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痛」多和3種病有關!怎麼緩解?請記住7個方法

2020-12-20 骨科醫生金勳傑

各位朋友可以先看一張圖:

可見紅圈位置的骨頭多了一根「小刺」

這是一張典型的腳後跟骨贅圖片,也就是許多老百姓說的「骨刺」、「骨質增生」。

此前有患者問:

「自己的腳後跟,一走路就痛是怎麼回事?」「站久了,或者有時早上起床,剛下地時,左腳後跟就會特別疼,但一會又好像自己好了?」

像圖片這種骨贅,就是許多人腳後跟痛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腳後跟痛屬於一種症狀,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還有很多,骨贅也只是其中一種。

這次文章,我就和各位朋友說說腳後跟痛的常見因素,以及緩解方法。

為什麼會出現「腳後跟痛」?

一般來說,長時間行走/站立都可能誘髮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多能自行緩解。對於一些其它身體問題引發的腳後跟痛,可能就需要額外處理了。

1. 骨贅(俗稱:骨質增生/骨刺)

骨贅是人體骨骼老化帶來的一種現象,常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並非所有的骨贅都會帶來疼痛,只有骨贅刺激到周圍神經或者軟組織的時候,才會引發對應位置的疼痛。(文章後面,我會給大家介紹一下骨贅的調理方法。)

2. 骨折

骨折是腳後跟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各位朋友有從高處挑落/墜落,並在此後出現腳後跟痛、足部腫脹等表現時,就要警惕骨折的可能,應就診檢查。

3. 炎症

實際上,大多數的腳後跟痛都和炎症有關,比如跟腱炎、筋膜炎等等,其中又以足底部的筋膜炎最為常見,不少來門診的患者,都是查出足底部筋膜炎。

怎麼判斷?如果你站久了,或者有時早上起床,剛下地時/剛行走時出現的腳後跟痛;稍作休息後,就能緩解,但隨著活動強度的增加,又出現疼痛。這些都是足底部筋膜炎的特點。

「腳後跟痛」的緩解方法

在這裡,我給大家幾個簡單的建議:

1. 有骨贅的情況

最重要的就是保證飲食健康均衡,控制體重,別亂吃各種亂七八糟的保健品。飲食均衡,保證攝入充足的新鮮蔬果和含鈣食物,能幫助身體補充對抗炎性因子的維生素,以及促進骨骼健康的鈣質。

2. 減少負重運動,多注意休息

腳後跟痛的人,千萬不要想著鍛鍊來「治痛」。這是得不償失的。

建議各位朋友應多作休息(每行走60分鐘應休息10分鐘左右),疼痛期尤其要避免爬山、暴走、長跑、踩鵝卵路等運動。

3. 合理用藥

如果腳後跟疼痛劇烈,可考慮在醫師/藥師指導下服用布洛芬(Ibuprofen)等止痛藥,服藥前要注意有無禁忌症。

4. 適度冰敷

上面說過許多朋友的腳後跟痛和炎症有關,適度冰敷疼痛部位,有助於緩解炎症帶來的疼痛。

如果你家中沒有冰袋,也可以將礦泉水等放入冰箱冰凍後,置於痛處冰敷。

注意,冰敷頻率以每天兩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為宜,溫度不宜太低(可墊層衣服等來控制溫度),以免凍傷。

配圖,非實際使用圖片

5. 不穿硬底鞋,換一雙舒適的鞋子

很多人的腳部不適,換雙舒適的鞋子就能見到效果。很多老年人愛穿的薄底布鞋,以及木質鞋子等,我都不建議穿。

合適的鞋子應該是合腳透氣、帶有緩衝墊的。

6. 做牽拉訓練

我給各位朋友推薦一個簡單可行的牽拉訓練方法:毛巾牽拉訓練。

方法如下:

坐在床上,伸直腿,拿一條乾淨舒適的毛巾環繞患側足底,雙手握住毛巾對腳踝進行往身體方向的牽拉。

7. 必要時尋求骨科醫生的幫助

並非所有腳後跟痛都能自行處理,如果你的腳部出現腫脹,劇烈的疼痛(導致行走困難),此前有摔傷經歷等,都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骨科就診。

我是金勳傑醫生,後續我會給大家寫一些骨科疾病康復、藥物使用、中醫藥保健相關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或者留言。

相關焦點

  • 經常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罪魁禍首」找到了,不要小瞧了
    腳後跟痛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遇到過,腳後跟一痛起來,走路都只想掛著移動。很多人的腳後跟痛是勞累後或是站久了發生的,用手按著不痛,休息以後就可以得到緩解。腳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發生疼痛時,事實上就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罪魁禍首找到了,別大意了。
  • 腳後跟經常痛是怎麼了?導致腳後跟痛的病因是什麼?不要輕視了
    腳後跟痛是成年人非常常見的一種問題,根據統計,約每6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人曾出現過腳後跟痛的情況。引起腳後跟痛的原因,問題有輕有重,經常腳後跟痛的人,要及時的找出疼痛的原因。導致腳後跟痛的原因有哪些?若你摔倒後或者崴到腳後,腳後跟突然出現劇烈的疼痛,疼痛持續了很長時間,說明多半是骨折了。骨折引起的腳後跟痛,疼痛感往往比較強烈,發生的比較突然。女性出現骨質疏鬆和骨折的機率更高。女性到了更年期後,要多補鈣,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要適量的運動,預防骨質疏鬆。
  • 走路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與4種因素有關,看看不吃虧
    走路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與4種因素有關,看看不吃虧生活中,有不少人的腳後跟會莫名其妙的疼痛,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常見。這種足後跟疼往往不會時時刻刻都會出現,有時候坐下來休息一下或者睡一覺就會緩解很多,或者沒有了疼痛感覺。
  • 腳後跟疼痛是怎麼回事?揪出真兇,帶你了解「跟痛症」
    跟痛症又稱足跟痛,是跟部周圍疼痛的疾病總稱,指多種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後、跟蹠、跟內和跟外側急、慢性疼痛,是一個以足跟部疼痛為主症的症候群。一般來說,跟痛症多發於40歲到60歲的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發病率是女性的兩倍,另外在肥胖的人還有運動員身上,跟痛症十分多見。
  • 「趣味英文」肚子痛的英文竟和 butterflies 有關!
    和 butterfly 有關的單字詞組butterfly effect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這個字其實是源自 70 年代一名氣象學家提出的「混沌理論」,他提到「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腳後跟疼痛的原因,治療常用的三種方法,你了解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感到腳後跟痛,如果持續疼痛,可能開始沒有注意,但是時間長了,只要站立和走路都會感到疼痛,長期以往下去,嚴重影響工作、生活。這種情況可能是病症所引發,讓我們來了解引發疼痛可能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 站久了腳後跟疼,膝關節也很酸,這是怎麼了?
    這個問題,非常廣泛,也讓我很為難怎麼去做出準確的指導,站久這個概念很模糊,多長時間是久?誰站的時間過久都可能出現身體的不適,每次久站都這樣?還是偶爾一次,這都決定你這問題的分析和判斷。腳後跟痛久站,腳後跟痛,這個一般來講要先考慮是不是有扁平足或者足底筋膜炎,扁平足的人不適合走路過遠或者長時間站立,足弓結構異常,足底很易受刺激造成症狀。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有問題,腳後跟附近也是其主要表現痛點。
  • 走字底「辶」怎麼寫?這3個方法讓書法入木三分
    走字底「辶」是由古漢語中「辵」字演變而來,意思是走走停停,常與行程、運動等詞彙有關。根據現代漢語字典統計,帶有走字底「辶」偏旁部首的漢字多達218個,由此可見走字底「辶」在漢字書寫中是較為常見的。但是很多初學者認為要真正寫好走字底並不容易,有時候一幅作品常常會因為走字底而成為敗筆,那麼走字底「辶」究竟該怎麼寫?今天,我們就從這3個方法入手,來談談如何寫好走字底,如何讓自己的書法作品入木三分!
  • 高血壓會引起的3種痛,第3個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痛,痛過生孩子
    高血壓帶給患者的「痛」不言而喻,既有心理上的痛,也有身體上的痛。所以,今天小編想跟大家介紹幾種和高血壓相關的疼痛,它們有的劇烈、有的易致人死亡、有的被譽為「天下第一痛」。03.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可能大家對三叉神經痛並不太熟悉,但它可是醫學界公認的「天下第一痛」。如果說女性分娩時的疼痛屬於重度疼痛,那麼三叉神經痛就是超過生孩子的超級疼痛,痛到最高級別時,就像是「斷了十根肋骨」一樣的痛,可以說讓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 一到冬天,易出現腳後跟乾裂?教你緩解,滋潤皮膚,解決乾裂起皮
    冬天已經到來,各種皮膚的問題也開始來臨了,特別是腳後跟的問題比較嚴重,有些人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會有出現腳後跟乾裂的情況,非常的疼痛,還有伴隨著癢的情況出現,這個是怎麼回事呢?不妨來了解一下。這個時期的皮膚會出現乾燥、翹皮的情況,相信不少人的皮膚上都會有皮屑的出現,在晚上脫衣服的時候,就能夠看出,尤其是黑衣服上皮屑會更加的明顯,其實這就跟溫度有關。只是腳後跟更加的嚴重一些,會有乾裂的情況出現。對於這種情況引起的問題,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做好保溼工作,身上要及時的塗抹身體乳。
  • 孕吐怎麼緩解?親自試驗總結的7個方法快速見效
    噁心嘔吐的滋味很難受,嚴重還會影響胎兒發育,如何才能緩解孕吐呢?想當年小編也是試盡各種辦法,下面這7種緩解孕吐的方法真的很有效哦:孕吐怎麼緩解1、維生素B6雖然人們不知道為什麼維生素B6可以緩解孕吐,你可以問問醫生自己能不能服用維生素B6。
  • 腳後跟經常疼怎麼回事?可能是這4種疾病導致,但也可能是腫瘤
    很多人都有過腳後跟疼的情況,大多數的人腳後跟疼也是因為站立的時間比較長,或者走路的時間比較長,也有可能是因為鞋子不合腳導致的。如果是這些情況導致,只要注意適當休息,或者換雙舒服的鞋子,疼痛的現象就會有所緩解和改善。
  • 老人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這4種方法需要了解
    年紀大後,許多人都會出現足跟痛的問題,尤其是中老年人。經常足跟痛的人群,主要表現為雙腳後跟經過長時間的站立、行走、運動後,就會感到針刺感的疼痛,休息後則會得到緩解。足後跟痛的原因足跟痛的情況以中老年人群為多,因其腱膜勞損或發生退行性改變,故而會出現骨刺、骨膜炎等情況。從中醫的角度認為,足跟痛多數為腎虛或肝腎陰虛。
  • 腳後跟出現疼痛,這4個致病因素跑不了,可以對照自查原因
    右腳後跟兒疼一般在老年人身上出現的比較多,主要原因是機體常年勞損,保養不當引起,不過還是有少部分年輕人出現這個症狀。右腳後跟疼表現為腳後跟的一側或雙側疼痛,有些人從外觀上看不到任何異常,有些人表現為腳後跟部位腫脹。疼痛呈麻木、局部壓痛或行走時困難等症狀。
  • 腳後跟疼,或許與這2個因素有關,不必大驚小怪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經歷腳後跟疼,那麼,腳後跟疼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腳後跟疼又會給人體帶來怎樣的傷害?一、韌帶發炎其實很多人腳後跟疼,大部分都是由於韌帶發炎所導致的。人的腳後跟是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的,腳底的韌帶緊連著根骨的底端,每當人在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就會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的一個狹窄的區域之內。如果一個人在長時間內進行了大量的行走運動,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的情況。
  • 換季時腳後跟容易乾裂,和身體健康有關嗎?或許多數人想錯了
    這種情況一般會發生在冬季,而很多人覺得這和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關係,是由於體質虛弱造成的。換季時腳後跟容易乾裂,和身體健康有關嗎?或許多數人想錯了腳後跟乾裂分為三度一度:有些人的腳後跟可能出現輕度乾裂的問題,一般在表皮的時候會有輕微的乾裂,一般不會出現流血和疼痛感。
  • 進入秋天,腳後跟易開裂,4個原因導致,3個方法緩解,讓你健康
    眼下正是秋天,秋高氣爽、萬物宜人的同時,有一件事情,需要你提高警惕,那就是你的腳後跟乾裂。是的,在剛剛過去的夏天,腳後跟乾裂是沒有出現的,一到秋天,這樣的乾裂,顯得極其常見,讓人痛不欲生。首先,你需要明白哪些原因,導致你腳後跟乾裂? 氣候乾燥乾燥的氣候,一切都是那麼的糟糕,在乾燥的氣候同時,皮膚血液循環不斷變差,皮膚的彈性也會變得很弱,腳裂就這樣發生了。 面臨衰老衰老是人們不想面對的事情,對於衰老,大家是恐懼的,你知道嗎?
  • 走路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元兇就是它!
    隨著鍛鍊人群的增多,有這麼一波大爺大媽經常無奈的來到我的門診,訴說自己在公園裡快走了幾圈,越走越覺得腳後跟尖銳的痛,時間長了,路都沒法好好走了。我告訴他們,這是一種病—足底筋膜炎,得治!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見的病因。足底筋膜到底是什麼?
  • 15個爆款案例,教你抓住讀者痛點
    2個月從零開始,寫出15篇10萬+,賺了2萬多,靠的就是3大標題法則明確了文章歸屬,如果您的文章是屬於興趣閱讀的範疇,請參考上一課,著重提升標題中的「信息量」,如果您的標題屬於功利閱讀的範疇,那麼標題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我們今天要說明的「價值感」。
  • 「熱敷」能頂半個老中醫 自製鹽敷包緩解6種病
    受訪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脾胃科副主任醫師 李彩芬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國際部推拿·疼痛科健康養生拓展部主任 賈子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 劉遂心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 全毅紅中醫認為,「溫則通,通則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