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關係怎麼走?菅義偉才剛接替安倍,俄軍就給日本一個下馬威|宗谷...

2021-01-20 騰訊網

9月16日,菅義偉成為日本首相,接替辭職的安倍晉三。菅義偉領導下的日本將如何處理周邊關係,也成為亞太地區的關注焦點。

日本外務省就本國政府更迭表示,日本政府致力於與俄羅斯發展各個領域的關係,包括在締結條約方面。

不過,就在菅義偉剛以高票衝出新總裁選舉時,俄羅斯似乎就給了日本一個下馬威。

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最新消息稱,日本自衛隊發現6艘俄羅斯軍艦出現在日本附近海域。隨後,這6艘軍艦穿越宗谷海峽繼續向西進,向日本海方向航行而去。

宗谷海峽在什麼位置?就在俄羅斯薩哈林島和日本北海道島之間,宗谷海峽東側是俄日爭議的南千島群島,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越過宗谷海峽進入日本海,向西航行可到達海參崴。

顯然,這就是俄羅斯對日本的一個警告。

對於菅義偉將接替安倍一事,俄羅斯早就心裡有數。在俄羅斯看來,菅義偉不僅是首相的接替者,而是安倍的繼承者。

日本高官首相一向出身世家,好比安倍晉三,其外祖父就曾為日本首相。菅義偉作為「農民的兒子」,能夠成為首相的重要原因,就在於他是安倍的心腹。

而從菅義偉的內閣人員組成來看,在關鍵人員的選擇上,菅義偉依然聽從了安倍的意見。如副總理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還有安倍晉三的胞弟、防衛大臣岸信夫。

這就很難不讓人懷疑,安倍究竟將對菅義偉產生多大的影響力,安倍會不會是日本的「太上皇」。

可以說,菅義偉不僅繼承了安倍的政治遺產,而繼承了安倍的政治路線。那麼,安倍對俄羅斯的政治路線又是怎樣的呢?

作為日本鷹派的典型代表,安倍對於北方四島歸屬俄羅斯一向耿耿於懷。自從安倍就任首相以來,日本多次和俄羅斯進行交涉,要求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而安倍最接近「要回」北方四島的時候,是在2018年。

2018年,在新加坡的一次會晤中,日俄雙方同意在1956年兩國共同宣言的基礎上加快和平條約談判,並逐步調整為俄方向日本「歸還兩島」的路線。

然而到目前為止,雙方談判沒有任何進展,安倍依然寄希望於先從俄羅斯手中要回兩島。今年8月底,安倍再次與普京舉行電話會談,呼籲雙方努力解決領土問題。

電話交談結果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不過俄羅斯很快做出了回應。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9月10日,俄羅斯東部戰區分隊在南千島群島展開反登陸防禦戰術軍事演習,報導還稱,在演習期間,俄軍偵察小隊完美殲滅了假想敵。

誰是假想敵?答案不言而喻。

再看菅義偉,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菅義偉剛成為自民黨新任總裁之際,菅義偉第一時間將目光投向北方四島,重申北方四島的重要性,並且強調其為日本領土。這既是對安倍路線的繼承,也是對俄羅斯的「示強」。

既然菅義偉有意和普京「掰手腕」,俄羅斯勢必作出回擊。日本能不能要回北方四島,就看日後誰能技高一籌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_時政|俄羅斯_時政|北方四島|宗谷海峽|菅義偉|安倍晉三
    9月16日,菅義偉成為日本首相,接替辭職的安倍晉三。菅義偉領導下的日本將如何處理周邊關係,也成為亞太地區的關注焦點。日本外務省就本國政府更迭表示,日本政府致力於與俄羅斯發展各個領域的關係,包括在締結條約方面。不過,就在菅義偉剛以高票衝出新總裁選舉時,俄羅斯似乎就給了日本一個下馬威。
  • 日本自民黨新總裁選舉投票,三人對決誰將接替安倍
    日本自民黨新總裁選舉投票,三人對決誰將接替安倍 9月8日,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菅義偉(中)、岸田文雄(左)和石破茂在出席聯合記者會前合影。新華社 圖9月14日,日本自民黨新總裁選舉投票。
  • 陳洋:緊隨安倍的菅義偉,會成為一個怎樣的首相?
    秋田縣是日本地方的一個縣,但因盛產美女而著稱,如佐佐木希、壇蜜等。此外,秋田犬在日本國內外也頗具知名度。菅義偉的父親菅和三郎在年輕的時候,曾被徵往中國東北,作為滿洲鐵路的一名職員進行工作,並在吉林省通化市迎來日本戰敗投降。隨後,菅和三郎被遣返回國,在老家秋之宮進行農耕。戰敗後的日本一片狼藉,百廢待興,民眾生活疾苦。
  • 菅義偉捅馬蜂窩,俄軍一步到位將S300V4部署北方四島,日本:抗議
    不過這一次俄軍的先進飛彈防禦系統部署在日本最關心的北方四島上,很明顯就是警告菅義偉徹底死了用武力解決爭端的心。其實就在俄軍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前不久,日本首相菅義偉還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電話會議。 雙方在電話中就締結和平條約談判達成了共識,但是針對北方四島的歸屬,日俄雙方卻出現了明顯的分歧。菅義偉在會談中明確提出,北方四島問題不會留給下一代,希望在這一代就解決掉日俄的領土爭端。但菅義偉的強硬捅了馬蜂窩直接惹怒普京。
  • 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
    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最終引發俄國國內的資產階級革命,而獲勝的日本也一步步走向軍國主義。日俄戰爭爆發後,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考慮,西方各國政府雖然宣布中立,但是對戰事發展高度關注,並留下了大量的官方檔案、記述。此外,各國報紙上有關日俄戰爭的新聞報導也成為了珍貴的史料。
  • 日俄海戰之初日本便取得了制海權?東鄉平八郎並不這麼看
    期間,兩國都在進行嘗試,但只有日本人達成了目標。以此為前提,我們將探尋他們成功背後的原因,首先要指出的是,與對手相比,他們的最大優勢只體現在海陸協同上,而在大部分其他領域,日本實際並不佔據上風:與沙皇帝國引以為傲的陸軍相比,日本陸軍完全居於劣勢;在資源、裝備和財力上,他們也不如俄國;同樣,在海軍領域,哪怕將俄軍黑海艦隊排除在外,日本也無法與對手抗衡。
  • 發表首次施政演說,菅義偉這樣定義日中關係|京釀館
    不出意外,菅義偉在演講中強調了日美同盟是「外交和安保的基軸」、「力爭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表明了將繼承安倍2016年提出的「印太戰略」的態度。但細心的人可以發現,菅義偉同時闡述了日中、日俄、日韓等周邊關係的重要性,把日本的周邊關係放到了與印太戰略同等重要的位置。仔細看下來,「菅外交」與「安倍外交」的差別實在是不少。
  • 英國報刊對近代日俄兩大歷史事件報導站在日本立場上,支持日本
    在近代日俄關係中,日俄戰爭與西伯利亞出兵是兩國之間發生的規模較大的軍事衝突。整體而言,《泰晤士報》等英國報刊對這兩大歷史事件的報導基本上都站在日本的立場上,支持日本的行為。在日俄兩國衝突的報導中,報紙批評俄國的行為,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日俄戰爭的報導中,報紙批判俄國拒絕從中國東北撤軍,突出俄國的領土擴張意圖,強調俄國的拖延與敷衍的態度使得日俄矛盾無法通過談判解決,俄軍無惡不作;在西伯利亞出兵的報導中,報紙突出俄國秩序的混亂與布爾什維克政權的「暴力」與「殘忍」。
  •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本組照片為日俄戰爭的部分老照片,眾所周知,日俄戰爭是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展開的一次戰爭,圖為日軍佔領遼陽後的場景,可以看到街道兩旁都掛滿了日本國旗。
  • 為什麼日本贏得了日俄戰爭?
    介紹自古以來,有無數的戰爭,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會通過戰爭擴大領土,戰爭會給人民帶來痛苦,然而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日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更特別的是,日俄戰爭爭取的不是對方的領土,而是另一個國家的土地中國。
  • 安倍「御用記者」強姦女生,卻被「日本祁同偉」放了!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安倍首相的御用記者被舉報強姦女學生,臨逮捕前卻被警方蹊蹺地放了」——這一醜聞11日成為日本媒體關注的熱點。10日上市的日本雜誌《周刊新潮》刊登爆炸性新聞:2015年,安倍的「御用記者」山口敬之被控以暴力手段強姦一名女學生,被逮捕前卻被警視廳給予了「特別照顧」。《周刊新潮》的報導稱,當時27歲的這名女學生現在是一名記者。
  • 日本崛起之戰:多數據解讀日俄戰爭,日軍綜合實力已超越遠東沙俄
    海軍碾壓對於日俄戰爭而言,控制了黃海基本上就能佔據戰爭的主導權,因而雙方都十分重視制海權的爭奪。後世的很多人將日本海軍的勝利歸咎於他們在對馬海戰中對俄軍艦隊的偷襲,但強大的艦隊實力才是他們獲勝的基礎。而日本海軍的遠洋運輸能力也在戰役中得到體現,得益於甲午戰爭的戰爭賠款,日本海軍在甲午到日俄戰爭十年時間內,從400艘增加到1400艘,增長了3.5倍,這也為日軍的的兩棲作戰提供充足的運輸供血能力。
  • 川普:安倍是日本史上最偉大首相!安倍:繼續加強聯盟關係!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Akihiro Nishimura說,「他希望川普總統放心,因為支持日美關係的政策」。Akihiro Nishimura是在安倍和川普周一早上進行了30分鐘的電話交談後對記者發表上述講話的。據白宮發言人稱,川普稱安倍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
  • 眼看安倍再逐相位,曾忠心不二的菅義偉出手了
    將近8年的首相任職,讓權力出現了少有的固化,安倍身邊各種充滿了銅臭味的醜聞,除了森友、加計之外,2020年還多了一個利用賞櫻會賄選選民的新疑案。從國際局勢看,安倍熱愛、追捧的美國川普總統在大選中落敗,日美關係面臨新的調整,安倍此時已經束手無策。
  • 大批新型飛彈「登島」,日本當即發聲強烈抗議,俄軍手伸得太長
    日本和俄羅斯在「北方四島」歸屬的問題上一直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按照蘇聯時期的劃分,北方四島理當歸屬於俄羅斯,但日本方面拒絕接受這一「事實」。因為居住的都是日本人,而且當時是因為「戰敗割讓」給蘇聯,如今蘇聯解體自然「割讓無效」。客觀來說作為一項懲罰措施,應當保持有效且永久生效。
  • 日本新首相開啟密集電話外交模式,菅氏太極怎麼打?
    從他第一通、第二通電話,倒也看出一些日本新首相的新外交思路。1不難看出,身在亞太的日本,在菅義偉上任首相以後,將更注重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菅義偉首先致電澳大利亞總理——澳大利亞恰恰也算亞太地區一個重要的國家。在與川普通話時,據稱菅義偉提到中國。
  • 日俄首腦再次會晤 爭議島嶼主權歸屬仍無突破
    新華社東京12月16日電(記者沈紅輝 嚴蕾)繼15日在日本山口縣長門市舉行會談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轉至東京再次舉行會談。在回答北方四島相關問題時,安倍說,日俄將就北方四島共同經濟活動的「特別制度」開展磋商,但日本對北方領土問題的原則立場完全沒有變化。他表示,北方領土問題70年間未獲解決,很長一段時間內甚至未能舉行談判,解決這一問題面臨的困難仍將持續。普京在記者會上簡要回顧了日俄戰爭後雙方的領土交割史,並強調蘇聯在二戰後取得了南千島群島。他說,俄方認為應該結束這種圍繞領土問題反覆強調自身主張的做法。
  • 上色老照片:直擊日俄戰爭景象,日本獲勝後高興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圖為1904年,日本運輸船向前線運送女醫護人員和戰略物資到大連由於在此次海戰中日俄雙方都首次大規模地、很有成效地使用了水雷武器。在4月中旬的一次戰鬥中馬卡羅夫乘坐的裝甲艦因不幸觸水雷爆炸,馬卡羅夫也因此陣亡。沙俄在海上戰爭的挽回的優勢也隨之崩塌。到了1904年底,日軍已經完全獲得了制海權,俄軍旅順口要塞司令官更是率俄軍殘部投降。
  • 安倍因病辭職 下一任日本首相會是誰
    安倍因病辭職,下一任日本首相會是誰  ■ 觀察家  如何遏制疫情、重振經濟,維持日本外交穩定,是「後安倍時代」競選首相的基本與關鍵。  據報導,連續執政長達7年半之久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8月28日宣布辭職。
  • 日俄戰爭有多慘烈?屍體堆滿山頭,真實情況遠比你想像的慘
    當時俄國政府為鞏固在遠東地區的控制權,一直在尋找一個太平洋不凍港供其艦隊駐紮。而旅順港,恰好滿足了俄國海軍對不凍港的需求。 日本有了英國撐腰後,底氣變得很足。日軍制定好對俄作戰計劃,並做了充足的戰鬥準備後,沒多久,就主動開啟了日俄戰爭的序幕。 1904年2月6日,聯合艦隊從日本出發,兩天後達到旅順港,在未宣戰的情況下,日軍偷襲旅順的俄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