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行業先 看名門靜音門鎖的智造蛻變之路

2021-01-12 中華門窗網

名門新一代

靜音磁力鎖體

中國木門好技術

——第八屆中國木門技術大會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萬事萬物都在不停的改變之中,只有改變才是不變的。正如技術的發展,在一次次突破中變的愈加符合市場的需求。木門行業的不斷發展也離不開技術的創新,每一次技術的突破都對木門行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水性漆的發展增強了木門的環保品質,新型材料的應用豐富的木門的品類,五金配件的技術突破提升了木門的各項功能,智能製造的發展更是促進了木門行業走向標準化、規範化。

在木門五金領域裡,有一個品牌能夠始終引領技術的發展,它就是名門靜音門鎖。尤其在門鎖領域,從第一代靜音門鎖問世以來,名門就以用戶需求為研發準則,用不斷升級的門鎖技術賦能木門產品的發展,改善人居生活品質。這種以用戶思維驅動技術發展的研發理念,令名門能夠始終保持市場的引導性。其中,尤以2019年推出的第五代靜音門鎖——靜音直推鎖表現最為搶眼,不僅擁有出眾的靜音效果,更改變了傳統執手開鎖的習慣,徹底解放了雙手。

目前,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演變,智能製造的浪潮滾滾而來。名門靜音門鎖快速順應市場潮流,率先斥資打造五金智能化工廠,並推出了品質與價格兼具優勢的靜音磁力鎖體。它在擁有極致性價比的同時將靜音、安全、安裝的便利性集於一體,讓品牌與品質完美結合,賦能門企產品發展,讓更多人可以享受更具品質的靜音生活。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01

智造:五金製造從人工走向自動化生產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為打造五金智能化工廠,名門引進行業第一條鎖體自動化生產線以及瑞士進口機器人拋光自動線,推動了五金製造從人工走向自動化生產。

名門的鎖體自動化生產線採用中央熔爐智能恆溫配送系統,引進機械手、自動化設備,將傳統手工作業模式升級為流水線生產。以往需要12人的操作現在集合成1個人完成,實現了自動化、標準化作業;產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9.5%,生產周期由5天縮短至1天。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在機器人拋光自動線,名門利用ABB機器人改變傳統人工作業模式,將人工無序的拋光動作集成到一臺設備標準作業,周期由7天縮短至1天,產品一次性合格率由50%提升至99.5%,品質達到義大利和德國的最高水平,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這種模式在全自動拋光業內少見,推動整個行業自動化發展。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智能化生產不僅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同時,智能定製化柔性生產系統還實現了顏色和功能模塊的個性化定製,令其在產品品質上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完全不輸於歐美進口產品的品質。在工程木門需求激增的當下,名門靜音門鎖的智能定製化柔性生產完美匹配了門企對五金產品交貨周期與品質的需求,助力門企提升精裝房領域的競爭力。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02

智能:MES系統實現智慧化生產管理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智能製造不是簡單的堆集自動化設備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將人、設備和業務形態形成統一的集體。為此,名門引進生產管理目前最先進的MES系統,科學管理生產,批量精準化管理保障產品質量和效率,這種規模化使產品成本大大降低。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MES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製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生產調度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心/設備管理、工具工裝管理、採購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看板管理、生產過程控制、底層數據集成分析、上層數據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塊,為企業打造一個紮實、可靠、全面、可行的製造協同管理平臺。

名門的MES系統讓產品的批量管理更精準,有效幫門企實現五金品控精準化管理,讓產品從設計安裝到售後維護有了科學的回溯線路,解決了木門五金安裝與售維的痛點。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03

新品:靜音磁力鎖體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基於智能製造打造的靜音磁力鎖體,在擁有極致性價比的同時,將靜音、安全、安裝便利性集於一體。

靜音磁力鎖體通過全新結構升級,由自動化生產線組裝生產的全新磁力鎖體,解決門企面臨的兩大痛點:質量不穩定、交期過長。智能定製化柔性生產讓名門靜音磁力鎖體品質更優秀,更可以有效地縮短交貨周期;而MES系統讓產品的批量管理標準化、精準化,讓門企在精耕工程市場的當下,不再有木門五金的煩惱。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名門靜音磁力鎖體以工業化生產科學控制成本,同時還兼具靜音、安全、安裝便利性,其經過改善的工藝結構,各部件穩固性更強,緊密配合無虛位,不移位,不晃動,堪稱是工程木門領域最佳五金搭檔。

名門靜音門鎖從第一代靜音門鎖賦予門鎖靜音功能,到第五代靜音直推鎖改變傳統執手開鎖的習慣,再到基於智能製造的靜音磁力鎖體,名門始終以用戶思維引領門鎖發展變革,賦能門企產品不斷升級。

在11月5日-7日的「智造生態論 | 煜豐實業·2020第八屆中國木門技術大會」期間,名門靜音門鎖將再次亮相《木門好技術》環節,以「智能製造,體現尖端供應鏈力量」推動五金同門企生態融合,打造木門行業的五金標準化體系。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同時,名門靜音門鎖誠邀各企業於大會結束後蒞臨名門產業園區參觀指導工作,共同木門五金的融合協同發展探討交流。

報名聯繫人:

李先生:18022106221

周小姐:18001106460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圖片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文章來源:搜門網-公眾號,侵刪)

相關焦點

  • 犀牛智造CEO伍學剛:「犀牛智造」就是「雲端智造」,未來服裝行業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付文超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在發布會上表示,犀牛智造是面向中小商家服務的智能化、數位化的製造平臺,圍繞服裝行業進行深耕,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數字和新技術驅動,以S2B的模式來幫助中小商家服務好消費者。據悉,「新製造」是馬雲在2016年提出的「五新戰略」之一,是阿里巴巴繼新零售之後的又一重大戰略。
  • 2019年度中國智能鎖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摩力智能鎖倡導「摩力-讓世界愛上中國智造」的發展理念,風格獨樹一幟,以超前的營銷理念、高品質的產品在智能家居行業特別是智能門鎖領域豎起了一面方向性的旗幟。公司制定了清晰有效的發展戰略,以保證短期業績和長期目標的實現。公司強大的精英團隊為國內、國際市場的拓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 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一群寫代碼的程式設計師、工程師們做起了「新製造」。犀牛智造CEO伍學剛也直言,製造業的市場非常大,阿里巴巴相信技術的紅利能夠帶來巨大的變革,可是在這樣大且沉澱悠久的產業面前,阿里巴巴新製造也不敢輕言賦能。在伍學剛看來,犀牛智造聽起來高大上,但對商家而言就是一家聰明的共享工廠,接小單、急單。所以90%的客戶都是中小商家,尤其是淘寶天貓上的新品牌。什麼是新製造?
  • 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智造,向攀登者致敬!
    是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的勇氣,是為理想努力拼搏的信念,還有為造福人類和社會的無私奉獻。以科技之名,向無懼無畏的攀登者致敬!科技·智造業務全流程數位化什麼才是攀登者?戴爾科技集團協助貴州工投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貴陽智能製造協同共享平臺」,採用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眾多先進技術,面向貴陽多個行業提供智能製造數位化工廠及供應鏈服務定製化解決方案,以及SaaS服務,以開展企業智能製造業務為抓手,整合行業上下遊、打造產融結合的新型商業模式。貴陽險峰工具機加工智能製造數字工廠建設示範項目就是「貴陽智能製造協同共享平臺」的第一個示範應用項目。
  • 阿里的「犀牛智造」率先在服裝行業落地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同日,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一部分,這一戰略級項目已在保密運行3年。
  • 機械設備行業:順周期與智造升級
    來源:國海證券 範益民重視順周期和智造升級的投資機會冠病毒肆虐,給全球各國的生產和生活均帶來了重大影響,國內率先走出疫情影響,下遊的復甦帶來順周期投資高景氣。另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影響,對生產方式提出了考驗,更多行業對智造升級產生需求。國內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製造業升級將給行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維持行業「推薦」評級。重點推薦景氣明確向上順周期的工業自動化、光伏設備、鋰電設備、智能物流裝備等板塊;受益於自主可控及新基建方向城軌裝備等細分領域。
  • 阿里推出「犀牛智造」 切入服裝行業探索新製造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陳妮希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創新。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新製造探索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首次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製造意味著數位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深度重構,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定製化。
  • 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從服裝業切入?未來如何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一群寫代碼的程式設計師、工程師們做起了「新製造」。犀牛智造CEO伍學剛也直言,製造業的市場非常大,阿里巴巴相信技術的紅利能夠帶來巨大的變革,可是在這樣大且沉澱悠久的產業面前,阿里巴巴新製造也不敢輕言賦能。在伍學剛看來,犀牛智造聽起來高大上,但對商家而言就是一家聰明的共享工廠,接小單、急單。所以90%的客戶都是中小商家,尤其是淘寶天貓上的新品牌。什麼是新製造?
  • 台州縫製設備企業 牽手阿里「犀牛智造」
    拓卡奔馬總經理鄭海濤介紹,犀牛智造工廠籌備之初,拓卡奔馬就與其展開合作。拓卡奔馬不僅為其提供了高精度、高速度的鋪布機與裁床設備,還協助阿里巴巴打通了數據下行,並且實現了設備遠程操控。而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犀牛智造2018年一期初建時就參與其中,並是該工廠的吊掛設備供應商。作為犀牛智造實現柔性生產最核心的吊掛系統,在「犀牛」孕育的這三年,衣拿科技不斷攻堅,根據按需規模化生產的最終要求,提供整套生產優化管理系統,以物聯網 人工智慧技術的形式實現落地。
  • 阿里捂了三年的「犀牛智造」亮相
    捂了三年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在引發熱議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滿頭問號,這到底是啥?簡單說犀牛智造就是一家有「腦子」的共享工廠,憑藉淘寶天貓大數據,犀牛工廠可以預測流行趨勢,迅速研發爆款,並且用銷量確定產量,將庫存降到最低,甚至是零。
  • 犀牛智造,會以怎樣的方式顛覆服裝業?
    正因如此,如果犀牛智造不是有阿里光環加持,幾乎不會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那麼問題來了,阿里的犀牛智造究竟有什麼能力和殺手鐧,讓這波輿論推崇備至?「動物園」裡的新兵負責任的說,阿里的戰略能力、消除信息差、整合上下遊的能力,在犀牛智造中得到了體現!
  • 重慶大足:稅惠助力企業「智造升級」
    技術升級是施密特電梯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而稅費優惠政策則讓企業研發創新之路走得更穩更堅定。翻開施密特電梯的減稅帳本,智能化改造道路上的「稅力量「清晰可見」:近兩年,企業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88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90萬元。  「稅惠的助力,讓企業在持續研發新產品上底氣更足、步子更穩。」
  • 程式設計師做「裁縫」,犀牛智造如何用力?
    1  馬雲「新製造」概念落地  據官方介紹,阿里將新製造的探索首先放在服裝行業。犀牛智造是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大量應用雲計算、IoT、人工智慧技術,其團隊80%為工程師。  2  從服裝行業「起網」  阿里巴巴選擇從服裝切入,犀牛智造CTO高翔談了三點原因:  首先,服裝行業是「衣食住行」重要的組成部分,非常多樣,行業規模非常大,延伸到服裝、鞋服、箱包等多個行業,適合突破。 其次,服裝製造行業的「痛點」足夠突出。
  • 硬核戰疫,鴻星爾克的「中國智造」
    但最近,鴻星爾克集團卻進行了一次行業內最特殊,也是最硬核的跨界:緊急調撥,投入500萬在泉州製造基地內開闢符合醫用工藝質量標準的口罩生產線,成為行業內跨界生產口罩,支援「戰疫」第一人。鴻星爾克20年變革與初心,「中國智造」走出品牌年輕化轉型路從2000年創立至今,鴻星爾克已經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20年對個人來說,是少年從無憂無慮到叩響社會大門重新定位自我的年紀。
  • 科技巨頭造車,百度先「幹」為敬
    百度並不是國內第一個敢吃螃蟹的「外行」,在它之前也有不少「外行」已經開始布局智能汽車市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非就是華為、騰訊、阿里以及小米。那麼這些廠商也會像百度一樣親自下場造車嗎?我們不造整車——華為事實上,在這波「造車熱」之前,多數科技公司只願做供應商,還有很多科技公司誓言不造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華為。
  • 從製造到智造 自主創新讓廈門品牌脫穎而出
    從製造到智造,從外貿到「雙循環」,這些脫穎而出的廈門品牌,不僅在外貿出口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製造經驗,在品質和審美上也具備了極強的競爭力。下面,請跟隨記者的採訪,解碼這些品牌的特色崛起之路。  奧佳華集團:塑造品牌深耕大健康產業  近年來,受健康養生意識提升和人口老齡化影響,按摩器具日漸流行,市場持續增長,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按摩器具行業最主要的生產地。然而很多市民不知道的是,國內按摩器具領域的龍頭企業——奧佳華就成長在廈門。這家企業是如何從製造企業成長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按摩大師」的?
  • 「犀牛智造」背後,阿里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一般來說,服裝行業是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而在犀牛工廠,這一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在原來物質匱乏的年代,只要你能把產品生產出來,就會被消費者購買。但如今物質產品已十分豐盛,消費者的選擇權變得越來越大,大家的視野也變大了,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和多元化,對產品的選擇趨於更新、更快!
  • 華大智造報考科創板,為「避嫌」降低與華大基因關聯交易
    作為基因測序儀龍頭,「華大系」華大智造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前遭到44家知名機構搶籌,兩年內完成兩輪共12億美元融資,為其帶來220.49億元的高估值。為了合規上市,華大智造努力降低關聯交易佔比,然而基因測序領域玩家本就不多,離開「華大系」產業鏈的華大智造,經營風險似乎也隨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