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起源的,是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的一種字體,兼具楷書的實用性和草書的審美性。千百年來,各種書體都經歷過興衰過程,為唯獨行書,自產生至今,長盛不衰,愈發精煉、高深。
而提到行書的之最,大家都會想起「書聖」王羲之,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後人用《洛神賦》中的句子評曰:「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但是我們若是想寫好行書,這裡並不建議從王羲之的入手,書法的學習講求的是循序漸進,倘若我們上來就練習王羲之的最為精深的書法,就如同還沒學會走就急著學習跑步的孩童,往往是越練越找不到北。
《梁詩正書法集》
書法的學習講求的是循序漸進,我們這裡不妨先學習一些簡單的書法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學習行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筆畫的練習,筆畫是書體的基礎上,如果將一字比作是一臺機器,那麼筆畫則是機器中的零件,唯有零件夠精準,質量夠硬,這臺機器才能所向披靡,唯有筆畫精準、夠格,這個字才會更加美觀,更加有意境很深度。
《梁詩正書法集》
所以說,我們首先需要一部筆畫清晰、準備的行書作品來臨摹。這裡呢,為大家介紹一位清朝時期的書法家——梁詩正,後世無數書法家參考了梁詩正的書法,蔚然成家,在書法史上留下濃濃的一抹色彩。
梁詩正,清代書法家。工於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晚年師顏真卿,作品有《矢音集》。
《梁詩正書法集》
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是書法家梁同書的父親,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的總編,啟功曾參考他的書法創造出了「啟功體」。梁詩正的書法在當時頗為搶手,其行書被譽為「清朝第一」,在當時被「館閣體」籠罩的境遇下,梁詩正憑藉一手飄逸瀟灑的行書脫穎而出。
《梁詩正書法集》
我們仔細來品悟一下梁詩正的行書,梁詩正的行書不同於王羲之的行書,梁詩正行書清秀雋永,工整嚴謹,整體疏朗有致,又有一股行雲流水之感,十分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可以這樣說,看王羲之的行書,其中的字你未必認全,但是看梁詩正的書法,每一個你都能認出。
今天,我們將梁詩正的行書,進行高清複製,編製成一本《梁詩正書法集》,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梁詩正書法集》
——編輯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