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最有血性的時代,那麼最先想到的就應該是明朝的時候了。在這兩百多年的歷史裡面,沒有漢唐年間的和親一說,也沒有兩宋的歲幣之談,他是一個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的朝代。即便是敵人將國家的皇帝給俘虜之後,也是堅決不投降。
在崇禎皇帝臨死之前,他還留下了一句鐵骨錚錚的名言:「朕死,沒有臉面去見地下的祖宗,任由你們分裂朕屍,但是不要傷害我的百姓!」雖然說崇禎是一個失敗的皇帝,但是他在做人方面不愧為一個天子的品德,就像所說的: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
崇禎作為一個正統的大明朝的皇帝,在他臨死之前也沒有丟棄一個君主的品德,他不管敵人要怎麼折磨自己,他只求著李自成等人不要殺害自己的天下百姓,一直到今天還被許多人所歌頌。
海上馬車夫
崇禎在位期間,民國和金國的戰爭中一再的失敗,讓現在的我們看起來都很扎心,但是卻也是很無奈的。不過讓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點是:即便是在崇禎領導下的明國,在滅亡之前,瀕臨死亡的大明王朝還和當時世界第一的強國打了一仗,而且還取得了勝利。使得中國在那之後的兩百多年裡面,沒有其他國家敢再來侵犯,一直持續到了清朝的鴉片戰爭才結束。
這個國家就是當時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雖然說現在的荷蘭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歐洲國家,但是在那個時候荷蘭卻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海上強國,他們的海上軍隊在世界上無人能敵,可以用橫行世界來形容了。
荷蘭在當時剛剛獨立,他們運氣很好,剛好趕上了歐洲海洋貿易的時機,荷蘭就趕緊抓住機會,努力進行海上的發展,並且很快就成長為了當時海洋上的第一強國。在它崛起的時間裡,荷蘭海軍軍艦數量超過了當時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軍艦加起來的一倍,對於上一任的「海洋霸主」葡萄牙荷蘭也是將它兩次打敗,當時的非洲、亞洲還有美洲都有荷蘭的殖民地,是那個時候名副其實的海洋霸主!
荷蘭突然襲擊
在1633年的時候,荷蘭人的目標轉到了中國身上,他們想要試圖將中國徵服,為了試探中國的意志,荷蘭對駐紮在南澳的一小波明國軍人發起進攻。由於荷蘭是突然襲擊,所以明軍死傷一共十七人,不過荷蘭軍隊也有傷亡。在擊退明軍之後,荷蘭人在廈門開始了洗劫,並且強迫讓當地的老百姓給他們供奉豬和羊。
在那個時候,明軍的海軍主力是鄭芝龍和張永產,他們兩個都在外地,所以荷蘭等於說是和當地的少量老弱病殘打了一仗,但是這個時候的明國如果不對此進行反擊的話,那麼之後的鴉片戰爭估計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在廈門的荷蘭人嘗到了甜頭,他們直接開口說要讓崇禎皇帝跟他們談判,去答應他們無恥的、貪得無厭的要求。但是崇禎皇帝也不是好啃的骨頭,並且在他眼裡荷蘭不過是個小國家,和他談判怎麼可能。於是他非常生氣,直接下令讓福建的巡撫去懲治荷蘭人。
「火船陣」大敗荷蘭
他安排鄭芝龍當作海軍先鋒,高應嶽和張永產各為左右翼,用「火船陣」向荷蘭發起攻擊。當時的明軍在海洋戰爭中的技術實際上是落後於西方國家的,但是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軍事上以武器論英雄的國家,於是就以我們當時傳統的「火船陣」攻擊荷蘭人的堅固的船還有各種先進的武器,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這一戰中,荷蘭的海盜援軍全部滅亡,荷蘭的船隻也只有幾隻逃跑了,海軍司令被革職,荷蘭這樣一個海上霸主,在面對奄奄一息的明國的時候,卻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一戰也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中國刮目相看,在之後的兩百年裡面,再也沒有誰想打中國的主意了。
當時的火船陣很簡單,就是將無數個裝滿可以點燃的東西裝在船上,然後把船全部連在一起,再衝向敵人的時候就把船點燃,最後用火將對方船隻點燃擊沉。在戰鬥結束後,明朝趁勝追擊,逼迫荷蘭籤訂了對荷蘭的不平等條約,讓荷蘭向我們支付戰爭賠款,還保證再也不能進犯中國的國土。
明朝不得已滅亡
但是最終由於皇室之人太過昏庸,明末時期到處都處於紛亂之中,各地的百姓全部發起起義,於是明朝覆滅了。但是在它覆滅之前,對於荷蘭的勇猛反攻和之後的豐富戰果,確實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大。
雖然明朝衰落了,但是並不代表它是沒有用的,更不代表對於敵人放棄抵抗,在清末的時候,如果出現一些像明朝這樣有血氣的人來執政,估計也不會有這麼屈辱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