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滿庭芳》可以說是寫離別、踐行的佳作之一,了解一下

2020-12-17 白丁讀對聯

在之前的文章裡,有說到「詩以言志,詞以言情」所以詞可以說是以婉約之風開宗立派,至蘇軾,才有了豪放派,所以婉約才是詞的本家。今天來講一首秦觀最為後人稱道的詞作《滿庭芳·山抹微雲》全詞如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開篇八字「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這個「抹」字,以畫入詞,意境高遠,絕再找不出比這個字更恰當的動詞。所以秦觀也被時人稱作「山抹微雲君」。畫角:一般是警報黃昏、黎明的樂器。譙門:就是城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這句點出級別、踐行的主題。徵棹:這裡指遠行的船。聊:姑且的意思。引:舉杯。尊:通樽。離尊指的就是離別的酒。接下來三句,主要是感嘆。蓬萊舊事:蓬萊是海外仙島,蓬萊舊事就代指男女感情往事,也可側面反應往事的開心幸福。「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三句,與畫角相對,點明在傍晚。之前說到以畫入詞,以畫筆渲染,不言惆悵而直觀的看到「煙靄」「寒鴉」「流水」「孤村」這些意象,自然感覺迷茫惆悵。

下半闕,消魂:這個詞很常見,比如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表達極快樂、極悲愁。這裡當然是極悲愁的意思。「香囊暗解,羅帶輕分」這句的釋義相信不會在一些詩詞解讀上找到,或者是經過美化,有解釋說是解下香囊相贈,可是為什麼解開衣帶呢?不多解釋,自行體會。謾:徒然的意思。「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是借用了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從「山抹微雲」到「煙靄紛紛」再到「燈火已黃昏」時間上是遞進的,最後三句更點明了離別的主題。誠如江淹《別賦》所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古時寫離情別緒的多有佳作,而這首《滿庭芳》正是其一。

圖片源自網絡,歡迎關注、評論、點讚。

相關焦點

  • 秦觀一首《滿庭芳》,寫離別之苦恨,悽涼婉轉,成就千古絕唱
    而秦觀正是於同年春季,前往會稽訪其祖父承議公與叔父秦定。郡守程公闢對秦觀厚禮相待,邀之暫居蓬萊閣內,並有佳人為伴。秦觀在此逗留有八月之久,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終於年底動身返鄉,不得不與情人相別,遂寫下一首《滿庭芳》,於是文壇多了一首千古絕唱。「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 傷心人的傷心詞,淺析秦觀名作《滿庭芳》
    秦觀的詞雖然氣格稍見柔弱,可是語言清麗淡雅,典型地體現出了婉約詞的藝術特徵。要想讀懂他的詞作,了解秦觀的內心世界,就得先知道他一生的遭遇起伏,因為詞作是他歷經人生坎坷後,從心底發出的悲鳴,所謂文史哲不分家,要想更懂文學,先認識歷史生活中的那個秦觀。
  • 秦觀的《踏莎行》寫人生羈旅,名篇佳作之一
    秦觀的詞工於精巧,感情深厚。傳世的名篇佳作很多。今天介紹的這首詞,寫人生羈旅,也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這首詞是秦觀遭貶謫在郴州旅舍所寫。上半闕,前兩句是環境描寫,樓臺消失在霧中,渡口因月光朦朧也迷濛不見。之前提到過,詩詞裡「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開篇三句,透漏出的是悽楚迷茫。第三句,桃源不用說了,相信《桃花源記》都有讀過,所謂千古關情,異代同心,自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以後,後世人遇到艱難處境時都想桃源暫避。望斷:極目遠望直到看不見。這個詞常出現在詩詞裡,比如,晏殊的「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 秦觀的這首《滿庭芳》,抒寫離別惆悵,因一個字的妙用成千古絕唱
    秦觀善寫離情別緒,他的一首《滿庭芳》剛寫出不久,便「盛行於淮楚一帶」,歌妓們爭相傳唱,名噪一時。這首詞寫情侶告別場景,堪比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罇。
  • 秦觀最柔情的滿庭芳之一,末三句給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共鳴
    秦觀十分擅長以長調來表現柔情,用他自己的詞來評價,可以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細膩中帶著悠長的情愫,堪稱言有盡而意無窮。比如下面這首寫於紹聖四年,秦觀被貶謫時的《滿庭芳》詞作,便大有這樣的意味。
  • 秦觀的這首《滿庭芳》道盡了傷心事,別離黯銷魂,聊共引離尊
    生於北宋中後期的秦觀可謂是命途多舛,事業和感情都不順遂,好在他自幼聰穎,喜讀詩書,在文學上受過薰陶,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在大半生不如意的日子裡,可以盡情抒發內心的感慨。學而優則仕,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秦觀也不例外,他雖然才思敏捷,在文壇上已嶄露頭角,但在科舉上卻始終一事無成。
  • 蘇軾對秦觀說:"寫詞別學柳永"。秦觀說:"柳永未必如我。"
    秦觀的愁來自於痛,一種從痛中涅槃而出的憂愁,這不是&34;的呻吟,而是一種看盡人間冷暖,嘗遍世態炎涼而生出來的灑脫,這種灑脫只有秦觀的才情能表達出來,知識是可以傳授的,但是天賦卻是唯一的。,於是秦觀最終看到的是&34;蘇軾看過秦觀的《滿庭芳》後,寫了一副對聯:&34;來戲謔這位得意門生。
  • 《滿庭芳》佳作之二:秦觀、周邦彥等名家創作的三十首作品
    滿庭芳·山抹微雲【宋代】 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宋代】 秦觀碧水驚秋,黃雲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
  • 秦觀最為著名的詞作之一,首句便被蘇軾稱道,全篇「神句」極多
    這首詞便是宋代著名婉約派詞作家秦觀的《滿庭芳》,這首詞是秦觀最為傑出的詞作之一。詞中的第一句,尤其被人稱道,比如我們熟悉的蘇軾便極其欣賞這一句,甚至將秦觀稱呼為「山抹微雲君」,可見其妙處。「抹」字的本來含義,無非是掩蓋原來的顏色,所以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山掩微雲」,但是如果這麼用詞,便瞬間意味平平,毫無意致可言了。因此首句的妙處,全在一個「抹」字。「山抹微雲」,其後再接一句「天連衰草」,寫極目遠眺的景象,兩者交融起來,十分有意境:一邊山被雲遮,暮靄朦朧之感全出,一邊衰草連天,慘澹蒼莽之感全出。
  • 秦觀最經典的兩首詞,一首是愛情的絕作,一首是訣別的佳作!
    秦觀,字少遊,號淮海居士,宋代揚州高郵人。秦觀以詞名世。和女詞人李清照作詞相反,李清照喜歡寫閨怨,而他主要是抒發愛情,詞風俊逸精妙,情韻兼勝。為婉約派的重要詞人,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秦觀的兩首經典有關愛情的好詞。
  • 他是蘇軾的學生,只憑三句詩流傳千古,蘇軾說:開頭四個字最好
    到了宋代,有一位詩人更絕,他是蘇軾的弟子,寫了一首詞,只憑其中一個字就受到無數讚譽,老師蘇軾也稱讚不已。得到蘇軾擊節嘆賞的詞就是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這是秦觀的傳世名作,是優秀的別情詞之一。一句「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就讓秦觀留名詞史。寫下這首詞的時候,秦觀正在會稽,此時的他,很失落,就在前一年,他上京應考,無奈落第。仕途失意不說,更悲傷的是,他即將離開越地,要與相好的一位歌伎離別。
  • 秦觀的這首《滿庭芳》用字極妙,不愧為千古名篇,蘇軾都讚嘆不已
    我們知道,北宋大文豪蘇軾有「蘇門四學士」,分別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蘇門四學士雖然拜蘇軾為師,但是他們詞作的風格與老師卻大不相同,比如蘇軾的詞豪邁曠達,而秦觀的詞大多纏綿委婉,他的這首代表作《滿庭芳》便是如此。
  • 觀宋填詞110 魯逸仲這首詞 和秦觀《滿庭芳》相似到如同雙胞胎
    恰至冬至,順便欣賞一下他的詠梅詞《水龍吟》,也是詠物詞中的佳作。一、魯逸仲的朋友圈魯逸仲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名字。魯逸仲曾經隱居在河南的滍陽,自號滍皋漁父。他是本名叫做孔夷,字方平,是孔子的第74代孫。曾經與與蘇門六君子之一的李廌以及關沼、劉攽、韓維等人相互唱和。
  • 《滿庭芳》秦觀(宋詞)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宋)秦觀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暫時停下了遠行的航船,姑且舉杯同飲離別之酒。多少令人銷魂的歡情往事,徒然回想起來,已如暮靄煙雲,縹緲迷離。舉目眺望,夕陽餘輝之下,幾隻歸鴉在隱約浮動,遠遠望去,像遊弋的小黑點;一彎溪水環繞著冷落孤寂的村落,緩緩流淌。
  • 北宋婉約派一代詞宗、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詩詞精選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滿庭芳》。張炎《詞源》說:「秦少遊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滿庭芳》是盛行於宋朝的一種詞牌,傳聞得名於柳宗元的「滿庭芳草積」。豪放派的領軍人物蘇軾、宋詞的集大成者周邦彥等人,都曾寫過。然而要論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莫過於秦觀的「山抹微雲」,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 秦觀這首名作滿庭芳,開頭三句便驚豔千秋,末二句同樣美極
    秦觀的詞作,具有「情韻兼勝」的特點,因此在後世評價極高,許多詞作也都流傳廣泛,深受後世讀者們的喜愛。秦觀的詞,寫景而處處有情,可謂是一切景語中都有情語,他這種融情於景的特點,含蓄唯美,有其不凡的藝術功力。
  • 《滿庭芳》秦觀(宋詞)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滿庭芳(宋)秦觀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暫時停下了遠行的航船,姑且舉杯同飲離別之酒。這樣的無奈離別,卻使我在風月場上,白白留下個薄情寡義的名聲。這一去不知何時再能相見,日後也只有徒然相思,惹得羅襟彩袖上空留下斑斑淚痕。
  • 蘇軾說秦觀寫詞越來越像柳永,秦觀:我還沒墮落到如此地步!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幾個弟子也是非常出色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門四學士」。這四個人分別是黃庭堅、秦觀、張耒和晁補之,其中秦觀最得蘇軾的喜愛。秦觀的詞作寫得非常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句,就出自其《鵲橋仙》。
  • 每日讀詩:楊廣這首小詩,是秦觀《滿庭芳》馬致遠《秋思》的靈魂
    圍繞著是不是暴君的問題,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但總的來說,多數評價認為楊廣是歷史上著名暴君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楊廣的詩歌一直未被人們所重視。儘管如此,但不能就說《天淨沙.秋思》就比《失題》更妙更好,否則有失公允,畢竟楊廣那個年代還沒有格律一說,而馬致遠年代,詩歌的詩格和音律經過唐宋詩詞大家們精益求精的一再改進後,已臻完美。蘇軾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宋代大才子、大詞家秦觀,更是將楊廣《失題》中的句子直接拿來就用,完美地嵌入其著名詞作、也是其極具代表性的詞作《滿庭芳.山抹微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