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黔南綠水青山彰顯生態文明

2020-12-07 瀟湘晨報

10月18日,一場國家級的盛會——第四屆中國綠博會在黔南州都勻市舉辦,第一個建中國西部、第一個建在少數民族地區、第一個建在非省會城市、第一個建在高原山地的都勻綠博園,正敞開寬廣的懷抱迎客。

美麗的綠博園

綠色黔南,博得發展!

綠色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文明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明顯「標籤」。從「兩山理念」到「餐桌文明」,從河長制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央的政策在黔南州的落地從無「折扣」可選,只有「加碼」落實落細。

黔南,在國家大好政策的指引下,進入了綠色發展的「生態圈」。

從全州最高海拔1961米的都勻鬥篷山到最低海拔242米的羅甸紅水河出境點,您看到的是覆於高山之顛的層層「綠浪」。

從盤繞全州縣市的310條中小河流到各村寨山坡林草間的小溪山塘,清澈的水質,讓您感受到好生態帶來的魚鳥歡歌。

從風光旖旎的荔波小七孔到空曠廣袤的龍裡油畫大草原,從山水交融的羅甸高原千島湖到吸氧潤肺的甕安朱家山森林公園,由東到西、由南到北的兩條旅遊線路像是構成了黔南「天然大氧吧」的核心軸。

綠色之所以是黔南的底色,不僅在今天沒有推掉一座山,沒有填過一個湖的都勻綠博園清晰可見,而且在全州12個縣市的廣大農村充分舒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65.82%的森林覆蓋率,無汙染的空氣品質,加之山水林田湖草之特色構成的各種美景,讓近年來到黔南旅遊的人數不斷翻番。

綠色發展是黔南發展的新趨勢,「生態之州」已成推薦黔南的主打品牌。

遊客在綠博園盡情的拍照

黔南,注重的是可持續發展,綠色理念已逐漸融入到黔南人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全州近年來大力發展旅遊產業,重在建設打造「無煙工廠」。今年黔南州第十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龍裡召開,這已是州旅發大會在12個縣市的第二次輪辦,更有看點的是在此次大會上,全州各縣市黨委書記分別就各縣市旅遊業發展的思路和想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並接受了省內外各家媒體的集中專訪,展現了黔南綠色發展的決心與幹勁所在。

回顧2005年底,黔南州所有村組群眾戶戶通照明電,2012年底,黔南州所有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公路。電力、公路帶給人們的變化相當巨大,往日的農村生活靠伐木燒柴已變成了靠燒煤、用電,村村寨寨的山坡從此更是「綠」了起來。

基礎條件改善,黔南人民一心聚焦加快發展,黔南州委、州政府帶領390多萬黔南人民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提出農村產業革命精準打法七條,各級黨政幹部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幫助群眾選產業、引技術、找銷路,形成農村產業革命「集團化」作戰,產業產供銷體系基本形成。全州茶葉、食用菌、蔬菜、水果、中藥材、桑蠶、生態家禽、生豬養殖、生態養魚、石斛、刺梨、烤菸等12產業已形成品牌,今年底,有望茶產業綜合產值達70億,食用菌產值達10億元,蔬菜產業達130億元,其它產業產量產值在上年基礎上均有成倍增長新趨勢。

精準打法七條,是黔南州委州政府站在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度推出的農村產業革命新思路,其核心要義在於「精準」,目的在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儘快實現從脫貧攻堅過度到鄉村振興,方法手段在於讓綠色發展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主戰略、成為農村致富的主渠道。

經濟社會發展,綠色發展與文明實踐一脈相承,黔南在綠色發展中體現文明實踐,在文明實踐中伴生著綠色發展。

綠博園中的湖北園

龍裡縣2018年進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建設,2019年,貴定縣、福泉市進入全國5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建設,三縣市亮點各顯,龍裡縣的山歌唱響新時代,河長制納入村規民約管理,讓河長制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大背景下運行更顯有效;貴定縣用好「一公裡」思維法,在文明實踐的「長徵路」上跑好最先一公裡,找準打通最後一公裡的方法;福泉市以「德治」思維抓文明實踐,讓文明實踐在家庭文化中生根發芽,在個人行為中開花結果,實現以家庭文明實踐帶動全社會文明實踐,這些都是黔南在文明實踐中邁出的關鍵一步。

如今,在文明實踐試點縣建設的影響下,走進黔南的農村或是景區景點,文明的春風會撲面而來,您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黔南人的熱情和禮貌待客,而且人與人的體貼,心與心的交融,言與言的合意,事與事的順心都會體現在交往的很多細節。

黔南之美,不僅美在山水,更美在人的心靈和行為,黔南的生態文明,將讓您在一個又一個的大小實例中去感知和體驗。

內容來源:眾望新聞

【來源:黔南旅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3年多來,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從頂層設計到全面部署,從最嚴格的制度到更嚴厲的法治,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有序推進,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保護與發展並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雙贏」。 3年多來,環境保護合力集聚形成——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日趨完善,「生態」「環保」「綠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詞,廣泛的生態共識落地生根,轉化為積極的行動和巨大的合力。
  • 四川綠色打底 生態文明浸潤巴山蜀水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深刻洞悉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躍升的發展大勢,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將「綠色」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山西:生態環境書畫展彰顯綠色生活動人魅力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生態環境書畫作品徵集活動是由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活動旨在通過書畫作品大力弘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大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
  • 綠色文明如同春風沁入心田
    黨代會報告提出的綠色文明,成為這兩天廣大代表們熱議的一個新名詞,大家紛紛表示,綠色文明的提法,讓大家耳目一新、精神振奮,如同春風,沁入心田。  何為綠色文明?強衛同志在報告中指出,綠色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公眾幸福指數提升的現代文明。要在各級黨政班子中樹立綠色政績觀,堅持在三江源地區不考核GDP,以綠色發展推動科學發展。
  • 憑祥以生態文明打造沿邊綠色文章,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
    近年來,憑祥市以生態文明創建為抓手,打造沿邊綠色城市,2020年,獲得了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光榮稱號,為城市發展裡程碑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市,憑祥市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呢?近日,記者深入該市進行了採訪。
  • 綠色礦山成為生態文明生動註腳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礦山奏響了綠色發展主旋律,綠色礦山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通過綠色金融支持、森林資源開發、旅遊業開發,綠色礦山最終會變成「金山銀山」。礦坑巨大,溝壑縱橫,煤土紛飛,綠色難存,這是露天煤礦留給人們的刻板印象。
  • 世園會通過花卉園藝共享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成果
    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世園會執委會執行主任江澤慧在會上介紹,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從花卉園藝角度看,有以下特色和亮點:一是貫徹「生態優先」理念,彰顯世界園藝新境界。北京世園會圍繞辦會主題,從規劃、設計、建設到運營、後續利用等各個環節,全過程貫穿「生態優先」理念,園區保留近5萬棵各種原生樹木,新種植了5萬棵喬木和12萬棵灌木,建設的「一心、兩軸、三帶、四館、多片區」 的特色景致,將山、水、林、田、湖、花草自然融合。二是薈萃世界園藝精華,展現多樣性園藝文化。北京世園會是一個「百園之園」。
  • 2020高考主題作文:生態文明、綠色發展
    讓生態文明為經濟建設加碼,保持生態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生態經濟互生互榮的可持續之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富美小康才指日可待。  02鯨落這樣一座龐大繁茂的「生命綠洲」,滋養了各類生物,讓人為之動容。願鯨落這個詞語,能喚起更多人對海洋生物的愛與呵護。要知道,萬物相依相存、共生共榮,人類也是其中一員,保護海洋就是保護自己。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山東惠民——黃河...
    2020年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在北京舉行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表彰活動。把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件大事來抓,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生態惠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研究部署生態縣建設,研究制訂建設方案,解決關鍵性問題。全縣上下形成了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組織有力、全社會參與的生態文明示範縣建設局面。
  • 首屆「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蓮都國際研討會將舉行
    蓮都宣傳部供圖   嘉賓雲集 首屆「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蓮都國際研討會將舉行  中新網麗水10月6日電(記者 邵燕飛)2017年10月8日—10日,首屆「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蓮都國際研討會將在中國蓮都舉行。
  • 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  綠色是「底色」,是發展的基本理念。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讀懂綠色發展,這篇文章不能錯過!-綠色 生態文明 發展生產力 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之一;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重要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重要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  綠色發展何以如此重要?
  • 做最優生態環境 涇河新城基泰綠色生態發展研究院成立
    央廣網西安12月22日消息 12月20日上午,以「綠色生態發展 構築美好生活」為主題的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基泰生態發展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涇河新城上松苑舉行。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開放與發展的新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開放與發展的新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認識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地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綠色發展,實現中國的綠色崛起。
  • 生態長江 舒展綠色文明新圖景
    唱好新時代的「長江之歌」,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活力,坐擁400多公裡長江岸線的江蘇力爭走在前列,率先展現出綠色文明的新圖景。著力轉型,處理好「慢」和「快」的關係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對長江偏愛有加,在這江上清風與碧水藍天之間,留下廣為傳頌的動人歌謠。
  • 一文學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性  這一重要思想進一步豐富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等,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傳承與創新:莆田市彰顯生態文明水擔當
    傳承與創新:莆田市彰顯生態文明水擔當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吳健明  莆田市水系發達,河網密布,被譽為福建的「江南水鄉」。莆田依水而建,因水而興。  自2014年列入第二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以來,莆田圍繞「一屏一洋兩溪兩網,三源三帶多點輝映」的總體布局,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水管理五大系統角度,著力構建水生態文明新格局。莆田創新生態理念引領治水實踐,傳承治水為民的精神情懷,堅持創新體制機制與依法科學治水「雙輪驅動」,堅持政府高位推動與市場配置資源「兩手發力」,探索推進複雜城市水網地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模式。
  • 綠色寫作:通往生態文明的詩意化之路
    他探賾索隱,研究英美浪漫主義詩歌,鉤深致遠,挖掘它們的「綠色思想」,並將這些作品稱為「綠色寫作」(green writing),開闢了生態文學批評一個全新的領域。  「綠色寫作」屬於自然寫作(nature writing)的範疇。自然寫作亙古有之,就世界範圍而言,它包括神話、史詩、經文和文學典籍。
  • 心中的綠色 大海一樣遼闊——錫林郭勒盟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言猶在耳。近年來,錫林郭勒草原人民始終牢記囑託,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守底線,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 傳播綠色理念,開展生態宣傳——九江一中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主題晨會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通訊員 吳磊 彭福壽)2020年11月23日,九江一中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主題晨會在學校運動場舉行。九江一中全體師生參加了本次晨會。會議由政教處副主任徐林主持。生態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的基本條件,人類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但是目前,我們日益面臨著資源緊張、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