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姜文導演《讓子彈飛》依然是國產黑色喜劇片的巔峰

2020-12-25 侃劇三哥

義大利電影大師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有一句名言:電影導演沒有詞典,他只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他不是從某個柜子裡或某個提包裡取來他的形象符號,他要從混沌世界中選取他的形象符號。

這一點,導演姜文做到了。

如果說將電影擬人化,馮小剛的電影像待字閨中的小姐,那姜文的電影絕對就是一個純爺們!

2010年,姜文自導自演的電影《讓子彈飛》上映,有人說這是一部喜劇片,那些滑稽又好笑的場面實在是讓人捧腹。

可是十年之後,再看這部喜劇片,笑著笑著就溼了眼角。

我想,凡是流下眼淚的觀眾大體是讀懂了這部電影。

原以為《讓子彈飛》只是姜文民國三部曲的起點,卻沒成想開篇即是巔峰。

以致於整整過去了十年的時間,依然沒有誰能夠越過這座高峰,就連姜文本人亦是如此。

觀眾很難從常規的角度去定義這部極具姜文個人魅力的電影,與其說這是一部幽默喜劇片,我倒認為諷喻片來得更加貼切一點。

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是充斥著人性的善惡,真正的勇士是敢於面對內心世界的骯髒。

張麻子剷除了南國一霸黃四郎,可是鵝城並沒有因為黃四郎的覆滅而解放,因為新的黃四郎已經誕生。

換個角度,黃四郎出錢讓張麻子剿匪,最後兄弟們都去了浦東,只留下張麻子形單影隻,堅固的城堡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了。

張麻子贏了?好像沒有,那黃四郎敗了,好像也沒有。

再仔細想想,貌似是黃四郎贏了,因為沒有他黃四郎,鵝城還會有王四郎,劉四郎,可是張麻子卻只有一個。

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而有些人死了,他其實還活著。

電影中,生與死都被賦予了特殊的人性。

1、為財而死的師爺

葛優飾演的湯師爺是一個從始至終從頭到尾徹徹底底嗜錢如命的錢君子,他的人生信條就是搞錢!

當然在搞錢的同時能夠美人在懷那自然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可是他的美夢被張麻子三槍給打破了。

在去鵝城赴任的路上,意氣風發的馬邦德馬縣長被張麻子帶著人劫了回道,為了保住自己這條小命,馬縣長靈機一動搖身一變成了湯師爺隨著張麻子走馬上任。

對於湯師爺來說他是一個生意人,只有保住了命才有搞錢的資本。

誰會和錢過不去呢?他買這個縣長不就是為了搞錢來的麼,他這樣想所以他也把張麻子這樣想。

可是張麻子不賺窮人錢,便有了湯師爺使勁撮合黃四郎和張麻子聯手賺兩大家族的錢。

張麻子因為六子的死不僅要殺人還要誅心,在張麻子和黃四郎之間,湯師爺搖擺不定,他是一個商人,不希望在一棵樹上吊死。

於是背著張麻子私下裡又和黃四郎眉來眼去,但是湯師爺最終被炸死了,死在了一堆銀子當中,他用他的死為我們深刻詮釋了什麼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湯師爺走南闖北做過很多地方的縣長,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沒成想在鵝城的地界上溼了腳。

他終究還是死在了搞錢的路上。

2、為名而死的六子

張默飾演的六子是張麻子兄弟的兒子,因為年齡小,就認了大哥張麻子當爹,張麻子這也算是有後了。

可誰知道一趟鵝城之行,原本是來搞錢的,卻無端讓六子送了命麻子斷了後,你說張麻子能不殺人誅心嗎?

對於六子,張麻子是給予厚望的,想著賺了錢送他出國讀書見見世面,可是錢還沒賺到,六子就被黃四郎給害死了。

茶樓那場涼粉之爭,但凡換作了其它人,死的只會是胡萬,可是偏偏六子性子軸,被胡萬和武智衝一個紅白雙臉激得硬生生割腸破肚來證明清白。

六子死的慘烈,可他是一個英雄,他用自己的死維護了他爹張麻子的名聲。

每個人都發誓要替六子報仇,可是除了他爹張麻子,剩下的兄弟都被白花花的銀子蒙蔽了雙眼,誰還記得死去的六子。

他只活在麻子的心裡。

3、為義而死的老二

邵兵飾演的老二出場的次數並不多,但依然印象深刻,尤其是那句:如果是我,那趴在桌子上的應該是她老公,讓人記憶猶新。

他是張麻子的影子,一些重要的事情麻子只會交給老二去做。可是老二最後被假麻子給殺了,臨死之前他是睜著眼睛的,因為他死的不安生。

我一直弄不明白老二是怎麼死的,以他的身手怎麼可能會死在假麻子的手上?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被人出賣了。

誰會出賣老二,除了湯師爺和老三,我想不出第三個人。

但他是為了兄弟義氣而死的,老三有反骨,老二不可能看不出來,可是他沒有告訴張麻子。

張麻子讓他去青石嶺接應,老二明知道此去是九死一生,但他還是去了,因為在他看來,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大哥說什麼,他照做就是。

老二死了,張麻子沒有為他開追悼會,因為麻子知道老三,老四,老五都已經有了二心,他不希望一群有二心的人當著六子和老二的面再發一次誓。

老二是兄弟,張麻子唯一可靠的兄弟。

有死就有生,生與死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師爺死了,六子死了,老二死了,黃四郎又活了!

4、武智衝版的黃四郎活了

姜武飾演的武智衝是鵝城的團練教頭也是黃四郎手底下一條會咬人的狗。

他和胡萬一唱一合逼著六子割腸破肚自證清白,他是一個惡人。

可是當黃四郎倒臺之後,這條曾經黃四郎身邊一條作威作福的狗竟然成為清算黃四郎的第一功臣,不得不說這來得有夠諷刺。

他比胡萬幸運,同樣是殺害六子的兇手,胡萬被張麻子一槍斃命死了還被黃四郎槍斃了五回,而他竟然毫髮無損的活到最後。

他比胡千更狠,胡千一直充當黃四郎的軍師,當鵝城百姓拿著槍攻佔黃四郎碉堡的時候,胡千見大勢已去,也想搖身一變成為討伐黃四郎的急先鋒。

可是武智衝根本不給他這樣的機會,一拳就送胡千歸了西,所以一山不容二虎,胡千活著,鵝城聽誰的?

影片的結尾處,武智衝站在高樓之上,俯瞰熟悉又陌生的鵝城,新的黃四郎誕生了

5、麻匪版的黃四郎活了

黃四郎被踩在了腳底下,六子,老二,師爺,夫人的大仇終於得報。

當一切塵埃落定後,老三帶著花姐和老四,老五懷揣著委任狀去了浦東,留下張麻子孤零零一個人。

張麻子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心中有天下大義,可是他忘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就只是單純的搞錢。

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兄弟,不是因為所謂的義氣,而是因為錢,錢對於他們而言才是第一生產力。

所以在得到兩大家族的銀子之後,兄弟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錢到手了,帶著錢趕緊遛吧,絕口不提給六子報仇的事。

可是張麻子想要搞垮黃四郎,這與他們當初來鵝城的目的背道而馳,在老三他們看來,大哥已經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兄弟們只想賺錢,你卻拉著兄弟送命,衝這一點你就不再是我們的大哥。

於是兜裡揣著委任狀,老三他們去了浦東,因為他們驚喜的發現當縣長可比當麻匪搞錢快多了,也文明了不少。

當張麻子身騎白馬聽著火車裡傳出來的歡聲笑語,他知道在這輛開往浦東的火車上,新的黃四郎又誕生了。

總結:

張麻子帶著兄弟們轟轟烈烈熱鬧了一場,結局卻只剩下他一個人。

那些支持他信念的人一個個埋在了黃土堆裡,而那些摘取勝利果實後與他分道揚鑣的人卻各有各的滋潤。

英雄從來都是孤獨與寂寞的。

可是英雄也是被人遺忘最快的,鵝城的那些光著膀子的百姓誰還會記得是他張麻子帶著大家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

一切就像一場夢,轉眼又都成了空。

相關焦點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2010年的聖誕節,距離電影《讓子彈飛》上映九天後,一個問題出現在了知乎社區,「十年之後,觀眾將怎樣評價、對待《讓子彈飛》」。今年四月,另一個問題登上了知乎熱門問答,「為什麼《讓子彈飛》最近又火了起來」。十年快馬加鞭,子彈仍未落地。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十年前,人們甚至不確定是否還會記得《讓子彈飛》/知乎十年前,《讓子彈飛》憑藉7.24億的票房成了年度冠軍,並且引起了觀眾罕見的闡釋熱情。劇情中黃四郎到底死沒死?其實只要翻翻姜文那些年的帳本就知道,這大概率是句客套話,《讓子彈飛》明明是送給投資人還債的。在《讓子彈飛》之前,姜文在影視圈裡已經是出了名的能燒錢。不像別的新人導演,還是束手束腳、能省就省,已經憑藉演技家喻戶曉的姜文,可是被謝飛、田壯壯、張藝謀一幫名導哄著拿起了導筒,任你多麼財大氣粗,姜導的膝蓋也軟不下去。
  • 《讓子彈飛》:十年之後,你看懂了嗎?
    一轉眼,《讓子彈飛》已經上映十年了。這部風格奇特的影片,是姜文導演奠定商業地位的代表作,也保留了他一貫極致的藝術特徵。就像影片臺詞所說,這是一部鏗鏘有力,能「站著把錢掙了」的電影。如果要評選「2000年後華語電影榜」,被列為五強之內應該沒有爭議。
  • 想當年丨《讓子彈飛》:十年之後,你看懂了嗎?
    一轉眼,《讓子彈飛》已經上映十年了。這部風格奇特的影片,是姜文導演奠定商業地位的代表作,也保留了他一貫極致的藝術特徵。就像影片臺詞所說,這是一部鏗鏘有力,能「站著把錢掙了」的電影。如果要評選「2000年後華語電影榜」,被列為五強之內應該沒有爭議。甚至對很多人來說,它也可以是近三十年中最好的華語影片,可以和《霸王別姬》扳下手腕。
  • 《讓子彈飛》10年後,姜文打造的「肉彈」變身,成功甩脂變御姐
    然而,也有一些逐漸淡出觀眾視線的,比如姜文在《讓子彈飛》裡一手打造的尤物——趙銘。12月19日,趙銘的一套全新寫真在網絡曝光,又欲又颯的模樣已經很難讓人再想起《讓子彈飛》裡被麻匪玷汙的性感村姑,更驚嘆的是,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十年了。
  • 姜文稱《讓子彈飛》令他厭惡,他的心中只有這部作品!
    提到姜文的作品,大家心中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讓子彈飛》,畢竟這部作品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說作品有很多映射現實的內容,非常有深度,還一度把姜文捧到了聖壇,然而在這部作品上映之前,很多觀眾和導演都聲稱「姜文江郎才盡」,而《讓子彈飛》的票房狠狠地打了他們一巴掌,可姜文卻聲稱自己很討厭自己導演的
  • 姜文這部《讓子彈飛》歷久彌新
    姜文是中國電影圈裡頭的奇才,在十年前憑藉著一部《讓子彈飛》名震中國,成為真真正正「站著掙錢」的導演。時隔十年,再來看《讓子彈飛》,更顯得歷久彌新。豆瓣8.8分01《讓子彈飛有人認為《讓子彈飛》是一個屠龍者終將為龍的故事,也有人認為這是「站著掙錢」的故事。不論是何種觀點,都離不開「政治隱喻」。故事發生在1920年,花錢買官的縣長馬邦德(葛優飾演)被劫匪張麻子(姜文飾演,又名張牧之)劫持。情急之下,馬邦德謊稱自己是湯師爺,可以和張麻子合作,上任鵝城縣長。
  • 無釐頭影評丨姜文:為什麼《讓子彈飛》後,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
    我是無釐頭……(~ ̄▽ ̄)~ 有好多人問:為什麼《讓子彈飛》之後,姜文就再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了?是否已江郎才盡? 當然不是了!姜文不是不能拍,而是不想拍!很多人認為拍《讓子彈飛》時,姜文是這樣的……
  • 「姜文」只拍了六部電影就躋身中國頂級導演,原則:只為自己高興
    拍抗戰,大部分導演往往著力於表現日軍的醜惡和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卻忘了去思考那場戰爭真正給我們帶來了些什麼,傷痛的根源又是什麼。姜文做到了,一部《鬼子來了》透視了一段時代,俯瞰了整個民族,暗含著濃重的黑色幽默,離奇又卻有正常的敘事。
  • 深度文章: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與羅素著作《自由之路》
    一轉眼,姜文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已經上映十年了,當年的票房奇蹟,不僅賺的盆滿缽滿,口碑也是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有好幾位粉絲多次約稿,之所以遲遲未寫,一是因為網上的解讀太多了,寫的廣度寬度估計姜文本尊都得拍著大腿連稱沒想到,二是這部片子的思想非常深邃,要寫,就不能膚淺了,不能壞了大隱者的招牌。
  • 姜文《讓子彈飛》裡打造的「性感尤物」,10年後華麗轉身變御姐
    提起姜文導演兼主演的《讓子彈飛》,觀眾都非常熟悉了,此片娛樂性豐富,情節利落緊湊,角色的設計和互動尤其過癮,最終收穫了6.76億票房,還捧紅了周潤發的替身文祥、「劉德華」模仿者杜奕衡。雖然只是客串,但趙銘因為好身材和真實傳情的表演,賺足了關注度,有的網友甚至說看《讓子彈飛》就是衝著趙銘去的。趙銘出生於1987年,進入演藝圈的時間比較早,但一直都是在幕後做製片助理,2010年因事業線傲人被姜文看中出演《讓子彈飛》,成了排在劉嘉玲、周韻之後的女演員。
  • 結合原著《盜官記》,我們來談談《讓子彈飛》後面的姜文
    前言可以說《讓子彈飛》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雖然以前改編自文學原著的成功作品不計其數,但作為一個個人風格非常明顯的新一代導演,他在用幽默改編文學原著《盜官記》時,可以充分融合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但以極大的現實主義和諷刺性,彝族的語言藝術用我們有著鮮明的特點,可以說,他真正實現了商業與藝術並存的電影現象,極大地促進了電影文學的發展
  • 鬼才導演姜文,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我記憶裡,很少有導演會去參演一些電影中的小角色(自己的片子除外),但是我發現姜文做到了,那個拍攝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的,臺灣電影金馬獎的導演竟然在星戰中飾演了一個早早就領便當的配角,我當時還挺納悶,為了出名這麼做好麼?後來我才覺得,並不是這樣,姜文不僅僅是導演,他還是一個演員,一個在讓子彈飛中追求金銀財寶,同時在星戰中追求友情和原力的演員。
  • 姜文6部封神之作,《讓子彈飛》只能排第二,第一豆瓣評分9.2
    喜歡電影的網友都知道,作為個電影獨行俠的鬼才導演姜文,在幾十年裡雖然只導演了5、6部片子,但卻被影評人評為內地第一導演,這讓很多人的都想不通,憑什麼?其實很簡單,作品不在乎多少,經典才是關鍵,雖然他拍的少,但是部部有口皆碑,不紅都難。今天影子給大家介紹幾部姜文的巔峰電影,看看一部好片是如何頂十部爛片,拭目以待吧!
  • 黑色幽默下的《讓子彈飛》,真正看懂的人有多少
    《讓子彈飛》作為姜文的代表作,它本身不像當初的《鬼子來了》那樣觸及底線,而是用一種相對溫和的形式講述了一個相對真實的故事。故事很精彩,但同時,故事的背後還有著大量的隱喻,靠著這些隱喻故事在商業和文藝兩者中尋找了一處很好的平衡點。這種平衡可遇不可求,《一步之遙》無疑就是一個敗筆。
  • 《讓子彈飛》:看完電影,我知道姜文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
    陳思誠舉例說,就像電影《讓子彈飛》,電影開始,一幫馬匪打出一排子彈,但並沒有立時見效,眾人正在疑惑,作為匪首的張麻子說:「讓子彈飛一會兒」,這時候BGM(背景音樂)響起,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其實準確的說,《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在整個放映過程中節奏都在飛起,讓人停都停不下來。
  • 姜文新片來襲,當天上映票房可觀但後繼乏力,豆瓣分直接下滑
    就在上周,姜文導演的新片《邪不壓正》強勢登入院線,這是屬於姜文民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電影。可以說,在影迷看來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道饕餮盛宴,畢竟「姜文」本身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一個大的IP,成為了影迷心中不得多得的佳片代表。
  • 國產電影最近兩年拍的最好的就是喜劇片
    國產電影這兩年拍得最好的是喜劇片很難說對國產電影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我會在看到一部好的國產電影的時候高興得恨不得推薦給全世界。近幾年國產電影的票房屢破新高。作為目前國產電影最成熟的類型片之一,喜劇片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甚至不少票房紀錄都是喜劇片創造的,來給大家碼一下最近兩年比較不錯的國產喜劇。
  • 從《讓子彈飛》中的三大主角,談男人的「社會學」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近10多年來,一部反響劇烈的國產電影,這部影片集合了電影藝術和電影商業,既有故事的內涵,又迸發出了社會的話題。影片由極具才華的第五代導演姜文執導,這個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國產導演,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最後一面旗幟。
  • 《讓子彈飛》影評 對歐美黑色惡搞電影的模仿
    高氏兄弟極不屑《讓子彈飛》,因為姜文那種對歐美黑色惡搞電影的模仿。前天我跟一個《競報》記者在高氏兄弟的玻璃房畫廊喝咖啡,討論藝術市場的問題。後來高氏兄弟來了,我們又聊起了《讓子彈飛》。高氏倆極不屑這個電影,因為姜文那種對歐美黑色惡搞電影的模仿,如《兩根大煙槍》、《一條叫旺達的魚》。不過,我倒很喜歡電影後半部分的「反抗」橋段,即「姜文」在小城的中心街上扔了大量金錢和槍枝,但人民都是第一天晚上偷拿回去,第二天又還給「老大」。姜文在反抗專制屢戰屢敗之際,終於認識到,人民並不因為少數人是正義的化身就跟著你走,還要等少數正義者有勝利的苗頭時,才會跟著你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