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行書被譽「清朝最美」,啟功都受他影響

2020-11-22 書法網

啟功老先生的書法在上世紀是很少遭受議論的,當時人們都是畢恭畢敬地學習啟功的書法,但是到了今天,啟功老師的書法卻遭受到很多非議,專家們褒貶不一,現代書法界很多專家、學者都在質疑啟功老師的書法是不是館閣體。

啟功書法

啟功曾擔任過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主席、還擔任過名譽主席,書因人貴,樹大招風,遭受到質疑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然,一個真正有書法造詣的書法家是經得起考驗的。

那麼,啟功書法是「館閣體」嗎?

在90年代曾有人問過啟功老師這個問題,對此啟功老師曾幽默的表示自己比不上館閣體

這是在抬舉我呀,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

啟功

館閣體,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公文告示、官場上奏的通用字體,標準字體,明朝時期稱之為「臺閣體」,科舉考試、公文告示、官場上奏都是國家大事,所以說對於館閣體的書寫要求十分高的。

啟功書法從觀感上看是放棄了筆畫重新塑形,吸取了館閣體的優點,徹底改變了館閣體的筆畫和結構的缺點,自成一體,這樣的成就十分耀眼。

《梁詩正書法集》

其實能夠寫好一手館閣體,放到現在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啟功的書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法清朝一位書法家的,受這個人的影響,此人名為梁詩正,是乾隆皇帝的老師,書法家梁同書的父親。

《梁詩正書法集》

梁詩正(1697年-1763年)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1730年)中一甲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乾隆十年(1745年)擢戶部尚書。官至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

《梁詩正書法集》

梁詩正不僅是清代官員,更是一位書法家,他擅篆、楷、行、草等諸體,尤其是行書,可以說是「清朝最美行書」;梁詩正行書兼具王羲之書法之飄逸,又十分具備實用性,將形式與內容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梁詩正書法集》

我們都知道學習行書,書法基礎十分重要,梁詩正在繼承前人的書法基礎的前提下,削繁就簡,變古為今,梁詩正用筆絲毫不含糊,亦不會故弄玄虛,無論是起筆、用筆還是收筆都是清晰明了,使學者能夠看懂行筆細節,易懂易循。

《梁詩正書法集》

梁詩正行書風格秀麗、博雅、才氣橫溢、風流灑脫,今將其書法進行整理匯聚成一本《梁詩正書法集》,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梁詩正書法集》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他是乾隆皇帝老師,一手行書被譽為清朝最美,啟功大師受他影響
    正是因為這種書體的出現,導致清朝書法開始走下坡路,那些富有豐富個人感情的書法,開始變得稀少。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受到這種書體的影響,就拿上面說的行書來說,清朝就有一位行書大家,他的行書被譽為「清朝最美」,此人就是梁詩正。
  • 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寫出「清代第一行書」,啟功都受他影響
    啟功老師的書法可謂是外柔內剛、灑脫大氣,其書法作品不管是條幅、冊頁還是屏聯,都能夠展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對此書法界給予啟功書法這樣的評價:「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而啟功老師的書法,其實多多少少是受館閣體的影響的,在清朝有這樣一位館閣體大師
  • 他的書法被譽為「清朝最美行書」,乾隆皇帝、啟功都曾受他影響
    他是深受乾隆皇帝賞識的大秘書,是《三希堂法帖》的總編,是「清朝最美行書」的書寫者,他就是梁詩正。梁詩正,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的探花郎,官至東閣大學士,為清代著名官員、書法家。
  • 他是乾隆皇帝老師,被戲稱為清朝「書協官員」,筆下行書精美絕倫
    《蘭亭序》之後,無數精美絕倫的行書作品,一一現世,就比如顏魯公的《祭侄文稿》、東坡先生的《黃州寒食帖》等等,全部都是傳世佳作。「傀儡」,在乾隆年間,有一位風流探花郎,就以行書名世,並且他筆下行書,號稱「清朝最美」,此人就是梁詩正。
  • 乾隆皇帝叫他老師,書法被譽為「清朝最美」,啟功都曾模仿他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起源的,是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的一種字體,兼具楷書的實用性和草書的審美性。千百年來,各種書體都經歷過興衰過程,為唯獨行書,自產生至今,長盛不衰,愈發精煉、高深。《梁詩正書法集》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
  • 梁詩正行書實在太美了,不愧是「清朝行書第一人」,啟功都崇拜他
    書法有五種書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行書又分為「行楷」和「行草」。東晉的書法大家王羲之,取眾家之長,備精諸體,擺脫了漢魏筆風,書法自成一家。他筆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視為國寶。
  • 乾隆最寵愛的書法家!一手行書被譽為「清朝最美」,流傳300年
    到了清朝呢,有一個人的行書被世人譽為「清朝最美」,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亦是乾隆皇帝最寵愛的書法家,他就是梁詩正。,讓乾隆皇帝拽紙做書童,這樣的行為,放在歷朝歷代那都是大不敬。,非常有特色,尤其是行書,乃是清朝最美。
  • 他寫出「清朝第一行書」,堪稱200多年來的行書極品!啟功也學他
    但有一人打破了「館閣體」的桎梏,其書法既工整圓潤又不失藝術性,此人便是梁詩正,清代「書法四大家」之一的梁同書之父,他行書被譽為「清朝第一」,但此人在書法史上卻名聲不顯。梁詩正是乾隆皇帝的御用書法家,負責編撰史書,這其中包括乾隆十五年主修《欽定叶韻彙輯》十卷。
  • 端莊大氣,清朝巔峰行書在此!作者是乾隆的老師,連啟功都學他
    《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堪稱是千古絕唱,後世凡事學習書法者,無一不去學習他。原因很簡單,火候未到,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他在醉酒的狀態寫得,屬於超常發揮,第二天醒來後,他本人都無法再達到這樣的巔峰,造詣之深厚,可想而知。我們若是想臨摹的王羲之的《蘭亭序》,首先要打好基本功,練到一定火候之後再去學習巔峰,方可事半功倍。
  • 「清代最美行書」能有多美?連啟功都說:200年來,我最服他
    提到「天下第一行書」,大家都會想起王羲之的《蘭亭序集》,但是提到「清朝最美行書」,大家卻茫然無知。其實寫下「清朝最美行書」的人是梁詩正,他是雍正年間的探花郎,乾隆年間的御用書法家,官至兵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是書法家,更是朝廷重臣。
  • 最美行書之一,氣質清雅、骨骼秀挺,啟功都借鑑,卻被評為館閣體
    的確,啟功老師的書法作品中,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都流露出一股「清雅」之氣,大字、小字皆是眉目清秀、筆筆分明,不會出現糾纏、含糊之像,不管是懂書法的還是書法門外漢都能欣賞啟功老師的書法。其實啟功老師在創造「啟功體」時,可以說是借鑑了萬千名家,集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書風。
  • 最美行書之一,氣質清雅、骨骼秀挺,啟功都借鑑,卻被評:館閣體
    啟功老師的書法,就目前來講是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書法大師」,更有人表示,啟功過後無書法家。的確,啟功老師的書法作品中,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都流露出一股「清雅」之氣,大字、小字皆是眉目清秀、筆筆分明,不會出現糾纏、含糊之像,不管是懂書法的還是書法門外漢都能欣賞啟功老師的書法。
  • 這字美的一塌糊塗,堪稱清朝最美行書!連啟功都深受其影響
    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書法創作中最講求性情創作,很多經典的作品都是性情達到極致的時候創作的,《蘭亭序》是在王羲之的性質頗高醉酒的情況下寫出的,後世很多書法家顏、柳、歐、趙、蘇、黃等人都無法掌握其精華,包括王羲之本人寫完《蘭亭序》第二天,在寫一遍也定然不能達到之前的狀態。何況是作為普通的書法學者的我們。
  • 他讓乾隆皇帝做書童,寫出「清朝最美行書」,書法門外漢也能欣賞
    梁詩正書法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被「館閣體」給束縛住了,在乾隆年間就有一個人深得乾隆皇帝賞識,並且還親自下殿拽紙,讓其寫作,此人便是雍正八年的探花郎,乾隆皇帝的「筆桿子」梁詩正。梁詩正此人在書法史上自然是沒有王羲之等人的名氣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書風並沒有被「館閣體」給束縛,而且他的行書被世人譽為「清朝最美行書」。清代學者李元度於《國朝先正事略》評價過梁詩正書法:「公書初學柳成宮(柳公權),繼參文(徵明)、趙(孟),晚師顏(真卿)、李(北海)。」
  • 清朝「書協官員」的最美行書,據說啟功書法學他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風流探花、書法奇才,因為後來官至戶部侍郎,又是乾隆的御用書法家,且很喜歡組織一些半官方性質的書法交流活動,所以被今人戲稱為清朝的「書協官員」。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梁詩正。後人對梁詩正的書法評價很高,啟功先生多次提起「二梁」(梁詩正和其子梁同書),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到梁詩正的影響。
  • 梁詩正:清朝「書協官員」的最美行書,啟功正是學的他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風流探花、書法奇才,因為後來官至戶部侍郎,又是乾隆的御用書法家,且很喜歡組織一些半官方性質的書法交流活動,所以被今人戲稱為清朝的「書協官員」。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梁詩正。 梁詩正,字養仲,號薌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諡文莊。
  • 這位書法家真大膽,讓乾隆皇帝做書童,提筆寫下「清朝最美行書」
    可是也並非所有人都受到了館閣體影響,在清朝時期,有一位雍正八年的探花郎,就集眾家之所長,獨闢蹊徑,寫出了「清朝最美行書」,此人便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秘書梁詩正。梁詩正,字養仲,號薌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諡文莊。
  • 清朝最好看的書法之一,啟功的字就是學的他
    他的字被網友譽為:清朝最美書法!在前清時期,因為康熙皇帝喜歡董其昌的書法,所以滿朝盡學董其昌,所有的王公大臣盡皆效法,這種勢頭持續到了清朝中期。《梁詩正書法集》內頁梁詩正是真正能領略董其昌書精髓的人。董其昌的行書以魏晉為宗,骨子裡有一種飄逸出塵之氣,後來將文徵明的行書特色融進自己的書風,從而清新淡雅,嫵媚多姿。
  • 這位清朝的探花,行書造詣堪稱一絕,欹側多姿,啟功也是跟他學的
    啟功老師懂得傳統書法藝術之技法的精妙所在的人,屬於非常正統的書法,在民間深受大家喜歡!他獨創的「啟功體」,可以用「雅、清、簡、靜」四個字概括,在書壇獨樹一幟!啟功曾經這麼評價梁詩正:他的書法,200年來無此大手筆,董其昌後無第二!可見他對梁詩正書法喜愛程度!
  • 他題跋快雪時晴帖,啟功也是學的他才出名,書友:清朝書法第一人
    早在很久之前,筆者就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幅清朝的行書,當時模糊的記憶中記得這幅行書是寫在絹本之上,但當時的書家在點評這幅書法的同時,不僅僅說他通篇書作的行雲流水,而且還說了當代著名的書壇泰鬥級人物啟功先生也是學的他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