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髮指!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2020-12-16 社會生活那些事兒

島內一些歷史教師向臺灣媒體反映,由於新課程大綱將「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生的新歷史教科書中大量刪除了中國古代歷史教科書,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了。經臺灣媒體核實後發現,新教材第一章商周至隋唐的歷史被刪去,只有4頁。兩千多年的歷史只有1600字,課程被簡化為「噁心」。

臺灣自古屬於中國。中國歷史上對臺灣最早的明確記述,可追溯到 1700多年前。中國人最早開發了臺灣、最早對臺灣實施了有效管制,臺灣社會始終保持中華文化的傳統。元朝時中國政府正式設置行政機構治理臺灣,清朝時正式在臺灣建省。

1895年4月,日本通過侵略中國的戰爭,強迫清朝政府籤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霸佔了臺灣。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41年12月,中國政府在《中國對日宣戰布告》中昭告各國,中國廢止包括《馬關條約 》在內的一切涉及中日關係的條約、協定、合同,並將收復臺灣。

1943年 12月,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應將所竊取於中國的土地(包括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在內)歸還中國。 1945年,中美英三國共同籤署,後來又有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並在《日本投降條款》中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10月 25日,中國政府收復臺灣、澎湖列島、重新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此後,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從未改變。

相關焦點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延伸閱讀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我又被氣到了!
    這不,一條由央視網快看頻道發布的話題#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已經上升到熱搜第4位了,138萬多的熱度且還在持續上升。新聞內容是這樣的:不怕趙雲變馬雲,就怕趙雲成了外國人!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國史被大幅精簡,漢唐盛世、帝王將相的名字基本上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新課納大幅增加東亞史,把中國史納入到東亞史的一部分。其實早在前幾年,臺灣課本就把中國歷史併入東亞史了。三國鼎立為什麼消失?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為了推動「去中國化」主張,淡化中國歷史,培養所謂的「世界公民」,民進黨當局對初中歷史教科書下手了。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
  • 臺灣初中地理課本現「仇中」離譜言論
    事實上今年9月初,依舊是初中二年級,臺灣歷史教科書就因「去中國化」被鞭撻了一輪。因為歷史書被「大刀闊斧」刪減,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不只沒有三國歷史,《史記》、《漢書》、魏晉南北朝、貞觀之治、楊玉環與安史之亂統統不見了。
  • 中國史幾被消失 台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島內人士抗議民進黨當局將中學歷史課本「去中國化」。資料照片新學期伊始,島內有歷史老師投書媒體,痛陳新版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中國歷史被大量刪減,「三國消失,武后不見」,其行徑令人髮指。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不斷刪改課綱篡改歷史,其直接結果之一是讓歷史教育失去知興替、明得失的意義,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獨」心日熾島內媒體查證發現,這批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的新課本,中國歷史被刪減幅度之大令人乍舌。
  • 台歷史新課綱大砍中國歷史篇幅,民進黨當局高官否認「去中國化」
    臺灣開學後,最新啟用的的「2019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包括唐朝之前的2400年以1600字講完,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政權轉折和重要史實一概沒有編入,引發議論。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昨日狡辯稱「新課綱要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並否認有「去中國化」的問題。
  • 臺灣歷史課本抹去中國史,還能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自2020年9月新學期開始,臺灣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就收到了最新的歷史課本,課本裡中國史內容僅用6000字簡單概述,只需不到半小時就可快速讀完,2400年華夏精彩歷史,就這樣被縮減、抹去。此舉明顯是淡化中國意識,企圖給學生灌注「獨立思想」,以此拉開兩岸距離,抹去臺灣和祖國母親的歷史淵源,切斷兩岸文化交流。馬英九主政時期,將部分歷史的真相進行了重新還原。自臺灣民進黨上臺之後,一系列的「獨化」舉措,將兩岸關係推至冰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台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15日消息,新學期伊始,島內有歷史老師投書媒體,痛陳新版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中國歷史被大量刪減,「三國消失,武后不見」,其行徑令人髮指。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不斷刪改課綱篡改歷史,其直接結果之一是讓歷史教育失去知興替、明得失的意義,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
  • 蔡英文政府灌輸「臺獨史」犯眾怒 臺教育界奮力搶救中國歷史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上臺以來大搞「文化臺獨」,在教育領域「去中國化」,灌輸「臺獨史」,最近更大幅刪減初二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的內容。島內輿論痛批蔡政府炮製最「獨」教科書,凌亂無序的歷史內容不僅疏遠青少年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也削弱了年輕一代的文史素養。臺灣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呼籲各界共同搶救中國史。有臺灣老師表示會再篩選書目,提供學生參考。也有學者倡議大陸方面編寫網版教科書供臺灣學子學習。 「這次課綱修改表面上是簡化內容,大幅刪減中國史,但其實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字裡行間的意識形態。」
  • 臺灣這屆家長太難了!新版臺課本被曝多處失實,篡改抹黑大陸
    文|書函 審|高靜如今臺灣島內的高校迎來了開學季,開學以後,卻遭到不少老師的強烈反映,表示島內高校歷史課本的內容被刪減得亂七八糟,不僅如此,還將課本內的許多重要歷史內容刪除掉,有不少歷史老師抱怨直呼教不了
  • 2020年起臺灣學生將成...
    [新聞頁-臺海網]中國史烈士課本內容被大砍 圖源:中時電子報今年,臺灣家長會發現開學後最新面市的2019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唐朝之前的2400年歷史以1600字講完。如此刪改引發島內社會巨大爭議,質疑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刻意為之。
  • 臺灣高中歷史課本竟稱日本為「母國」?蔡正元說話了
    5月30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對於高中教科書介紹在殖民經濟下臺灣的經濟發展史,描述臺灣被日本殖民歷史情境,因此稱日本為「母國」一事,蔡正元不表認同,認為當時臺灣總督府和日本政府的關係,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非「子國」「母國」的關係。
  • 五萬年以後,歷史課本會不會變得非常厚?
    我國最早的自編小學歷史課本是1903年由文明書局出版、丁寶書主編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厚度大約1釐米。民國時期,劉師培編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共兩冊,每冊61頁。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進入了信息大爆炸時代。但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每本的厚度大約只有1釐米。
  • 語文課本愛國內容被刪減,西方虛構故事陸續增加,清華教授很痛心
    今天要說的這個事,如果不是做教育這行的估計很少有人發現,那就是如今的語文課本當中愛國題材逐漸被刪減,而西方虛構的故事卻在陸續增加。對這種情況清華有位叫做王文湛的教授表示「很痛心」。
  • 臺灣中學生: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光榮的歷史
    臺灣中學生: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光榮的歷史 2019-08-21 19:27: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 民進黨用「陰招」害慘臺灣人,偷摸伎倆令人不齒
    編輯:曾印近年來,臺灣島內的一小撮「臺獨」勢力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系統性的推動臺灣與祖國的割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斷篡改教育系統的歷史教科書,妄圖從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入手,用破碎凌亂、沒有科學系統的歷史體系荼毒臺灣年輕一代人的思維成長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讓貓咪帶你領略古代史,追番的同時收穫知識
    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同類型,前者科普中國古代史,後者講解近代史。拿來給小孩子們也適合,同時還能給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看不懂?那就去引導他們呀!慢慢學嘛,那麼今天就先了解這部講中國古代史的《如果歷史是一群喵》吧!
  •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臺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近日,有歷史教師投書島內《中國時報》,稱中國史教學已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那麼,中國史教育如何變成今天這番模樣?背後又有當權者的那些算計? 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蔣氏父子治臺時期,臺灣歷史教科書體現的是大中華史觀與中國人精神,客觀上起到維護中華史觀、導正人心、反對「臺獨」的作用。 待李登輝上臺後,臺灣的歷史教科書開始調整。1999年歷史課綱中,「臺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附屬於「中國史」。
  • 民進黨「去中國化」圖謀終將是黃粱一夢
    實際上,人為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進而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血脈聯繫,用歷史文化的虛無主義洗腦臺灣年輕世代,企圖實現臺灣事實獨立的政治目的,是蔡英文當局多年來的一貫伎倆。今年9月,臺灣新學期開學伊始,便有臺灣歷史老師指出,新版臺灣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對有關中國歷史的內容又進行了大幅刪減,3000年的中華文明史,僅用1600多字進行概括性論述,並將原來「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三部分,改為「臺灣、東亞及世界」,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項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