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名的讀音,成都人都搞不醒火!

2020-12-19 成都向上life

在成都市中心,春熙路商圈

有條著名的網紅街

成都人都喊它dangpa gai

它被英國旅遊雜誌《TIme out》評為

「 全球最酷50街區 」

排名高於上海的前法租界和北京三裡屯

但是這麼有名的街

好多人打了半天都打不出來這兩個字

為啥子喃?

戳視頻,為你答疑解惑

Please have a look

↓↓↓

由於人文因素、歷史積澱,很多街道名、地名的讀音都脫離原字該有的發音,有了約定俗成的叫法。

成都人大部分喊它

黌門街(huang men gai )

這個都不是認字認半邊的問題了

黌和簧

真的只是長得像

成都人真是認字小天才

黌(讀音hóng)門是學宮的大門,所以古代士子考中秀才皆被稱為身入黌門,是天子門生,即皇帝的學生。

不過,這條黌門街,並不是因為皇家學宮而來。清末,崇州楊家子孫將此地一處別墅捐辦存古學堂,所招學生大多為秀才,所以此街道名為黌門街。

現在黌門街所處轄區,也是成都的重要學府四川大學(華西校區)的所在地,真是學術氛圍由來已久呀。

這條街到底應該是 「 shān bǎn qiáo 」

還是 「 shā bǎn qiáo 」 ?

針對這一問題

生活委員的小夥伴們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成都人1

我們老成都都喊的 「 shā bǎn qiáo 」

成都人2

亂說,我們從小就叫的 「 shān bǎn qiáo 」

吃瓜群眾

我覺得都可以

所持觀點大概5:5

生活委員秉著絕不拉稀擺帶的態度

大膽提問,小心求證,實地探得

官方認定 杉板橋讀音

(shā bǎn qiáo)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該地名原為 「 沙板橋 」 ,後來轉化成了現在的 「 杉板橋 」 ,所以 「 杉板橋 」 中的 「 杉 」 字應讀sha。

就喊九裡堤(ti)怎麼了!?有的時候官方還是要順從民意的。

比如說北京的大柵欄(Dàshílànr),你要是哪天叫da shan lan,是會被嘲笑的!

九裡堤最早是一個水利工程。蜀漢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主持修建的蜀國防水工程,當時因堤壩長度約九裡長,得名九裡堤。

#

除此之外

還有哪些地名成都人愛讀錯呢?

#

正確讀音:huàn huā xī

地方口音:kuan hua xi

浣花溪的名字如何得來不得而知。傳說是一位姑娘,替滿身是瘡的僧人在溪水中洗袈裟的時候,霎時漂浮起朵朵蓮花,因此而得名。

後來又因唐代詩人杜甫曾居於此處,並有大量與之相關的詩詞流傳,浣花溪便為更多人所知曉。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 正是當時浣花溪生活的寫照。

現在的浣花溪公園經過不斷改造,茸茸綠地和粼粼碧波,已是市中心少有的生態溼地公園,怪不得很多貴人都居住於此。

正確讀音:cù qiáo

地方口音:zuqiao

說到簇橋,好像不做生意的人很少往那邊去。不過這片區域從古至今就有著它的商業因子。

簇橋,始建於三國,當時叫做 「 簇錦橋 」 ,別名:南絲綢之路第一驛站。

明清的時候,無論東路的資州(資陽),北路的潼川(三臺),南路的嘉州(樂山),西路的灌縣,還是陝西、湖北、江西、廣東等地的絲綢商人,都要雲集到簇橋古鎮,相傳每晚十點以後仍然燈火輝煌。

正確讀音:táo qī lù

地方口音:tao xi lu

這條街位於成華區,沒有過多可以展開描述的。

正確讀音:yǎn huà chí

地方口音:an hua chi

可能是 「 罨 」 和尼姑庵的「 庵 」 太像了。

罨畫池,是崇州市市中心的一處園林,是四川園林中川西園林的代表。罨畫池園林始建於唐朝,初名 「 東亭 」 ,是一座衙署園林。

現存建築群多為清朝重建,全園由罨畫池、陸遊祠和州文廟三部分組成。

正確讀音:qián wéi

錯誤讀音:jian wei

認字認半邊的習慣又發揮了作用。

犍為縣隸屬四川省樂山市,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邊緣,有 「 蜀西門戶 」之譽。

犍為的嘉陽小火車非常有名,一到油菜花開的季節,便遊人如織。不僅如此,犍為美食在吃貨的美食榜中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啥子豆腐腦、燒烤、牛肉餅,樂山本地人、成都人都會慕名驅車前往。

正確讀音:yíng jīng

地方口音:ring jing 或 yun jing

所以,喊個名字是看心情嗎?

滎,是個多音字,讀xíng時指地名;讀yíng時指縣名;也指古代湖澤名或穴位名。像河南省的 「 滎陽 」 就念xíng 。

滎經縣地處雅安市腹地。歷史悠久,建制古遠,古名嚴道,素有 「 家在清風雅雨間 」 之美譽,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最近很火的牛背山,就在滎經。

正確讀音:huá yíng shān

地方口音:hua yun shan

華鎣山是重要的紅色旅遊景區,《紅巖》書中提到的 「 遊擊隊營地 」 就在旅遊區內。華鎣山連著廣安和重慶,延綿300餘千米。以茂密的山林為環境基調,有世界罕見的喀斯特早期發育石林奇觀,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山嶽型石林。

看了這些,是不是都有點暈

生活委員倒覺得

發音正不正確不重要

不影響交流就行

今日投個票

↓↓↓

# 今日話題 #

成都還有哪些地名發音有意思的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腳印喲

- END -

視頻:生活委員 yuyu

編輯:生活委員 yuyu

美編:美術課代表 · Amy

主編:Vicky zhong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山東這些易錯地名90%的人認不全!
    前段時間康輝大大拍的一個小視頻火啦!「曲阜」你是怎麼讀的?不瞞各位,在曲阜當地,大家都讀一聲,相信很多小夥伴也是這樣讀吧!那麼,曲阜應該讀幾聲?你知道嗎!一直以來,曲阜以「三孔」聞名,殊不知,近年來曲阜持續打造出以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為代表的「新三孔」,都在文旅融合的步伐中快速興起。如果你還不了解曲阜,不妨來新三孔看看!來孔子研究院,在氣勢恢宏的建築中感受儒學的「仁」、「和」觀念以及中國建築獨特的風水理論。
  • 大柵欄念「大十欄兒」,北京話裡這些地名的讀音有講究
    也有人說甭管路牌標識如何「大柵欄」都是兒時的「da shi la er」說起來,北京音連讀音變的類型很多,語音的「脫落」則是構成其特色的一大法寶。小到一個發音區別特徵,大到一個或多個音節,統統都能脫落。現在的大柵欄原是元大都的南城近郊,乃京城入口,明清時期商鋪林立。
  • 安徽合肥:從「撮」到「疃」,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作者:束文杰前幾年,網絡上出現大量關於「難讀地名」盤點,抑或是「易讀錯地名」。總之,很多人看到這些地名,雙眼一懵,張口就露了餡。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人們素質水平如何如何,實在是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拾捯垃圾的工具——「撮簸」,又或是街頭巷尾的問候語:「老王啊,在搞哄個?走,去大排檔撮一頓!」這個字也點綴著一些地名,撮造山巷、撮鎮鎮便是其中的代表。曾見有文,撮造山巷源自於三國時期,曹軍生活駐紮於此,垃圾堆積如山,後世稱曹操山巷或反曹山巷,又因諧音漸成今名。
  • 天津地名太隨便?「閣」和「港」在天津衛都有新讀音
    因而粗俗的老地名數量眾多。有的地名突出其地域特徵,狹長曲折的就叫三道彎胡同、五道彎胡同或九道彎胡同。裡巷的形狀也常常成為命名的理據,例如:褲襠胡同、彎尺胡同、磨盤胡同、襪子胡同、大口胡同、小口胡同、狗尾巴胡同、葫蘆罐胡同等都突出了街巷的外形特徵。
  • 最難讀對的6個山東地名,據說80%的人都讀錯過!你讀對多少呢?
    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許多省市地名都是從古代就一直沿用至今,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們的讀音往往是最容易讀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東省都有哪些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對多少個,這6個地名據說能讀對4個以上的都是學霸喔,看你能讀對多少呢?
  • 山東易錯地名測試題90%的人得不了滿分!
    山東易錯地名測試題90%的人得不了滿分!澎湃號·政務 前段時間康輝大大拍的一個小視頻火啦
  • 最容易讀錯的4個山西地名,據說連新聞廣播電臺的人都會讀錯!
    我發現山西是一個特產非常豐富的省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下,像老陳醋、汾酒、晉祠大米、清徐葡萄、柏籽羊等等都是很出名的。另外山西的民間文化也特別豐富,像踩高蹺、放煙火、獅子舞、山西民間刺繡等。一些到達山西遊玩的朋友反映,在山西有一些地名自己不會讀,或者一不小心就讀錯了,所以今天的重點就是把這些難讀不好讀的地名與大家分享下。
  • 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打開中國地圖,估計很多地名會讓人語塞。且不說生僻字,單單多音字就足夠讓人撓頭。山東東阿讀ē,那黑龍江阿城是ē還是ā?河南尉氏和新疆尉犁,讀wèi還是yù?山西侯馬和福建閩侯,讀hóu還是hòu?更要命的是顛來倒去這對:山西長子和陝西子長,zhǎng還是cháng?
  •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像是北海道「支笏湖」、長野「碓氷峠」都不會念對吧?▋日本人都寫不出來的地名「苫小牧」:「苫」該怎麼念?從樽前山可看見的苫小牧市街景離支笏湖車程約45分鐘,北海道有一座臨海市鎮「苫小牧市」。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茨城縣「狢谷津」漢字讀音圖狢谷津的「狢」念成「和」(ㄏㄜˊ),是「貉」(ㄏㄜˊ)的古字,意思是指狸貓。日文常用諺語中,有一句話是「同じ穴の狢」(同個洞穴的狸貓),意思就是成語中的「一丘之貉」唷!
  • 廣東地名「多作怪」,大多數外地人讀不對,有的當地人也會讀錯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人都喜歡到外面去旅遊,去外地旅遊,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在國內旅遊。國內看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體驗,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看一下美好的風景,放鬆我們的心情,還能夠陶冶我們的愛國情操。
  • 這些詞語用法都算錯,一般人都不知道!
    ②其時,柳煙裡的人站起來……就一陣陣生了涼意,清寂著一張面。③和少年討價還價,論高論低,黑封了臉。④第一部分是故事的揭幕曲。例①「輝照」、例②「柳煙」「清寂」、例③「黑封」、例④「揭幕曲」都是生造詞,令人費解,應改為規範的普通話詞語。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經常坐火車飛機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如果要去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火車票和機場顯示屏上的地名拼音往往並不會是Wulumuqi、Lasa、Huhehaote,而是Urumqi、Lhasa、Hohhot。眾所周知,中國的地名拉丁轉寫以漢語拼音為規範,但是這些地名長得卻和漢字對應的拼音不太相似。
  • 重慶這些地名的由來,你都知道嗎?
    每座城市都有成千上萬的地名,都有各自的特色,重慶的地名亦是如此,每一個都藏著故事。 作為一個重慶人,怎麼能不知道這些?不然跟朋友都不曉得啷個擺龍門陣了。讓小編速速為你科普重慶地名的由來。
  • 日文中的正確含義、讀音大公開
    不過就算能夠背起作為日語基礎的平片假名,在日本也不一定能什麼都念得出來、看得懂哦!因為日本有特殊的符號文字,即使乍看只是一個圖案或是一個字,卻會隨著文意改變讀音,甚至一個字卻有兩音節以上讀音等等。這次要介紹5個日本特有的符號文字,包含常見的「々」、「ヶ」、「〆」等等,一起來認識這些奇妙又獨具一格的日本符號文字吧!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這兩天全國上下都在密切關注著高考的一舉一動。這其中要說關於高考動靜最大的,肯定就是安徽的歙縣了。因為歙縣遇上了50年一遇的降雨量,這樣的降水量使得歙縣城區全部被淹,因此就連高考也未能如期舉行。歙縣的高考未能如期舉行此後自然是有補考的,這裡暫且不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
  • 那些我們常念錯的字,居然都改了讀音……
    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查字典讀字,也不一定能百分百「準確」。字典是一回事,我們日常的習慣讀法又是一回事。 比如之前《新聞聯播》中,主播郭志堅關於「六安」的讀音就曾引發熱議。他將「六安」讀作「六(liù)安」,有網友指出該讀法有誤,應讀「六(lù)安」。
  • 中國一個奇特的字,3000年來讀音都一樣,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我們每天,無論與人交流或是網上衝浪,都無法離開文字環境,識文斷字便是記事後必須學會的第一門功課,從牙牙學語到巧舌如簧,漢字隨著人的成長也在變化。漢字是十分有趣的,其千變萬化的字義和讀音,常常讓遠渡重洋的外國學子頭痛不已,因理解不了中國文化與用語習慣,常常鬧出許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 這些四疊字的讀法,你都知道他們的讀音嗎?
    這些四疊字的讀法,你都知道他們的讀音嗎? 在漢字中,有一類字 由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是五個相同的字構成 常見的如「從、品、森、眾」 這些由同一文字重疊複合而成的漢字
  • 在成都,有一個地名叫荷花池
    對於成都人來說,荷花池是人們繞不過去的地名,它承載著成都人對於改革開放的記憶,它從成都市火車站旁邊擺地攤沿街叫賣的27家個體戶,發展到池塘邊8萬人經營的荷花池批發市場,再到金牛區年成交額數百億元的荷花池商圈、西部商貿重鎮,讓許多一代又一代的四川人、湖北人、浙江人在這裡揮灑汗水、發揮智慧、追逐勤勞致富的夢想。
  • 100個中國最難讀的地名,第一個就讀錯了……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