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跑就陪跑吧 村上春樹也許對獲獎並不感興趣

2020-12-13 騰訊網

村上春樹

紅網時刻10月10日訊(記者 黃河)瑞典當地時間10月10日,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分別是波蘭作家奧爾嘉朵卡萩 (Olga Tokarczuk)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隨著兩位獲獎者的公布,這也意味著,之前諾獎的熱門人選、呼聲頗高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不管是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都是除獲獎者以外最熱門的話題人物。此前,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公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排名第五,顯然是本次諾獎的熱門預測人選。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村上春樹生於京都伏見區。受家庭薰陶,他非常喜歡讀書,後來進入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就讀。他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知名度不斷攀升。

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樹出版兩卷本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小說上卷命名為「念頭顯露篇」,下卷命名為「隱喻改變篇」。該作品的中譯本首印達70萬冊。《刺殺騎士團長》正視日本侵華歷史,承認南京大屠殺事件。今年他更在新作《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中,第一次對外公布他父親曾是「侵華日軍」,曾參與殺害中國俘虜。

在眾多作家中,村上春樹又顯得有些不一樣,生活中多了些許時尚元素:曾經開過酒吧,喜歡爵士樂,還曾在異國他鄉旅行。喜歡跑步又極其自律。

翻譯家林少華曾拜訪過村上春樹。第一次見面時,村上春樹穿著灰白色牛仔褲、三色花格襯衫,裡面一件黑T恤,挽著袖口,露出的胳膊肌肉隆起。不像作家,倒很像個「大齡男孩」,本分自然。

林少華說,至於說話時若有所思的表情,以及說話節奏和用詞,村上春樹都有些像其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比如《挪威的森林》中的渡邊君、《尋羊冒險記》中的「我」。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文如其人」。

近十年來,村上春樹一直是熱門的獲獎人選,但從未真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因此被稱為諾獎「陪跑王」,每逢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結果,村上春樹落選都會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早在2003年,林少華問過他關於諾獎的問題。村上春樹當時回答:「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說,就興趣而言我是沒有的。」在他看來,一旦獲獎會非常麻煩,不能這樣悠然自得地以「匿名性」生活下去。他還說,「諾貝爾文學獎那東西政治味道極濃,不怎麼合我的心意。」

不止對諾貝爾文學獎沒興趣,對其他文學獎項他也並不關心。2017年,村上春樹在其自傳性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談到他對文學獎的態度。對於日本文豪芥川龍之介設立的「芥川獎」,他直言自己一無所知,而且並不知道誰得過這個獎,「從前就沒什麼興趣,現在也差不多一樣(或者說越來越)興味索然。」

他甚至寫道:「但凡名字叫獎的,從奧斯卡金像獎到諾貝爾文學獎,除了評價基準被限定為數值的特殊獎項,價值的客觀佐證根本就不存在。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來;若想珍重對待,怎樣視若瑰寶都不為過。」

日本文學一個最主要的傳統特點就是委婉細膩,富於陰柔之美,善於用小場景、小情節、小道具來傳達人物豐富多變、細小微妙的心理感受、情趣和意緒,營造出令人心旌搖曳的傷感、悲憫和韻味綿長的藝術情調。在村上筆下,這樣的情調、韻致、氛圍可謂隨處可見,而且經營得出神人化,曲盡其妙。村上春樹自己也說過:「我的確非常喜歡日常生活中無所謂的細節性風景,非常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人是怎樣通過這些細節同世界發生關係,以及這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是怎樣得以發生的,我對此非常有興趣」。

村上春樹儘管骨子裡是日本式的,但其視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視角來審視、把握、感受日本社會的一切,用一種非日本的語言來潔問日本的當代話語。

為何與諾獎屢次交錯?

至2006年以來,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文學獎長達13年之久,年年陪跑,年年落選。為何村上春樹拿不到諾貝爾文學獎,人們開始議論紛紛,但一直也沒有弄清楚一個所以然來,畢竟他的文學素養與才華配得上這個諾貝爾文學獎。

日本網友:著作太暢銷 沒有「授予」的必要

有日本網友認為,在某種意義來說,諾貝爾文學獎是要授給「希望世人銘記的作家」。而村上春樹的作品無論在日本還是其他國家都很暢銷,被世人熟知,因此無論得不得獎他終將名留史冊,「授獎」似乎就沒有什麼必要。

日本文學教授:政治性不足或導致與諾獎無緣

日本中央大學文學系教授宇佐美毅接受採訪時表示,村上春樹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另兩位日本作家的不同,比如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關注社會中少數群體的困惑以及原子能等社會政治問題,但是村上春樹的作品中這類元素並不多見。村上春樹的作品缺乏強烈的主題及目的性,這或許是他至今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之一。

文學評論家:太過通俗 不合諾獎的胃口

與日本的大江健三郎或者川端康成相比,村上春樹的作品相對通俗化,似乎不太合諾獎評委的胃口。評論家白燁也認為,村上春樹作品比別的作家更通俗、流行,「但對於要求文學的純度而言,可能是他的一個弱點」。

村上春樹作品中文譯者林少華:「他得諾獎,是遲早的事情」

林少華的分析很理性,「獲得諾獎有多種因素。雖然村上有實力獲獎,但別的候選者,同樣也有獲獎的理由。」另外或許與翻譯有關,「我們知道,諾獎評委們一般很少直接閱讀日文原著。據我了解,西方人翻譯外文作品,並不完全按照原文。大概走的是感覺路線。」 雖然村上再次「落榜」,但林少華依然力挺村上,「他得諾獎,是遲早的事情。」

獲獎機率說

網上很多分析認為,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再給東亞作家,不太符合諾獎的一貫做法。除此以外,從往年3至4年就有女性作家摘得大獎的情況來看,今年或許恰巧趕上這個「機率」,女作家摘得最高榮譽。

村上春樹最值得看的十本書

1、1973年的彈子球

這本小說是村上春樹的比較著名的作品,主要講述的是一位青少年為了尋找小時候遺失的彈子球,只能回到那個時候去尋找,讓人變得更加孤獨。裡面的主人公仿佛是看書的每個人,裡面的人物也有不同的隱喻。

2、尋羊冒險記

尋羊冒險記是村上春樹創作的第三部長篇,也是「青春三部曲」中的一部,這本小說講的是主角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公司,然本來生活過得十分平淡,然而突然有人要主角通過「鼠」來找到一頭羊,故事由此展開。

3、奇鳥行狀錄

奇鳥行狀錄是一部正面描繪日本在亞洲施暴的小說,雖然村上春樹也是個日本人,但是顯然他對那段歷史是比較羞愧的。他在小說中用了很多隱喻的東西來聯繫所有事情的脈絡,給予讀者最真實的體驗。

4、海邊的卡夫卡

海邊的卡夫卡主要圍繞著主人公卡夫卡展開,這本小說的故事也是虛假的,但是卻又無比真實的折射出了現實世界的殘酷,裡面的卡夫卡和老人中田犯下了種種惡習,非但沒有受到制裁,反而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誇獎。

5、且聽風吟

且聽風吟其實是按照村上春樹20歲的事情來改編的,這是一本比較簡單的小說,脈絡也比較清晰。主要講的是主人公在暑假的時候回家好好休息,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裡面還細緻的描寫了「我」「 傑」和鼠之間的故事。

6、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裡面講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這也是名字的由來。但是其實兩個故事是串聯的,只有看到最後才能發現更多的線索,這本書還獲得了第21屆谷崎潤一郎獎,是一本很不錯的作品。

7、舞舞舞

舞舞舞主人公和尋羊冒險記主人公是同一個,講述了「我」認識了兩位應召女郎然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本書主要為了揭露現實的黑暗,惡勢力的壓迫和對人心靈的迫害,甚至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

8、1q84

1q84這本書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的,裡面有兩個主角視角,故事也是從兩個方面來看的,給予作者更多更獨特的閱讀體驗,也讓讀者對主人公有著十分強烈的感受,或者說是感同身受。

9、天黑以後

這本小說算是一本十分特別的小說,裡面主要講述的是東京天黑以後發生的事情。故事主人公是一對年輕的姐妹,她們在天黑以後擁有著不同的人生,裡面還深刻的描繪了人性的惡,總之是一本十分優秀的小說作品。

10、挪威森林

挪威森林裡面講述的是主人公遇到了多個不同的女性,並且在不同的時間和她們交往,然而總是不能有個好的結局,他在痛苦迷茫中逐漸的成長了起來,這本書也是一本十分暢銷的書,賣得很火。

綜合來源:封面新聞 中新網 人民網 中國排行榜

相關焦點

  • 「陪跑」的村上春樹不需要「同情」
    與以往幾年相同,人們關注的不是誰得獎了,而是近幾年博彩公司的諾獎熱門人選——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了。近十年來,村上春樹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大熱門,2010年以來更是每年都位居諾獎賠率前列,而「村上又沒拿到獎」現在已然成為一件公眾娛樂事件,每年都會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一場「同情村上」的狂歡。媒體在編輯新聞標題時都會加上一句「村上陪跑」,社交媒體的用戶們紛紛對其進行調侃。
  • 又沒獲獎!「萬年陪跑」的村上春樹,需要被同情嗎?
    但作為知名作家的村上春樹,需要被同情嗎?01「萬年陪跑」的村上春樹其實,隨便搜搜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村上春樹的名字就會映入眼中。他並非諾獎得主,但在文學獎公布的日子裡,「村上春樹」這幾個字卻總是最熱的詞。作為熱門候選卻連續幾年都沒有獲得該獎項,不少人也開始戲稱他為「萬年陪跑」。
  • 林少華:今年諾貝爾獎,村上春樹怎麼又「陪跑」了?
    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樹,在經營小酒吧的1979年趴在廚房餐桌上寫了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至今已走過四十餘年文學創作旅程。他的作品被譯介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筆下的文字已陪伴一兩代人走過各自的青春河床,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審美傾向、生活格調。距離感或疏離感,連同虛無感、孤獨感、幽默感,構成了村上作品的基本情調。
  • 諾獎:村上春樹一直「陪跑」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關心文學的人,大都知道前段時間又評出諾貝爾文學獎,不出所料,村上春樹又「陪跑」了一次。當然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陪跑」了,據有心人的統計,村上春樹今年已經「陪跑」了七次,這七次當中,他每一次都成為諾獎最熱門的人選之一,但是,熱度高並不等於獲獎的機率高。
  • 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
    雖然一直陪跑,但是足夠優秀,這已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優秀作品那麼多,有沒有最終得獎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雖然從榮譽上暫時有遺憾,但是成就和成果明顯,沒有什麼遺憾。這份精神更沒有遺憾!將來若有機會獲獎,那是水到渠成錦上添花,不獲獎也照樣耀眼。
  • 林少華:今年諾貝爾獎,村上春樹怎麼又「陪跑」了?| 活動預告
    他的作品被譯介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筆下的文字已陪伴一兩代人走過各自的青春河床,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審美傾向、生活格調。 距離感或疏離感,連同虛無感、孤獨感、幽默感,構成了村上作品的基本情調。他處理的都是那些根本性的問題——生與死的意義、真實的本質、對時間的感覺與記憶及物質世界的關係、尋找身份和認同、愛之意義,但採取的是一種易於消化的形式,不沉悶、不冗贅。
  • 林少華:今年諾貝爾獎,村上春樹怎麼又「陪跑」了?|活動預告
    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樹,在經營小酒吧的1979年趴在廚房餐桌上寫了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至今已走過四十餘年文學創作旅程。他的作品被譯介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筆下的文字已陪伴一兩代人走過各自的青春河床,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審美傾向、生活格調。
  • 連續15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跑步30多年的村上春樹習以為常了吧!
    不出所料,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連續第15年扮演陪跑的角色,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特別是對很多業餘跑者而言更能理解。2006年,村上春樹第一次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此後年年被納入候選名單,日本媒體和國民年年都期待自1968年的川端康成、1994年的大江健三郎之後,當年又是一個「日本作家獲獎」的好年份,然而連續15年年年落空,村上春樹本人面對外界的質疑和問題可真不會少吧?
  • 村上春樹:諾貝爾獎萬年陪跑,我無所謂
    村上春樹的作品這些年聞名暢銷於世界,粉絲無數,而這恰恰與諾獎委員會偏好的"冷門"截然不同。另外由於村上的作品過於通俗和缺乏民族特色等種種原因,他從2006年首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以來,已陪跑達十多年之久,被戲稱"萬年陪跑"。
  • 村上春樹再度陪跑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又不是村上?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這意味著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成功。到了十月份,不出所料大家又習慣性玩起村上春樹再次陪跑的梗。曾經以為「村上春樹諾貝爾」這個魔咒,一直要比「湖人總冠軍」更具實踐性。如今湖人真的拿了總冠軍,村上春樹卻還是那個無冕之王。
  • 村上春樹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他倆卻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他倆卻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他倆卻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除了這些之外,諾獎最受爭議的應該是難以預料的獲獎結果了,比如很多人認為村上春樹早就應該獲諾獎,但多年以來只被提名,不見衛冕。這是不是有點不公平呢? 村上為何一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沒深度?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村上春樹繼續無緣,跑還是陪跑?
    這也是繼鮑勃·迪倫之後,本世紀第二位獲獎的美國詩人。日前,在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公布的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風頭最勁的是2018年新學院文學獎得主瑪麗斯·孔戴,排名第一,《索尼奇卡》作者柳德米拉·烏利茨卡婭排名第二,村上春樹排名第三。
  • 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
    雖然格麗克詩意般的聲音不可辯駁,但同時村上春樹的粉絲不免再度失望。村上春樹憑藉其獨特的風格收穫了眾多書粉,其作品被譯成外語後受到廣泛閱讀,尤其在美國、英國和中國,他成為當今時代最受歡迎的暢銷作家之一。而自從2009年以來,村上春樹已連續7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但均沒能獲獎。逐漸地,「村上春樹」陪跑已經成為了一個「梗」。
  • 實慘,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又陪跑了
    村上春樹每年諾獎季都會被全球關注,在賠率榜上多年榜上有名。可以說是「年年被預測,年年都陪跑」,被網友戲稱為諾貝爾獎界的「小李子」。 如果沒記錯的話,2020年應該是村上春樹連續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第八年,按理說,被提名八次而不得,多少心理上會有些怨言,但村上春樹對此好像毫不在意,並表示:要繼續努力寫作到90歲。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村上春樹萬年陪跑:我無所謂
    格麗克獲獎了,然而這並非很多人預料的結果,畢竟村上春樹的很多讀者都希望,他今年能夠獲獎,不再做諾貝爾文學獎的萬年陪跑。大家對村上春樹的作品,都有非常高的評價,每年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前,村上春樹獲獎呼聲都非常高,然而可惜的是,他今年仍舊未能獲獎……
  •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中國網民再次提起了陪跑多年的村上春樹
    北京時間10月8日晚上七點,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正如往常一樣,常年「諾獎陪跑」的村上春樹再一次被全世界網民們所提及,並再次登上了微博熱搜。「陪跑」的話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博彩網站。
  • 解密村上春樹屢次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
    幾年村上春樹每年都是媒體和大眾眼中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每次諾獎公布前,村上的粉絲也是操碎了心。卻無奈每次都是陪跑,這讓村上春樹的全球粉絲扼腕頓足,簡直要為村上痛哭流涕。那麼,村上春樹到底夠不夠資格領獎呢?換句話說,村上春樹的作品的文學水平和價值到底如何呢?那值得探討一番。
  • 村上春樹雖然無緣諾獎,但他「陪跑」背後的人生哲學,卻值得學習
    自從憑藉《海邊的卡夫卡》獲得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卡夫卡」獎之後,村上春樹每年都會成為熱門候選人。至此,他已經陪跑整整10年,年年被關注,卻年年鎩羽而歸,堪稱「最悲壯的入圍者」,也被網友調侃為「萬年老二」。
  • 最前線|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中國作家殘雪未獲獎,村上春樹再次陪跑
    今日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登上賠率榜前三的中國作家殘雪沒有獲獎,村上春樹也再次陪跑,得主是兩位歐洲作家。她的獲獎理由是「跨越生活方式邊界、帶有百科全書式激情的敘事想像力」。彼得·漢德克生於1942年,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有劇本《卡斯帕》、《罵觀眾》等。
  • 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上熱搜:直言要寫到90歲
    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該獎項揭曉之後,村上春樹粉絲再度失望,為此「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登上了微博熱搜。村上春樹本人在一檔節目中表示,自己要繼續努力寫作到90歲。據報導,村上春樹作為日本當代作家,早在2006年就有輿論猜測村上春樹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