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好好玩》: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基本信息]

    書名: 《漢字好好玩》

  作者:張宏如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5月

  ISBN:978-7-5145-1236-6

  定價:329.00元(全5冊)

  [內容簡介]

    《漢字好好玩》是一系列漢字學習圖書,作者原創七十五幅漢字畫作品,打破傳統一筆一畫的漢字學習方式,倡導圖像學習漢字的新思維。

    本書特色

    ★畫中有字,字中有畫

    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作者原創七十五幅漢字畫,每幅圖畫中都包含著好幾個漢字,而每個字的形象就是其事物本身的形象,每一幅圖所要表達的意境也是由這一組相關的文字集結而成的。作者從不同的視野與角度認識漢字,並結合圖形、書法、藝術、美學、文字學、哲學等概念,特別提出了一套漢字畫的學習方法。

    ★快速學習漢字的新方法

    本系列圖書將文字圖像化,通過圖像來記憶學習。通過書中的畫作,可以對畫的含義、字的意義一目了然;每幅圖畫中至少包括三個字以上,有效地學習基本文字後,接下來只是組合字的問題,藉由不同部首或字源之間的組合,又可以創造出不同的文字與意義。

  [作者簡介]

    張宏如,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她曾發表論文專題「漢字哲學之研究」,是臺灣以哲學的角度研究漢字的第一人。目前致力於漢字研究與漢字文化創意工作。代表作品《漢字好好玩》獲選為臺灣「百年文學好書」。

相關焦點

  • 《漢字的前世今生》序
    出土甲骨阿南囑我為他新作《漢字的前世今生》作序,我感到有些惶恐。說起來,文字學算得上是我的專業,但那實在是比較久遠的事情了。不料於此之外,他又專注於漢字源流的探究,足見是心中的興趣使然。前賢有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斯之謂也。這也令我這樣的原本道中人,在欽佩之餘,不免略略慚愧。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 ——漢字真的好好玩!
    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演變至今唯一一種始終沒有間斷過使用的文字,那麼漢字是如何產生的呢?關於漢字的起源,一般都會提到倉頡造字。傳說中,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這也是文字發展的重要標誌。
  • 韓國想把漢字申遺,漢字真是韓國發明的嗎?細談漢字的前世今生!
    韓國想把漢字申遺,漢字真是韓國發明的嗎?細談漢字的前世今生! 咱們都知道咱們有兩個最坑的鄰居,不必多說必定就是日本和韓國,一個比一個自大和放肆,甚至連全世界都不放在眼裡,其實有幾斤幾兩咱們都心知肚明,今天咱們說的是韓國,韓國,是中國周邊的一個小國家,由於自古以來,受中華文化的薰陶,他們的服飾和文字語言,略有和中國共通之處。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漢字真的好好玩!
    漢字是一種獨特且美麗的符號,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貫穿了中國古今,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保留了象形文字的靈魂與原始圖象藝術的精神,每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意涵。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一位來自臺灣的學者張宏如利用早期的象形文字製作成書,取名《漢字好好玩》。在這套精心創作的《漢字好好玩》系列中,作者原創七十五幅漢字畫作品,將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古文字融合於圖畫中,讓讀者了解漢字的起源,並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古文字的薰陶,感受到漢字的魅力!
  • 《漢字好好玩》簡體版上市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
    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演變至今唯一一種始終沒有間斷過使用的文字,那麼漢字是如何產生的呢?關於漢字的起源,一般都會提到倉頡造字。傳說中,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追溯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01 趣味性十足 每個漢字由形體演變開始,從蝌蚪一樣的甲骨文、金文到有點樣子的戰國文字、篆文,再現在常見到的隸書、楷書,讓我們了解了每個漢字的「前世今生」。每張右半頁上方都是一幅和文字相關的生動插圖。
  • 你真的認識漢字嗎?了解漢字前世今生 不光「認」字,還要「識」字
    《千字文》全文共250句,1000個漢字,單字不重複,四字可成句,兩組一韻,前後貫通,千字可成文,對仗工整,易誦易記,調理清晰,文採斐然。其內容可概要述為四部分:生我之前的天地先人、我生之後的做人準則、我生之後的社會面目、我如何為人處世。因此,《千字文》不僅是兒童啟蒙讀物,更是一部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問世最早、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
  • 浩瀚如海——漢字的前世今生
    在熠熠生輝的文化歷史長河中,漢字,人人都寫人人都用,那麼漢字的性質,結構與演變都了解嗎?漢字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讓人忍不住鑽進浩瀚如海的文明歷史中,探索漢字的前世今生。漢字的結構漢字是因義構形的表意體系的文字。分析漢字的構形,必須掌握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所具體界定的「六書」。六書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 漢字前世今生的轉變,且看今朝,漢字的今生
    8000年前,生活在河南舞陽賈湖的正處於蒙昧階段的原始人或許從未想過,他們刻下的那些簡單符號,後來竟然演變成了被十幾億炎黃子孫使用的漢字。他們更不會想到,那些堂堂正正的方塊字,直至今日,依然不改其質樸、直觀與方正的本色。漢字,又叫中文字、中國字,是中華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種文字。
  • 漢字前世今生的轉變,且看今朝,漢字的今生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關於漢字的起源,卻從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直至20世紀初隨著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發現,漢字的來源才顯露出冰山一角。追尋前世,漢字發源於河南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長久以來,一直流傳著倉頡造字的傳說。倉頡,今河南濮陽南樂縣人。
  • 探究漢字的前世今生——讀張傳玖著《字言字語》
    原標題:探究漢字的前世今生——讀張傳玖著《字言字語》 讀過一些書,常常於不同的人物、某個飄著小雨,稍有些涼意的下午,泡好一杯茶,取出張傳玖先生所著《字言字語》,坐在桌前。讀過幾節的時候,我意識到,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迥然不同,應該算是一本引人深思,傳遞正能量的教科書。 正如書名所示,「字言字語」,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種構造方式來看,每個漢字其實都「有話要說」。作者何嘗不正是做了一名虔誠的聆聽者和熱情的傳播者?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黃德寬揭秘漢字「前世今生」:曾遭三次「生死危機」
    黃德寬揭秘漢字「前世今生」:曾遭三次「生死危機」 2018-11-「前世今生」  漢字曾經歷三次「生死危機」  自甲骨文以來有著3300多年發展歷史的漢字,在發展中經歷過哪些波折?
  • 70歲美國人被中國網友稱為漢字叔叔 為10萬個古漢字找到「前世今生」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漢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網站(https: hanziyuan net )收錄了近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6552個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漢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網站(https://hanziyuan.net
  • 《有故事的漢字》出版 跟「漢字姐姐」讀成語學漢字
    邱昭瑜曾出版《有故事的漢字》《字的家族》《語文魔法書》《我的這一班》《好玩又好用的慣用語》等二十多部著作。作品曾獲2014年度桂冠童書獎、臺灣地區「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等獎項,入選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中國香港中央圖書館推薦、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讀吧!新加坡」年度推廣閱讀選書、泰山教育智庫圖書推薦榜等。
  • 「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一個熱愛中國漢字的老外
    感謝讀者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希望能給你帶來快樂和放鬆,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吐槽,小編真是不勝榮幸,小編將努力分享更好的文章給大家, 請多多支持小編,讓小編更加有動力創作出更好的文章內容。
  • 漢字原來這麼好玩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二班馬荃 指導教師:範新瑞  《漢字好好玩》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套書,它的作者是臺灣女作家張宏如,她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是臺灣以哲學的角度研究漢字的第一人。
  • 追溯漢字印刷體的「前世今生」——「活字生香」文化藝術展在上海...
    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 題:追溯漢字印刷體的「前世今生」——「活字生香」文化藝術展在上海舉行  新華社記者黃揚、許曉青、任垚媞  「漢字的印刷字體要有共性,尤其重心一致特別重要。  上世紀60年代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成立印刷活字字體研究室,徐學成是第一批加入研究室的字體設計人員,這個研究室在當時完成了漢字印刷字體的規範化設計,創作設計出宋體、黑體、仿宋、楷體四款經典字體。至今,研究所的字體研究室還保留著當年設計師手工設計書寫的宋體、黑體、仿宋體、楷體等原稿,總計超過15萬字。
  • 探索漢字的秘密人有前世嗎?
    前世,今生,輪迴,佛教道教其實都有。當然,我也不能夠斷定到底有沒有,不管有或者沒有,我們唯一能夠做的是過好這一世。那麼,從文字的角度上來說,有沒有呢?是有的。【世】,原意指的是片狀扁平的東西。為什麼呢?
  • 漢字文化圈的前世今生
    漢字文化圈的位置(綠色表示完全使用漢字的地區;深綠色表示位於圈內,現在部分使用漢字的地區;淺綠色表示位於圈內但仍然主要或同時使用其他文字的地區; 黃色表示過去漢字文化圈曾涉及到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擺脫落後文化的象徵以及出於民族主義心理,部分地區開始實行漢字廢止政策。越南用法國傳教士發明的國語字(拉丁字母組成)取代傳統的儒字(漢字)和喃字。20世紀後半葉以後,理解漢字的人除了老年人和一部分的專家以外,變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