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裡,有說到「詩以言志,詞以言情」所以詞可以說是以婉約之風開宗立派,至蘇軾,才有了豪放派,所以婉約才是詞的本家。今天來講一首秦觀最為後人稱道的詞作《滿庭芳·山抹微雲》全詞如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開篇八字「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這個「抹」字,以畫入詞,意境高遠,絕再找不出比這個字更恰當的動詞。所以秦觀也被時人稱作「山抹微雲君」。畫角:一般是警報黃昏、黎明的樂器。譙門:就是城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這句點出級別、踐行的主題。徵棹:這裡指遠行的船。聊:姑且的意思。引:舉杯。尊:通樽。離尊指的就是離別的酒。接下來三句,主要是感嘆。蓬萊舊事:蓬萊是海外仙島,蓬萊舊事就代指男女感情往事,也可側面反應往事的開心幸福。「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三句,與畫角相對,點明在傍晚。之前說到以畫入詞,以畫筆渲染,不言惆悵而直觀的看到「煙靄」「寒鴉」「流水」「孤村」這些意象,自然感覺迷茫惆悵。
下半闕,消魂:這個詞很常見,比如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表達極快樂、極悲愁。這裡當然是極悲愁的意思。「香囊暗解,羅帶輕分」這句的釋義相信不會在一些詩詞解讀上找到,或者是經過美化,有解釋說是解下香囊相贈,可是為什麼解開衣帶呢?不多解釋,自行體會。謾:徒然的意思。「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是借用了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從「山抹微雲」到「煙靄紛紛」再到「燈火已黃昏」時間上是遞進的,最後三句更點明了離別的主題。誠如江淹《別賦》所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古時寫離情別緒的多有佳作,而這首《滿庭芳》正是其一。
圖片源自網絡,歡迎關注、評論、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