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短短28個字,讀來讓人受益匪淺!

2021-01-11 塵世曉書僮

朱熹是南宋時期詩人、文學家、詞人、思想家;不過大家對於他比較熟悉的一個身份,那就是理學家,由於他的理學思想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從而也是掩蓋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其實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散文作品,那都是別具一格,寫得極為唯美,也很是抒情,有的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可能一些比較了解宋詩的朋友都知道,很多的詩人他們在創作時,往往也是喜歡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詩歌中,從而也就使得那些看似很普通作品裡面則是充滿了哲理。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如果能夠把那份哲理理解透,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會有幫助。

那朱熹作為當時最偉大的思想家,自然作品裡的那份哲理要比別的詩人更加深刻,特別是這首《觀書有感二首·其一》,通篇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儘管這些詩寫得看似很普通,可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詩人也正是借用池塘裡的水,從而傳遞出了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而我們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那份深刻的哲理,只要讀懂了對於人生一定是會有幫助。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詩也是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也正是由於很多的詩人,他們由於有著極其豐富的人生經歷,所以他們對於人生的解讀也就更加深刻,所以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往往要先了解時代背景,以及詩人的成長經歷,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讀懂這些詩,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朱熹的一生也是轟轟烈烈,特別是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於他結合儒家的思想,重新確立了一種思想體系,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理學,那到了明清兩朝,他的這種思想也被稱為正統思想,即使是在科舉考試中,那也是以他的答案為準。

朱熹的思想無疑在兩宋期間最為深刻,這在他眾多作品中都能夠體會得到,那這首《觀書有感二首·其一》,他也正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應該如何做學問,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地做好學問,這也正是此詩最具魅力的一個地方,而我們也正是需要這樣的作品,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裡,對於做學問,那都是應該孜孜不倦,要有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要能夠吃得了苦,另外也還要有方法,而朱熹也正是站在這樣的一個角度來描寫,從而也是告訴了世人做學問很重要,不過方法同樣也很重要。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這兩句看似寫得很一般,儘管如此但依舊充滿了詩意,也是在為下面的兩句做鋪墊;那這兩句詩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遠處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它看上去極其的普通,沒有任何的特點,也沒有特色,看上去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上面的水清澈見底,天上的光和雲影投射在水面上,使得那水面閃耀著波光。詩人也正是以池塘為例,從而在下面的兩句中作出說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最後這兩句則是充滿了哲理,詩人也正是在前面做了鋪墊,所以到了這兩句時突然又是筆鋒一轉,從而以一種深刻的口吻來描寫,重點突出了那份哲理;可能你要問你池塘裡的水為什麼時常清澈見底,其實那是由於源頭正好有活水注入進來,正是這些活水,它源源不斷地注入進這池塘裡,從而也是令這池塘裡的水一年四季都很清澈。

朱熹的很多詩都別具一格,那這首《觀書有感二首·其一》,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哲理,同時在表現手法上,也是很高明的一首詩。儘管詩人沒有直接寫出如何讀書,只是以池塘裡的水為例,但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其實是更具有感染力,也讓我們更能夠陷入到沉思中去。

相關焦點

  • 朱熹的一首遊春詩,短短28字充滿哲理,令人回味無窮
    春天也是最適合郊遊的季節,試想室外到處鳥語花香,又有溫柔的春風吹得人暖洋洋的,散步遊玩是多麼愜意,有誰不愛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朱熹的遊春詩《春日》,短短四句,盡顯春天的美好。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杜牧一首充滿哲理的詩,短短28個字,道盡中年人的心態!
    杜牧一首充滿哲理的詩,短短28個字,道盡中年人的心態!文|董小姐說史唐詩宋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文化遺產,那些或豪放或婉約的詞句裡有大江東去,有黃河之水,也有大漠孤煙和簾卷西風。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卻不是杜牧的《清明》,而是他另一首七言絕句,一首常常被世人忘記的絕佳作品。詩作名曰:「書懷」。《書懷》內容如下:「滿目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只言旋老轉無事,欲到中年事更多。」這首詩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和巧妙的筆法,第一句看似寫景,其實不過是一個人心底的慨嘆。
  • 朱熹很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朱熹就寫過一首很有趣的作品,也就是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春日》,這首詩相信很多人並不會陌生,通篇寫得很是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另外詩人還是另有所指,並不僅僅只是單純寫景,而是表達出了自己對於內心的憂愁,儘管自己身處在南方,可是想要去北方尋覓春天,意思就是告訴了世人,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到北方,去那裡尋覓孔子的足跡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卻是至理名言!
    其實朱熹除了是一位儒學大家之外,他還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的詩同樣的寫得非常優美,而且在他的詩作中,還多了一份哲理,這也可能是與他的思想有關,雖然有的詩人可能詩寫得好,但是裡面卻是少了一些充滿哲理的詩句,這也給詩歌減色不少,但是朱熹的詩作卻是完全不一樣,他的詩作中,表面可能看似在寫景,但是卻另有所指,充滿了無限的哲理,使得人們讀了他的詩作後
  • 朱熹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這首詩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一些比較經典的古典詩集《千家詩》裡,還把這首詩歸到了另一大理學大家程顥的名下,其實經過後來一些學者的研究,這首詩應該是朱熹所作,而且這首詩描寫的很是生動,同時也非常的唯美,詩人在這首詩中,通篇都是在描寫秋天的月色,可是卻並不著一個月字。
  • 朱熹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作為思想家的朱熹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除了像《春日》那種抒情的作品之外,還有像《觀書有感·其一》這種充滿哲理精品之作,在這首詩中朱熹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現實最真切的感知,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每一句都寫得很有趣,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寫得也是極為深刻,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
  • 理學家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寫得很深刻
    ,那也是別具一格,除了像《春日》那種抒情的作品之外,還有像《觀書有感·其一》這種充滿哲理精品之作,在這首詩中朱熹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現實最真切的感知,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每一句都寫得很有趣,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寫得也是極為深刻,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 朱熹一首充滿哲理的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那麼說起朱熹,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他是一位理學家,其實他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他的詩作同樣的寫得清新脫人俗,充滿了哲理。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他一首充滿哲理的詩,可謂是句句都是大智慧,那便是他的《觀書有感》,喜愛詩詞的朋友,可能對這首詩比較熟悉。
  • 朱熹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最後兩句更是經典
    朱熹的很詩都充滿了哲理,特別是前面提到的那一首《春日》,表面看是在寫景,其實裡面是另有深意,表達了自己一種悲痛的情緒,以及想要去北方尋覓孔足跡的一種美好願望;畢竟當時的北方被金國佔領,詩人是沒有辦法去到北方,為此這也正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而他另一首《秋月》,則同樣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高遠,寫得也是有為抒情。
  • 張旭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值得一讀再讀!
    儘管張旭的詩名不大,留存詩作也不多,但還是有著值得一讀的地方。《山行留客》是張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是張旭一次遊山途中所作。根據詩意,又可知它是一首登山春遊詩。但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較,它又有著別出心裁的地方。即除了對春山美景進行描繪外,它還對客人因為天氣原因想要離去的想法,進行了否定和勸說。
  • 朱熹詩中的哲理
    在唐人以風華絕代的丰姿情韻,屹立成一座後世遠遠仰望的高峰之後,宋人另闢蹊徑,將繞山的涓涓溪流轉作激揚瀑布,劃出天際一道絢爛的彩虹,繼而匯聚成浩蕩大川奔騰東去,這一脈主流,便是宋人以才為詩,以議為詩,以文為詩,使天地萬物背後的哲理寓於景中,道於詩裡,由此形成了風格鮮明的哲理詩,而朱熹作為理學集大成者,其詩作則為其典型代表。
  • 朱熹這首《遊爛柯山》寫得很有趣,通篇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哲理
    詩歌裡面的典故也是一直困擾後世的讀者,只要稍不注意那麼就無法理解,甚至完全曲解其中的意思,可見我們對於典故也要很熟悉,只有這樣才能夠品讀出詩歌裡面的精髓,讀起來才會有感觸。其實無論是唐詩,還是後來宋詩裡面,那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典故,特別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這首《遊爛柯山》,那就是一首很特別的作品。
  • 劉禹錫這首詩猶如大白話,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讀來耐人尋味
    古代女子的一片深情最讓人感動,由於當時社會比較單純,女人對於愛情也是一往情深,這在很多詩人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今天我們談論愛情時,可能還會被人嘲笑,認為當下沒有愛情,在這麼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愛情成了奢侈品,也變成了一種諷刺。
  • 陸遊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讓人受益匪淺!
    除此之外,詩人還會把自己總結的人生智慧寫進詩歌中,讓詩歌具有哲理意蘊。《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著名詩人陸遊的一首經典詩歌,它便是一首具有哲理意蘊的詩歌。這首詩實際上是陸遊寫給他的小兒子陸聿的,主要描寫的內容便是通過陸遊的教育理念來告誡陸聿。全詩篇幅短小,僅僅二十八字,但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對歷代人來說都受益匪淺。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有深意,每個人至少要認真讀一次
    這首詩可謂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面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意境唯美,看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美得也是猶如一幅畫。朱熹的詩看似很簡練,可是寫得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一定能夠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美,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連起來那就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朱熹這首哲理小詩人人會背,但很少有人知道還有第二首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這首《觀書有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可以說人人都會背這首詩。這首詩以池塘清澈的形象進行探索,得出「為有源頭活水來」來的深刻哲理,暗喻我們要不斷地不重新的知識,才能保證腦海中這片「池塘」的清澈,達到新的境界!
  • 朱熹入選課本最多的一首詩,整首詩就是一幅畫,但你真讀懂了嗎?
    雖然宋朝是以詞名聞天下,但裡面還是有很多的經典的詩作,一些作品更是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宋詩與唐詩所不同的一個地方。我們都知道唐詩它是比較抒情,然而宋詩又是不一樣,它主要還是以哲理為主,很多的詩作看上去很普通,可是裡面卻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讀這樣的作品只要理解透了,把那些哲理讀懂了,相信一定是會受益匪淺。
  • 顏真卿的一首勸學詩,短短28字,讀後令人受益匪淺
    所謂勸學詩,即指勉勵他人辛勤學習的詩,是唐宋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王貞白的「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值得一提的是,顏真卿寫這首詩並非刻意說理,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生於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的顏真卿,其實在3歲的時候就喪失了父親,在母親殷氏的督學下,勤奮學習,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進士甲科及第。後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
  • 範仲淹一首經典的詩,短短20個字娓娓道來,寫得很深刻還充滿哲理
    範仲淹的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不僅是軍事家,還是偉大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清新脫俗,寫得很是深刻,往往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處處融入進了自己的思想,從而令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譬如這首《江上漁者》,那就寫得很有趣,短短的20個字,把漁夫的艱辛,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讀來當令人很是感動。
  • 理學家朱熹一首哲理詩,通篇可謂是有理有據,講述了很多的大道理
    朱熹創立的「理學」一度被人質疑,但是到了明清時期,他的思想卻被無數人追捧,成為了主流思想,這也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儘管很多人對於「理學」的持不同的意見,一些過激的人直接否定了朱熹的思想。,說到底朱熹還是在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後人也歸納總結出六個字「存天理滅人慾」,當然筆者今天並不是要與大家來探討朱熹的「理學」思想,還是繼續來讀詩,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以單純寫一篇文章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