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名人錄》裡,只有兩位中國人,一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大師。
小時候,每年暑假必看的電視劇一定是《西遊記》,據統計,《西遊記》的重播次數已經超過3000次,相信這是當下任何一部瑪麗蘇劇都無法趕超的。作為「唐僧」原型的玄奘大師回到東土大唐弘揚佛法幾十載後圓寂,又是怎樣的一番遭遇呢?但真實的歷史上,玄奘大師是什麼結局呢?
1
身骨已不在,頭骨悄然不見
公元664年2月5號的時候,玄奘圓寂,葬在當時長安的白鹿原。他的頭骨被放在唐朝的護國寺存放,以祭奠他為佛學做出的貢獻。但由於戰亂,玄奘的遺骨開始不再完整。
在安史之亂中,玄奘的遺骨被毀損,到了清朝年間,國內外動蕩不安,天禧寺也遭到了外來列強的破壞,流彈源源不斷打進了天禧寺,將一個完整的寺院打到面目全非,玄奘頭骨也悄然不見。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興教寺的三藏舍利塔被毀。一個出家人發現暴露荒野的頂骨後,將其背至終南山紫閣寺中,建一塔供奉頂骨,並刻下碑文說明其中原委。
直到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南京一位名叫可政的和尚,到紫閣寺修行,無意中發現了頂骨舍利、金缽以及一些衣物,於是將頂骨與石碑千裡迢迢地一同背回南京,並把它供奉在天禧寺裡。
公元1408年,天禧寺毀於大火,朱棣在天禧寺的原址上建造了大報恩寺,並繼續供奉玄奘頂骨。只是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的一把大火,又把大報恩寺廟給燒毀了。
2
從日軍手中奪回「國寶」
1942年11月初,駐防在南京的日本軍隊,在大報恩寺三藏殿遺址後建造「稻禾神社」,挖地基時挖出一個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記載玄奘頂骨輾轉來寧遷葬的經過。
為了證實挖到的就是唐玄奘頂骨舍利,日本軍方從國立中央大學抓走了5個教授,讓他們研究。教授們花了3天時間,就研究出結果了,但他們對日軍守口如瓶,並說要到學校拿儀器才能測繪出結果。
這時候,教授的學生們也正焦急地尋找自己的老師。
而另一方面,儘管日軍嚴密封鎖消息,但是各種傳言仍然不脛而走,1943年2月3日《國民日報》率先披露了此事。23日日軍迫於輿論,承認玄奘大師頂骨出土的事實,由日軍高森部隊移交給汪偽政府。移交文物的時候,日方私自留下部分玄奘頂骨。
3
舍利被全球九處保藏
由於玄奘頂骨舍利的名聲顯赫,各地都想迎請供奉。1943年12月28日,玄奘頂骨舍利在「分送典禮」後被分成三份,分別保藏於南京、北京和日本。
北京迎請的那部分被分為四份,分供於北京廣濟寺(文革中遺失)、廣州六榕寺(文革中遺失)、天津大悲寺、成都文殊院,被供奉在天津的大悲院,後經由周總理同意,1955年贈送給印度政府,安放在玄奘當年留學的那爛陀寺。
被日本請回的那份,也被一分再分。在日本被供奉在東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藥師寺等多處寺院。
(日本奈良市藥師寺玄奘三藏院)
汪偽政府將從日本人手中取回的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分為兩份,一份供奉在雞鳴山下的汪偽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另一份和石函被安奉於玄武湖畔的九華山三藏塔下。
保存在雞鳴寺山上汪偽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一份玄奘法師頂骨,南博院解放初期被南京市文管會金琦先生發現,1954年由南京佛教界映徹法師向文管會商妥,將頂骨迎請到毗盧寺供奉。1963年為舉行玄奘法師圓寂1300年法會,又將頂骨奉迎到棲霞寺。1966年「文革」開始,南京市佛協將玄奘法師頂骨送交市文管會保存。
1973年,南京靈谷寺修復開放,將存放於文管會的頂骨迎回,後建玄奘院,造金絲楠木純金構建玄奘大師頂骨舍利塔進行供奉。如今,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成為該寺鎮寺之寶。
1998年,臺灣省了中法師創辦玄奘大學,經有關部門同意,南京靈谷寺將一份玄奘頂骨舍利送臺灣省供奉;後來,經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本寺又將玄奘頂骨舍利送至西安大慈恩寺玄奘三藏院供奉。
西安大慈恩寺供奉的玄奘頂骨
另外,1943年初,汪偽政權在九華山上建了一座磚塔,供奉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得名三藏塔。相對而言,南京九華山玄奘寺的舍利,自1943年封存後,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沒有動過,最為完整。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靈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臺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學等全世界多個地方被供奉。
唐玄奘已經遠離我們1300多年,但是他跋山涉水,徒步西行取經,傳播文化的精神至今感動著人們。
為了重溫唐玄奘當年西行取經的過程,14年7月,臺灣佛光山和江西雲居山的兩位高僧,取來了黃河壺口瀑布的水、黃帝陵的土,以及臺灣日月潭的水、阿里山的土,交融後的水土被製成玄奘像,然後從西安大慈恩寺出發,徒步重訪當年唐玄奘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