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好孩子國際(01086)增收不增利,我看到公司白馬潛質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智通財經網

2018年的好孩子國際(01086)受到一些不可抗逆因素的影響,暫時成為一家「增收不增利」的公司,被部分投資者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但深入剖析這家公司的業務及發展戰略,會發現纏繞於這家公司不利因素是暫時的,好孩子國際正在展現它的「白馬」潛質。近日,好孩子國際集團主席宋鄭還、CEO Martin Pos、執行董事劉同友等公司高管接受了智通財經的採訪,對公司發展等一系列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從左至右依次為:薑蓉芬 -中國市場行政總裁 & gb 行政總裁、宋鄭還 - 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Martin Pos- 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劉同友先生 - 執行董事、Dave Taylor- 集團商務發展及投資者關係高級副總裁)

不利因素致短期盈利下滑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好孩子國際(01086)近期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於期內實現銷售收入86.29億港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0.8%,毛利潤至同比增長33.3%至36.61億元,但股東應佔溢利同比減少8.7%至1.64億元。

好孩子之所以在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幾大不利因素同時影響著公司的業績。

其一,2018年初,好孩子在美國的渠道商玩具反鬥城(ToysRUs,Inc.)及其附屬公司BabiesRUS(BRU)破產及最終清算的持續影響。除導致公司2018年上半年出現壞帳外,2018年好孩子來自TRU/BRU的綜合收入較2017年的2.92億元下降至約0.35億元。好孩子玩具業務分部,包括Rollplay品牌及Evenflo品牌內Exersaucer產品線受到直接負面影響。

其二,銷售及分銷開支由2017年的13.33億元大幅增長至2018年的22.09億元。該等增長主要是由於合併已收購業務。剔除已收購業務的影響後,該增長主要歸因於銷售人員增加導致的薪酬增加及由於歐非中東地區物流供應商破產致使物流及倉儲成本增加3700萬元。

其三,在中國市場,儘管公司的gb品牌非耐用品業務繼續帶來強勁的盈利增長,但中國市場的gb耐用品收入自2017年同期13.24億元減少至約10.48億元。公司稱,2018年,耐用品業務收入整體下降主要由於中國出生率顯著下降約12%、消費者信心整體減弱(尤其在2018年下半年)、耐用品分銷渠道重組等多重因素導致的。

由此可見,好孩子2018年的盈利能力出現暫時性下滑,主要是由於一次性和短期的不利因素造成的。展望未來,把脈好孩子的發展主要有品牌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兩個維度。

高端產品放量增長,毛利率有望改善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了解,好孩子的品牌矩陣包括戰略品牌,gb好孩子、Cybex、Evenflo以及策略品牌HappyDino、CBX、Urbini等。其中gb好孩子品牌是公司的獨立創建的自主品牌,該品牌定位中端,主要產品為嬰兒手推車,目前推出了不同定位的銀線、金線、鉑金線系列,產品主要投放市場為中國,其次為歐洲和美國。Cybex是公司於2014年1月收購的品牌,該品牌定位中高端輕奢,主要產品為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嬰兒車,產品主要投放於歐洲,其次為中國和美國。Evenflo是公司於2014年6月收購的品牌,主要定位中低端大眾,該品牌主要產品為汽車安全座椅、兒童安全防護門等,產品投放市場主要是美國。

2018年,好孩子三大戰略品牌Cybex、gb及Evenflo實現整體收入增長3.9%。Cybex、gb及Evenflo分別實現收入約20.43億元、29.29億元及18.26億元,分別較2017年同期增長16.5%及下跌0.1%及1.5%。公司的關鍵戰略品牌佔期內佔總收入的約79%,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公司高端產品銷售持續放量,公司產品毛利率自2014年以來逐年提升,從2014年的24.98%增長至2018年的42.43%。

集團主席宋鄭還對智通財經表示:「展望2019年,公司產品毛利率仍然有明顯的改善空間,毛利率的改善不光是產品本身,還來自產品創新和產品結構。好孩子是目前一家在兒童領域裡面全品類、多品牌、全渠道經營的一家公司,像這樣的公司,從全球來看還沒有。公司具有最強的品牌力,最強的供應鏈的能力以及最強的渠道力,公司在行業裡面可以佔據頭部地位。」

市場多元化布局,夯實增長潛力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多元化、多層次的品牌布局,可以讓好孩子的產品覆蓋不能層次的消費者的需求。但弱要覆蓋更廣的市場還需要走國際化道路。

「我們是一間跨國公司,我們的業務不僅限於美國,我們在歐洲和中國有非常良好的上升勢頭,我們在日本及新型市場的增長非常迅速,在陣痛的同時我們並沒有停下全球化的步伐。我們對未來很樂觀,也在爭取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這是CEO Martin對公司走國際化道路的看法。公司2018年在不同市場的銷售表現,也印證了公司走國際化道路的正確性。

總體來看,好孩子自有品牌及零售商品牌在2018年實現收入76.01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來自亞太地區的收入增長62.2%至36.42億元,來自歐非中東地區的收入增長11.8%至20.52億元,來自歐非中東地區的收入下降2.6%至19.04億元。

具體來看,2018年好孩子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31.39億元,同比輕微下跌0.8%,但Cybex品牌在期內實現58.4%的強勁增長,來自日本的收益較2017年同期增長123.4%。財報顯示,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整體輕微下跌,是因為非耐用品業務持續強勁增長被耐用品收入整體下降抵銷。在非耐用品方面,gb嬰兒護理產品增長14.9%,服裝及家紡產品增長19.6%。

關於2019年在中國最大的挑戰,宋鄭還告訴智通財經APP:「中國最大的挑戰是好孩子的增長,應對這個挑戰,公司要做三件事:第一夯實品牌產品和渠道的基礎;第二,發展社群經濟、搭建社群平臺;第三,連接世界資源來服務中國的消費者。通過2018年的調整,2019年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宋鄭還還表示:「中國生育率增長確實有下降,剛需市場依舊很大,市場還在發展。新增需求端是新的年輕的消費者,這類消費者願意為顏值、品質、技術以及服務買單。只要去把握住需求,用公司30年積累的產品經營的能力、供應鏈的能力、渠道服務的能力去服務他,就能夠把這個市場做好。」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了解,中國孕嬰童產品未來的需求仍然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據公開資料,預計2021線下孕嬰童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704億元,線上市場規模將達到1747億元,龐大的市場需求未來有望為好孩子提供良好的增長土壤。

再來看歐非中東地區市場,2018年,好孩子在該市場實現收入約20.54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Cybex品牌實現近10.7%的強勁增長,收入約為17.43億元,gb品牌收入實現26.7%的增長至約3億元。公司稱,歐非中東地區市場銷售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的品牌建設、新產品推介及渠道拓展,持續提升消費者接受度。

美洲市場方面,儘管TRU/BRU的破產及嬰兒用品的大量清算,給嬰幼產品製造商帶來收入增長壓力,使得整個嬰幼產品市場明顯下降。但剔除TRU/BRU清算的影響,好孩子在2018年在美洲其他渠道實現5.5%的收入增長。Cybex的收入也實現同比54.1%的增速。

隨著TRU/BRU的整體影響在2019年初、中期內減弱,公司未來的新產品配置有望推動整體增長的回歸。

綜上所述,好孩子在2018年經歷了多重不利因素的考驗,但基本不會對公司長遠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未來公司憑藉「全品類、多品牌、全渠道」的經營策略,可望令公司盈利能力觸底回升。用公司管理層的話來講,階段性的東西代表不了真正的趨勢,公司產品品牌頭部效應,一定會反映在財務數字上。總體來講,階段的因素過去了,公司經營只會越來越好,最終會表現出非常靚麗的業績。

相關焦點

  • 你看到好孩子國際增收不增利,我看到公司白馬潛質
    2018年的好孩子國際(01086)受到一些不可抗逆因素的影響,暫時成為一家「增收不增利」的公司,被部分投資者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但深入剖析這家公司的業務及發展戰略,會發現纏繞於這家公司不利因素是暫時的,好孩子國際正在展現它的「白馬」潛質。
  • 川環科技: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10月20日,公司披露了2020年三季報,遺憾的是,公司逆勢增長神話難再繼續,前三季度明顯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淨利同比下降11.7%三季報顯示,單就第三季度而言,公司業績還算好看,7-9月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34.1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67.76萬元,同比增長18.8%。但時間拉長到前三季度,明顯增收不增利。
  • 奧海科技IPO:毛利率持續下降 增收不增利
    4月16日,主營充電器、移動電源等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海科技」)也來到發審會門前,欲募資9.41億元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  但金融投資報記者梳理發現,自稱全球市佔率9.48%的奧海科技近些年僅是規模增長,實際上增收不增利、毛利率持續走低、償債能力偏弱等硬傷較多。
  • 話企丨增收不增利之後 志邦家居能玩轉跨界?_公司_地產頻道首頁...
    但不可否認,打折促銷帶來營業收入的同時,也在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家居行業已經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志邦家居便是其中一個典型。堅守還是轉型,是處在迷茫期的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選擇題。在今年僅剩的2個月時間裡,志邦家居選擇了跨界新業務。不過,對於一個利潤下滑的企業而言,這無疑為企業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在業內專家看來,這或將進一步造成企業利潤的下滑。
  • 好孩子國際之殤:上市十年股價跌無止境,垂直整合不見成效,盈利能力...
    作為中國甚至全球最大的嬰童車企業,好孩子國際(01086.HK)的股價表現令投資者大跌眼鏡。從OPM模式中的生產製造商轉型為全球市場的知名品牌商,雖然增強了好孩子國際的產品競爭力,銷售毛利率得到持續提升,但盈利能力卻在持續惡化。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僅緣於一條龍垂直整合業務模式下,好孩子國際的經營效率尚未顯現?
  • 佳禾食品增收不增利 毛利率低於同行
    (原標題:新股排查丨佳禾食品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低於同行)
  • 增收不增利,八成收入靠經銷商,「溜溜梅」IPO能否一擊必中?
    1997年放棄北京商貿公司的楊帆回到家鄉安徽蕪湖,在蕪湖經濟開發區投資近2000萬,成立蕪湖凱旋食品有限公司,主營生產加工、銷售糕餅類系列產品。但糕餅類市場競爭激烈,面對國際品牌巨頭對一線市場的壟斷,想打入全國市場異常艱難。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帆發現旗下沒有被主推的「溜溜梅」卻成為國航配餐,保持著穩定的銷量。
  • 黃山徽州農商行2019年增收不增利 不良貸利率上升
    其中,截至2019年11月末,徽州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增收0.16億元,增幅7.88%;實現利潤總額0.37億元,同比減少0.05億元,降幅11.90%。稅後淨利潤為0.24億元,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對於該行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徽州農商行表示利潤總額同比減少主要為計提貸款減值損失。
  • 鑫苑集團的無限焦慮:增收不增利,總裁輪流轉|地產
    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之下,2020年一季度的淨虧損,又讓負債高企的鑫苑集團流動性越發捉襟見肘。轉型求外援,總裁輪流轉公開資料顯示,李尚榮於去年10月才正式入職鑫苑集團,任職時間不到1年;在他之前,鑫苑集團總裁為張立洲,更早之前的總裁是王信琦。
  • 房企業績增速放緩「增收不增利」或成通病
    廣經觀察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忠安4月7日,作為中交集團旗下唯一A股地產上市公司,中交地產發布的年報顯示,2019年該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4月7日,A股上市公司中交地產發布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0.63億元,同比增長57.16%。但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43億元,同比下降33.01%。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看,房地產行業業績增速放緩被再次確認。在A股上市開發商面臨同樣的情況。
  • 用戶數三年不漲、業績增收不增利「最懂女人」的美柚拿啥上市?
    然而,這家公司在「她經濟」領域卻似乎遭遇了天花板:用戶數三年不漲、業績增收不增利、主業過度依靠單一群體……這也讓不少市場人士擔心,如今更多依靠返利導購和競價廣告賺錢的美柚,能走好它的上市之路嗎?招股書顯示,2019年7月,美柚文化召開股東大會通過設置特別表決權的相關議案,公司控股股東陳方毅持有的公司表決權比例為71.36%,陳方毅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及間接持有的公司表決權比例為79.15%。而陳方毅直接持股比例為19.95%,陳方毅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及間接控制公司的股份比例為41.68%。
  • 讀客文化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不足為「期」,上市後難言高估值
    如此情況下,讀客文化上市後業績能否維持正增長是存在懸念的,而在增收不增利的大背景下要想獲得更高估值似乎也是有一定難度。增收不增利,「紙上富貴」難走遠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讀客文化的營業收入是保持持續增長的,但多項與之相關的財務指標卻沒有同步表現,甚至還反向變化。
  • 中青旅如何解決增收不增利困境?
    來源:投資時報今年前三季度,中青旅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1.31%至46.47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直降123.47%,為-1.28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今年7月,文旅部發布了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的通知稱,除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外
  • 中加特:現場督導揪出十大疑問增收不增利高層間利益輸送糾纏不清
    這家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傍身的科創板候選企業,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多年的關聯交易,拿不出證據的債務,以及增收不增利的業績報表,隨時都可能成為中加特的雷點。而鄧克飛女兒鄧眉於2016年1月將其此前持有的境外公司Diamond Lane 40%股權以0元對價轉讓給了湯秦婧。此後,Diamond Lane由湯秦婧100%控股,其孫公司正是華夏天信第一大股東華夏控股。對於這樣的0元交易,上交所要求華夏天信說明,「鄧克飛是否存在向發行人(華夏天信)輸送利益的行為。」
  • 迎豐科技IPO:增收不增利,實控人拆藉資金或增加財務費用
    2019年6月17日,迎豐科技在證監會網站上披露了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此次IPO公開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保薦機構為國元證券。隨著招股書的披露,迎豐科技報告期內增收不增利、實控人拆借大額資金、公司併購重組等問題值得關注,特別詭異的是2017年度實控人資金拆借支付的利息竟高出迎豐科技當年的全部利息收入,此外大額資金拆借時,公司短期借款增加,因短期借款的財務費用成本遠高於收到的實控人資金拆借利息收入,從而增加了利息費用支出。
  • 增收不增利下 海外廠商股價倒是一路大漲 | 年終盤點
    資本市場方面,一級市場上出現「投CP熱」,數家初創研發公司估值超過十億元;二級市場方面,遊戲股受到資金的追捧,以追蹤全球主要遊戲廠商的指數Video Game Tech Index(成分股包括Unity、B站、Glu Mobile等)為例,今年上漲了64.56%,回報率還是非常不錯的。
  • 上市3年,增收不增利3年,現在的香飄飄還能繞地球多少圈?
    已連續三年增收不增利據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在營收同比增長22.36%的同時,歸母淨利潤同比僅增長10.39%,僅佔總營收的8.72%,已連續三年下降。2016年至2019年,公司的總營收從23.9億元增長至39.78億元,增長了近七成;但這4年間的歸母淨利潤並沒多大變化,分別為2.66億元、2.68億元、3.15億元、3.47億元,分別佔總營收比為11.13%、10.15%、9.69%、8.72%。這也意味著,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增收不增利。到了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僅佔營收的2.32%。
  • 增收不增利的良品鋪子,能比三隻松鼠更快找到新賽道嗎?
    今年的零食行業,確實不太景氣。良品鋪子在10月發布了Q3財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的營收為55.3億元,同比漲1.29%,歸母利潤為2.64億元,同比下降16.15%。同樣增收不增利的,還有三隻松鼠和來伊份。
  • DR鑽戒衝刺IPO:夫妻店」模式遭質疑 張國濤夫婦如何跳出增收不增利...
    10月12日,DR鑽戒品牌母公司迪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迪阿股份」)遞交招股書,衝刺A股上市,擬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  憑藉「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代表一生只愛一人獨特的營銷噱頭,一路走來,DR賺的可謂」盆滿缽滿」,但此次尋求風光上市的背後也隱藏著一些耐人尋味的「失落」。
  • 拉芳家化2019增收不增利,淨利潤連降三年
    數據顯示,2019年,拉芳家化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業收入9.65億元,同比增長0.07%;歸屬淨利潤實現4947.94萬元,同比下降61.09%。從數據來看,這已經是拉芳家化連續第三年淨利潤下滑。公司在2019年加大了線下推廣費用投入,對該渠道予以適當價格折扣政策支持;在公司產品成本差別不大的情況下,2019年度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較2018年度增加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