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玄奘法師圓寂後,頂骨今何在?

2020-12-11 騰訊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名人錄》裡,只有兩位中國人,一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大師。

小時候,每年暑假必看的電視劇一定是《西遊記》,據統計,《西遊記》的重播次數已經超過3000次,相信這是當下任何一部瑪麗蘇劇都無法趕超的。作為「唐僧」原型的玄奘大師回到東土大唐弘揚佛法幾十載後圓寂,又是怎樣的一番遭遇呢?但真實的歷史上,玄奘大師是什麼結局呢?

1

身骨已不在,頭骨悄然不見

公元664年2月5號的時候,玄奘圓寂,葬在當時長安的白鹿原。他的頭骨被放在唐朝的護國寺存放,以祭奠他為佛學做出的貢獻。但由於戰亂,玄奘的遺骨開始不再完整。

在安史之亂中,玄奘的遺骨被毀損,到了清朝年間,國內外動蕩不安,天禧寺也遭到了外來列強的破壞,流彈源源不斷打進了天禧寺,將一個完整的寺院打到面目全非,玄奘頭骨也悄然不見。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興教寺的三藏舍利塔被毀。一個出家人發現暴露荒野的頂骨後,將其背至終南山紫閣寺中,建一塔供奉頂骨,並刻下碑文說明其中原委。

直到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南京一位名叫可政的和尚,到紫閣寺修行,無意中發現了頂骨舍利、金缽以及一些衣物,於是將頂骨與石碑千裡迢迢地一同背回南京,並把它供奉在天禧寺裡。

公元1408年,天禧寺毀於大火,朱棣在天禧寺的原址上建造了大報恩寺,並繼續供奉玄奘頂骨。只是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的一把大火,又把大報恩寺廟給燒毀了。

2

從日軍手中奪回「國寶」

1942年11月初,駐防在南京的日本軍隊,在大報恩寺三藏殿遺址後建造「稻禾神社」,挖地基時挖出一個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記載玄奘頂骨輾轉來寧遷葬的經過。

為了證實挖到的就是唐玄奘頂骨舍利,日本軍方從國立中央大學抓走了5個教授,讓他們研究。教授們花了3天時間,就研究出結果了,但他們對日軍守口如瓶,並說要到學校拿儀器才能測繪出結果。

這時候,教授的學生們也正焦急地尋找自己的老師。

而另一方面,儘管日軍嚴密封鎖消息,但是各種傳言仍然不脛而走,1943年2月3日《國民日報》率先披露了此事。23日日軍迫於輿論,承認玄奘大師頂骨出土的事實,由日軍高森部隊移交給汪偽政府。移交文物的時候,日方私自留下部分玄奘頂骨。

3

舍利被全球九處保藏

由於玄奘頂骨舍利的名聲顯赫,各地都想迎請供奉。1943年12月28日,玄奘頂骨舍利在「分送典禮」後被分成三份,分別保藏於南京、北京和日本。

北京迎請的那部分被分為四份,分供於北京廣濟寺(文革中遺失)、廣州六榕寺(文革中遺失)、天津大悲寺、成都文殊院,被供奉在天津的大悲院,後經由周總理同意,1955年贈送給印度政府,安放在玄奘當年留學的那爛陀寺。

被日本請回的那份,也被一分再分。在日本被供奉在東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藥師寺等多處寺院。

(日本奈良市藥師寺玄奘三藏院)

汪偽政府將從日本人手中取回的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分為兩份,一份供奉在雞鳴山下的汪偽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另一份和石函被安奉於玄武湖畔的九華山三藏塔下。

保存在雞鳴寺山上汪偽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一份玄奘法師頂骨,南博院解放初期被南京市文管會金琦先生發現,1954年由南京佛教界映徹法師向文管會商妥,將頂骨迎請到毗盧寺供奉。1963年為舉行玄奘法師圓寂1300年法會,又將頂骨奉迎到棲霞寺。1966年「文革」開始,南京市佛協將玄奘法師頂骨送交市文管會保存。

1973年,南京靈谷寺修復開放,將存放於文管會的頂骨迎回,後建玄奘院,造金絲楠木純金構建玄奘大師頂骨舍利塔進行供奉。如今,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成為該寺鎮寺之寶。

1998年,臺灣省了中法師創辦玄奘大學,經有關部門同意,南京靈谷寺將一份玄奘頂骨舍利送臺灣省供奉;後來,經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本寺又將玄奘頂骨舍利送至西安大慈恩寺玄奘三藏院供奉。

西安大慈恩寺供奉的玄奘頂骨

另外,1943年初,汪偽政權在九華山上建了一座磚塔,供奉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得名三藏塔。相對而言,南京九華山玄奘寺的舍利,自1943年封存後,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沒有動過,最為完整。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靈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臺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學等全世界多個地方被供奉。

唐玄奘已經遠離我們1300多年,但是他跋山涉水,徒步西行取經,傳播文化的精神至今感動著人們。

為了重溫唐玄奘當年西行取經的過程,14年7月,臺灣佛光山和江西雲居山的兩位高僧,取來了黃河壺口瀑布的水、黃帝陵的土,以及臺灣日月潭的水、阿里山的土,交融後的水土被製成玄奘像,然後從西安大慈恩寺出發,徒步重訪當年唐玄奘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

相關焦點

  • 舍利往事:玄奘法師頂骨的前世今生
    可見,玄奘法師是何等重要的一位人物,這樣的一位人物當然也跟其他高僧大德一樣,圓寂之後會有舍利存世,供後人瞻仰。那麼,玄奘法師的舍利或頂骨今何在呢?據史料記載,玄奘圓寂後,被安葬於長安滻河東岸的白鹿原上,據說送葬的當天,「送者百餘萬人,觀者莫不流淚哽塞,是日素宿於帳所者,三萬餘人」,可見葬禮的隆重,也說明了玄奘法師不僅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就算是在民間,也同樣具有非凡的影響力。
  • 日軍在南京建神社時,無意中挖出一石函,打開竟是玄奘頂骨舍利
    不久日軍發現石函兩側刻有文字,其中一面的文字為:「因今黃巢法塔及長幹寺進化大師,大唐三藏達坂覺法師玄奘頂骨葬於此。」另一面刻有「明洪武十九年玄奘法師頂骨塔首遷於天溪寺東港天溪寺南港三塔。」原來,石函內有玄奘頂骨舍利,是絕世靈物,是佛教至高無上的聖物。除石函外,還挖出一尊金佛像,珠寶首飾等珍貴陪葬品。據文獻記載,玄奘在陝西圓寂。
  • 佛教:玄奘頂骨舍利魂歸江南
    據2011年新華網南京4月24日電:「中國歷史上最著名和尚玄奘的頂骨舍利23日在南京靈谷寺舉行供奉大典,並接受民眾瞻禮。據悉,這是自1973年玄奘頂骨舍利被移請至靈谷寺後,首次正式向公眾開放瞻禮活動。」為這次開放玄奘舍利的瞻禮,靈谷寺專門定製了金絲楠木純金構件的「玄奘大師頂骨塔」。
  • 難得一見的大雁塔地宮——玄奘大師頂骨舍利與天竺真經
    仿唐代迴廊1942年11月初,駐防在南京的日本軍隊,在大報恩寺三藏殿遺址後建造「稻禾神社」,挖地基時挖出一個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記載玄奘頂骨輾轉來寧遷葬的經過23日日軍迫於輿論,承認玄奘大師頂骨出土的事實,由日軍高森部隊移交給汪偽政府。移交文物的時候,日方私自留下部分玄奘頂骨。
  • 農曆二月初五 玄奘法師、天台九祖荊溪湛然尊者圓寂紀念日
    一、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玄奘法師取經線路圖(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4年3月5日,農曆二月初五,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玄奘(600~664),唐代高僧,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姓陳,俗名褘,偃師人。玄奘法師於唐太宗貞觀年間,獨自一人西行求法,跋涉萬裡,歷時四年,終抵印度,其後遊學四方,求師問道,成為當時印度學識最淵博的佛教大師,深受戒日王之敬重,戒日王曾為法師設大會,敕使諸國義解之徒於曲女城匯集,法師受請登床,專揚大乘論意,被尊為「大乘天」。
  • 西天取經後,「唐僧」是怎麼死的?「頂骨」被分成3份,供奉在3個地方
    電視劇中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高僧唐玄奘,吳承恩以唐玄奘以及他的西天取經的故事為背景,編寫了《西遊記》一書。玄奘法師是唐朝貞觀年間的得道高僧,歷經千難萬險從印度取回真經,翻譯佛經,倡導佛學,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世人稱之為唐僧。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玄奘在洛陽的淨土寺出家,當時的他只有十歲。
  • 解密玄奘與興教寺靈骨之謎 大師身世曝光
    玄奘身世史載,玄奘本洛陽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市)人。又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和《續高僧傳·玄奘傳》所述,他俗姓陳名禕,出身於儒學世家,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 玄奘大師圓寂日:西行路上沒有孫悟空,還原一個真實的「唐玄奘」
    著名學者周國平也曾評論,「忘記玄奘大師是可恥的」。 值此法師圓寂紀念日,恭錄法師生平一二,追思大德風骨,緬懷先輩遺範。 主考大理寺卿鄭善果見玄奘年紀雖小,卻對答出眾,問他出家目的何在。法師答道:「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主考讚許他器宇非凡,志向高遠,破格以沙彌身份錄入僧籍。 印度玄奘大師紀念館供奉的玄奘大師像 大師11歲時即能背誦佛經,14歲發願「遠紹如來,近光遺法」,15歲學《涅槃經》、《攝大乘論》。
  • 歷史上的今天,唐朝高僧,玄奘逝世
    梵文音譯名:摩訶耶那提婆(拉丁字母寫法:Mahāyānadeva),唐言中文:大乘天Mahā摩訶(大)yāna耶那(乘)deva提婆(天)世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唐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與 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本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
  • 死亡可怕,看看玄奘法師圓寂前都見到了什麼奇異境象
    不久,他又對弟子們說的一段話幾乎可以看作是他的遺言:「若無常後,汝等遣我宜從儉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淨之身,宜須屏遠。」同年正月初三,玄奘法師的弟子懇請玄奘翻譯《大寶積經》。玄奘法師在勉強翻譯了幾行後,突然停了下來神色黯然地說:「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說完這句話以後,玄奘法師從此絕筆。
  • 恭迎玄奘大師圓寂紀念日
    外離相即禪 · 內不亂即定 歡迎關注江西黃龍禪寺 農曆二月初五,是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玄奘大師圓寂紀念日。
  • 日軍在南京挖出玄奘頭骨,砸碎部分帶回當祖宗供奉,至今沒有歸還
    清理石信上的泥土,兩邊的文章解讀後,震驚了南京全城。其中一封石函寫道:「大唐三藏大感大師玄奘頂骨,因今黃巢寶塔及長幹寺之進化大師,遂葬於此。另一面寫著:「明洪武十九年玄奘大師頂骨塔首遷於天溪寺東港天溪寺南崗三塔」。日本人很清楚唐僧頭骨的含義,他們希望把它偷運回中國供奉。
  • 大唐玄奘——佛性佛法堪佛心
    10歲入寺,11歲受學,12歲剃度,22歲受具足戒,28歲論道大覺寺,30歲立志西行求經,32歲始髮長安,歷經110國,歷程5萬裡,歷時19年,求得佛經657部,回國後潛心譯經19年,成經1335卷,譯文1335萬字(參考資料:郭元興《試論玄奘法師出生西行的年代問題》)。
  • 歷史上玄奘法師最後魂歸何處?
    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有記載。「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做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上面是玄奘法師的最後遺言,表明他發願往生彌勒菩薩身邊。據經載,彌勒菩薩是與釋迦牟尼佛同時代的人物,釋迦牟尼佛授記彌勒菩薩將來將會接替釋迦佛成為娑婆世界的第五尊佛,現居兜率天宮內院。
  • 最新考古證實:唐代高僧玄奘圓寂初葬於陝西西安
    中新網3月13日電 一項最新的考古研究證實:唐玄奘曾初葬於陝西西安白鹿塬畔雲經寺。  據經濟日報消息,唐僧即唐玄奘在古長安圓寂後葬於現在的西安市長安區興教寺,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先葬於白鹿塬,後來才改葬至今興教寺。
  • 探秘西安千年古剎,玄奘法師長眠於此,卻常常被外地遊客忽略!
    唐代時期這裡被尊為「護國興教寺」,著名的大唐高僧玄奘法師就長眠於此地。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回到長安城之後,在大慈恩寺翻譯經書,之後圓寂於玉華寺,葬於西安白鹿原上。因為唐高宗李治常常思念玄奘法師,之後便把其遺骨遷於距離長安城較近的少陵原上。此塔底下就安葬玄奘法師的遺骨,兩邊的塔則是他的高徒窺基和圓測遺骨安葬之處。
  • 西遊記唐僧原型玄奘法師與成都大慈寺的一段傳奇經歷
    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他13歲跟隨哥哥長捷法師在洛陽淨土寺出家,許下宏願「意欲遠紹如來 近光遺法」。
  • 戰爭期間,日本掠奪的中國文物中,玄奘大師的舍利子非常讓人痛心
    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公元前五世紀,釋迦摩尼於印度圓寂,弟子將其真身火化,從灰燼中撿出若干顆粒狀的佛骨,這便是歷史上最早的「舍利子」。
  • 玄奘法師生前佛法無邊 死後舍利子被爭搶供奉在世界各地
    唐代高僧玄奘,俗姓陳氏,名禕,法名玄奘,洛州緱氏(今屬河南洛陽)人,祖籍潁川,生於隋朝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世人尊稱其為三藏法師,民間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等高僧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回到長安,又花費二十年的時間,孜孜不倦翻譯佛經。麟德六年(664年)二月初五日,玄奘法師圓寂,唐高宗驚聞消息,異常悲痛,宣布輟朝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