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在詞史上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他的詞作雖受師父蘇軾的影響,書寫自我真情實感,可是又有不同,不是直接傾訴內心的苦悶與哀痛,而是另闢蹊徑,將辛酸苦水融入作品,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詞,所以情韻兼勝,自成一家。秦觀的詞雖然氣格稍見柔弱,可是語言清麗淡雅,典型地體現出了婉約詞的藝術特徵。要想讀懂他的詞作,了解秦觀的內心世界,就得先知道他一生的遭遇起伏,因為詞作是他歷經人生坎坷後,從心底發出的悲鳴,所謂文史哲不分家,要想更懂文學,先認識歷史生活中的那個秦觀。
秦觀少年就胸懷偉志,攻讀兵書準備去往邊疆而建功立業。可是世事無常,現實並不是「功譽可立致,而天下無難事」,現實是秦觀過了青少年最美的二十載光陰,到37歲時才中了進士而已,43歲才謀得秘書省正字的職位。並且這個官職還沒做久就被捲入黨爭,屢受迫害被再三流放。因為他少年就志遠,給自己人生規劃的目標過大,一朝失去,內心就極度痛苦,無法釋懷。甚至自己為自己作輓詞,可見當時遭受的打擊對他有多麼大,大到失去活下去的勇氣,終於52歲就去世入土。所以他詞作裡可見淚水,可見悽苦,可見無邊的愁緒,且情調異常悲苦,這都與他的人生經歷和個人的心理特徵與情感分不開。下面我們來看這首作品。
《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開頭一句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個「抹」字,一個「粘」字,多次錘鍊又不失本色。「抹」,本來就有掩蓋原來底色的含義,比如「塗脂抹粉」,就是這個含義了。而「粘」,說明了草天一色相接,可是說是衰草,所以可知當時天氣不太好,發黃髮霧,與詞人秦觀當時與人話別的心境是相互襯託的。全篇詩人心境由此開頭八字引起,並且是寫出了遠景,像山邊的雲朵,天邊的衰草。加上「畫角聲」,古代報時在傍晚的城樓吹角,因而時間是傍晚時分。所以這一句,總寫時間、景色,將詞人心境寓情於景。「暫停」一句,點出送別的事,是實寫。接下來剛提「舊事」,馬上又說空回首,又接以「煙靄紛紛」,這又是虛寫,將那種欲說不說,欲吐還吞的傷心離別的心境描寫的恰到好處。下面「斜陽」一句接著寫景,用「寒鴉」寫天色晚而禽鳥歸家,用「孤村」點出自己的孤獨寂寞與憂愁。整個上闋,可以看出詞人心情痛苦,內心抑鬱缺少歡樂,可是他卻只是寫景而甚少抒情,用寓情於景、虛實結合的方式將離別和痛苦抒發的淋漓盡致,真是傷心人的傷心詞!
下闋開頭兩句,看似寫的豔情,實際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實感,並不是字面意義的描寫聲色,是接著上闋說此情此景令人銷魂,加上臨別贈送的香囊,想到將來睹物思人,便更是悲從中來。而「青樓薄倖」一句既是化用典故,用杜牧的官滿十年而棄之自比,實際含有秦觀對朝廷的怨憤;又是真的實寫與歌妓的相識相知與分別。而「此去」一句就是完全抒情了,分別沒有相見日,只能淚灑衣襟。最後一句,用「望斷」兩字收筆點題,時間上從傍晚,然後夜色漸重漸濃,直至萬家燈火亮起,這種難捨難分的流連之情刻畫的愈加到位。所以下闋將身世之感,為官流放之感,分別之感都打併入豔情,層層鋪敘,將情思憂鬱和不舍之情一瀉千裡,委婉卻全部抒發了出來。
秦觀的這首詞情韻兼勝,雖學柳(指柳永),又善於變化,並且情感真摯,語言優雅,意境深婉,非用心不能體會其語言的精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