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重陽是吉祥的日子。民間自古就有在重陽節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感恩敬老。 在重要的節日裡,推崇「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先民,自然少不了美食。
江浙一帶,有種叫「重陽糕」的節日食品,問起來很多人都聽說過 ,但是見過的人不多。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 為了美觀,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樨花、印 一些花紋。查證各種歷史資料,觀察平日百姓生活,我們可以發現,重陽糕的存在感已經越來越模糊 ,特別在融匯浙閩兩省特色的瑞安,重陽糕的地位遠不如九層糕 ,更不用說百年老字號李大同的雙炊糕了,雙炊糕幾乎已經成為瑞安人民過重陽節最好的節日糕點。
雙炊糕,溫州瑞安過節必備的特色糕點,與傳統的重陽糕同料、齊名。它甜軟清香,深受溫州百姓喜愛 。重陽節成為敬老節之後,溫州自成一派的「雙炊糕」 正好應時補全了缺乏節日美食的遺憾 ,更顯地方飲食文化的多姿多彩。
雙炊糕和秋季的桂花是絕配,桂香撲鼻口感軟糯的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一個季節的重陽糕 。捏一塊雙炊糕放在嘴裡細嚼,口味香甜,糯米細膩軟韌 。這小小的 一塊糕點,揉捻成型後還要經過「陰」「悶」「蒸」三道工序、兩番炊制。這兩次的炊制不但應了名字「雙炊糕」,也暗喻了兩次陽火的提煉 ,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重陽」糕。它的誕生,不僅完美地詮釋了節日逢九而久的意義,還寄予了一份最好的祝願。而老人往往心繫小輩,好吃的總是希望分享給家裡眾人,隨著此般周而復始「雙炊糕」不單單在重陽節受歡迎,而是幾乎統治了瑞安人的所有節日,有的甚至還把它當作遠行的必備乾糧。
要品嘗到正宗的「雙炊糕」,瑞安人一定會讓你去李大同。此中原因有二, 首先,李大同是雙炊糕的始創字號,很多人從小是吃他們家的糕點長大的,味道記憶尤深 ;其次,李大同一直以來都秉承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 所以無論在家還是遠行,大家都喜歡去他家購買,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瑞安人 心中正宗的家鄉味道。
【連結】 天瑞地安茶言食語
一提到中國的飲品,茶必然是首選。配茶的糕點稱為茶食,佐茶。而說到茶食, 現在的溫州人很少有不知道李大同的。這家老字號很年長,因為它經歷過130年的風 雨;但它也很年輕,因為它一直在為了消費者而改變,一直在時代中創新。作為知名 企業,甜、酥、脆、韌、香是大同糕點百年的風味。嘗一口大同糕點,呷一口濃茶, 頓感口舌生津。
李大同的產品有潮糕、芝麻巧、芙蓉糕、空心月餅、杏仁酥、椒鹽酥、雲花餅等,其中以白糖雙炊糕最聞名遐邇。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紅糖拌勻過篩,撒上桂花,成型切塊,經兩番炊制而成,老少皆宜,是溫州市名牌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