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喜歡荷花,尤其在它盛放的季節。放眼望去,碧波萬頃,生機盎然。一眼望不到邊的荷花,好像永遠不會衰敗似的開著。人們特別愛在這樣的季節,去欣賞荷花最美的綻放。
我卻沒理由的喜歡冬日的枯荷,就像一直鍾愛八大山人的花、鳥、蟲、魚一樣,從未改變過。那一根根東倒西歪的莖幹、那一片片捲曲枯黃的荷葉,倒映在靜水之中,記錄著生命的流逝,寫出滿滿的禪味。仿佛八大山人筆下的那些小生命,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孤傲的看著歷史的來路和去處。
自古關於荷花的文章數不勝數,寫枯荷的不太多。寫得好的當屬李商隱,他在《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中寫道:「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留得枯荷聽雨聲」,如黃昏中一絲清冽的微風,從晚唐悠悠吹來,吹到江南數不清的大小荷塘。多麼恢弘的場景啊,如英雄史詩般,蓮蓬堅硬低垂,那些屹立不倒的枯瘦莖幹,高高低低,或立或斜。這些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皆垂垂老矣。又分明是我們的父兄前輩,在悽風苦雨中負重前行,令人心生敬意。
每次下雨,無論大小,總是會有些風的,看枯荷在風裡輕輕地晃動,人們總不免替它們擔憂,唯恐它們就此折斷。雨滴敲打著枯荷,錯落有致的聲音帶著些清脆的質感。如夢中的金戈鐵馬,隨後輕輕滑落湖底。又如寒夜深巷裡的一聲嘆息,悠悠的傳來,又悠悠的消逝。
每當有雪落下,天地皆白茫茫。湖面唯有枯荷清晰可見,半白半黑,分外立體。枯萎收縮的莖幹聯繫著生命的兩端,而深埋在淤泥中的根莖,正在湖底悄悄孕育著新的生命。
遠遠的,一隻翠鳥飛來,穩穩地落在枯荷上,水面顫動著輕微的漣漪。
難道,它也極愛這倔強、孤傲的枯荷?
來源:桐鄉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