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之門》--中國好書法--王冬齡

2021-02-22 巨匠之門


王冬齡

冬令、悟齋、眠鷗樓、大散草堂

 1945年生,江蘇如東人。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蘭亭書法社社長

 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研究生班畢業,文學碩士,留校任教

1989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講授中國書法四年,為該校及加州大學(聖特魯斯)客座教授

1994年回中國美術學院執教

 在國外舉辦個展40餘次。應邀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瑞典馬爾默美術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溫哥華美術館、奧克蘭國立美術館、土耳其現代美術館、香港藝術館,以及哈佛、斯坦福、漢堡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公開演示巨幅大字草書和亂書創作20餘次。

 作品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溫哥華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學收藏。 

著有《中國美術通史·書法篆刻史》、《清代隸書要論》、《書法藝術》、《中國藝術教育大系·書法篆刻》、《畫人學書概述》、《王冬齡書畫集》、《王冬齡書法藝術》、《書法道——王冬齡書法藝術》、《王冬齡——黑白至上》、《王冬齡談現代書法》、《王冬齡創作手記》、《王冬齡談名作名家》、《王冬齡書法著編叢錄》(10卷)。

李白詩 草書 140×67cm 2013

獲首屆「世界書藝全北雙年展」大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獎一等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第六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年度藝術家書法類大獎。2005年中國書壇十大年度人物,2011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度書法風雲榜書法事件大獎,國家美術2015第7屆、2016第8屆、2017第9屆全球華人「金星獎」年度焦點人物」。

主持策劃'94現代書法探索展,'95首屆國際現代書法雙年展,書·非書:開放的書法空間——200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書非書——2010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書非書——201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暨書非書文獻展。  

公眾項目

2018 全美畫廊協會30周年慶現場亂書創作演示  ADAA藝術博覽會  公園大道軍械庫美國紐約

     亂書《老子》兩章現場書寫紐約亞洲協會美國紐約

 2016 《易經》句——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阿布達比藝博會阿聯阿布達比

     亂書《心經》現場書寫故官太廟藝術館   中國北京

     亂書《心經》現場書寫溫哥華美術館加拿大溫哥華

     亂書《心經》現場書寫加拿大國家圖書館加拿大渥太華

     亂書《心經》現場書寫 奧克蘭國立美術館 紐西蘭奧克蘭

     亂書《心經》現場書寫大英博物館英國倫敦

    《道德經》第一章現場題壁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英國倫敦

二寫《逍遙遊》750 cm×1000 cm 2003



    亂書《敦煌曲子詞》現場書寫太廟藝術館中國北京

2015亂書《心經》現場書寫  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    

    《逍遙遊》現場題壁  漢堡大學德國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蘋果杭州旗艦店中國杭州

2014窮神知化——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北歐水彩美術館瑞典

          道法自然——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大都會博物館美國紐約

2013 美麗浙江——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西湖  平湖秋月中國杭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香港

         《春江花月夜》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香港藝術館中國香港

2012 《心經》現場題壁  OCT當代藝術中心 中國深圳

2011《心經》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杭州

      洛爾迦《夢遊人謠》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西班牙.格拉納達

2006《臨河序》現場題壁  蘭亭國際書法節  蘭亭中國紹興

2002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大英博物館英國倫敦

1998  龍——巨幅大字草書現場書寫   瑪爾莫康斯塔爾美術館瑞典瑪爾莫

 

 蘭亭序 草書 137cm×70cm 2013年

個人展覽

2018 王冬齡:詩與畫前波畫廊美國紐約

     行於大道--王冬齡書法藝術展誰先覺畫廊新加坡

 

2017 斐然文採:王冬齡書寫詩詞中的色彩  漢雅軒畫廊中國香港

王冬齡:竹徑 OCAT深圳館中國深圳

 2016 道象 · 王冬齡書法藝術展故官太廟藝術館   中國北京

     王冬齡·亂書  墨齋Ink Studio畫廊中國北京

     王冬齡書法藝術展  嘎斯菲舍兒美術館  紐西蘭奧克蘭

2015王冬齡 · 心經  溫州當代藝術館中國溫州

     王冬齡新作展前波畫廊美國紐約

     書非書——王冬齡作品  三尚當代藝術館中國杭州

2014古道邊——王冬齡書法展  今晚人文藝術院中國天津

          大小由之——王冬齡書法小品展  精彩畫廊中國杭州

          春江花月夜——王冬齡書寫展  香港文化中心中國香港

2013湖海通——王冬齡書法藝術展南通博物苑中國南通

          墨意象:王冬齡的書法、繪畫和銀鹽書法展  墨齋Ink Studio畫廊中國北京

          王冬齡:書海潮漢雅軒畫廊中國香港

2012墨白至上——王冬齡書法展  三尚當代藝術館中國杭州

2011國美之路:書法道——王冬齡書法藝術展  浙江美術館中國杭州

2007共逍遙——王冬齡書法藝術展  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3王冬齡書法展藝蘭齋美術館中國南京

          王冬齡書法展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

2002王冬齡筆墨展哥特浩斯畫廊美國紐約

2001「花非花——書非書」 伊森·柯恩畫廊美國紐約

          揮灑符號——王冬齡書法藝術展  金彩畫廊中國杭州

          王冬齡書法展蘭亭國際書法節  紹興博物館中國紹興

1999王冬齡書法展  深圳美術館中國深圳

1998D.P.方畫廊  美國聖何賽

          基爾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德國基爾

1997名古屋市民畫廊日本名古屋

1994王冬齡書畫展  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3日本國際通訊社日本東京

1992明尼蘇達州立展覽中心美國明尼阿波利斯

          D.P.方畫廊美國聖何賽

1991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聖塔克魯斯

          北達科塔美術館美國格蘭特·弗克斯市

1990明尼蘇達大學美國聖保羅

          D.P.方畫廊美國聖何賽

          蒙特婁大學加拿大蒙特婁

1989伊利諾伊大學美國俄班納香檳

          麥卡勒斯特畫廊美國聖保羅

          堪薩斯大學美國堪薩斯州

          明尼蘇達大學美國聖保羅

          聖塔克魯斯藝術學校美國聖塔克魯斯

1987浙江美術學院中國杭州

1987王冬齡書法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大學》湯盤銘文\260 x 145 cm \2007 

王冬齡:從吳昌碩的再傳弟子到現代書法的主將

作者:範景中 《王冬齡書法藝術展》

  王冬齡是我們這個時代一位成就卓越的書法大家。他經歷了現代中國所經歷的精神與思想的巨大變化,對書法藝術在社會與文化變革中的升沉有著深刻的認識。憑著淵源有自的師承和深厚的傳統功力,他本可以置身於現代變革之外而依舊坐享盛名。可是他身上那種純粹、真誠的藝術家氣質,卻促使他毫不苟且地投身於新的探索。而這時,他和傳統書法世界的自然聯繫就使他成為一位目光銳利、思想深刻的最有資格的實驗者。如果有一天書法藝術能夠在新的社會土壤中發育出健康的根系,王冬齡無疑將成為這場重建書法生態運動的最重要的先驅之一。

王冬齡,草書《道可道》181cmx45

  王冬齡的書學背景即使按照最苛刻的門第標準來要求也無可挑剔。他是林散之的入室弟子,而陸維釗、沙孟海則是他在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讀研究生期間朝夕相處的老師。這幾位老師本身已經成為受人尊敬的大師,而他們的淵源還可以向上追溯到清代碑學的集大成者吳昌碩,這使王冬齡成為古典書學譜系屈指可數的傳人之一。不論是看待書法的態度還是對書家素養的要求,林、沙這一輩書家仍保留著相當的古人氣息。他們是傳統書法世界朝著現代社會打開的最後幾扇窗口,透過這幾扇窗口,王冬齡極為幸運地領受了古典書法最純正的訓練。與此同時,如何將古典傳統有生命地傳承下去,便成為他不可逃脫的使命。

慧能《壇經》\375 x 145cm \2007年

  書法在古代中國是最高的藝術。為了獲得書寫中神性的丰采和有韻律的線條,書家們很早就向自然尋求圖像,在雲水和山林中捕捉優美和氣韻。這種自然的律動要靠最敏感的筆意才能表現,而把書法和自然圖像相協調的觀念,自從書寫進入藝術以來,就閃耀在古典的書論當中:

  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蔡邕《筆論》)

  這樣的比喻在古典的書論中俯拾皆是,說明中國古典書學借重於自然的藝術觀念是多麼強烈和普遍。這種觀念借自然的豐富韻律鍛鍊我們的鑑賞眼光,並且激勵著書法家,使他們比任何類別的藝術家都更加深入細緻地去探索形式的奧秘。因此,中國書法儘管和視覺世界僅僅保持著極其微弱的絲縷聯繫,但卻呈現出構圖中的一切內容,包括偃仰、平直、振動、大小和欹側。

逍遙有能事    感激在知音450\69cm×2 \2007年\紙本水墨

  然而正是因為中國書法藝術背負著沉重的形式負擔,於是所有人都根據心目中的理想來對現代書法作品加以衡量,這樣就使現代書家的選擇自由變得十分有限,他在工作時必須參照傳統所作出的決定,同時也必須受到傳統所規定的技能的限定。霍伊津哈曾言:

  無論造型藝術家怎樣受創作衝動的支配,他都必須像手藝人那樣工作:嚴肅而有意圖,不斷地試驗和修改。當其『構思』時,他的靈感可以是自由熱烈的,當其實施時,他卻處處受技能與能力的掣肘。(霍伊津哈《人:遊戲者》)

  傳統書法最雅正的旨趣,正是通過運筆的精湛技能方能顯現出來。書家的情感及其控制力,由紙上的墨跡而一覽無餘。學書者甘願忍受長期的艱苦訓練,為的就是達到心手雙暢、精神與技藝毫無阻隔的境界。一旦書家達到這種境界,他就能夠優遊於古典準則中,觀照傳統書藝的最高之美。對書家來說這是一個難以達到的境界,只有那些天資、勤奮與機緣之利盡得的少數人物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然而它更是一個難以超越的境界,只有那些富於批判精神和雄強魄力的極少數人物,才能從這個境界上再向前進。王冬齡很早便達到了這一境界——1987年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首次個展獲得成功就是證明。那次展覽是他對真、行、草、隸、篆各種書體的全能表演。不論是

春風秋水聯 草書 137×34.5cm×2  2013 

建徑丈之勢,如借沙孟海寫「龍」字椽筆所作「泰山為砥礪,黃河為裳帶」大字,還是方寸千言,像《儒佛道聯屏》中於四尺對開的鬥方中書寫《道德經》全篇,他的筆都揮運無礙。他在傳統技藝方面的深湛功力給當時的書法界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使他迅速成為世人矚目的書家。而他並沒有止步於這一境界。早在這次展覽前三年,他就已經意識到,前一代書家也許可以把古典準則中的愉快遊戲作為歸宿,但對於他這一代人來說,肩負的使命又有所不同。他敏銳地覺察出書法藝術在社會生活的現代化過程中,失去了養育其生命的土壤。他曾斷言:

  中國書法已經逐步失去了他的文化生態及其實用價值,它的存在與發展,只能依靠其藝術的本質與功能。(王冬齡《書法創作的理念》)

Wang Dongling Tiger Wind 風從虎 2010  Ink on Paper  紙本水墨 360 x 144 cm (141 7_10 x 56 7_10 in.) 

  生活在杭州這座悠閒而富於古典情調,在宋詞中被描繪為「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的城市裡,王冬齡沒有退回到虛設的古代情節中,反而對作為一名傳統意義上的書法家的狀態感到了擔憂,並在不久之後開始了他的現代書法試驗。他追求書道的步足不稍駐留,這是因為他剛入中年便成就盛名,從此志向益高。而他對於現代書法的忽然覺悟,其思想來源則要歸於為這個時期他所接觸的西方藝術思潮。80年代藝術領域敞開的窗口外,王冬齡見到的是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混合的西方文化景色。一方面,反理性的現代藝術思潮和哲學思潮使藝術家的前景變得無限可能;另一方面,理性批判的西方學術精神又為藝術理論界提供了新的更高層次的標準。就在80年代的最後一年,王冬齡赴美開始為期四年的講學。從這時起,他在美國不少大學的藝術系開

花非花 46.5x43cm 2013年

設書法課,從那些急切地向中國書法索求價值資源的西方抽象藝術家身上,從畢卡索、克利、馬蒂斯等西方現代大師那些形式感極強的作品中,他感受到西方藝術與中國書法之間並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對立。從更開放的立場上觀察和思考中國書法的整個狀況和前途,他意識到書法的問題必須納入泛文化的藝術話題中去討論。也是從這時起,他明確了屬於他這一代書法家的任務,那就是在當代藝術的背景下,重建書法的價值。這個視野一旦打開,王冬齡就完成了他對古典準則那一層境界的超越。

夢46x45cm 2013年.

  從1984年起,王冬齡開始嘗試用各種方式把書法的觀念納入現代性思維。他在畫報上書寫,藉助視覺的跳躍,在作為背景的畫報信息和託附於表面的書法之間建立起充滿張力的聯繫。有時他書寫流行歌曲的歌詞,這是為傳統書寫尋找現代生活根基的邏輯反應:既然古人書寫的是他們的生活,現代人就應該書寫現代的生活。另外一些場合他則應用繪畫手段,增加書法的表現寬度。這樣的界於水墨畫和書法之間的作品,尤以在美國講學期間為多。在成成敗敗的探索之中,書法必須被視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從而書家必須成為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家的信念,在王冬齡的心目中無比堅強地確立起來。當1994年他在中國美術館第二次舉辦個展時,書藝的認可早已不是他的目標,他讓世人看到了他追尋更高境界的氣魄和猛力。

聽雨西湖 61.5x61.5cm 2013年

  這一時期,除了自身的創作,他還組織展覽——這包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現代書法探索展以及杭州現代書法雙年展,並撰寫文章,對未來的書法藝術進行規劃。在他看來,未來的書法應當是一門從古典書學蛻變而來、同時具有當代藝術品格的高深的藝術。未來的書法家應當是一名純粹的藝術家而不是文人學者。對這樣一位藝術家來說,書法不是書齋裡的雅玩,而是工作室裡嚴肅的藝術創作。他必須重視書法創作作為現代生活中的藝術裝飾的實用性,他的創作也必須與他的現代生活體驗和情感一致,而不是人為地營造一種古代的生活狀態。這樣的書法藝術家必須從學院化的系統教育中產生。王冬齡的這些理論是他從事現代書法探索的總結,它們從書法藝術的定性、書法家的工作狀態和素養以及書法教育的組織等幾個方面,為古典書藝在現代社會的脫胎換骨指明了切實可行的道路。在幫助書法在當代社會的文化生態中重新紮根這個方向上,他的理論顯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按照昆廷·貝爾的標準,王冬齡的思考方式正是一位嚴肅的理論家所應有的思考方式,「因為他關心的是老價值的貶值和新的卓越水準的發現,這正是藝術史的內容。」(昆廷·貝爾《書致貢布裡希》)

王冬齡,紙本水墨,《墨相》,68x138cm

  不過,王冬齡雖然對藝術具有獨到的見解,他卻始終保持著對理論的警惕。藝術家的氣質在他的人格中必定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否則像他這樣一個熟諳中國傳統典籍的學者怎能不以文人自居呢?他獲得了權威的資格和書齋的權利,卻走進工作室去做一名實驗藝術家,這種對待藝術的真誠,在我們這個充滿假託新奇貨名於當世者的時代,尤為令人感動。

月光如水 38x38cm 2013年

  現代書法尋找長久生存形式的努力,其關鍵在於它如何詮釋自己和古典書學的關係。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普遍認為的那樣,是沒有津梁的大河兩岸。傳統總是向著未來開放,它不斷將未來的變革續寫進自己的篇章從而獲得新的含義。而對於新的變革來說,只有當我們能夠確立它和傳統的相對關係時,它才具有變革的意義。在王冬齡對書法藝術的構想中,古典書學作為書法藝術本源的位置非常明確。他不但

Bai Juyi, Sequel to the _Inscriptions on my Right_ 白居易  續座右銘, 60x50cm, 2016#A25C

堅持臨摹古人名跡是學習書法藝術別無選擇的通道,而且反覆強調不守任何法度、不遵循任何規範的自我表達無異於瘋狂。每當探索的道路被迷霧遮蔽時,他本人也總是回到古典的無盡源泉中去找回靈感。繼美國講學之後,王冬齡接著遊歷歐洲和日本,歸國後又開始大做臨帖工夫,尤其對鬥方、長卷和巨幅草書的創作深自砥礪。近些年來,在形式的完美和藝術性上漸臻於「人書俱老」的佳境。

The Heart Sutra 心經 32x96cm, 2016

  2003年,中國美術學院邀請王冬齡為「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邀請展創作一幅狂草,裱掛於學院圓廳高7.5米、寬12.5米的牆壁上。自從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首次個展以來,他已經有六年不曾書寫超尺幅的作品。而這次的創作無論從尺幅和構思的難度都超過前作。大字的創作固然需要材料和場地的籌劃,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準備。王冬齡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一氣書寫了五百多字的《逍遙遊》全篇。整個過程在圍觀者的注目下完成,強烈的現場感激發了王冬齡的創作激情,他的書寫在與觀眾的

Chapter One of the Daodejing 道德經·第一章, 71x57cm, 2016

互動之間時或奮疾,時或舒緩,儼然就是一場行為藝術的表演。這件作品克服了書寫過程中毛氈過小、筆端開叉等技術上的不便,寫得縱任無方,興趣不停,同時也讓王冬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最佳表現形式。巨幅作品的書寫以意想不到的輕易賦予書法創作以現代藝術的氣質,而一俟他被宏偉的形式所包圍,在他的思維方式中就再也不能容忍渺小。

Li Bai, _Question and Response in the Mountains_ 李白  山中問答, 180x97, 2016#BC9B

  巨幅草書滿足了王冬齡挑戰力作的決心,他不必拘泥於筆劃的細微之處,那是他在案頭書寫時所必須著力的。大字的著眼在於全篇體勢的把握,特別是當作品的尺幅已經大到覆蓋整個體育館的地面時,書寫就再也不是能夠一氣呵成的小品。這時,對全篇章法的推敲、遲速的估算以及節奏的分布,都更像是在創作一部需要深思熟慮的交響曲。並且,由於書寫不允許出錯,表演也始終不停,所以對書家的精神、功力、經驗乃至體能都是更嚴格的挑戰。不過王冬齡追求的正是這種挑戰,藉助這些巨幅草書作品他能像雷電一樣把自己的全副力量在一閃耀之間完全顯現。這位書法藝術家在

The Qian Hexagram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易經·乾, 180x97cm, 2016

耳順之年突然煥發出令人驚異的神氣,他的肢體似乎也為此而精神彌滿,竟能毫無困難地完成像《老子》那樣一件4.95米高,37.5米寬的巨作。這是他為第三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準備的作品,在陽光明媚、竹影搖曳的中國美術學院體育館中前後歷時三天完成。在場觀眾無不為這件宏大的交響樂般的書法巨製所震撼。它是書家的思索與自然精神進行英雄式的鬥爭後產生的。《老子》的大字部分沒有先前的《逍遙遊》那樣情馳神縱,但卻更加樸茂深穩,頗多碑意。小字部分在意趣上則更靠近書家平素

Wei Yingwu, _Alone Pitying the Grass Growing by the Stream_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71x57cm, 2016#2DB6

那些風行雨散、潤色開華的小幅草書,於蒼老之中端姿旁逸,恰到好處地露出婉潤之態。當我們面對王冬齡這幅銘心巨製時,古人論字所謂「間不容髮曰密、字外多精曰茂、氣感風雲曰實、筆墨相副曰豐」等諸多修辭(竇蒙《<述書賦>注·字格》),忽然變換成眼前實際的圖像,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將書法藝術的美的境界,無比絢麗地打開在我們眼前。

赤壁懷古220x120cm 亞克力板 丙稀 2017

  今年年底,王冬齡即將在中國美術館第三次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不意他於20年前書寫的草書聯「猛志固常在,高操非所攀」竟成為自己的寫照。20年來,王冬齡從吳昌碩的再傳弟子,進而成為中國現代書法運動的主將,以萬事不易的決心和勇氣,承擔起中國書法註定要他承擔的角色和使命。而與此同時,他的藝術境界也幾經升華,筆下的墨跡與書寫的心境愈加契合,作品的面目也愈出愈不窮。吉田兼好曾以賞花對月比擬賞鑑家的幽微之情:

楊慎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220x120cm 亞克力 丙稀 2017

  花盛開而月朗照,人之所能觀賞者僅限於此乎?對雨戀月,垂簾閉居而不悉春歸何處,亦殊富於情趣也。含苞待放之樹梢,落花滿地之庭院,可觀賞處正多。(吉田兼好《徒然草》)

崔顥·黃鶴樓 76×56cm 2015

  假以這樣通達的賞鑑之情,我們自可理解那貫穿於王冬齡書法創作歷程中的藝術神採,不論是承自古典的香澤還是採於當代的甘果,均在書法藝術的至高境界上道通於一。

 

老子 280×170cm 2015

《易經》 350×3200cm 油漆 不鏽鋼板 2016年 

 巨書 《易經》 350cm × 3200cm  油漆 不鏽鋼板  2016年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微信
歡迎關注《巨匠之門》雜誌微信公共平臺

      學術性美術期刊《巨匠之門》是以回味傳統經典,品讀時代佳作為主旨的藝術季刊,大16開,軟精裝,全四色特種紙精印,內文160頁。本刊「經典閱讀」欄目以書面博物館的形式弘揚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把古代與近現代書畫名家及其藝術成就做一次經典回顧與作品賞析,由此打開一道穿越時空的藝術大門。便於大家更直觀的回顧傳統,繼承傳統。
       本刊的主要版塊有《創作前沿》《美院風景線》《水墨引領大家風採》《中國好書法》《名家推薦》等,主要介紹當代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和創作實力的書畫家,以展現當代名師大家的藝術風採及當前書畫繁榮的盛世局面。搭建廣大書畫愛好者與藝術家的交流平臺,更好的把您的筆墨藝術展現給社會、展現給讀者,讓更多的書畫愛好者都能得到一個學習和欣賞的機會。

     主編:梁修之

     編輯部電話:13956965395

     郵箱:zgmjshb@163.com

     微信聯繫輸入:13956965395

     歡迎投稿  惠請掃描

 


 

相關焦點

  • 走近巨匠 | 王冬齡:沙孟海先生借我一支筆
    《百年巨匠·書法篇》開機儀式2014年12月1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央視CCTV-13《新聞直播間》、北京衛視、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央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藝術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
  • 中國書法網·芸香館 名家系列——王冬齡
    主要著述《中國美術通史•書法篆刻史》、《清代隸書要論》、《中國藝術教育大系·書法篆刻》、《書法藝術》、《書法範本經典》、《畫人學書概述》、《王冬齡書畫集》、《王冬齡書法藝術》、《書法道——王冬齡書法藝術》、《王冬齡黑白至上》、《王冬齡談現代書法》、《王冬齡創作手記》、《王冬齡談名作名家》。
  • 王冬齡:書法大家還是「亂書鼻祖」?中國書法與西方藝術的交鋒
    沙孟海、陸維釗諸大師的高弟,其傳統書法功底之好,本毋庸置疑。那時,他有機會受邀出國傳授書法。在美國、歐洲等異域,他接觸到了現代藝術,了解到日本等國書道家們的新鮮嘗試,這些人於藝術的思維方式與創新實踐,轟炸的他「三觀盡碎」。由此,他開始反思中國傳統書法那些過度拘謹、收斂、含蓄、單調、守成的局限,酒酣膽壯之餘,就有意實驗,嘗試去拓寬中國書法的容量,去強化它的藝術表現力。
  • 中國書法要是都朝著王冬齡、劉洪彪的方向發展,會怎麼樣?
    中國書法在21世紀走進了一種困境,正在從一門千年國學精粹變成一片歪風邪氣沸反盈天的小眾狂歡場,雜耍一般的書法作秀不堪入目,魚肉書友的假大師四處橫行,一派權勢下的做作醜態。為了治理這股邪風,書法界喊出「整風」的口號,收拾著那些不入流的邊角書法家和惡俗亂象。然,這一通整治之後,書法界就能重現清明,完全回到陽春白雪的高潔與輝煌裡去嗎?未見得!
  • 中國當代藝術,王冬齡書法作品
    2021-01-09 09:42:53 來源: 百花村第一狗仔 舉報   王冬齡
  • 著名書法家王冬齡:用中國書法寫世界文字是很有意思的「跨界」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副主任,蘭亭書法社社長,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教育研究會理事長,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師從沈子善、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諸先生。善寫大字,其巨幅超越極限書寫的狂草具有震撼的力量。作品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美國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等收藏。
  • 經常挨罵的書法家,中國書法界的梵谷:草書天才王冬齡
    比起林散之其他的幾個學生,尉天池,桑作楷等等,王冬齡的草書的確是繼承了林散之,而且有過之無不及。就連林散之的兒子林小之都不能寫出王冬齡那樣的草書。但是,為什麼王冬齡經常被人罵?而很少有人敢噴林散之呢?第三,王冬齡喜歡藉助書法以外的東西搞噱頭比如,美女在旁邊跳舞,甚至脫光了直接在美女的身上書寫,這樣的書法表演王冬齡老師都幹過。然而,這些東西和光輝聖潔的書法藝術能有多少關係呢?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書法被噴,到底冤不冤?
    當今書法界中,王冬齡的大名大家都耳熟能詳。他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書法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蘭亭書法社社長。他對傳統書法造詣頗高,功底深厚,但近年來,他在書法界所書「亂草」的表現,引起議論紛紛,這種書法究竟是一種創新突破的藝術語言,還只是譁眾取寵自吹自擂的玷汙呢?
  • 王冬齡:書法當代轉化的範例
    一位鄉賢說,要畫好畫,就要寫好書法。此後,我就越發注意練字,開始學習顏、柳的楷書。記得當時我找了一塊方磚,試著蘸水在方磚上寫字。我今後懸腕的能力,或許就來自於這樣的經驗。在這段練字的時間裡,我也臨摹了許多畫譜,像是吳昌碩的與齊白石的。
  • 王冬齡|書法在當代不會失落
    王冬齡(1945.12-),別署冬令,悟齋,江蘇省如東馬塘人。著名書法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協理事,浙江省書協副主席、中國書法進修學院副院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客座教授。作為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諸多20世紀傳統書法大師們的弟子,王冬齡大地從傳統中走了出來,成為一名現代書法的大膽探索者,他大聲道:「人與社會已經充滿了『現代意識』,難道書法藝術還能無動於衷嗎」——這是王冬齡對書法藝術的率性熱誠,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書法既成為一種自足的現代藝術又是世界視覺藝術中的一個獨特門類的希望。
  • 王冬齡30年前書法作品,漢字寫出傳統書法藝術美!那才叫書法!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肯定會非常的感興趣,書法在我國的古代就非常的受重視,所以我國的古代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比如楷書鼻祖鍾繇,他所創作的楷書讓我國的書法界又多了一種字體
  •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但王冬齡作為中央美院的教授,浙江省書協的領頭人卻玩起了亂書,不被世人理解不向人們介紹自己創造亂書文體的道理和理念,反而自封「書聖」,說:「拒絕凡人批評。」這般狂妄自大究竟是恃才傲物還是窮途末路譁眾取寵。王冬齡又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 王冬齡、周德聰:如何讓匾額書法薪火相傳?
    現特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對匾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點睛之筆——王冬齡、周德聰談匾額書法記者 印兆麒書法報:讓您印象深刻的傳統匾額書法有哪些?王冬齡:蔡元培先生當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創立國立藝專,選址在西子湖畔。對於中國的城鎮來說,如果沒有名人、書家的匾額,就影響到城鎮的文化品位。記得1979年,我接受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在一個有關中國的專題片中,我當時說紐約的高樓大廈非常壯觀,如果能配上中國書法的匾額,就更有意思了。
  • 太廟·太妙 道象——王冬齡書法藝術展特寫
    是的,亂書就是一種道象,11月6日下午,「道象——王冬齡書法藝術展」上演於北京太廟藝術館,其中的主打展品即為亂書。「剪不斷,理還亂」,看不懂王冬齡亂書的人一定只看到了「亂象」而看不到道象,王冬齡亂書是從莊子的「罔象」走向了道象,「道生萬物」,天有道,書有道,書法只是繽紛世界的萬物之一、萬象之一,「萬象為賓客」,「人,乃萬物之首,天地之精,是以其用也。」
  • 在中日名家展上,王冬齡的那張書法,被網友當成了「二維碼」!
    我們中方有39位書法家的作品參加了展覽,當然都是當今中國書壇響噹噹的人物,其中有一位頗受爭議的書法大家王冬齡先生也在其列,看了他的作品,有網友直呼:「這時寫的啥?真像二維碼。」1980年5月,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國展)在瀋陽展出,那時,他的作品就與林散之、沙孟海、郭沫若、豐子愷等大家的作品同臺亮相,當時,《人民美術出版社》還編印了作品集,小編找到了王冬齡那張作品的書影,寫的是一張隸書。說不出有多好吧,總算是挺認真,這種字本來就遮醜,但從落款的行草書看,略嫌幼稚,不見功力,尤其是名字「冬齡」二字,勉強得很,未見書法修養。
  • 王冬齡書法欣賞,「亂書」作品名氣很大,網友:這是書法嗎?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以後很多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相信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王冬齡在我國書法界的名氣也是非常的大,在醜書大師裡名氣完全可以排到前三名,因為王冬齡的書法非常的個性,很多網友看了王冬齡的書法作品以後都稱他的書法作品是「亂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想很多網友也比較好奇吧?什麼是「亂書」呢?這樣的書法作品有藝術價值嗎?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疑問吧?
  • 自創「亂書」的王冬齡,一幅書法43萬,網友:小學生都比他寫得好
    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四大國粹」裡,書法絕對佔據極其重要的頭銜。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字藝術樣式,能像我國這樣沉澱積累千年之久。而書法在我國古代的地位,甚至一度能決定將來的仕途。在明清時期,就曾有不少科舉考生因為一手好書法而被破格錄取。
  • 自創「亂書」的王冬齡,一幅書法43萬,網友:小學生都比他寫得好
    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四大國粹」裡,書法絕對佔據極其重要的頭銜。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字藝術樣式,能像我國這樣沉澱積累千年之久。而書法在我國古代的地位,甚至一度能決定將來的仕途。在明清時期,就曾有不少科舉考生因為一手好書法而被破格錄取。
  • 王冬齡自稱書法大師,堪比「書聖」,拒絕凡人批評
    王冬齡教授近日,網上有篇文章揭露,王冬齡教授自封「書法聖人」,自稱其書法作品是大師級別,拒絕凡人批評等等內容。王冬齡早期作品但是,近些年他的作品以及書法行為讓人無法接受,為什麼讓人無法接受?因為他獨創的「亂書」嚴重脫離或者說違反了書法常理,不但讓人無法欣賞,還令人感到眩暈噁心。
  • 王冬齡:書法大家還是醜書鼻祖?庫克的這些言行,間接回應了質疑
    王冬齡作品王冬齡先生是林散之、沙孟海、陸維釗諸大師的高弟,其傳統書法功底之好,本毋庸置疑傳統套路書法,他非不能寫好而是不願。早在1981年,首屆中國大學生書法大賽,他就是一等獎獲得者,受到一眾大師認可,豈容小覷。而他的草書,在當下也得是數一數二的,一般意見還認為超過沈鵬。他當初出人頭地,不是靠「亂書」、靠炒作走上檯面的。他的傳統功底,是很紮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