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的重陽糕,有什麼講究?

2020-12-05 老字號視野

重陽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重陽是吉祥的日子。民間自古就有在重陽節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感恩敬老。 在重要的節日裡,推崇「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先民,自然少不了美食。

江浙一帶,有種叫「重陽糕」的節日食品,問起來很多人都聽說過 ,但是見過的人不多。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 為了美觀,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樨花、印 一些花紋。查證各種歷史資料,觀察平日百姓生活,我們可以發現,重陽糕的存在感已經越來越模糊 ,特別在融匯浙閩兩省特色的瑞安,重陽糕的地位遠不如九層糕 ,更不用說百年老字號李大同的雙炊糕了,雙炊糕幾乎已經成為瑞安人民過重陽節最好的節日糕點。

雙炊糕,溫州瑞安過節必備的特色糕點,與傳統的重陽糕同料、齊名。它甜軟清香,深受溫州百姓喜愛 。重陽節成為敬老節之後,溫州自成一派的「雙炊糕」 正好應時補全了缺乏節日美食的遺憾 ,更顯地方飲食文化的多姿多彩。

雙炊糕和秋季的桂花是絕配,桂香撲鼻口感軟糯的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一個季節的重陽糕 。捏一塊雙炊糕放在嘴裡細嚼,口味香甜,糯米細膩軟韌 。這小小的 一塊糕點,揉捻成型後還要經過「陰」「悶」「蒸」三道工序、兩番炊制。這兩次的炊制不但應了名字「雙炊糕」,也暗喻了兩次陽火的提煉 ,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重陽」糕。它的誕生,不僅完美地詮釋了節日逢九而久的意義,還寄予了一份最好的祝願。而老人往往心繫小輩,好吃的總是希望分享給家裡眾人,隨著此般周而復始「雙炊糕」不單單在重陽節受歡迎,而是幾乎統治了瑞安人的所有節日,有的甚至還把它當作遠行的必備乾糧。

要品嘗到正宗的「雙炊糕」,瑞安人一定會讓你去李大同。此中原因有二, 首先,李大同是雙炊糕的始創字號,很多人從小是吃他們家的糕點長大的,味道記憶尤深 ;其次,李大同一直以來都秉承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 所以無論在家還是遠行,大家都喜歡去他家購買,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瑞安人 心中正宗的家鄉味道。

【連結】 天瑞地安茶言食語

一提到中國的飲品,茶必然是首選。配茶的糕點稱為茶食,佐茶。而說到茶食, 現在的溫州人很少有不知道李大同的。這家老字號很年長,因為它經歷過130年的風 雨;但它也很年輕,因為它一直在為了消費者而改變,一直在時代中創新。作為知名 企業,甜、酥、脆、韌、香是大同糕點百年的風味。嘗一口大同糕點,呷一口濃茶, 頓感口舌生津。

李大同的產品有潮糕、芝麻巧、芙蓉糕、空心月餅、杏仁酥、椒鹽酥、雲花餅等,其中以白糖雙炊糕最聞名遐邇。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紅糖拌勻過篩,撒上桂花,成型切塊,經兩番炊制而成,老少皆宜,是溫州市名牌茶食。

相關焦點

  • 正宗重陽糕做法 重陽糕來歷 吃重陽糕的傳說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蔡雲  篝火鳴機夜作忙,  依然風雨古重陽,  織工一飲登高酒,  蒸出棗糕滿店香。  方法二  原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乾果、紅綠果脯、白糖、油、清水。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 彬州重陽糕
    王維是山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以東,所以山東來陝西是一山之隔,因此,從小就知道中華民族在唐朝,已經開始有重陽習俗。插茱萸在《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記載:「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闢熱氣而御初寒。」茱萸是種藥材,九月份全是紅色豆子裝,我國各地都有,用以借來闢邪,茱萸此物,在古代山東應該是重陽節的吉祥物吧,所以才插茱萸。
  • 重陽佳節,一起解鎖重陽糕的創意料理
    重陽佳節,一起解鎖重陽糕的創意料理 2020-10-25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之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重陽節吃什麼?重陽節吃重陽糕最應節了。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美味的重陽糕吧。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 又見,葭沚重陽糕
    ,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 重陽節喝菊花酒吃重陽糕品蟹 古人對這一天的食俗有多講究?
    農曆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谷熟果繁,秋高氣爽,是大快朵頤的好時候,以前的人講究在這一天喝菊花酒、吃重陽糕,可是如今菊花酒已經很少見,只能以黃酒、白酒、紅酒暫代,各種高糖糕點似乎也不再流行,倒是吃螃蟹成了一大講究。少有人知的是,吃螃蟹可謂最晚匯入重陽節的一種食俗。
  • 重陽節吃重陽糕
    &nbsp&nbsp&nbsp&nbsp吃重陽糕是老北京重陽節時必不可少的。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升」。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
  • 貓粉陸遊的重陽糕|孟暉
    陸遊也確實喜歡貓,喜歡到什麼程度呢,在詩裡把重陽糕叫成「彩貓糕」。他有一首《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如此詠道:老懷多感驚佳節,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膾齏中橙尚綠,彩貓糕上菊初黃。幾年虛負登高興,何許重尋落帽狂?淺酌易醒歸薄暮,又成支枕獨焚香。
  • 菊花酒,重陽旗菊花飲,重陽糕
    重陽糕的製作,歷代均有所改進。古人食糕一般2~3層不等,當然也有五層,九層之多。大戶人家比較講究,每層中間會夾有蜜餞果脯花瓣之類,個頭小,精緻養眼。小戶人家多半以江米黃米製成兩層花糕,上面點綴大棗或慄子,圖個好吃。江浙人喜歡把米粉染成五色,蒸製成糕,分送給親朋好友。
  • 重陽糕作文(精選三篇)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 浙江溫嶺民間藝人製作重陽糕旗 再現舊時重陽記憶
    中新網台州10月20日電 (範宇斌 張鮮紅) 構思、制板、雕刻、成旗……連日來,在浙江省溫嶺市太平街道月河社區,民間藝術家陳榮新、周嬌蓮夫妻倆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重陽節製作重陽糕旗。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糕旗製作相傳源於唐朝,是在重陽糕上插一把小旗子。
  • 手把手教你做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慄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麵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 今日過節,吃塊重陽糕!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九月九日,食蓬餌,雲令人長壽。」全國流行吃重陽糕的地點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因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重陽糕的形態也有所不同。而我們常州的重陽糕通常是圓圓的,撒上果仁和紅綠絲,一口下去豆沙餡料、果仁和糕的香味滿溢嘴中...
  •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吃重陽糕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 重陽糕:送給老人們的祝福(圖)
    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有登高、飲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陽糕的習俗。而在我們蘇州,以吃重陽糕之風尤勝。每到重陽前夕,糕團店裡都是排隊買重陽糕的顧客,有年輕人專門來為父母買的,更多的是老年人結伴來買,糕諧音「高」,是生長、步步高的象徵,老人們篤信:吃了重陽糕,會更加健康長壽。
  • 重陽糕演繹時尚 常州高顏值「重陽糕」引食客搶鮮
    原標題:重陽糕演繹時尚 常州高顏值「重陽糕」引食客搶鮮 主持人介紹傳統傳統重陽糕和改良後的重陽糕 10月21日,「四川香天下火鍋」與常州傳統美食老字號「常州麻糕」聯手「敬老」,向老人們免費贈送「重陽糕」。在贈送儀式上,傳統重陽糕與西式改良後的「重陽糕」接受大眾品評,食客紛紛搶鮮。常州麻糕店掌門人劉華順介紹,傳統重陽糕的形象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希望用一種更時尚的表達,讓重陽傳統美食「洋氣「起來的同時,又不丟掉傳統的老味道。
  • 重陽節有什麼吃飯習俗?不妨來份重陽糕體驗傳統!
    重陽節有什麼吃飯習俗?不妨來份重陽糕體驗傳統!時間:2018-10-14 16: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有什麼吃飯習俗?不妨來份重陽糕體驗傳統! 重陽節有什麼吃飯習俗?不妨來份重陽糕體驗傳統!黍為五穀之長,黍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
  • 重陽節為什麼吃重陽糕 有關重陽糕傳說你知道嗎
    重陽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自然流傳下來很多民間習俗,其中吃重陽糕就是重要習俗之一。有關重陽節吃重陽糕,古代流傳著一個傳說故事,具體故事內容是什麼,隨小編一起來文中瞧瞧吧。   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
  • 民俗專家: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步步登高
    同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元宵節的湯圓一樣,作為傳統節日的重陽節同樣有其節令食品,這就是重陽糕。民俗專家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步步登高,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麵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慄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隨意、簡易。
  • 浙江溫嶺民間藝人製作重陽糕旗 再現舊時重陽記憶「組圖」
    構思、制板、雕刻、成旗……連日來,在浙江省溫嶺市太平街道月河社區,民間藝術家陳榮新、周嬌蓮夫妻倆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重陽節製作重陽糕旗。周嬌蓮展示重陽糕旗 張鮮紅 攝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糕旗製作相傳源於唐朝,是在重陽糕上插一把小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