爺爺儘管非常疼愛他,可是在練功上對他要求卻很嚴。可惜,在吳連枝11歲那年,爺爺吳會清去世了。
  • 太極拳真的是武術之中的最強功夫嗎?家喻戶曉的原因其實是這個
    關於武術打假的鬧劇也上演了很久,作為傳承了幾千年的武術如果只因為一個學藝不精的假武術人而就被全盤否定的話,也太過武斷。兩個相識的人安排了一場打假的炒作也讓人不知如何評價,關於這些是是非非也不該是真正愛好武術的人去討論的,怎麼樣把武術練好,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 洋學生來學梅花拳 河北這些民間武術都是真功夫!
    河北是武術大省,全國現在可以統計的拳種門派大概有129種,河北就有59種之多。現存規模和影響較大的有滄州的八極拳、劈掛拳、燕青拳,邯鄲永年的楊式、武式太極拳,廊坊的八卦掌、邢臺的梅花拳、深州的形意拳等。河北這些民間武術名不虛傳,可都是真功夫!快來一起見識一下吧!
  • 為什麼現在民間練習武術的人越來越少?
    但是到了現在,練習傳統武術的人感覺要少於練跆拳道的人,主要原因是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對武術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武打影視已經很難激發起人們習武的興趣,國家在武術的推廣策略方面也發生了很大改變,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增大了推廣難度。
  • 中國武術的五種著名拳種,都是什麼來歷?哪個實戰最強
    在中國武術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幾十種拳術,其中就包括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拳種,也是武術訓練的必修拳種。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幾種拳術都是哪些。太極拳太極拳在如今被分為三種:分別是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 致敬經典|國家級非遺之中國武術!
    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杆和青龍偃(yan一聲)月刀等。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今年的陝西省太極拳公開賽分為個人項目、太極對練和集體項目三大類,其中個人項目又分為規定項目和傳統項目,規定項目有陳式太極拳、42式太極劍、太極(八法五步)等10項,傳統項目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其他類太極拳;太極對練有徒手對練和器械對練(含徒手與器械對練);集體項目有太極拳集體項目和太極器械集體項目(含器械和拳術混編)。"
  • 觀點|武術名家張全亮:傳武防身自衛技術無可非議
    本文節選自《中華武術》雜誌,原標題為《如何還原真實武林》,本文作者為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張全亮先生,1941年出生,北京人,自幼習武,先後練過八極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
  • 形意拳和八極拳在實戰搏擊中哪個更強,哪種拳法更適合練習
    形意拳和八極拳在我國傳統武術中都是發力剛猛,實戰性特別強的兩個拳種。在武術界有形意一年打死人,還有八極半年打破門,一個是最剛猛的內家拳,一個是最剛猛的外家拳。其實兩個拳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貼身近打,而且都是以剛猛著稱。
  • 太極拳申遺成功,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韓朝陽)12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太極拳申遺成功,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的評論。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集健康、武術、文化三種屬性於一體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繼前人之智,成當世之功,開未來之局。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其傳承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將太極拳在全球發揚光大則是更高追求。
  • 民間武術聚會中老拳師表演的形意拳大槍,值得一看!
    學拳推薦 丹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傳丹田功為本,適合太極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練習者參研。 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一些拳譜中也有「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的說法。所以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雖然聽說過丹田但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或者沒有得到系統的傳承,甚至曲解了丹田。
  • 大連99歲高齡武者獲「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八極拳終身成就獎」
    日前,遼寧省武術協會授予大連市八極拳拳師徐立言先生「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與「八極拳終身成就獎」榮譽,以此表彰徐立言窮其一生弘揚傳統武術,實現武術報國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徐立言現場為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贈送了珍貴的《八極拳宗譜》與個人一生習武心得《我練太極拳的體會》萬言書供博物館收藏並展覽。八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重要拳種之一,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講求寸截寸拿、硬打硬開,呈現「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 綻放傳統武術的魅力——形意拳故裡的「武」「校」聯動實踐
    新華社太原12月9日電(記者王菲菲)出拳、掄肘、頂膝、掃腿……練功房內,12歲的小平眼神堅定,步伐穩健,一招一式中,形意拳風採盡顯。「我喜歡練拳。」一套拳練完,頭頂出了一層細密的汗,小平過來禮貌地與記者打招呼。
  • 河北竟藏著7個武術之鄉,快看你家鄉的武學代表是啥?
    全國武術之鄉、知名武校、武術用品供應商以及滄州53家拳械門類都會傾力展示。這裡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源地,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禹襄都是永年古城人。該縣有70%人口長期練習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歷經上百年傳承,成為了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精髓,名播全國,享譽世界。    永年武學代表:太極拳
  • 拳擊和武術健身價值
    拳擊在清代被稱為西洋拳,曾被中國武術不屑一顧、各派的武術家對拳擊也是十分藐視,認為西洋拳擊是一種單一拳法技術。而現代社會卻非常提倡拳擊運動的健身價值和實用性。拳擊運動在國際和國內的發展情況來說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武術。
  • 沒有最厲害的拳,只有更厲害的人!所有武術本是同根同源!
    中國的武術經歷過幾千年的發展,延伸出了許許多多的門派,家族。他說他家的拳最厲害,你說你家的拳天下第一,總之是誰也不服誰。然後經過後世的一些總結,就出現了所謂的「最兇狠的拳是心意六合拳。 最兇猛的拳是八極拳。 最歹毒的拳是八卦掌。 最講究法度的拳是詠春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