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看我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

2021-01-11 湖光秋水

我考察過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主義,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的內容包括8個目標:(1)所有澳大利亞人民須獻身澳大利亞並為澳大利亞國家未來利益分擔責任;(2)所有澳大利亞人都不受種族、民族、宗教和文化因素影響的歧視;(3)所有澳大利亞人應該享有平等機會和社會公正,平等地分享政府代表社區管理的資源;(4)所有澳大利亞人必須有充分機會參與社會並參與直接影響他們的政策的決定;(5)所有澳大利亞人應該能夠發展並利用他們的潛力為澳大利亞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服務;(6)所有澳大利亞人應該有機會使講英語的能力提高到流利程度,還要學習其他語言和發展跨文化的理解;(7)所有澳大利亞人應該能夠發展和享受他們的文化傳統;(8)澳大利亞各機構應該了解、反映澳大利亞社區文化的多樣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政策核心是:

1、國家利益致上,公民的權力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

2、承認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差異,反對種族和民族歧視,提倡相互尊重。

3、各民族都有權參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同時發展和享用自己的文化傳統。

在我國,十九大報告強調:「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歷史證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新形勢下,切實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使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千百年來,維護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始終是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精神寄託和道德情感,始終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主流。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深刻認識國家統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鑄牢共同維護國家統一的思想根基。

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深化文化認同,匯集民族力量,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中實現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諧發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強大精神紐帶。只有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找準民族團結工作與各族群眾的心理契合點、情感共鳴點、利益結合點,才能在全社會形成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才能使56個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才能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對照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主義,我們更應該加強我國公民的國家意識和對國家責任的教育,每一個人無論你是什麼民族,首先你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你是中國人,有義務為中國國家服務和擔責任,其次,才是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各民族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只有美人之美,才能美美與共,也才能天下大同。

相關焦點

  • 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研究
    我國學術界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研究,目前集中在兩個主題,一是研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多民族國情,二是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既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重要產物,也是習近平新時代民族工作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新時代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需要堅持不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宣傳教育。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家手筆)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家手筆) 原標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民族認同層面要處理好「多元」與「一體」的關係,既尊重「多元」,更強調「一體」,以增強各民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之「一體」的認同。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文化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內蒙古這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融合交往的舞臺,是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縮影。各族人民始終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 堅持「兩個結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堅持「兩個結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10-26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多元一體」大家庭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多元一體」大家庭 2020-12-11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數民族學者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言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時光)少數民族學者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言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陳小願)多位少數民族學者23日在北京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從經濟、文化、教育、法治等方面著手,特別要進一步加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 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三個基本問題
    前一種理論實際上歪曲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旨歸,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只是民族「同化論」的改頭換面;後一種觀點實際上是否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實質上認為強化民族差異才是民族間的相互尊重,這無非是民族「固化論」的翻版。那麼,究竟如何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命題呢?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繁榮社會主義文藝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繁榮社會主義文藝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蒙古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 冀曉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認為,文藝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其一貫秉承文藝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關係。
  • 傳承發展中華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多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動因在於價值相通、內心認同。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路徑
    黨的十九大創造性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並將其寫入黨章,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境界,為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化認識和理解,樹立正確的文化觀。
  • 人民日報評論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至關重要。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思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總結為我國國家制度與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經成為新時代關係國家與民族命運的重要理論與現實命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內蒙古財經大學: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內蒙古財經大學: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各族青年 2020-09-26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是有獨特歷史特徵的共同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是有獨特歷史特徵的共同體 2021-01-12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積極構建思想政治課和課程思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協同育人機制,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集中培訓,集體備課,充分挖掘課程內容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資源,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重大創新理論及時滲透到教學和科研之中,強化課程育人主渠道,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專業性。
  • 在多元一體的文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脈,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深深根植於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厚土壤。在《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中,收錄了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歷史。作為達斡爾族研究學者,內蒙古社科院副院長毅松用了近一年時間完成了達斡爾族歷史文化專著《開拓之鷹》,毅松說,越是潛心研究,越能體會中華文化的輝煌燦爛。56個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中國民族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加強新時代民族學...
    從繼承吸收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的民族平等、民族發展等重要思想,以及老一輩學者關於「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的共同性」等學術觀點,是民族學學科普遍認同且不斷傳承的重要思想,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玉泉區召開文化企業「守望相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座談會
    9月24日,區委宣傳部組織召開玉泉區文化企業「守望相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座談會,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東霞主持會議。座談會上蘇魯錠、納碩泰、敦布仁欽等參會企業介紹各自基本情況、發展特色,發改、文旅等相關職能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就如何扶持民營企業更好發展壯大、如何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參會企業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 像愛護眼睛一樣——略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以有很多具體的設計和倡導。例如,中華民族既是一家,就有共同的家國情懷。「家國」即「國家」,家在國中,國在家中。家在國中卿卿我我,國在家中生生不息。
  • 文化潤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王石川(媒體評論員)  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新疆幹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